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廢話在前:

隨著水冷配件的多元化發展及越來越多的廠商的加入,現在搭建一臺分體式水冷主機的成本及難度已經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事情了,現在各大機箱廠商的主打產品,設計基本都是出於分體水冷裝機考慮的,其中比較喜聞樂見的就是那種半開放式的結構設計,非常規式裸露的外觀設計,可以最大化的滿足玩家對於個性化外觀及極致散熱的追求,看著就是專為分體式水冷打造的,先前個人也有發文分享過一臺來自喬思伯的MOD-3,只不過並沒有選用分體式水冷搭建,畢竟搭建起來會比較的麻煩,而這次要給大家分享的這臺安鈦克的鋒芒,由於其為ITX平臺機箱,且擁有著創新性的結構設計,一下點燃了我的水冷裝機熱情,其實主要還是朋友給我的時間也比較的充足,然後也就有了這次裝機體驗了,這次裝機雖然硬件上的選擇算不上太高級,不過實際算上水冷配件的投入,整機的搭建費用還是蠻高的,最終整體的視覺效果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硬管堆料的分體式水冷看著就比較的高級,算得上是一臺比較不一樣的豪機。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安鈦克的鋒芒機箱採用的是黑色的機身,表面輔助白色的裝飾面板搭配,整體黑白的配色,因為朋友和我同為尤文的球迷,看到黑白的東西就想著整點和尤文有關的元素進去,於是乎就將背面玻璃更換成C羅的海報裝飾下,原本這個地方也被修改做成了一整塊的水道板,形式上也並不好看。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而使用圖片中的球衣為尤文這個賽季的一款聯名球衣(adidas × Palace × Juventus)。這款球衣的配色,黑白搭配到熒光綠的點綴,個人覺得非常的創新大膽騷氣,所以就將部分的水冷配件及水冷液均選用接近於這個熒光綠的顏色,想著挺美麗的,不想實際出來的顏色偏差還是蠻大,好在感覺倒也不難看就是了,整體還是蠻特別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具體配置:

CPU:I7 8700K

主板:華碩 ROG STRIX Z390-I

顯卡:華碩 ROG STRIX RTX2070S

內存:宇瞻 暗黑女神 8GB X2

存儲:三星970EVO 500GB / 金士頓A2000 500GB

電源:安鈦克 HCG650 650W金牌

機箱:安鈦克STRIKER鋒芒 ITX 機箱

散熱:BARROW分體水冷配件 / 安鈦克幻彩颶風一體式風扇 X2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配置上算不上高級,雖然現在AMD的銳龍3代非常的強勢,不過牙膏廠僅有的高頻優勢,對於一個臭打遊戲的玩家來說,還是會比較實在一些,水冷加持下,8700K輕鬆幹到5G使用,依舊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搭配到2070SUPER這樣顯卡,爽完大部分的主流遊戲足夠了,選用分體式水冷散熱主要還是為了擁有較為安靜的使用體驗,另外就是好看有範。


整機展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機左側正面展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機內部走線展示,鋒芒這個機箱子對於線材的整理收納真心是蠻輕鬆,具體後面說。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機左側斜面展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機左側斜面展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機背面展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機箱右側原有的玻璃位置被修改做成了一整塊的水道板。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做了一塊圖案面板覆蓋遮擋裝飾。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機右側斜面展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機正面效果,鋒芒這個機箱通過主板PCIE延長線將顯卡位移到主機的正面,可以直接的展示到顯卡。


裝機解析: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為了可以有更好的視覺效果,某寶上找商家制作了兩塊水道板,將機箱右側原有的玻璃側板設計做成了水箱水泵的水道板,連接到顯卡及冷排的部分,正面另外輔助一塊水道板用做銜接及裝飾,從而簡化美觀整個水冷系統的搭建,實際搭建出來的效果個人覺得還是蠻不錯的,具體的水路的連接為:水道板A — 顯卡 — 水道板B — CPU — 水道板B — 冷排 — 水道板A — 冷排 — 水道板A 。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水路各個位置上的連接,並沒有選擇傳統的熱風槍彎管方式,而是採用接頭推料的形式,選用的是BARROW的白色接頭,搭配不同尺寸延長接頭,管子做精確點的話,誤差可以控制在3MM左右吧。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整體水管橫平豎直,視覺效果相比傳統彎管會來得更工整一些,這樣的接管方式,會比較易於新手操作,不過也是有代價的,就是非常的燒錢。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散熱風扇選用的是安鈦克的幻彩颶風一體式風扇,帶有5VRGB幻彩燈帶,更多還是考慮到此類風扇在線材方面更易於打理收納。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考慮到顏色的搭配,冷排及快擰選用的是BARROW的旗下的另外一個品牌BARROWCH,其冷排邊框採用的是CNC鋁合金整體加工成型,相較於傳統冷排,看著比較的精緻,同時也搭配有不同顏色可選,同樣其快擰也是有不同的顏色,不單隻有傳統的黑白銀。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板選用的是華碩ROG猛禽的Z390I主板,更多還是因為外觀設計及那一丟丟的ROG信仰,供電部分雖說並不算頂級,但超頻8700K還是搓搓有餘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CPU冷頭為BARROW,看重其黑白的配色,水孔部分並沒有區分進水及出水,對於水路的設計提供了比較大的自由度,做工感覺尚可,務實之選,實際分體水冷對於冷頭的選擇,溫度差別並不是很大。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前置水道板內部安裝了一個水流計,個人覺得對於這種東西還是挺有必要的,相比水泵可以更直觀的觀察水冷的工作狀態,同時也有著不錯的裝B之效。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顯卡冷頭同樣也是來自BARROW,原計劃是想用2080TI猛禽的,結果卡預算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選用更為實際一些的2070 SUPER,好在BARROW的2080TI猛禽顯卡冷頭,同樣也適用於2070SUPER及2080上使用。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定製線選用和機箱機身一樣的黑色,因為水管在配色方面已經足夠了,所以黑色的會合適一些,另外因為鋒芒這個機箱中間的走線空間會比較富足的,所以選用的是包網方案,質感看著也會更舒服一些。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鋒芒這個機箱除了前置顯卡的這個設計,比較特別以外,主板的安裝位置也是非常的奇葩,如圖其I/O部分為朝下的設計,便捷性其實也還可以,不過個人覺得使用這臺機箱的話,搭配無線的設備會好一些,I/O接口位置上如果插滿線材的話,應該並不好看。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內存選用的是剛發售沒多久的宇瞻暗黑女神8GB X2 2666HZ,頂部帶有幻彩RGB燈效,可實現主流主板上的燈光同步,16GB的容量對於臭打遊戲管夠用,不過首發第一批貨,貌似採用的都是三星B BIE的顆粒,所以理論上存在較大的超頻空間,以至於一直處於無貨狀態,朋友先前首發的時候搶了兩條,體制雖然談不上強悍,但性價比還是蠻高的,該主板上可以穩定在3600HZ ,時序C17-19-19-39。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電源為套餐價購入的安鈦克的HCG GAMER 650W金牌電源,10年只換不修,80PLUS金牌認證,應付這個平臺還是夠用的,電源為海韻代工,支持風扇停轉技術,對於高瓦數電源的選擇,除了留有升級的餘地,較高功耗比也可以得到更好得靜音表現。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RGB雖然可以有效的提升整機的性能,不過對於自帶配色主題的平臺,幻彩模式下顯然是不怎麼合適,只能說是非常的辣眼睛,單色模式下會較為合適一些,實際在關燈的情況下效果也挺好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這邊吐槽下BARROW冷頭的燈光連接線,話說採用特殊接口的形式,這個可以理解,但是竟然沒有搭配到轉接線,需要後配,導致我這邊的燈光展示,不能帶到CPU及顯卡冷頭,損失了不少RGB性能,這個需要玩家注意一下。


配件展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首選看看安鈦克的鋒芒ITX機箱,今年臺北電腦展上就有留意到這款產品,半開放式的箱體結構及前置顯卡分倉式設計,其創新的設計讓它非常的與眾不同,雖然個頭不小,但兼容擴展性會比較的保證,特別是可支持安裝雙240冷排,在ITX機箱裡頭還是比較少見的,非常適合搭建高端分體水冷平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鋒芒的機身結構和此類半開放式的機箱類似,均採用的是金屬模塊拼接的方式,板和板之間通過圓棍固定在一起,可以很輕鬆的做拆解及組裝,機身帶有三面鋼化玻璃裝飾。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左右兩側玻璃的下沿,搭配有可拆卸式的白色金屬面板遮擋電源區域,採用的是快拆式的設計,通過四個橡膠圈連接固定。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正面玻璃同樣搭配有白色元素(玻璃是鑲嵌在金屬面板上的),這個位置可以直觀的展示到整張顯卡,而為了方便顯卡的安裝,這個面板也是可以卸下來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正面顯卡安裝是通過喜聞樂見的PCIE延長線實現的,顯卡為豎直的安裝形式,整個顯卡的支架是可以做上下調整的(不同高度的螺絲位置),便於靈活的控制底部顯卡接口位置上的安插空間,就默認給到空間,安插常規的DP及HDMI還是問題不大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板的安裝方式也是非常的特別,給到的孔位為逆時針90度的設計,也就是I/O接口和顯卡一樣同樣也是在底部,不過同樣留有比較富足的安插空間,便捷性其實也還可以(常規機箱放在機箱屁股後面,實際也不見得有多麼的方便),另外主板的旁邊還預裝了一個水泵支架及一個2.5寸的硬件支架,空間上更多的還是想讓玩家安置水泵和水箱。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機箱I/O接口部分為USB3.0 X2、開機鍵、音頻輸出輸入接口,TYPE-C接口。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機箱內部為獨立的兩塊安裝的面板,左側為主板的安裝,右側則是拓展安裝240冷排,另外帶有一個可拆卸式的硬盤支架,支架底部帶有螺絲孔位,也可以兼容正面的水泵支架,讓玩家自由選擇,兩個面板之間的夾層,可以用來收納線材,所以這款機箱可以很輕鬆的整理出比較理想的走線效果。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由於主板I/O朝向採用的是非常規式的設計,這樣一來鋒芒的屁股後面還可以拓展安裝一個240冷排,整機雙240的冷排規模,在ITX機箱裡頭還是比較少見的,為玩家搭建高端水冷平臺提供了保證,電源下置安裝,因為半開放式的結構設計,所以相關的連接線材可以隨意進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主板選用的是喜聞樂見的華碩ROG猛禽的Z390I,想必多數玩家選擇這款主板的主要原因,多半是因為其有著不錯的外觀設計,另外就是被所謂的ROG信仰收割了。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供電部分貌似採用的是4相併聯成8相+2相的核顯供電,供電部分算不上是最強的Z390 ITX主板,但是正常使用9900K還是可以的,應付8700K和9700K更是會比較輕鬆。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I/O覆蓋的冰甲,實實在在的金屬材質,主板的重量估計有三分之一來自這裡,裝飾的同時也是為了可以更好的輔助到CPU的供電散熱。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I/O擋板為一體化的設計,從左到右分別為DP及HDMI視頻接口、2個USB2.0接口、2個藍色USB3.0 TYPE-A接口、TYPE-C接口、2個紅色USB 3.1接口、LAN接口、藍牙WIFI天線接口以及常見的音頻接口(配有光纖輸出)。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接口布局方面,這塊主板針對ITX機箱不易安裝的痛點,主要接口多佈置在了主板的邊緣,便於安插,就CPU供電這一側,安排有3個4PIN PWM的接口以及兩個RGB設備的擴展接口。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支持雙M.2安裝,主板正面採用的是華碩祖傳的夾漢堡安裝放式,對應主板背面還可以拓展一個,而機箱I/O跳線接口、USB2.0接口以及音頻接口則位於PCI-E接口的旁邊。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存儲部分只選M.2,省心省事省空間,選用三星的970 EVO PLUS 500GB作為主盤,副盤為性價比高一些的金士頓A2000 500GB。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雖然現在固態硬盤價格一跌再跌,但是三星卻還是挺堅挺的,雖然性價比並不出眾,但是性能真心是挺叼的,也是主流高端玩家的首選。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副盤選用的是金士頓的A2000,為上代A1000的升級產品,採用的是3D NAND TLC閃存顆粒,支持NVME PCIE 3.0X4速度,主打耐用穩定性,定位於入門級用戶,和三星一樣同為5年的質保時間。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產品附贈有散熱模塊,TT家代工的,規模及做工看著真心還是蠻不錯的,原本也是考慮到有這個東西,硬盤安裝的位置上可以照顧到,結果因為其散熱模塊採用的上下分離的設計,實際並不兼容在華碩Z390I的背面M.2卡槽中使用。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盤體只有單面帶有元器件,表面帶有產品的銘牌規格貼標,使用的是SMI SM2263ENG主控,和鎂光的Crucial P1一樣,搭載的3D TLC顆粒同樣也是來自鎂光,實際A2000應該就是換了層皮膚的Crucial P1。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兩者價格相近,不過A2000自帶有散熱馬甲,雖然對於部分主板是會有些兼容性問題,但能蹭塊馬甲也挺好的,這邊只用到散熱馬甲的底部,後期套上橡膠帶定,其實也是可以使用的,絕大部分自帶散熱馬甲的M.2也只是這樣而已啦,不能浪費哈。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內存選用的是剛發售沒多久的宇瞻暗黑女神8GB X2 2666HZ,雖然默認頻率僅為2666HZ,不過首發第一批貨,貌似採用的都是三星B BIE的顆粒,所以有著不錯的超頻潛力。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外觀設計非常的簡潔,造型也蠻特別的,燈帶有點圓弧的形狀設計,顏色為常見的乳白色,側面帶有NOX的文字標誌,搭配的是黑色的散熱馬甲,不亮的情況下也是蠻搭鋒芒這個機箱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燈帶頂部印有宇瞻的文字LOGO,默認為幻彩RGB燈效,可支持主流主板上的燈光的同步。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默認頻率為2666HZ,時序C16-18-18-38,該主板上可以穩定在3600HZ ,時序C17-19-19-39,體制雖然談不上強悍,但性價比還是蠻高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由於8代為硅脂U,為了得到較好的溫度表現,所以這是一塊開了蓋的8700K。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考慮到黑白的配色,選用了BARROW的這款CPU冷頭,圓形的造型看著也蠻特別的,白色的底座搭配黑色的邊框,圓形周圍帶有RGB光圈,水孔頂部為鏡面材質,水孔內部結構都是一樣的,所以這款冷頭並沒有區別進水及出水,對於後期水路的設計提供了比較大的自由度。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顯卡選用的是華碩ROG猛禽的2070 SUPER,披著2070羊皮的2080,性能上十分接近於2080,理論上2070S性價還蠻高的,但是NV把2080給停產掉了,所以沒得比。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顯卡冷頭選用得是BARROW的2080TI猛禽顯卡冷頭,臨時變動為2070SUPER,不過同樣也適用於2070SUPER及2080上使用,透明亞克力表面搭配紫銅鍍鎳底座,做工及質感還是不錯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相比EK的冷頭,BARROW的顯卡冷頭均支持顯卡的原裝背板,這個對於信仰玩家還是蠻重要的哈,價格也會比較務實一些。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考慮到配色,冷排選用的是BARROW的旗下的另外一個品牌BARROWCH,其冷排邊框採用的是CNC鋁合金整體加工成型,相較於傳統冷排,看著比較的精緻,同時也搭配有不同顏色可選。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整體的散熱鰭片為常規的紫銅材質,進出水區域和邊框一樣採用的是模塊化設計,搭配有POM及亞克力兩種不同材質可選,不區別進出水設計。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搭配選用的水泵同樣是來自BARROW的17W DDC,最大揚程為5~6M,轉速4000PRM,自帶泵甲一體式設計,上蓋為亞克力材質,帶有5V幻彩RGB燈光。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採用大4D供電設計,支持主板溫控PWM及手動調速兩種模式。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電源選用的是安鈦克的HCG650W,海韻代工,採用全橋構架,全日系電容的設計,支持線路保護及溫控風扇停轉技術,安鈦克官方給到的質保時間為10年。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通過80PLUS金牌的標準認證,實際最高效率達到了92%,650W應付這個平臺還是夠用的,對於高瓦數電源的選擇,除了留有升級的餘地,較高功耗比也可以得到更好得靜音表現。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電源本體採用的是14CM的短機身設計,具體尺寸為140×150×86mm(LxWxH),短小的身材可以更好的兼容到機箱,安裝及拔插模組線也會更加的方便。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散熱風扇採用的是一款300PX FDB的液態軸承的12CM靜音風扇,通過開關可以實現低負載停轉,從而實現更好的靜音效果,對比部分電源,HCG系列風扇罩採用的是一體式設計,較為緊密進風孔設計,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種昆蟲的禍害,同時也能避免裝機過程中螺絲落入電源內部的尷尬情況發生。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全模組的的設計也是現在高端電源的常規操作了,對於DIY玩家來說,真心用了就回不去的東西,安鈦克HCG電源的模組方面均配有文字的區域符號說明,其中PCIE和CPU供接口是通用的共計5組,通用使用起來會比較的方便,SATA及MOLEX則為3組,而24PIN則為合二為一的兩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支持風扇停轉技術,搭配有模式切換按鈕,安排在電源接入口的旁邊,默認按壓為正常運行,而鬆開可以實現70%負載一下風扇停轉運行。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機箱散熱風扇搭配同樣來自安鈦克的颶風240,創新的一體式設計,不僅僅只是擁有簡潔的外觀,更主要還是考慮到線材方面更易於管理。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連接接口採用的是模塊化設計,2個風扇和燈光部分只需要單根線材即可實現,相比常規120風扇,走線起來真心舒服不少,帶有5V RGB HUB,支持自主燈光控制,也可以實現主流主板上的燈光同步。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外觀設計上,兩側採用了鋁合金邊框加固,燈帶和邊框為一體式設計,中間鑲嵌有ANTER的字體發光LOGO,正反兩側皆是同樣的設計。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風扇搭配有11片扇葉,本身並沒有燈光,採用PWM模式,液壓軸承設計,給到的最高轉速為1800RPM,搭配冷排使用,風量上還是比較有保證的,靜音效果也還行。


相關測試: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性能測試部分,機箱兩側均蓋上了玻璃側板下進行,室內溫度為20度左右,僅供參考。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8700K開蓋上液金,體制還是蠻不錯的,這邊全核上5G,BIOS給到的電壓為1.26V,實際估計還能再低點,宇瞻的暗黑女神內存,雖然默認頻率僅為2666HZ,不過採用的是三星B BIE的顆粒,所以有著不錯的超頻潛力,這邊可以穩定在3600HZ ,時序C17-19-19-39,已經是挺滿足的了。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AIDA64單烤FPU,CPU滿載溫度表現,水泵轉速開到最大,12分鐘核心最高溫度僅為64度,自我感覺還是蠻不錯的,這次分體水冷的搭建應該還算是比較的成功吧。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顯卡這邊保持默認,ROG猛禽2070 SUPER,默認核心頻率1800HZ,顯存1750HZ。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分體式水冷對於顯卡的降溫是最為明顯的,跑FURMARK,核心溫度最高只有49度,頻率可BOOST到1900HZ左右。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宇瞻的暗黑女神內存跑下AIDA64的內存測試,搞到3600HZ,時序為CL17-19-19-39,順利通過測試,採用三星B-DIE,或許還有超頻的空間。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三星的970 EVO PLUS 500G跑分,表現真心是蠻強悍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金士頓A2000 500GB的跑分,表現算是符合預期,定位於入門級別,不到9毛1GB的價格購入,這樣的性能做為副盤還是可以的。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3DMARK的性能表現,Time Spy總分9887。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Time Spy Extreme總分4503。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Port Royal總分5926。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Fire Strike Extreme總分11688。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Fire Strike Ultra總分6106。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最終幻想XV 2K分辨率,高特效的分數表現。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古墓麗影暗影2K分辨率,最高特效的分數表現。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全境封鎖2K分辨率,最高特效的分數表現。

顛覆傳統,打破常規的巨ITX機箱—安鈦克鋒芒分體水冷裝機體驗

刺客信條奧德賽2K分辨率,高特效的分數表現。


對於這個平臺遊戲表現,這邊只用到一些熱門遊戲自帶性能測試提供給大家參考下,對於這個配置的遊戲性能表現,相信有關注硬件的朋友,應該還是比較熟知的,比較主流的搭配,8700K基本等於9700K,2070S基本等於2080和1080TI,那麼以上就這次裝機體驗的全部內容,如上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吧,謝謝您的瀏覽,也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