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上劉邦為何說自己得天下,是因為擁有蕭何、韓信和張良?

不才講史


這一段對話很可能是虛構的!

《史記》這段記錄不合理

對話出自《史記》,但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

(漢五年五月)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史記·高祖本紀》

不合理一:

一次隨意的酒會的隨意對話不太可能有史官記錄下來,對話來源可能是參與者後人,但真實性就很值得懷疑了。

不合理二:

對話參與者高起來無影去無蹤,很可能是虛構的人物。

高起哪裡人士?什麼官什麼爵?有什麼經歷和功勞,一概不知。

而且高起還排在王陵之前,王陵可是劉邦發跡前叫大哥的人物,劉邦還稱其為「公」,劉邦除了稱張良為「子房」,叫誰不是直呼其名?

可見對話中的高起地位非常高,但除了這一段以外,不再有高起任何記錄,這不可疑嗎?

《史記》在漢初歷史有壟斷性地位,暫時沒有旁證

漢武帝以前的歷史,基本上只有《史記》在寫,雖然一百年後有的班固寫了《漢書》,但由於時間離漢初太遠,原始資料缺失,對漢武帝之前的歷史,基本上就是照抄《史記》,增改並不多。

從太祖高皇帝劉邦開始,但孝武皇帝,越往後面《史記》和《漢書》的差異逐漸表大,這是因為時代更加接近,原始資料尚在的緣故。

由於《史記》的壟斷地位,雖說上述對話不合常規,也只能說不合常規,並不能完全否定。

司馬遷擅長於把歷史記錄戲劇化

司馬遷其人,《史記》其書,有兩點爭議性極大。

一是愛憎分明,優點是愛憎分明,缺點也是愛憎分明。

因為愛憎分明,敢於直言犯上,也因為愛憎分明,把好惡加入史書中。

二是戲劇性的描述手法,優點是戲劇性,缺點也是戲劇性。

因為戲劇性,使《史記》的趣味性更強,更利於傳播,也因為戲劇性,存在為了達成戲劇性編排一些對話和劇情的可能。

《史記》中戲劇性的描寫如,劉邦和項籍分別見到始皇帝,兩人發出了類似的感嘆,聯繫到後面兩人最後成為爭奪天下的決賽選手,提前營造一生之敵的氣氛,這不能不說非常優秀的小說手法,堪稱編劇大師啊。

劉項當時只是一介小人物,又沒有隨從史官,在逛大街是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怎麼就記錄到百年後的司馬遷手裡了呢?除非他會穿越。

可見司馬遷有為了戲劇性編排劇情的習慣。

再如韓信自封假王,要劉邦冊封時,劉邦剛想發怒,被張良踩腳,這一段可謂經典,讀者此刻連劉邦的表情都躍然眼前,司馬遷如何得知這麼細微的經過?

而且這一段類似的經過還發生過一次。

當初張耳陳餘是魏國名士,秦滅六國後被通緝,兩人隱姓埋名,被秦朝的小吏為難,小吏要鞭打陳餘,陳餘想反抗,但張耳踩了陳餘一腳,暗示他要忍一忍,這一段可謂跟張良踩劉邦如出一轍,劉邦還好說當時已經是霸主了,有隨從人員看見很正常,張耳陳餘在逃難,司馬遷如何得知這麼一個細節?而且還跟張良一模一樣。

可見司馬遷非常熟悉如何讓枯燥的歷史描述小說化戲劇化,增添可讀性,但真實性就很值得懷疑了。

三傑之說可能是司馬遷的總結

司馬遷要從眾多零星的史料中,挑選出楚漢戰爭的主脈絡,得出三傑之功的結論,於是在末尾借劉邦之口總結,使整個故事脈絡清晰起來,可讀性大大提高。

結論

三傑之說來源於《史記》沒錯,但我認為不合理處甚多,可信度低,但,沒有其他佐證否定。

假設對話是假,提出可能性,可能是處於戲劇性的編排和可讀性的設計,創造了這一段對話。

其實這算不上總結,因為根本沒有結論,而沒有結論的原因在於史料缺失,再假設對話為假的前提下提出另一種可能。

就像一個警察翻查20年前的兇殺案,疑點很多,“兇手”張三已經伏法,假定張三不是兇手,那麼最可能的就是李四,最後因為原始證據不足,假設也只能是假設。

有人說劉邦謀士陸賈寫的《楚漢春秋》殘卷並不見三傑之說,《楚漢春秋》是劉邦同時期寫的史書,可以說是第一手資料,但已經失傳,殘卷我也沒看過,真相只能期待《楚漢春秋》被考古發掘了。


長島男爵


慶功宴上劉邦說:自己得的天下是因為有蕭何、韓信和張良!才能擁有的天下,這句說的很有道理,

首先說一說蕭何對劉邦的貢獻!

在眾人把精力放在推翻暴政後如何搶奪天下土地和財物的時候,蕭何搶先把先秦的法律、戶籍、地理、國冊等收集起來,為今後漢朝知曉天下山川、險要、人口、財力、物力的分佈情況爭取到了主動權!

在項羽稱王后,蕭何力勸劉邦接受分封去漢中收買民心,納賢才,並極積向劉邦推薦韓信,在楚漢爭奪戰中,劉邦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全是蕭何從後方源源不斷的給前線送來將士和糧草,另外蕭何自從跟隨劉邦起兵時,在整過奪取天下時沒有一點點想背叛劉邦的意思,如果有一點點私心,蕭何在後方無論糧草或者是兵源供應不上,劉邦在前方早己支撐不下來了,所以劉邦對蕭何過高的評價是值得的!

我們再來說一說韓信對劉邦的貢獻,

劉邦被困漢中,韓信千里來投,首先給劉邦在漢中訓練了一批能征善戰的良將和兵馬,又設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奇謀,出漢中,定三秦,在潼關、首戰魏豹,平定魏國,代地歸漢、又戰趙軍,招降燕國,水淹楚軍,垓下一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迫使項羽烏冮自刎,要說劉邦的天下是韓信打下一大半也不為過,被劉邦說擁有天下是擁有韓信才有的,並不是虛言。

我們再說一說張良對劉邦的貢獻。

在楚王對項羽和劉邦說誰先攻入咸陽,就封誰為漢中王時,劉邦為了搶時間在打敗南陽守軍大勝之後,決定放棄南陽,乘勝追擊,關鍵時刻張良主動勸諫,以“招降"的方式和平解決了南陽,消除了西行入關的後顧之憂,在攻取嶢關時,劉邦急於進入咸陽,竟打算用自己的兩萬人馬與秦軍死磕!

張良力勸他先行賄,再利用秦將的懈怠搞突擊,憑藉張良的計策,劉邦才能順利進入咸陽,

劉邦進入秦宮後眼花繚亂,心裡琢磨著想在宮中留宿,張良和樊噲力勸劉邦還軍霸上,避免了自己被楚王和項羽的猜疑!

劉邦入關後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兵封函谷關,企圖稱王關中,引得項羽震怒,張良隨機應變以一個“騙"字幫劉邦成功脫險“鴻門宴”!

在進入楚漢攻堅戰時刻,張良力陳"八不可”,並及時承諾分封秦以前的六國,國君後裔,維護了內部團結,

韓信攻佔齊地後求封"假齊王",劉邦大怒,張良和陳平聯手進行了及時勸解,鞏固了劉邦和韓信彼此之間的信任,

彭城大敗後,張良適時讓劉邦重用韓信,拉攏彭越,策反黥布!

鴻溝議和張良和陳平力主乘勝追擊,劉邦採納了倆人的意見,在追擊過程中,曾受阻固陵,此時張良建議劉邦趕緊加封韓信、彭越的封地,誘使二人全力出兵,合圍項羽於垓下,最終戰勝項羽,張良是大漢建立過程中不折不扣的功臣。

所以劉邦在慶功宴上說:自己擁有天下,是擁有了蕭何、韓信和張良,才擁有的天下一點也不為過。


司馬小絹


首先必須明確,劉邦說的是事實!但劉邦這麼說,絕不是誇讚或者感恩“漢初三傑”這麼簡單,這裡面是濃濃的帝王之術。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一、肯定“漢初三傑”,也是對功臣集團在反秦及楚漢之爭中的表現予以肯定

劉邦講這話的時間發生在漢王五年五月,那時劉邦已經打敗項羽,在汜水邊即皇帝位,定都洛陽,在洛陽大宴群臣的酒宴上說起這個話題的。

不知道劉邦是有意,還是無意,在酒宴上總結起項羽失敗、劉邦得國的經驗教訓了。他先讓群臣發表意見,當臣僚們把話題引向封侯的時候,劉邦及時說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為會用人。自己是因為得到了蕭何、張良、韓信這樣的頂級人才幫助,才得到了天下,而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能用,所以失敗。

《史記》中劉邦雖然只表揚了“漢初三傑”,但劉邦其實是通過肯定“三傑”對整個功臣集團予以肯定。

劉邦的功臣集團應該包括所有跟隨劉邦在反秦鬥爭中及楚漢之爭中做出貢獻的人,包括那些戰死的人。

從時間順序來看,劉邦的功臣集團應該包括三個階段的跟隨者,而“三傑”正好是三個階段的傑出“代表”:

其一,豐沛起事階段的跟隨者,代表人物是“蕭何”。

劉邦本來是隻是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負責豐沛一帶的治安及日常管理工作,屬於基層小公務員,與同是公務員的蕭何、曹參、夏侯嬰關係比較好。

同時,劉邦還與故鄉一幫玩伴關係莫逆,這些人包括髮小盧綰、屠狗的樊噲、吹喪的周勃等人。

劉邦因為押送青壯年去咸陽服勞役,路上跑了一部分人,根據秦律,即使走到咸陽,劉邦及所有人都要處斬,劉邦遇到的困境和陳勝吳廣一樣,劉邦索性就把所有人都放了,讓他們各自逃生,自己帶著一幫追隨者躲進了碭山。

恰逢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引發天下大亂,沛縣的父老鄉親們也要起事,蕭何派樊噲去碭山迎回劉邦,內外夾攻,殺了縣令,奪了沛縣。因為蕭何、曹參怕起義失敗累及全族,讓劉邦挑頭,劉邦就成了沛公,成為當時一支力量不算強大的起義隊伍。

劉邦當了沛公後,又奪取了豐邑,攻打了胡陵、方與等地,相當於一方諸侯了。

這一階段跟隨劉邦起義的功臣主要有: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盧綰、奚涓、雍齒、薛歐、周昌、孔藂等。

豐沛功臣集團是劉邦起事的老班底,也是劉邦起事的中堅力量,起事前,蕭何的官職最大,打天下的過程中,蕭何的組織工作也做得最好,因此,蕭何是他們的代表人物。

劉邦表揚蕭何,其實是告訴這幫豐沛老臣們,打天下我依靠你們,坐天下也不會忘了你們。

其二,輾轉滅秦階段的加入者,代表人物是“張良”。

劉邦在豐沛立足後,由於陳勝的部下週市鼓動、拉攏雍齒,雍齒反叛劉邦,率領豐邑子弟歸順陳勝。

劉邦當然不甘心,攻打豐邑,結果失敗。便投奔在留縣的景駒,想借景駒力量反攻雍齒,路遇張良,張良一肚子謀略沒人識得,偏偏劉邦能理解,經常聽從張良的建議,往往取得勝利,張良自此跟隨劉邦。

劉邦後來通過反覆攻碭,得到了五六千人馬,部隊稍有規模,又有一批人才加入麾下。後來劉邦投奔項梁,從項梁那兒借得5000兵馬,還攻豐邑,趕跑雍齒,鞏固了豐沛根據地。

陳勝死後,項羽立熊心為楚懷王,劉邦歸順懷王,在項梁的指揮下,與項羽合作,攻下城陽。又在濮陽大破秦軍,勢力逐步發展起來。

定陶之戰後,項梁戰死,起義受挫,但章邯也錯過了將楚軍一鼓作氣消滅的機會,率兵北渡黃河,進攻趙國,把趙王歇等圍在鉅鹿。

楚懷王熊心安排宋義率領項羽、范增北上救趙,安排劉邦西攻咸陽,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項羽北上殺了宋義奪取了軍權,並破釜沉舟,擊敗章邯解了鉅鹿之圍。

劉邦則一路向西,一邊攻城略地,一邊收買人心,拉攏人才,率先攻破咸陽城,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關中秦人都願意劉邦當關中王。

劉邦在離開豐沛根據地、輾轉反秦、滅秦的過程中,有許多人才投奔劉邦,主要人才有:張良、酈食其、王陵、酈商、灌纓、梅鋗、侯緦、傅寬、靳歙、柴武、王吸、丁復、張蒼等。

這一階段投奔劉邦的人才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張良,張良逐漸成為劉邦的軍師角色,留下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美名。

劉邦表揚張良,其實就是表揚在反秦、滅秦過程中“從龍”入關的這幫功臣群體,讓他們知道,雖然他們不是出身豐沛,但劉邦依然看重他們。

其三,楚漢相爭階段的跳槽者,代表人物是“韓信”。

推翻秦朝以後,起義軍差點發生火併,幸虧劉邦、張良藉助項伯的力量,化解了鴻門宴危機,劉邦才得以逃出生天。

漢王元年,項羽在戲下大封諸侯,封自己為西楚霸王,並公然背棄懷王的約定,封劉邦為漢王,並把關中一分為三,封秦朝三名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雍王、翟王、塞王,封住劉邦入關的通路。

項羽大封天下諸侯以後,以為天下太平,又進行了裁軍。項羽軍中的韓信、呂馬童等人就投奔了劉邦,劉邦都帶著他們進入漢中。

漢王元年八月,劉邦採用了韓信的計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擊敗章邯,還定三秦,重新掌控了關中,這個時候,陳平投奔了劉邦。

此後,就是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在這段時間,除了韓信、陳平以外,投奔劉邦的“大腕”還有張耳、彭越、英布等,這些人才在劉邦陣營中大放異彩:

  • ——韓信、張耳自領一路軍馬,先後滅了韓國、魏國、趙國,張耳封趙王后,韓信又獨自滅了齊國以及項羽的西楚國,在垓下作為主力對項羽十面埋伏,消滅了項羽主力,把項羽逼到烏江。

  • ——陳平使用離間計,成功地使項羽陣營的人互相猜忌,逼走了范增,削弱了項羽的力量。

  • ——彭越以撓楚的游擊戰術往來於項羽後方,斷絕了項羽的糧道,讓項羽因缺糧而被迫簽訂了鴻溝協議,彭越參與了垓下之戰。

  • ——英布背楚投漢,使項羽徹底淪為孤家寡人,並參與了成皋之戰。

所有在楚漢相爭階段投奔劉邦的將領,絕大多數都是從項羽陣營中跑過來的,對削弱西楚實力、增強劉邦力量、並最終消滅項羽起到了關鍵作用。而韓信就是他們中的最傑出、貢獻最大的一位。

劉邦表揚韓信,其實也是間接表揚這幫“棄楚投漢”的識時務“俊傑”,他們不僅識“時務”,而且有功,劉邦不會忘記他們的。

二、打壓豐沛功臣集團,尾巴不能翹上天

劉邦表揚“漢初三傑”,同時也是對整個三個階段投奔劉邦的所有功臣集團進行的肯定,這個肯定的同時,也是對豐沛功臣集團的“打壓”。

劉邦從豐沛帶出來的一幫人,除了蕭何、曹參、夏侯嬰原來是公務員,還有點文化,其它人員大多數都是沒有文化的大老粗,像樊噲、周勃、盧綰之輩,都是出身平民或市井的“屠狗吹喪”之輩。

這群豐沛老班底,從豐沛起事開始,一路追隨劉邦,大小戰役無數,每戰都是衝鋒在前,確實立下汗馬功勞。比如曹參、樊噲、周勃等,每戰都身先士卒:

《史記.曹相國世家》: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攻秦監公軍,大破之。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豐反為魏,攻之。賜爵七大夫。擊秦司馬枿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擊章邯車騎。攻爰戚及亢父,先登。遷為五大夫。北救阿,擊章邯軍,陷陳,追至濮陽。攻定陶,取臨濟。南救雍丘。擊李由軍,破之,殺李由,虜秦候一人。

豐沛班底功臣們因為功勞太大,並且都是劉邦的玩伴兼好友,加上劉邦不拘小節,所以他們在劉邦面前沒大沒小,肆無忌憚,全無尊卑。甚至在劉邦的登基大典上,這幫豐沛班底的功臣還大發酒瘋: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五年,已並天下,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於定陶,叔孫通就其儀號。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

豐沛老班底為代表的群臣爭功,不僅借酒妄呼,還在劉邦面前拔出劍來砍柱子,劉邦心裡一陣惡寒:這幫功臣也太跋扈、太不像話了。立了點功勞,尾巴都翹上天了。而尾巴翹得最高的,當然就是豐沛功臣老班底了。因為他們“從龍”時間最長、功勞也確實最大!

劉邦事後就找到了叔孫通,要叔孫通制訂一套禮儀來規範這幫無法無天的功臣們。

在叔孫通的禮儀及訓練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劉邦在洛陽的酒宴上,也借酒打壓一下豐沛一起起事的老班底:功勞是大家的,不全是你們豐沛老夥計的,一個個地把尾巴都放下去。

一直到漢七年十月,蕭何營造的長樂宮建成,劉邦正式演繹上朝大禮,那些功臣們被禮儀制得服服帖帖,劉邦才體會到做皇帝的滋味。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劉邦一直到漢七年才知道皇帝的尊貴,可見前面都沒感覺自己是皇帝。原因無非是功臣集團、特別豐沛功臣群體尾巴翹得太高的緣故。

三、為評功封侯留出緩衝時間

劉邦定鼎天下後,群臣最盼望的就是劉邦快點大封諸侯。

在洛陽的那次酒宴上,王陵就代表功臣說出希望快速封侯的心聲:

《史記高祖本紀》: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王陵希望劉邦不要學項羽“得地而不予人利”,而要“與天下同利”,意思就是要讓劉邦抓緊對他們這幫功臣大封諸侯,這些功臣們希望與劉邦共分天下。

對於劉邦來說,天下新定,龍椅還沒坐穩,他還沒到馬放南山的時候。但功臣們希望分封的心理又異常迫切。劉邦通過酒宴,通過肯定“漢初三傑”為代表的功臣們的貢獻,希望起到一個安撫作用,讓大家稍安勿燥,為評功封侯留出緩衝時間。

劉邦為什麼不急於封侯,主要原因:

其一,評功勞是最難的,很難做到絕對公平,其中要兼顧許多平衡因素。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崗位不一樣,做的事情性質也不盡相同。比如文官和武將,就沒法橫向比較。你說到底是張良出一個計策作用大,還是曹參樊噲周勃先登衝上城頭的功勞大?夏侯嬰就是一個馬伕,很少攻城拔寨,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載著劉邦逃命,這功勞該怎麼算?別說劉邦難以平衡,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就絕對公平嗎?李世民的凌煙閣24將就絕對公平嘛?正因為難,所以劉邦需要時間來甄別比較。

其二,異姓王是劉邦心頭大患,當務之急是先解決。

劉邦不是一個小氣之人,但也不是大度得願意讓出皇位之人。劉邦本來並不想封太多的異姓王,可是在垓下圍攻項羽的關鍵時刻,韓信、彭越坐地起價,明著要封王才肯出兵,劉邦為了解決項羽這個硬核桃,捏著鼻子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才換得這兩位的出兵。項羽一死,劉邦就去齊地,收了韓信的兵權,並改封韓信為楚王。韓信、彭越、英布這些會用兵的異姓王即使兵權沒了,但因為他們懂軍事,隨時有可能造反,劉邦必須得想辦法解決。這也需要時間。

其三,劉邦需要時間考慮“如何分封”的問題。

分封意味著分權,劉邦並不想分權,他肯定想集權。但是不分封又對不起這幫功臣集團,一旦激起譁變,天下又將大亂。劉邦需要時間考慮如何解決“分封”與“集權”的矛盾。

因為這些因素,功臣們眼巴巴盼望的分封諸侯只能先放放。劉邦肯定“漢初三傑”為代表的人才和功臣們的貢獻,就是安撫,讓他們稍安勿燥。因為“三傑”中的韓信那時已經是楚王,蕭何、張良肯定會封的,蕭何、張良會封,其它功臣也會封。

這次宴會後,人心初安。劉備又聽從了婁敬的建議,決定定都關中,蕭何又去咸陽邊上營造長安,封侯的事就拖了下來。

到了漢六年初,劉邦初定十八侯,分別是:蕭何,曹參,張敖,周勃,樊噲,酈商,奚涓,夏侯嬰,灌嬰,傅寬,靳歙,王陵,柴武,王吸,薛歐,周昌,丁復,蠱逢。

這次封侯產生了兩個問題:

  • 其一,蕭何排第一,曹參不滿意。論戰功應該曹參第一,蕭何第一讓一大幫武將不滿意。

  • 其二,只封了十八侯沒下文了,其它人日夜爭功,大有謀反架勢。劉邦不知道怎麼辦好,問計張良,張良讓劉邦先封一個最討厭的人雍齒,就是那個率領豐縣子弟投奔陳勝、造劉邦反的人,劉邦封雍齒為什邡侯。眾人說連雍齒都封了侯,我們肯定都會封侯的,功臣們情緒才安定下來,靜等劉邦分封。

《史記.留侯世家》: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

劉邦解決“集權”和“分封”的方法就是:非劉不王,非劉功臣最多封侯。但如何公正地完成分封,一直到劉邦去世都沒有解決,到呂后當政時,在陳平的主持下,才完成功臣及外戚集團一共400多人封侯工作,可見評功分封有多難!

綜上,劉邦在洛陽酒宴上誇讚“漢初三傑”的作用,既是得意自己的用人之道,肯定人才的任用,也是對功臣集團的整體肯定和安撫,既打壓了豐沛班底的趾高氣揚,也為評功封侯留出了緩衝時間,是“帝王之術”的體現。


一葉碧雲


劉邦之所以這麼說,是有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在裡面。

第一,團隊搭建。

團隊建設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基於架構搭建之後的事無鉅細,都是由各個環節去完成的。而劉邦這個架構的完美搭建也是因為蕭何、韓信、張良等人在其中穩固並積極參與的結果。

第二,團隊發展。

團隊搭建完成後,團隊的發展需要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規範,就像一個循環系統,要保持生存,就得有合理的循環,而這個循環系統的運行,除了與參與循環的人有關,也與強有力的中心人物有關,就像人體循環系統一樣,各個器官正常了,這個循環才正常。而蕭何、韓信、張良等人,在系統搭建與完善和正常運行方面的確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三,團隊成熟。

團隊成熟的標誌就是經過團隊的運轉,已經達到了一種平衡,各個位置都循環正常,也就是說,循環成了一種閉環系統。

既可以自愈本體,又可以抵禦外界侵襲。這個時候,在某種程度上,系統需要更新一些老的循環系統,特別是那些高危狀態,隨時可能崩潰的系統,用新的有活力的系統去替代。因此,不管蕭何、韓信、張良在系統建設初期的功勞多大,在系統成熟之後,總會被列為高危系統,排除或者削弱功能,直到能夠維持系統整體平衡為止。

所以,自古以來,什麼帝王術?什麼厚黑學?實際上都是天道之下的小道而已。順天應命者活,逆天而行者滅。


小蚊子的逆轉日記


劉邦戰勝項羽後,“置酒洛陽南宮”時,請部下暢言他何以得而項羽何以失天下。高起和王陵認為:原因在於劉邦雖“慢而侮人”但“與天下同利”,項羽“妒賢嫉能”不肯封賞。

劉邦肯定了他們的說法,但明確指出他們“知其一,未知其二。”他道: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難比張良;論“鎮國家、撫百姓”使搞好後勤,他不如蕭何;論率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他遠甚韓信。而他能奪取天下,就在於他善於使用這三大人傑。

劉邦說這番話的目的,在於與項羽對比:“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漢書》載:“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足見其善於傾聽他人建議。毛主席評價:“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所以,劉邦說這番話,就是反襯項羽剛愎自用失天下。


2許雲輝


公元前202年劉邦即皇帝位,在垓下消滅項羽後,天下已定,君臣同慶。是年5月,劉邦在洛陽南宮與群臣宴會,他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得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天下?”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不僅劉邦君臣在琢磨這個問題,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也一次又一次地思索它。不論是出身和影響,還是勇武和實力,劉邦都不能與項羽相比。但最後劉邦勝了,做了皇帝;項羽卻敗了,自殺烏江邊。這是為什麼?聽了劉邦的問題後,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慢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忌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劉備英明,有自知之明,稍加思索後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的話很有見地,這裡他道出了劉項成敗的一個關鍵點:能否識人,是否善於使用人才。劉邦是廣羅人才,知人善任,靠眾人智慧集聚團隊力量爭天下;項羽是靠一人之勇,不信任手下人,愛生疑忌,“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致使許多人才都離楚歸漢,如韓信、英布、陳平等。高起、王陵說的劉邦“與天下同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劉邦具有重民思想,注意爭取人心,約法三章。而項羽殺人如麻,酷似亡秦,老百姓不願親附。另外,劉邦有富庶的關中為根據地,蕭何為其留守,補充兵員,輸送糧餉,使其能夠屢敗屢戰;而項羽沒有鞏固的後方,其糧道常被彭越切斷。最後,劉邦與項羽二人的性格及道德、價值標準也影響他們的勝敗。項羽性格直率,思想簡單,比較講信用,雖然不讓劉邦做關中王,卻也不敢徹底違反懷王之約,故將關中的一部分地方封其為漢王,鴻溝盟約後立即東歸,對戰爭有急躁情緒,或“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劉邦則恰好相反,敗而不恥,盟而無信,甚至戰敗後為了輕車逃得快,把兒女們從車上推下。

綜上所述,劉邦擁有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固然是奪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是“高明的政治家”,一是“政策對頭”,二是“用人得當。同時劉邦的對手項羽“非政治家”,充其量只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軍事統帥,他不識不用范增、韓信等優秀人才,不是一統天下做君王的材料。





張正才中醫健康講師


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劉邦告訴大家,是我用對了你們!

秦朝末年,大秦帝國一夜之間四分五裂,天下大亂,無數英雄豪傑都想在這個亂世分得一杯羹,大家爭得你死我活好不熱鬧。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最終這片江山,卻落到了曾被人視為流氓的漢高祖劉邦手中。

說到劉邦此人,許多人都心中有所不屑,認為他就是一個流氓小人。但是不管怎麼說,成王敗寇,只有勝利者才有權利站在高處書寫別人的一生。不得不說,劉邦作為一個君王,他是成功的。

對於劉邦之所以能夠最終站住腳跟,建立漢朝,其中也是有幾點經驗可以總結的。

劉邦自己也曾說過,他認為自己能夠在這場角逐中勝出,主要是得益於他善於用人。雖然他在統籌全局上,不如他的謀士韓信,蕭何,張良等人,但是他懂得運用他們,發揮出他們的優勢,將他們安排在最合適的地方。

當然這是後話,還有一個前提便是,他得有才可用。那麼劉邦是怎樣吸引住人才的呢?

一般來說,籠絡人才有幾個方法,最常見的是威逼利誘。要麼許以好處,要麼用權勢相壓。又或者可以是人才之間相互舉薦。

在三國中,許多能人志士都是互相舉薦,而被重用的。

最後一個就是個人魅力了,能夠讓人才忠心為你,這絕對是個人魅力的體現。

這時有人便會說到,劉邦這個流氓無賴哪裡有什麼魅力呢?其實關鍵的原因在於劉邦有著卓越的交際手腕,懂得搞好人際關係。

用普通人的眼光來看劉邦,他這個人整天好吃懶做沒個正事,簡直就是一個紈絝子弟。

但是劉邦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善於與官僚打交道。當時的蕭何便是被他所吸引。認為他是一個能做大事的人。

當然,真正讓這一幫人最後願意追隨他,還是得益於一件事,那就是他是釋放驪山犯人。

正是那一次起義,才讓劉邦真正的走上了爭權的道路,當時沛縣的精英團體都推舉劉邦做帶頭人,其中就包括蕭何等人。

擁有一幫擁護者的劉邦,運用他卓越的交際手腕,最終在這場英雄逐鹿的時代,為自己開闢了一片天地。

所以簡言之,劉邦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皇帝,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善取人才,二是善用人才,只有做好這兩點,才能一往無前。


晉運達人


蕭何,總理事務,源源不斷供濟軍需。

張良,足智多謀,運籌口口決勝千里。

韓信,能征善戰,英勇殺敵所向披囗。

劉邦,得此三傑,江山一統皆大歡喜。

注,口為想不起來三字,請圈友填空

😡😡😡😡😡😡😡😡😡


周翼騰空


慶功宴上劉邦為何說自己得天下,是因為擁有蕭何、韓信和張良?

我的回答是:

這是因為其一、劉邦得天下的自身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善於審時度勢,收買人心,網羅能人異士,巧於應變。他勝不驕,敗不餒,具有很強的韌性精神。然而,人們認為他最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在於劉邦有一套駕馭將帥謀臣的用人之術。劉邦這樣說正是他這種優良個性的展現與證明。

其二、蕭何、韓信和張良三人確實在幫助劉邦奪取天下中起了重要作用,成為西漢的開國功臣,被譽為“漢初三傑”。正因為如此,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領。劉邦遂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其三、看一下這三人的簡要歷史評價:

1、蕭何。蕭何(前252年3.20—前193年7.8),漢族,西漢初期政治家,“漢初三傑”之一。

蕭何出生於秦泗水郡豐邑縣(今江蘇豐縣)東護城河西岸,現蕭何宅遺址尚存。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蕭何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蕭何慧眼識才,力薦韓信,韓信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連戰連勝,在垓下設十面埋伏,一舉將項羽全軍殲滅,為劉邦平定了天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蕭何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高祖死後,他輔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諡號“文終侯”。

歷史評價蕭何是一代名相,治理政績打破了人亡政息的慣例。他的繼任者曹參對蕭何生前制定的各項法規、方針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樂,竟然也能政績斐然、國泰民安。以至於這段膾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傳至今的成語“蕭規曹隨”。由此可見蕭何的治理國家的行政才能是多麼卓越!提起蕭何,就會想到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了:韓信這位曠世帥才由於被劉邦大材小用地當作倉庫管理員使用,被氣得不辭而別,後被年老體弱的蕭何星夜追回拜為元帥的千古美談。但令人極為遺憾的是,在韓信問題上名揚後世的蕭何在後來卻因為韓信問題而為後人所詬病,那就是蕭何明明知道韓信不會謀反,卻在個人進退利害(可能包括避嫌)的考慮下與呂后一起設下圈套謀害了韓信。這就是令人感慨萬千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語的來歷。雖然縱觀蕭何的一生,這個不仁不義的汙點也許可以算作瑕不掩瑜,並不能動搖蕭何作為一代名相的歷史地位,但汙點畢竟是汙點,與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完人標準相比較,還是有相當距離的。

2、韓信。韓信(約前231-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

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後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後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吳起,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已失傳) 。

韓信的墓地有三座。一是,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南焉鄉高壁村的高壁嶺山的“山西韓信墓”;二是,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新築鎮新農村的“陝西韓信墓”;三是,淮陰的“江蘇韓信墓”。

3、張良。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為漢初城父(安徽亳州)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秦末漢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漢王朝的開國元勳,“漢初三傑”之一。

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侯,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張良先祖原為韓國潁川郡貴族其祖三代為韓丞相本姓韓。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申徒。以韓申徒之職率軍協助平定關中,劉邦西入武關後,在嶢下用計破敵;鴻門宴上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灞上分封時“為漢王請漢中地”。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長計謀平天下”,都為劉邦所採納,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劉邦曾贊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外,子房功也”。傳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華軍abc


漢高祖劉邦確實說過這樣的話。

漢元年五月,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其間他問道:"大家要暢所欲言,請說說我為什麼得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天下?”

高起和王陵回答說:"那是因為您雖然慢而侮人,卻能及時捨得封賞,與天下同利;而項羽卻不捨得封賞功臣。"

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運籌幃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老實說,劉邦就是劉邦。這一段話是他剛剛得到天下時說的,充分表現了劉邦的英明睿智。他能得天下,絕非偶然。

那麼劉邦口中的三傑,究竟都有哪些具體的貢獻呢?

一,張良。


張良給劉邦的貢獻主要有三條

1,鴻門宴救劉邦。項羽要發兵剿殺劉邦。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是好朋友,怕張良受害,給張良報信,劉邦因此得知,又通過項伯勸說項羽,使項羽未發兵而設鴻門宴。張良與項伯又在宴會上佐助劉邦,使劉邦轉危為安。

2,勸諫劉邦不分封諸侯。劉邦與項羽相持時不利。有人出主意,要劉邦刻印,分封六國諸侯,以爭取他們援助。張良堅決反對,認為那樣,人才將士就要被六國分走,無法再爭奪天下。

3,最後擊項羽。劉邦和項羽在鴻溝簽定和約,項羽撤軍。劉邦聽張良和陳平計策,追擊項羽軍,調令韓信、黥布和彭越三家軍。三家軍沒來,劉邦被項羽擊敗。劉邦問策於張良,張良要劉邦對韓信、黥布、彭越三人裂土封王。劉邦照辦了。韓信等三人果率軍來,合擊並滅亡了項羽。

以上三件事,每件事都關係劉邦事業的成敗。張良籌劃之功,確實非同尋常。

二,蕭何


在整個楚漢戰爭期間,蕭何一直坐鎮關中,負責為劉邦籌集糧草和兵源,成為劉邦的總後勤部長。在這期間,為了消除劉邦的疑心,蕭何令宗族中的數十人都去了前線。平定天下後,劉邦力排眾議,把蕭何定為開國第一功臣,並封其為丞相。

三,韓信。:

楚漢戰爭期間,劉邦領一支軍抗戰項羽,而令韓信獨領一支軍討伐六國諸侯。

韓信用兵如神,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先後滅魏、取代、降燕,破趙、平齊,並殲滅以龍且為首的二十萬援齊楚軍,最後在垓下,指揮數十萬大軍圍殲項羽集團。

毫不誇張地說,劉邦打天下,在軍事方面,韓信是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以上便是劉邦南宮置酒論三傑的由來。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