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切線現象”我想是任何一個釣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但往往事與願違,這樣的事情還是時常發生在我們實際垂釣中的。到底是魚線的拉力值問題?還是人為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切線”的問題。

我們知道魚線越粗拉力值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魚線拉力值和釣重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個人認為這兩者有直接的關係,但往往造成切線的原因並不是拉力值的問題。化老師曾經用0.8的子線釣獲上來將近10斤的大魚,小崔老師用3+2釣獲上來十幾斤的大魚,從下圖的魚線拉力值上,這樣線徑的魚線是做不到的,而這兩位大師和許多釣友偏偏又做到了,為什麼呢?從這點上看,個人認為切線的原因是多樣化的。

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網上下載圖片


那切線的原因到底是有哪些呢?個人的看法有以下幾種:

1,魚線的質量問題,

2,魚線使用的問題

3,魚鉤魚線八字環連接的問題,

4,魚兒逃竄的方式和方向問題

5,魚兒活性的問題

6,提竿動作和溜魚手法的問題

7,魚竿的調性問題

上面這7種問題,是我釣魚這麼多年總結出來的容易造成切線的情況。從這7種情況上不難看出,魚線的質量問題只是其中的情況之一。下面我就具體來聊聊:

1,魚線質量的問題

釣魚這麼多年以來,我用過幾十塊錢一卷的線,也用過一百多塊錢一卷的線。不管是貴線還是便宜的魚線,在綁鉤的時候都有拉斷的情況。這也就是說同等材質同等線徑的魚線拉力值相差不大的(個人看法)。

對於價格貴的魚線和價格便宜的魚線,本人的觀點是:好線在耐用度,切水性,光滑性等方面有優勢罷了,這個並不是直接導致切線的根本原因,但前提是必須是合格的魚線。

2,魚線的使用問題

我們在網上買魚線的時候,商家都會備註有結節拉力,而這個結節拉力是小於魚線正常拉力的。所以在發現魚線打結或者魚線出現刮傷,刮毛的現象一定要及時更換魚線的,因為這些小細節造成切線就得不償失了。另外,再好的魚線都有使用期限的,如果魚線使用過長要記得及時更換的。


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3,魚鉤魚線八字環連接的問題

我以前由於怕麻煩,很喜歡買成品子線。因為成品子線不但價格不貴,而且選擇也比較多。但後來連續出現兩個魚鉤在換餌料時脫落的情況,我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直到如今我都是自己在綁子線的。

個人認為:不管是連接魚鉤還是八字環,打結的時候只要繞夠6圈以上,多幾圈少幾圈問題都不是很大的,最後拉緊的動作一定要用力才行的。有些釣友這時會象徵性的拉下收緊,殊不知由於魚線的延展性和光滑性的存在,你不用力拉緊,接口處會在使用的過程中鬆開的,這也就為後面造成切線的假象埋下了伏筆。

重要的事情在重複一遍:拉緊的時候一定要用力的,千萬不要擔心魚線被拉斷。哪怕拉斷重新再綁過也在所不惜的。

4,魚兒逃竄的方式和方向的問題

魚兒在受驚的時候,會往深水和障礙物處逃竄的,這是它們的天性,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知道在中魚的第一時間豎起魚竿是很重要的。如果魚兒瞬間逃竄的方向和我們的魚竿成直線的話,失手繩是唯一一個保險。因為魚竿豎不起來,量你再嫻熟的溜魚技術也沒用武之地的。

另外,如果釣點有水草或者障礙物的時候,魚兒往往會逃竄到障礙物的地方,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出現“打樁”的情況,這時千萬不要強拉硬拽。出現這種情況的做法是:緊繃魚線,慢慢一點點的用力,魚兒感覺到疼了就會從障礙物裡出來的。

5,魚的活性的問題

鯉魚我相信是很多釣魚人比較喜歡的魚種之一。因為鯉魚的力道大,溜起來比較刺激。我曾經在同一個水域,冬季氣溫低的時候用1.0+0.6,釣獲上來3斤左右的鯉魚,但在夏天用1.5+1.0的線組,經常被切,這種現象也是說明,魚兒活性的大小同樣是切線的原因之一。

影響魚兒活性大小的原因很多。比如:氣溫的高低,水域的大小,氣壓的高低,溶氧量的大小等等。


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6,提竿動作和溜魚的手法問題

提竿的動作

我的一個同事,他是一個喜歡釣大水面釣大魚的釣友,一般用的都是粗線大鉤。對於用慣了粗線大鉤的釣友來講,他們的提竿動作很多是暴力的。他就不例外,中魚的時候,突然一個大力揚竿,線一下給切了,他還在抱怨魚線用細了。

本人認為中魚提竿,首先動作是利用手腕刺魚的動作,感覺到手下一沉,在接著用力就行了,這樣的話我們應對的不是魚兒身體的重量,因為魚兒自身是受到的浮力的作用的。如果擔心魚鉤刺不穿魚骨,在作釣之前檢查魚鉤是否鋒利就行了。

溜魚手法

釣魚人常講的8字溜魚法,左右倒杆法這些都是我們溜魚時時常用到的。溜魚的時候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不要急著讓魚兒露出水面,因為魚兒看到亮光,拼死掙扎的力道是不容小噓的,這些都是切線的原因所在。

7,魚竿的調性問題

在中魚的時候,特別是中大魚的時候,能不能上岸,第一時間能不能豎起來魚竿是很重要的。小鉤細線之所以能夠釣獲大魚,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魚竿承擔了洩力的作用。所以,野釣在魚情不明的情況下,使用軟杆常常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上面介紹了7種切線的原因,那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切線的問題呢?個人的觀點有以下幾點:

1,根據魚兒的活性來判斷和選擇適當的線組

2,作釣之前檢查線組

3,掌握更多的釣魚技巧

4,面對切線的心態

釣魚時線被切是每一個釣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想要大幾率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就要從自身做起,因為我們是釣魚的主導者。

1,根據魚兒的活性來判斷和選擇適當的線組

魚兒的活性是個重要的標準,就像我們人類身體舒不舒服一樣。魚兒活性大了,活動量就會增多,魚口大開,進食比較頻繁並且進食力度較大,這時我們可以選擇稍大一點的線組。比如:在鯽魚活性大時,我們可以選擇1.5+1.0甚至2+1的線組照樣可以釣上來1兩左右的鯽魚來。

魚兒活性低,也就是魚兒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這時魚兒的特點是,活動量減少,魚的胃口不好,魚口較輕,這時常常會出現“擋口”的現象。這時我們在選擇線組上就沒必要過大了。還比如:在鯽魚活性低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1.0+0.6或者0.8+0.4甚至更小的線組,因為線細柔軟性好,可以有效降低“擋口”的現象。

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2,檢查線組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在開釣之前檢查我們的釣具是必要的工作。檢查下魚線有沒有打結?魚鉤鋒不鋒利?鉛墜邊緣有沒有磨出稜角?魚線有沒有被強力拉伸受損?魚線有沒有不必要的打結?有沒有磨毛等等,這些都是後期切線的隱患。

3,掌握更多的釣魚技巧

這點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的。很多實際的釣魚技巧只有通過不斷的垂釣,不斷的總結才能夠真正為我所用的。

4,面對切線的心態

我有一個同事兼釣友,曾經因為切線出現過掰斷魚竿,發脾氣,摔東西情況,這些都是比較過激的行為。我感覺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切線的原因很多的時候都是我們釣魚人自己造成的。出現切線的情況,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平復自己的情緒,找到原因解決問題才是上上策。

引申一點:

現在由於漁具發展的較為迅速,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洩力的小配件。比如:卸力環,帶彈簧的八字環等等。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配件,這些小配件往往在關鍵的時候助我們一臂之力。

另外,如果釣大魚的話,單鉤通線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單鉤通線可以有效避免“搭橋”的現象的產生。同樣是起到了避免切線的作用。

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寫到最後:

綜上所述,切線現象的出現並不是魚線拉力值大小一個原因,而是多方面的。而合理選擇線號又是關乎我們魚口多少和魚獲大小的,這些都是考驗我們實際垂釣經驗和對魚情的準確判斷程度方面的。作為釣魚的主導者,我們要做的是找到原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下次避免出現問題,這也就所謂的經驗積累了。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謝謝您的閱讀。


最喜歡聽你切線的人說跑魚,因為這7種切線方式,總有一款適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