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鄉鎮工作,非常辛苦,經常加班,還看不到希望,要堅持嗎?

拉磨的驢二



大美西域胡楊57312731


我初中好朋友小漫就在鄉鎮工作,是一名鄉鎮初中老師。雖然考上的是家鄉的鄉鎮,但她所在的鄉鎮離縣城特別遠,開車需要一個半小時,沒辦法平時只能住在學校,週末才能回家。照理說,小漫是標準的美女,家裡條件也不錯,工作還是初中老師,在小地方應該特別容易找對象,但小漫本科畢業8年,還是單身,期間也接觸過幾個男生,都是因為上班單位太遠,婚後只能是週末夫妻而告終。

雖然社會一直說要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水平,但鄉鎮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真不高,小漫還是英語班主任,一個月才三四千塊錢。有一次,我開玩笑和小漫說,“快說實話,教師節有沒有家長給你送禮?”小漫苦笑道:“我也想犯錯誤,可惜不給我犯錯誤的機會,學生家長不是在外打工,就是在家種地,誰給你送禮啊。”

我們不能否認,鄉鎮學生普遍受教育水平要低於市內的孩子,大部分學生也不想好好學習,只是混個初中文憑,平時在學校特別不好管理,剛上班那兩年小漫被學生氣的沒少掉眼淚。

我也勸小漫,趕緊調到市內工作,小漫說當初考特崗教師職位時有最低服務年限要求,自己服務時間還不夠。小漫也考了兩年公務員,但由於她本科是英語專業,可以報考的崗位寥寥無幾,都是一些競爭特別激烈的崗位,去年省考,小漫考了第6名,無緣面試。但小漫也說,自己不會放棄,儘早能脫離鄉鎮工作,考到市內。

回答題主的問題,對於現狀,只有兩種解決辦法,要麼忍受、要麼離開,我的建議是,如果題主年輕,還是想辦法早點離開鄉鎮,如果是公務員,可以通過選調途徑離開鄉鎮,如果是老師等其他職業,也可以通過考公務員早日離開。過程一定不會很容易,甚至可能需要兩三年時間,但如果信念堅定,我相信一定會實現的。


葉子默


我感覺你這樣的想法就是錯的,我就是一個在鄉鎮工作了30年的老同志,讓我來告訴你。首先我們要幹一行愛一行,什麼工作都辛苦,有付出才有回報。

我們以前下鄉,基本都是靠兩條腿硬走,不像現在村村通公路,下鄉可以坐車或者騎車條件好多了。我們以前中心工作什麼都幹,下鄉經常是晚上通宵,一天要走幾個村全靠兩腿,那時候領導和我們一樣。現在條件這麼好,就不要埋怨了,沒有白吃的苦也沒白受的累。沒有那樣工作不辛苦,不要只看到別人耍的好,你沒看見別人乾的時候。

我們從2015年扶貧工作到現在從沒休息過節假日和週末,我今年12月就要退休了,我還是在堅持,我沒感覺有什麼辛苦。我們要以苦為樂。年輕人不要怕吃苦,多幹工作,只有多幹工作才能夠鍛鍊自己的能力,通過多工作我們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就會有成就感。

我掛鉤了6家卡戶和22家非卡戶,經常都是早出晚歸,但我感覺很充,也很有成就感。我掛鉤的6戶卡戶從土坯房變為寬敞明亮磚混房,現在他們都外出務工改善自己的生活,難道你不認為我們在鄉鎮工作都意義嗎?多幹工作不怕吃苦鍛鍊自己的能力對你今後的生活有幫助。


心靈的自由


我也在鄉鎮工作,對於你的問題、迷茫,我可以給你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1.你要確定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

其實不管做任何工作,都要有一個目標,都要有一個方向,你要確定一下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對於鄉鎮幹部來說有兩條路子,一個是提拔成為領導,另一個是過安逸的生活。只有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你才能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工作起來才會有動力,不然的話你還會持續迷茫、看不到希望。

2.根據你的目標制定發展路線。

制定好自己的發展目標以後,你還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制定相應的發展路線,通過一步一步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你想走提拔的路子,就努力工作,同時搞好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當有機會出現的時候,領導才會想到你,同事才會推薦你。


如果你想走安逸的路子,那麼你就可以通過考試或者調到縣直部門來實現這個目的,因為縣直部門工作比較單一,只需要負責自己細分的那一些工作就可以了,不像鄉鎮,什麼工作都要去做,工作內容非常繁雜,壓力也非常大。

3.調整好心態。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一個好心態,你每天才能工作的更加快樂、幸福,不然每天上班就會沒有動力,而且還會非常消沉,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調整心態。

第一,你要明確一下自己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也就是說你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

比如,很多人覺得鄉鎮的扶貧工作沒有意義,而且壓力也很大,事情也很繁瑣,我就不這麼認為,我包保的貧困戶,原來他的兩個兒子都不管他的事,經過我多次勸說,加上村幹部給他多次做工作,現在他大兒子已經把這位老人接到他家裡去照顧,這位老人的生活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貧困戶的生活變得更好,這就是扶貧工作的意義,每當想到這一層意義,我就覺得充滿了動力。

所以,你也應該找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是什麼,然後把它寫下來,當你覺得疲憊的時候,迷茫的時候就看一看這個“初心”,也許就能重新讓你振奮起來。

第二,要看到在鄉鎮工作的好處。

從進步速度上來說,縣直部門工作單一,沒有什麼壓力,但是進步很慢。而鄉鎮領導職數比較多,一般的年輕人熬到一定的年齡基本上都有機會提拔成為副科級領導。這一點可以說是鄉鎮比縣直部門好的地方。

從工資上來說,同等級別的公務員或事業幹部,縣直部門要比鄉鎮工作人員工資低,因為縣直部門沒有鄉鎮補貼。而且下一步也將出臺政策,要求鄉鎮的幹部的工資高於縣直部門。

總之,在鄉鎮工作並不是一無是處,你要確定自己的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去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樣你才能夠更加快樂、幸福的工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迷茫、消極。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作者:寫作匠,資深體制內成長導師,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生存底層套路。

寫作匠


鄉鎮工作是體制內單位中最辛苦的層次,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級部門單位所有的工作最終落實都要在鄉鎮,所有事情都有屬地管理責任,而且現在正值脫貧攻堅和鄉鎮振興關鍵時期,所以白加黑五加二可能是常態,加之提拔晉升空間有限,所以出現迷茫困惑很正常,這種情況有四種選擇和努力方向,下面詳細分析。

一、爭取調動,離開鄉鎮

鄉鎮工作條件艱苦、工作量大,除了自己的業務工作,還有很多中心工作任務要做,而縣直部門單位的工作就要相對輕鬆很多,所以如果不想辭職離開體制內的話,最可能也是最容易的出路就是爭取調動到縣直部門單位。當然這也難度挺大,因為鄉鎮大多數人都想回縣直單位,能夠回去的是很少一部分。但並不是沒有機會,每年總會有一部分鄉鎮幹部調回縣直單位的情況。要想調回縣直單位要麼找關係,要麼就是自己足夠優秀,有縣直部門主動要你。

要想讓上級單位領導知道自己的優秀,最好的辦法就是寫材料、寫信息。寫材料雖然比較辛苦,但不可否認確實是體制內機關單位最需要的能力,只要材料寫得好,會有很多調動上級或其他單位的機會。小眾的一個朋友剛考上公務員時,也是在鄉鎮,熟悉半年工作後,他除了寫單位的材料外,堅持寫信息,每天2條,一週10條,不間斷的堅持了一年時間,期間信息不斷被縣級報紙網站、市級日報刊登,沒多久就在縣裡比較“出名”了,先後被縣裡多個單位點名想調動過去,根本不用自己找關係。

二、努力考試,離開基層

如果是公務員編制,就要抓住所有時間努力學習,爭取通過遴選考到省市級單位。一般省市級單位每年都會組織遴選考試,從基層遴選一部分公務員,雖然競爭會很激烈,但只要還沒到35週歲,機會還是挺多的。如果是事業編制,就要努力學習參加公務員考試,爭取考到縣級以上單位公務員。一般事業編制不在試用期都可以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當然年齡也是要35週歲以下。

三、決心辭職,離開體制

認真全面評估自己的理想追求、學歷專業、個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如果覺得體制內工作尤其是鄉鎮工作是自己不能忍受的,個人學歷、專業、能力素質等方面能夠找到並勝任企業高競爭的工作,有信心取得更好成績,那就全面評估、慎重選擇、早做決定。但是堅決不建議裸辭,裸辭的多半會後悔。如果決定辭職的話,也要儘量做好準備,比如先了解所學專業就業情況和行業薪酬情況、準備一定的儲備金、提前找好目標工作、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等。一旦決定就儘早行動,年齡越大越消磨激情和拼勁,就業也越不好找工作。

四、調整心態,爭取進步

不管哪種選擇和努力方向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首要任務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應對工作,這樣才有改變機會,越是消極對待工作,越不可能改變現狀。

即使是在鄉鎮工作,也不是沒有機會,還可以爭取提拔晉升。公務員編制就不說了,現在鄉鎮領導職數挺多,鄉鎮又比較缺少年輕公務員,只要能力上的去,提拔為副職領導職務的機會還是挺多的。如果是事業編制也有機會在政府換屆時破格提拔為副鎮長,這個要關注一下本地區事業編制提拔副鎮長的條件,儘早朝這個方向努力。

綜上所述,即使鄉鎮工作辛苦,看不到希望,也不能消極對待,一定要積極應對,尋找改變的可能機會,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歡迎關注獨善者眾也,1年創業、2年企業、7年體制內工作經歷,專注分享職場成長策略,解答體制內外工作困惑。歡迎討論,提出您的意見。

獨善者眾也


基層公務員最辛苦,所以中央的各項政策,都向基層傾斜。主要是針對鄉村教師和基層公務員。基層公務員雖艱苦,但上升空間很大。所有的縣長,縣委書記,都是從基層提拔上來的。


高友德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你不堅持了,能做什麼,或者想好了做什麼?心裡有底,我覺得可以考慮另闢蹊徑,反之建議老老實實工作,現階段你還沒資格輕易談放棄

在鄉鎮基層一線工作,確實付出比一般人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長期事無鉅細的高強度工作,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透支,對個人和家庭生活不可避免會產生影響,加上工資普遍偏低,付出和回報的不成正比,使得很多鄉鎮一線的工作人員對現狀頗有抱怨,由此產生迷茫、彷徨,不知所措。這是鄉鎮一線人員的普遍現象,可以理解。

碰到這種情況,如果你是公務員,尚還有希望。現在公務員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了,提拔不了實職,還有機會晉升職級享受待遇,工作晉升兩不誤,可能空間暫時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大而已。可只要努力,幹出成績,結好人緣,從鄉鎮一步步走出去不是不可能。而如果你是事業編,在鄉鎮都拿事業編當公務員用,情況就沒公務員那麼好了,幹一輩子大概率是九級職員退休,工作的成就感相當缺乏。

因此,下一步怎麼辦,堅不堅持,關鍵是看你的想法和身份。

你覺得在體制內沒意思,可以考慮辭職。但辭職前必須要掂量自己的資本,或者說至少要想好兩個問題:第一,辭職了做什麼?第二,有沒有做好最壞的打算?沒有考慮好這兩個問題前,個人都不建議辭職。

而如果你還想繼續在體制內幹,就要根據自身實際尋找出路。是公務員身份的,建議多幹事少抱怨,把工作做好,把領導服務好,爭取幹出政績獲得領導認可,你才有機會。除此之外,要密切關注遴選,日常時間要注意學習和積累,以便隨時備考。是事業編的,建議趁早準備考公務員,或者報考市級以上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目前沒有遴選,在鄉鎮幾乎不可能提拔,除了再考,事實上很難出人頭地,必須要提前打算。


80後小公


工作來之不易,繼續堅持下去,幫你分析一下現狀,再結合我的工作實際,給你一些小建議,希望能夠幫到您

很多人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都會在基層,特別是剛參加工作的公務員。基層工作很累,很辛苦,這一點是公認的。但是你現在在基層,不代表你一直都會在基層。我以前就在鄉鎮工作,後來經過努力到了機關。當你到達機關以後,就會發現,工作和生活都會有很大的改變,結合我的工作經驗,給你幾點建議。

一、通過遴選調離現在工作崗位。自從公務員遴選機制改革以後,在職的公務員就不允許再參加公務員考試了。遴選成為了基層向上走的唯一通道,因此,很多基層公務員都會通過遴選的方式調離現在的工作崗位。當然遴選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用人單位的同意,如果你的本單位不同意報考,那麼你是沒有辦法參加遴選的。其實這種通過遴選離開現任崗位的方法並不是特別的有效,但是不代表行不通,因為畢竟每年也有很多人都通過遴選走出去。

二、發揮你的特長讓上級機關發現你。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到機關的,我個人感覺在政府機關當中,“兩辦”的工作是比較辛苦的,可以說好人不想幹,賴人幹不了。但是這確實是一個從基層走向機關最有效的、而且最常用的途徑。畢竟走其他的途徑,需要品綜合實力。因此,在工作之餘你可以多練習一下綜合材料的寫作,現在各大機關對筆桿子的需求量都很高,而且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幹這個活。工作中多向上級機關投稿,然後上級機關發現你的寫作能力,不出意外的話,兩年到三年應該會有所改變。

三、和你的現任領導處好關係。在任何時候都要與你的現任領導,特別是你上一級的領導處好關係。這樣會讓你在工作當中,得到很多的便利。特別是在上級機關想要你的時候,他們會側方面的瞭解你的個人表現。如果你和領導的關係比較好,他就會給你一個較高的評價。或者是領導們在平時的私下交往當中會主動的推薦你,只要你的名字在領導的腦海中多次出現,那麼在調人的時候,你就會有很大的機會,剩下的事就是事在人為了。

最後希望你能,能夠堅持下去,並且有一個明確的思路,調整工作方向,努力改變現狀,祝你早日成功。


愛上爸爸


樓主肯定是個有追求的人。現在公務員提拔,很多都要求兩年以上基層經歷。如果你剛工作沒多久,可以再堅持堅持。如果工作了三年甚至更久,那可以好好考慮下發展問題。其實鄉鎮工作也是機遇,關鍵看你怎麼做。

抓住機會提高能力

鄉鎮因為人少,很多人都是獨當一面,或者一專多能,什麼活都幹。鄉鎮工作能鍛鍊人是肯定的,很多領導也是從基層出來的。所以,幹好了,肯定有前途。

工作中要好好培養辦事能力。不需要多出彩,但第一你要有服從意識,領導要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千萬不要講講太多條件,該加班加班。另外跟領導出去,有眼力勁,添茶倒酒,拎包開門這些就不用說了,領導的難處要看得到,並且快速安排妥當。一般領導都不一定要你能力有多強,只要腦子靈光靈活就行。

調整心態很重要

鄉鎮工作頭緒多,臨時性任務也多,加班有時在所難免,剛過去工作,要做好吃苦準備。

同時要調整好自己心態。其實苦都是相對的,再苦,能有兩萬五千里長徵苦?再苦,能有你為了考學天天熬夜到十一二點苦?再苦,食堂也會給你備好四菜一湯,不讓你餓肚子。

到了鄉鎮要學會融入集體,多交流學習,和同事打成一片。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努力才好開展工作。

其實在鄉鎮工作,有些發展還是蠻快的,因為競爭少,只要肯熬年頭,將來提拔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蝸牛愛上樹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5+2,白加黑‘’是鄉鎮幹部工作的真實寫照,在鄉鎮雖然工作很辛苦,待遇不高,加班成了新常態,並且提拔晉升的空間也不大,但是鄉鎮是一個鍛鍊人的好地方。根據題主所提出的鄉鎮的工作非常辛苦,加班成了常態化,也很少有提拔晉升的希望,是否要堅持下去?我認為一定要堅持下去。

1、縣級部門"甩鍋”,鄉鎮幹部成了“背鍋”幹部。當前,縣級部門的工作做得越深越細,工作也越來越多,有些工作本應該由縣級部門自己抓落實的,很多部門就動起了"歪腦筋”,將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到鄉鎮,並且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這樣,本該由縣級部門完成的任務,通過這樣的責任書一分解,“甩鍋”給了鄉鎮,自己搖身一變變成了調度、督查、問責的部門,鄉鎮如果不按時完成任務,輕則表態發言,重則追責問責。我的一個同學在鄉鎮任副鄉長,由於與上級簽訂的目標任務沒有按照時間節點去完成,一年中被表態發言10多次,全縣通報5次,和他在聊天時,這些事項其實也不是鄉鎮的職能職責出要開展的工作,反而是部門應承擔的工作,這樣,鄉鎮幹部就成了“背鍋”幹部。

2、責大權利小,鄉鎮幹部成了“萬斤油”幹部。在鄉鎮雖然領導班子很多,最小的鄉鎮領導班子有8人左右,大的多鎮有10人左右,按照這樣的職數來分配工作,每個班子成員頭上也沒有幾項工作了。其實,這只是按鄉鎮的職能職責來進行分工的。鄉鎮還有很多在職責以外的工作,這才是鄉鎮工作的痛點,上級檢查工作時需彙報,需陪同,就光是迎接上級的檢查、督導,撰寫彙報材料就需要不少的時間。最關鍵的是面對鄉鎮的很多複雜的工作,多鎮幹部根本沒有什麼表態權,也沒有決策權,很多決策權都是在縣級部門,處理事情後還要層層彙報,工作才能夠得到解決。如果有什麼處理不到位,問責又成了新常態。這種責大權小,權責不匹配是制約鄉鎮工作的痛點。

3、機構規格低,鄉鎮幹部的晉升成了“天花板”。現在,雖然在行政機關及參公單位實施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的工資制度,解決了很多公務員因職務不能晉升也可以從職級方面晉升解決工資待遇低的問題。但是,在一個鄉鎮,公務員也只有10多個編制,除去10個左右的領導班子職數,其餘的公務員也沒有幾個編制了。那麼其餘的幾十號人都是事業單位管理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往職稱方面去發展,但是管理崗位上的人員晉升就難了,由於受到機構規格的限制,鄉鎮的事業單位都是股級事業單位,如果不能晉升為副鎮長,很多管理人員將是一輩子的“股長”,或者是一輩子"管理九級”,晉升空間極小。

在鄉鎮工作,面臨著諸多問題,應該如何辦呢

1.、辭職。要想進入鄉鎮工作,不管是事業單位還是鄉鎮機關的公務員,都是要通過層層選拔才能錄用的,有著嚴格的規定,再說現在想進入鄉鎮工作,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第一首選,面對這種就業壓力極大的情況,如果辭職後你是否能夠再考到機關事業單位,那肯:定是個未知數。現在的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也是一些精英,辭職後能否再就業,對你來說是一個嚴竣的挑戰,建議不能輕易辭職。

2、公務員考試。現在每年省、市、縣都用一定的指標來招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人員,如果你還年輕,年齡在35歲以下的話,自己的條件能夠達到考試條件的話,可以通過公務員招考的方式進行考試,離開鄉鎮。

3、提拔任用。在鄉鎮工作,經常和群眾打交道,是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好地方,充分利用在鄉鎮工作的時間,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與同事之間處理好各種關係,配合好領導開展好工作,力爭提拔為副鄉鎮長,發展空間就大了。

4、申請調動。在鄉鎮工作,由於條件艱苦,工作很累,相對於縣直部門來說,縣級部門工作相對要輕鬆點。如果自己有一定的關係,也可以申請請動,調到縣級部門工作離開鄉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