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生活幸福或者淒涼,不是取決於有沒有孩子”,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人老了,生活幸福或者淒涼對有沒有孩子是有關係的。

人老了,有孝順的兒女,和睦的家庭,幾代人經常聚在一起,才能體會到生活幸福,感覺不到淒涼。當然人間也有不孝子孫,只是極少數。

對於沒有孩子的老人,感覺不到這種和家歡樂的幸福生活,在還能自理的時候,還能過的好一點,能出門活動,能找一些朋友。如果不能自理,肯定會感到淒涼。

孩子是老人的寄託和希望,也是人類傳宗接代的需求。


如意125025957


說一個最近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我的鄰居原來是做生意的,經濟條件很好,女主人不在了,就剩男主人了,一個女孩在上海工作,男主人突然生病臥床了,家裡僱了一段時間保姆,感覺不好,去養老院了。在養老院的情景就是,自己找了一個一對一看護,由於自己行動不便,銀行卡都交給護工來回刷,並且照顧得不是很好,看到這種情況,女兒把他接到上海那邊養老院了,聽說有女兒監管,在那邊還不錯。所以老了必須得有孩子,即使有錢,沒有監護人,養老院保姆是靠不住的。


yjrlzsy


我有兩同事,都62年的,已退休幾年,一個家有一個兒子,在上海工作成家,有了孫子,剩下兩老人在雲南住,他們拿著退休金到處玩樂,健身,現活的很滋潤,另一個同事家有一個女兒在身邊也成了家,女兒家在昆明買大房子,老兩口傾囊相助,現女兒生了二胎,她倆口子自退休就給女兒帶倆娃,管老大上學,老二上幼兒園,重陽節見到她時,她還拿個老年機,我想加她微信也不可,你看,她們相似年齡,相似工資,只是兒女工作地不同,她們的退休生活迥異,有人擔心前者老了動不了時養老成問題,後者現苦,養老沒問題,因為女兒在身邊,誰幸福???仁者見仁,智者兄智!


海香878


其實也不一定!

人老啦,也有很多丁克家庭,他們過得也特別幸福,他們不必要為兒女操心,有時間,他們就會鍛鍊,旅遊,保養,幸福感也特別高!

那兒女的老人,也有幸福的,但也有不幸福的。

像我們家,姊妹3個,那我的媽媽就特別幸福,因為我們,很孝順。

像我鄰居家,是2個女兒。那他的女兒從來都不會好好的關心她媽媽,從來就是大聲斥責她媽媽

所以,她相對來說,就比較淒涼!

老年人的幸福,有的喜歡有吃有喝,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幸福,有的喜歡兒孫滿堂,是幸福,有的,身體健康,是幸福…………,但是決對不是取決於兒女的多少!


村裡姑娘叫小花


在如今的社會里是這樣的,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尤為明顯。如今的社會里,無論是多子女家庭,還是獨生子女家庭,當父母的沒有錢是不行的。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自己有退休金有存款,會比那些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要幸福的多。因為這個年代的生活成本太高,僅靠兒女們承受不起。

另外一個就是獨生子女的父母更要自己有錢,靠兒女只能是一個夢想。我一個老同學早年家裡做生意,有一定的財富。一個兒子也結婚生子了,但兒子是一個流動工作,她老公跟兒子一個單位,只有她和兒媳婦在家看孫子。

去年春節前她心梗住院,身邊除了兒媳婦和三歲的孫子就沒其他人了。眼看著沒人伺候(她兒子老公是跑保溫車的),於是就出錢顧了一個護工。住了十五天醫院,光顧護工就花了八千元錢。另外又做了兩個支架,錢在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

所以說錢才是老了以後最大的依靠。孩子們有時間了跑跑腿,沒時間了錢在那兒就起了大作用了。


2689春天的花兒


我今年54歲了,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了。一路走來,思緒萬千。60後的我們這一代經歷了太多的事。其中的艱辛和困難是現在大多年青人無法承受的,但是我們這一代人在偉大的父輩影響下養成了堅強樂觀主義精神,有了極其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對人生大喜大悲的內涵的深刻理解,導致我的思想,思維都有質的飛躍,善待自己更要善待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俗話說的好,人在做天在看,人心自有一杆稱。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改變不了世界,那就改變自己!改變不了別人的情緒那就改變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儘量做到從生活中去發現浪漫,快樂,愉悅的點點滴滴!歲數越大越要自己從容,開心過好每一天。不要計較個人得失,歲數大了要保持好樂觀主義精神!活到老,學到老,在走入老年時代這段路上努力充實自己,儘量不要讓自己脫離這個時代潮流!這樣人的一生才是最幸福的一生!


心有靈犀


現在這個社會,什麼人都有,有孝順的,不孝順的,在我們四川這邊,我的婆婆,外婆那一輩人就是要生的多,生的男孩越多,家裡勞動幹活的就越多,我的爸爸媽媽那一輩人還過著掙工分的生活,家裡勞動力越多,掙的錢和食物就多,我的爺爺就生了六個,外公外婆生了七個,我外婆現在八十多歲了,外公十年前過世了,現在就我外婆一個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活也幹不動了,有三個兒子,誰都有事,誰都沒空照顧,都覺得外婆沒有顧過自己的家裡,現在我小姨在照顧外婆,每次小姨一提起說要不大家商量一下媽的事情,都沒有人理她,都覺得不該自己供養,不照顧就罷了,連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人提起

人老了,生活幸福和淒涼,要看養的孩子孝順嗎,沒有孩子在養老院和一些有孩子也在養老院的老年人在一起,說不定也可以有幸福感


羌鄉丹妹


說真的人這一輩子都是要靠自己。

中國有句古話"養兒防老",就是現在中國人這個觀念仍然存在,甚至有的地區還根深蒂固。這個"養兒防老"其實是最不靠譜的。

第一,人到老年,自己越獨立越自在。

老年人,中國法律給的定義是60歲以上的老人,過了60歲就退休了不上班了,農村的老人更是兒子結婚後一般就不幹活了,只在家裡隨便種兩畝地,能養活自己就行。城市的老人老年生活應該還好點,最起碼有退休工資,不用兒女出錢照顧,自己兜裡有錢心裡不慌,想吃啥買啥沒顧慮。

一朋友的奶奶爺爺都是老師退休,隨著退休工齡的增長,退休工資也是在漲,一兒一女一點不用操心。老兩口的工資夠他們自己開銷吃用了,倆人還有別的興趣愛好,看書養花練字等,每年老兩口都要去旅遊幾次,冬天更是跑到溫暖的地方過冬,心裡過的自在活的踏實,吃的好心情好,身體也好,沒啥大毛病。我聽朋友說起來,都感覺她爺爺奶奶活的很開心很幸福,老兩口確實很幸福,每天笑呵呵的。

第二,人老了有沒有錢很關鍵。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城市的老人沒退休工資還撿垃圾賣呢,農村的老人有退休工資活的有滋有味。

我家以前的鄰居,一位老人腦血栓中風癱瘓,先是自己的老伴伺候她,到後來老伴年齡大伺候不了了,就到了兒女伺候,兒女不願意,一起湊錢送到了養老院,每月幾千塊錢,一次在家,偶然看見老人回來了,一打聽原來是養老院嫌棄老人難伺候要加錢被兒女拒絕了。最後老人被接了回來,其中一個兒子伺候,別的兒子女兒給錢。兒媳婦每天罵罵咧咧指桑罵槐,其他的兒子女兒也不滿意,一大家人好像都覺得老人去世了才好,把這個累贅去掉才行。漸漸的老人變得不怎麼愛說話,只吃飯睡覺去廁所,別的時候都在發呆,聽說還見人就哭。果不其然,幾年後老人走了,一家子兒女哭的很是傷心。

同時不遠的隔壁也有個老頭中風了,但是老頭是以前的幹部退休,工資很高,即便中風了需要人伺候,他老伴也把他伺候的乾淨清爽,買啥吃啥都可以,反正有工資。

最後,身體健康也是決定老年人幸福程度的一個因素。但是身體因素不決定成敗,只是會帶來影響而已。

俗話說"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而靠自己永遠不倒。人老了,生活的是否幸福取決於你晚年有沒有錢?而這個是否有錢,就要看你年輕時的奮鬥。你年輕時努力上進有責任心,好好存錢好好工作,等你老了,晚年生活是會幸福的。

年輕人為了自己老年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吧!


來自大自然


中國,未富先老恐怕已成事實。因此,如何使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更幸福,成為老年人普遍關心的問題。 對此,我雖然沒有做過專門的調查,但是,經過與多數老年人的接觸與交談,以及我對周圍老年人的觀察,逐步悟出了一些不能說是“真諦”,但至少是可以借鑑的東西。

老年人要想晚年過得幸福,我想必須同時必備以下五個因素,缺一不可。如果缺了其中的任何一項,都不會幸福或者幸福指數下降。

一是善良。心地善良,做的好事就多,人緣就好。人緣好,又沒有虧心事,就心安理得,心淨,覺睡得好,身體也健康;朋友多就不寂寞,容易開心。算一大幸福。反之,心地不善良,有虧心事,心理就不安寧,心不淨就難以幸福。

二是厚道。厚道之人,都願與之交朋友,所以朋友就多。朋友多了路好走,有困難也容易解決。所以就沒什麼煩心的事。反之,人不厚道,沒朋友或朋友很少,不僅困難多,解決不了,還易孤獨,也難幸福。

三是知識。知識就是力量。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就不愁生存。甚至於可以做到相比比較富有。因此經濟上沒有後顧之憂。反之,缺少知識,沒技術,沒能力。養老錢都很勉強籌足,其他的都談不上,何談幸福。

四是練達。“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是看透社會,有學問的表現。人情練達是是指社會經驗豐富,會處人做事。因此,性情開朗大方。不鑽牛角尖,在社會中游潤有餘,心理健康。反之,世事不練達,不僅處理不好身邊事物,也看不慣、看不懂社會上的許多現象,就多牢騷和煩惱,還容易鑽牛角尖,自找不順心,也不易幸福。

五是聰明。具有以上四個條件後,還必須有聰明的頭腦,對以上這些品質加以恰如其分地運用。比如,不爭名利、不擺闊氣,不計較個人得失,不驕不傲,謙虛謹慎,開朗豁達......反之,不會利用上述四點也同樣會“聰明反被聰明誤”,也難幸福。

很不成熟的一些看法,不論對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可參考。我想應該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隨遇而安小迪


我是老年人,今年67歲了,談一些想法。人啊,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任何人和事上,幸福就跨出了第一步,幸福其實很簡單,滿足自己的小小心意願。一個老年人需要什麼?物質上需求很少,精神上需求也不大。就我而言,有可觀退休金,自已是搞技術的,也還能掙點小錢,有錢了物質可滿足。精神上,我愛好看書學習,這容易滿足。

一直到不能自理,進個高質量的養老院一了百了,人生就劃上句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