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如何過好自己的“小確幸”生活?

當下人們的生存狀態

網上有人調侃:

自己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手夠不到的地方,都是他鄉,上個廁所,都是出差到遙遠的邊疆。

這個段子形象說出,很多人目前的狀態。人們在病毒困擾下,難免恐慌、焦慮,在家隔離的無聊、無趣,如病毒般傳染、傳播。

在家除了吃,就是睡;數樹葉,及各種東西;自制各式玩具;在自家各種閒逛、旅遊等。

一位清華博士教自家貓函數,貓咪幾次掙扎,想逃脫,都被抓回來,繼續受教。視頻引發網友熱議:這是無聊的最高境界。

到底是否無聊,別人說了不算,以當事人的真實感受為準,我們看到的、以為的,只是“你覺得”,而非“我覺得”。

快節奏的社會環境,各種壓力,導致心身疲憊,成為常態,社會普遍現象。

因新型肺炎,人們習以為常的生存狀態得以改變。很多人像高速運轉的陀螺,巨大的慣性,導致想停卻停不下來。

在疫情面前,被迫改變以往的生活方式,感到無所適從。以往每日被工作佔滿,生活被壓縮到可有可無,或佔比很少。

人們習慣每天兵荒馬亂、一地雞毛,被各種事物裹挾、壓榨,當有一天被動改變時,被失落、無力感淹沒。


疫情面前,如何過好自己的“小確幸”生活?

從最初的恐慌、緊張的手足無措,到接受現實,為自己的宅家生活,尋找些許亮色、樂趣。

其實,生命中的小確幸,存在於生活的日常中,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小確幸。量身定製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什麼是“小確幸”

“小確幸”一詞,出自村上春樹的隨筆集,即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與滿足”。

你以為身無分文時,一摸口袋,發現居然有錢;電話響了,拿起接聽,發現是剛才想念的人;你運動後,立馬喝到冰涼的飲料……

生活中每個稍縱即逝的美好,是內心的寬容與滿足,對人生的感恩、珍惜。它是最簡單的快樂!

每個“小確幸”持續的時間3秒至一整天不等。

心理學解釋為:當我們進入一個專心致志,活在當下,渾然忘我的狀態,才會感受最真切和細微的幸福與滿足。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很多人無法享受居家生活。因為有N件事,等著你去做。沒有閒情逸致享受生活的細枝末節。

美國集作家、哲學家、心理學家於一身的約瑟夫·坎貝爾說:生命本身不具意義,是你賦予它意義。我們不是要去改變它(世界),我們的責任是去理清自己的生活。

感謝這次疫情,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當下,換種思維,換種方式生活。

有人說: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即使居家生活,依然可以將日子經營得溫馨、豐富。


疫情面前,如何過好自己的“小確幸”生活?

三餐四季,如此而已

日本心理醫生恆子奶奶寫的《人間值得》中說: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接受每一天。

現代人有時用力過猛,為自己設定過多、過高目標,導致嚴重的焦慮、抑鬱情緒,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

允許自己成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彷彿已經被“汙名化”。被貼上“佛系”,或不思進取的標籤。

若達不到普世意義的成功,就認為人生暗淡,生命毫無意義。

欲速則不達,或許你會發現,當慢下來,專注做事,不過多關注結果時,那些困擾你的情緒會得到緩解。

怎樣擁有“小確幸”生活

每個人都可以讓生活,多一些明朗,擁有自己的小確幸生活不是夢。

可以通過行動,重塑自己的生活、生命:

1.寫出自己的“未完成事件”。

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假如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麼?寫下來並說出理由。

你寫的一定是自己的“未完成事件”。

心理學家Phil Joyce和Charlotte Sills認為:尚未圓滿解決,和徹底彌合的既往情境,尤其是創傷和艱難狀況情景。同時,也包含由此引發且未表達出來的情感,包括悔恨、憤怒、怨恨、痛苦、焦慮、悲傷、罪惡、遺棄感等,就是“未完成事件”。

即沒有做完的事情,沒能表達的情緒、情感。

完形心理學之父波爾斯認為:相比較於那些已完成的事件,人類更傾向於記得“未完成事件”。

可以將你未了的心願,寫在紙上,然後將目前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


疫情面前,如何過好自己的“小確幸”生活?

與家人吃飯,簡單、溫情

如你想陪家人吃大餐,或為家人做拿手菜。這些“未完成事件”,當下都可以完成。

行動是最好的回答,不要將遺憾留給往後餘生。

本人愛吃驢打滾,買的過於甜膩。一直想親手做,卻因拖延,遲遲未做。

趁假期,平生第一次做驢打滾,顏值雖有待提高,但口感還不錯。與家人分享,感覺“那都不是事”,滿足了自戀。

先完成再完美,不過多考慮結果,說得好不如做得好。給自己的生活創造些許詩意,藝術的生活。

2.每日列待辦事項清單。

無聊是很消耗內在能量的,無處安放的思緒,會令人焦躁不安、六神無主,嚴重的會出現厭世傾向。

你首先需要做的是讓自己動起來,找點事做

將自己每天的生活,以清單方式寫出來,逐項完成。


疫情面前,如何過好自己的“小確幸”生活?

我的每日待辦事項清單

心理學家謝切諾夫曾做過一個疲勞測試實驗。為了消除右手的疲勞,他採取兩種方式:

一種是讓兩隻手靜止休息,另一種是在右手靜止的同時,也讓左手適當活動,然後在疲勞測量器上,對右手的握力進行測試。

結果表明,在左手活動的情況下,右手的疲勞消除得更快。

實驗證明:變換活動內容的休息方式,比完全靜態的休息方式更有效。

這讓我們對休息有了新的理解,並非停下來什麼都不做,對自己有幫助,若我們想在某一方面獲得幫助,或許可從另一方面變得更積極主動。

勞逸結合,動靜交替。運動累了,坐下閱讀,或聽音樂,不失為很好的休憩。

可將每天當做我們人生的縮影,即將一生安排在一天當中——“微型人生”。

所謂“微型人生”,指將工作、學習、休閒娛樂、陪伴家人等,人生的方方面面,按照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年完成。“微型人生”提倡做微觀計劃,將每天都當成末日生活,在有限時間裡,收穫更多人生體驗。


疫情面前,如何過好自己的“小確幸”生活?

微型人生

在設定的時間裡,把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探索一遍。我們無法把握未來,但卻可以把握當下,正是每一個現在才構成未知的明天。如果每個今天都充滿意義,明天一定不會很差,有點小中見大的意味,這也是"微型人生"值得推崇的科學性所在。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不要“年輕時拿命換錢,年老後拿錢換命”。

生命不是用來透支的,而是用來體驗、享受的。

3.最好的心理醫生是自己。

面對疫情這樣的重大事件,人的心理處於應激狀態。就是時刻準備著,難免恐慌、焦慮、緊張。

這樣的情緒很正常,允許自己出現各種情緒。若刻意壓抑,反而對心身健康不利。

有人說:現代人的崩潰是悄無聲息的。若我們連情緒都戒了,未免活得太悲哀。讓情緒流動起來,而不是壓抑、禁錮。

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當產生某種情緒時,靜靜體悟,與它在一起。

如當你煩悶,不想說話、活動時,允許自己的這種狀態,覺察背後的心理需求,真實想法。

心理學將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定義為助產士、護法,即他們不是拯救者,而是助力者。

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想改變,意願足夠強烈時,即使沒有專業心理人士的指導,同樣能走出心理困擾。

最好的心理醫生是自己。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是塑造小確幸生活的前提、基礎。

在浮躁的社會里,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放空心身,與自己同在。


疫情面前,如何過好自己的“小確幸”生活?

冥想令你達到“定、靜、安”的境界

冥想可以做到這一點。每天抽出至少十分鐘,跟隨冥想音樂,去探索自己的心靈花園。從而達到心身放鬆,緩解過度情緒的目的

《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道了應達到的境界,才能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心靜不亂,心靜不亂才能夠安穩泰然,安穩泰然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定、靜、安,是智慧的源頭,只有做到這三點,人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解脫。

堅持冥想,你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說:即使在苦難中,也可以通過自主選擇,獲得快樂。

你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即使在困頓、不如意情況下,依然可以選擇過自己的小確幸生活,活出人生的精彩!

祝願你我心身健康,得償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