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前蘇聯為何放棄了三進制計算機的開發,或者轉而研發五進制計算機也好啊?

用戶58267927834


第一,硬件水平。

現在的二進制計算機是通過高低電平區分0和1的,但即使只有0和1簡單兩個數,不同的設備中,高低電平的真實電平值也是會不一樣的。好在二進制中也只需要區分兩個數,所以高低電平可以相差比較大,也就比較好區分01了。

但是三進制或者五進制的話,電平之間的差值就不得不減小,那麼就很難區分究竟是哪一個數了。


第二,電路邏輯。

現代二進制計算機的電路邏輯中大量使用了二元邏輯運算電路,如與非門、或非門,這些電路都是建立在只有開和關的兩種狀態的基礎上的,也就是對應二進制的0和1。

而三進制或五進制的邏輯電路需要找到除了開和關以外的其他幾個狀態,這個狀態又需要藉助電平值了,還是回到了第一點中的問題所在。


所以,放棄三進制或者五進制計算機的開發,很大程度上恐怕不是主觀原因,而是客觀現實,技術水平支撐不了二進制以外的計算機開發。


不會編彙編


三四五進制計算機和固態硬盤的mlc tlc qlc一樣,用可靠性換密度

但硬盤出錯有主控給糾錯,cpu出錯難不成也給cpu僱個保姆?保姆也是晶體管,再給保姆僱個保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