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而不怎麼推崇衛霍呢?

火車頭27717902


李廣將軍在漢朝初期,是戍邊的一員能將,不是能將也不可能被多年倚重。

而說李廣沒戰績,這個也確實是那麼一回事兒,但是還是得斟酌一下具體情況。

首先自從當年劉邦白登之戰之後,漢朝對待匈奴只能是防守和和親,因為國力無法支持漢朝同匈奴作戰。

事實上經歷了秦末紛爭之後,中原王朝的文明急劇後退,漢軍的戰鬥力甚至比不上當年的秦軍。

從當時的記載來看,漢朝初期的人口不如秦朝初年的二分之一,匠人更是少之又少。

在軍事裝備上,初期漢軍極其缺乏馬匹和鐵質兵器,比起當年卻匈奴七百餘里的秦軍,簡直是毫無對比可言。

所以面對這樣的局面,劉邦和漢文帝都清楚,必須要休養生息,就此和親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漢武帝雖然雄才大略,但是也不得不面臨國力不足的窘境,而李廣壯年時期就開始了戍邊。

李廣生逢漢朝由弱變強的過渡階段,其一生雖然沒能痛擊匈奴,甚至曾經四次敗於匈奴,但是李廣卻也保證了漢朝北境的安定。

可以說李廣作為一個戍邊將軍那是非常合格的,至少他盡忠職守,而且極大的經營了漢朝在北境的防禦體系。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北境,至今依舊可以找到當年李廣留下的一些防禦工事的遺址,正是李廣的忠心耿耿,這才保證了漢朝得以平穩的恢復國力。

否則僅僅是和親的話,不足以保證匈奴不會度陰山。

而等到李廣年老之時,漢朝國力崛起,此時已經不是他的舞臺了。擁有強大騎兵實力的漢朝,終於對匈奴有了優勢。

而且此時的匈奴內部也發生了一些變故,導致了匈奴由盛而衰,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被衛青和霍去病遇見。

所以英雄的誕生往往是需要天時,正所謂時勢造就英雄,顯然李廣這一輩子就是沒有遇到時勢。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並不是這些詩人都發牢騷,而是確實同情李廣的遭遇。

我想假如漢朝國力強盛的時候正好遇到壯年的李廣,其功績可能比不上衛青和霍去病,但至少封侯可以的!


小司馬遷論史


李廣的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後人卻懷念稱讚的是李廣,而不是衛霍二人?

我總結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衛青的第一場勝仗。

當時漢朝派四位將軍,分四路進攻匈奴。其中包括衛青、李廣率領的數千騎。

由於李廣被匈奴贊為飛將軍。人怕出名豬怕壯。匈奴的主力全部來圍殲李廣的數千騎。

衛青趁匈奴後防空虛,突襲匈奴老巢。俘虜匈奴單于的妻妾奴僕,大獲而歸。

另外兩位將軍也不救援李廣。而是負責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終李廣軍全軍覆沒。如果沒有李廣吸引匈奴主力,衛青哪有機會直搗匈奴老巢?

事後衛青加官進爵,而李廣被判處死刑,花錢贖罪,貶為庶人。

衛青凱旋後,並未向天子說明。正因為李廣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廣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在這一點上,衛青不如李廣。而霍去病更爛,對待士卒苛刻,不能與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說項羽神勇,千古無二。那李廣的箭法,則是古往今來第一人。梁山好漢之一的華榮因箭法好,被稱為‘小李廣。’

四、李廣的‘飛將軍’之名是匈奴給予的。正如遼國稱楊業是‘楊無敵’。

五、《史記》中文學造詣最高的有三篇,分別是李將軍列傳,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在這三篇中,李將軍列傳排第一。司馬遷給李廣做了一定的宣傳。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殺李廣之子李敢。最終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漢武帝暗中毒殺。(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有兩人被殺,大快人心。一個是法家酷吏張湯,被另一個法家酷吏處死。一個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楊朱學派



我是前哥,我來回答。

李廣,可以說是古代名將中的“偶像派”, 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氣之大,甚至超過了衛青和霍去病。記得上小學時,第一次從連環畫上知道這位“飛將軍”,簡直崇拜得不要不要的。後世對李廣的讚美和歌頌,比上班高峰時堵在路上的汽車還要多。王昌齡名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幾乎將李廣推上了神壇;王勃一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更讓李廣贏得了無數的同情。然而,李廣真的是神勇無敵嗎?李廣終生不能封侯,真的是時運不濟,或者是受到了不公正對待嗎?


非也。歷史上真實的李廣,可能讓人大跌眼鏡。他有勇無謀,治軍散漫,軍事指揮才能平庸,並非大將之才。李廣出擊匈奴,屢戰屢敗,鮮有勝績,這才是他終生未獲封侯的根本原因。



李廣和匈奴的四次大戰,無一勝績



李廣的軍事生涯將近半個世紀,橫跨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個時期,妥妥的三朝老將。李廣年輕時勇猛無比,曾經和猛虎搏鬥過,連漢文帝都稱讚他“如果生在高祖(劉邦)時代,封個萬戶侯都不算個事兒!”漢景帝時,李廣跟隨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 曾奪取叛軍軍旗立下大功。但由於缺乏政治眼光,李廣私自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將軍印章,因此沒有得到封賞。


此後,李廣長期擔任邊郡太守,和匈奴作戰四十多年,大小戰鬥七十多次。司馬遷用大量的筆墨,生動地描寫了李廣百騎退千敵、被俘後逃回、草叢射石虎三大經典故事,讓人感覺李廣猶如是戰神下凡,匈奴剋星再現。但事實上,李廣對匈奴的四次大戰,戰績都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第一戰: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派驍騎將軍李廣、車騎將軍衛青、騎將軍公孫敖、輕車將軍公孫賀,各領一萬精騎,兵分四路出擊匈奴。李廣從雁門出擊,結果全軍覆沒,本人被俘。李廣逃回漢朝後按律當斬,交錢後“贖為庶人”。

第二戰:元朔六年(公前123年),跟隨大將軍衛青,從定襄出擊匈奴。李廣擔任後將軍,無戰功。

第三戰: 元狩二年( 121 ),李廣率四千騎出右北平,與張騫合擊匈奴, 結果被匈奴左賢王四萬騎包圍。《漢書》記載“(李)廣殺匈奴三千餘人,盡亡其軍四千人,獨身脫還”。雖然殺敵三千,但全軍覆沒,功過相抵後無封賞。

第四戰:元狩四年( 119 ),跟隨大將軍衛青參加漠北之戰,衛青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併,從右翼進行包抄。結果李廣和趙食其在沙漠中迷路,會師失敗。戰後,衛青派人帶著乾糧和酒,詢問李廣和趙食其迷路經過,李廣拒不回答。衛青再派人命令李廣到幕府當面問詢,李廣憤而自殺。



總結一下,李廣參加的四次漢匈會戰,兩次全軍覆沒(其中一次主帥被俘),一次無功而返,一次因迷路未參加戰鬥。也就是說,沒有獲得過一次像樣的勝利。四次大戰中,除了第三戰以四千騎迎擊四萬騎屬於寡不敵眾外,其他三次都是白白浪費了立功機會。這樣糟糕的戰績,即使放在今天也拿不出手,何況是在以軍功來封爵的漢朝?王維說“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將衛青的成功、李廣的失敗都歸因於運氣,顯然無法令人信服。


後起之秀衛青 PK 三朝老將李廣,到底誰更優秀?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李廣對匈奴的四次會戰中,衛青參與或指揮了三次(第一、二、四次),戰績如下:


第一戰(129),漢朝四路大軍出擊匈奴,李廣被俘,公孫敖戰敗,公孫賀無功而返,只有首次領兵作戰的衛青一路獲勝,橫掃了匈奴祭天聖地龍城,“斬首虜七百”,取得了漢朝對匈奴的第一場勝利,衛青也因功“賜爵關內侯”。王昌齡的名篇《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流傳千古。很多人都以為這首詩讚頌的是李廣。錯了。李廣終生都沒有到過龍城,而且戰績這麼差,怎麼能稱為“

龍城飛將”?真正的龍城飛將,是戰神衛青。衛青在龍城首戰告捷,奪得匈奴祭天金人,並從此拉開了大漢帝國痛揍匈奴的偉大序幕。十年之後漠北之戰,使“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廷”,這才是真正的“不教胡馬度陰山”。


第二戰(前123年),已晉升大將軍的衛青作為總指揮,從定襄兩次出擊,“斬首虜萬餘人”。


第四戰(

119 年,漠北之戰),衛青作為左路軍總指揮,在李廣和趙食其兩軍因迷路而未能會師的情況下,孤軍與匈奴單于率領的主力決戰,獲得大勝,“凡斬捕首虜萬九千級”。


如果再算上其它三次作戰,衛青在進攻匈奴的七次大戰中保持全勝,斬俘總計五萬餘人。而霍去病參加或指揮的六次大戰,也獲得全勝,斬俘總數達到了十一萬人,並接受匈奴渾邪王部數萬人投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數據來看,衛、霍的戰績,遠遠超過了李廣,兩位戰神也因功被封萬戶侯。漢武帝興奮之下,甚至將衛青三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兒子——衛伉、衛不疑、衛登全部封侯。衛、霍的部下,也分別有九人、六人封侯。



按照漢代的封爵制度,李廣到底能不能封侯?



漢承秦制,無論是封官,還是賜爵,都取決於功勞大小。《史記》記載,漢代的功勞由高到低,分為勳、勞、功、閥、閱五等,“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閥),積日曰閱”。簡單地講,“勞”就是文治,“功”就是軍功,“閥”就是集小功為大功,“閱”就是資歷或工齡。除了“勳”屬於極高的特殊功勞外,功、勞、閥、閱往往並稱,但在多數情況下,“功”在“勞”之上。


漢代的封爵共分為二十級,最高級為列侯(徹侯),次級稱關內侯,都是隻有食邑,沒有封國。侯爵獲封的食邑差別很大,最少的僅有數百戶,最多者可達上萬戶。衛青、霍去病由於軍功顯赫,食邑分別達到了一萬五千七百戶、一萬五千一百戶。



漢代,軍功是獲得爵位的首要方式。那麼軍功如何評定呢?主要是看斬首級數和掠獲多少,“書其斬首之功於一尺之板”,然後再結合部隊傷亡比例,由縣、郡按照軍功大小,賜爵、賜田宅或給予其它賞賜。漢代對於軍功進爵的管理非常嚴格,冒領軍功者會受到嚴厲處罰。《史記·馮唐列傳》記載:雲中太守魏尚因為斬首數多報了六級,就被削去爵位、罰做勞役,“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坐之”。


《史記》中對各位將領的戰功均有詳細記載,但司馬遷最推崇的李廣,卻偏偏沒有斬首級數的記錄。《漢書》記錄李廣殺敵最多的一次,是前

121 年“(李)廣殺匈奴三千餘人”,但是自己部下四千餘人全部戰死。這說明,雖然李廣資格很老,作戰次數很多,但是要麼斬首級數不多,要麼部隊傷亡過大,勞苦功不高,所以總是夠不上封侯的標準。


漢朝有功必賞的另一面,是有過必罰。凡是軍隊傷亡巨大、被俘、未能按期會師,按律都是斬首,但允許繳納贖金免死,貶為平民,稱為“贖為庶人”。 同樣是身經百戰,公孫敖的人生比李廣還慘,兩次被貶為平民,最後因“巫蠱案”牽連,被腰斬於市。前129年,騎將軍公孫敖率一萬騎兵出擊匈奴,陣亡七千人,“當斬,贖為庶人”。前121 年,公孫敖隨霍去病參加河西之戰,因迷路導致會師失敗,再次“贖為庶人”。另一位 將領蘇建,也有過類似的遭遇。 前123年,蘇建與趙信領三千名騎兵出擊,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激戰一天全軍覆沒,趙信投降匈奴。蘇建隻身逃回漢朝後,“失軍當斬,贖為庶人”。



漢武帝沒給李廣機會嗎?



如果說漢武帝對李廣一直心存偏見,這不是事實。漢武帝曾三次重用李廣。第一次是漢武帝剛即位時,因左右都說李廣是名將,漢武帝就任命李廣為未央宮衛尉(警衛團長官)。同時擔任長樂宮衛尉的,是另一位名將程不識。李廣、程不識都是邊將出身,現在調入中央任職,顯然是重用。

129年,漢朝兵分四路進攻匈奴。李廣率1萬騎兵從雁門出擊,結果全軍覆沒,主帥李廣也被俘。李廣逃回漢朝後,贖為庶人。沒過多久,因“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漢武帝任命李廣為右北平太守。這是第二次重用李廣。


但李廣到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出擊匈奴,也不是加強防守,而是把之前吵過架的霸陵尉召來,當場斬首。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李廣被貶平民後,有一天出城找朋友喝酒,深夜才回城。守城的霸陵尉喝醉了,就訓斥李廣。有人告訴他,這人以前是將軍,霸陵尉聽後很不屑:“即使是現在的將軍,也不能違規夜行,何況是以前的將軍!”李廣和朋友無奈,只好在城下睡了一夜。霸陵尉阻止李廣進城的行為,屬於正常履行公務,即使出言不遜,也不到判死刑的標準。而李廣擅殺霸陵尉明顯是公報私仇,暴露出李廣器量狹小的一面。事後李廣上書請罪,但漢武帝並沒有因此怪罪他,說明漢武帝此時仍然很器重李廣。



十年後(前 119 年),李廣已經六十多歲了。漢武帝動用傾國之力,由衛青、霍去病各領騎兵五萬,步兵數十萬,馬十四萬匹,發動了漠北之戰。最初的參戰名單中沒有李廣,但李廣覺得這是最後一次封侯機會,多次向漢武帝請戰。 漢武帝起初覺得李廣年邁,沒答應,後來經不住其反覆請求,最終同意李廣參戰,“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 結果李廣在沙漠中迷路,會師失敗,憤而自殺。



漠北之戰,是關係到漢朝政權興衰成敗的一場戰略決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了大漢帝國的利益,為了戰役的勝利,考慮到李廣不但年過花甲,而且既往戰績不佳,運氣也不好,所以不願啟用他,後來勉強啟用後又密令衛青把李廣從主攻部隊調離,這都是合乎情理的舉動,漢武帝並沒有做錯什麼。


其實,李廣即使沒有迷路,如期和衛青會師,也註定無法封侯。《史記》記載,漠北之戰漢軍大獲全勝,衛青“斬捕首虜萬九千級”,但是衛青以及部下沒有一人獲封,“而大將軍(衛青)不得益封,軍吏卒皆無封侯者”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滷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漢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

5800戶,霍去病部下三人(路博德、復陸支、伊即靬)獲封列侯,李廣的兒子李敢也因奪得匈奴軍旗,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



那麼問題來了,漢武帝為何厚霍薄衛? 從表面看,是衛青斬俘數量不如霍去病,部隊傷亡比例也大於對方,但實際上是漢武帝平衡權力的結果。戰前,經漢武帝一手提拔起來的衛青,已經完成了從奴隸到大司馬、大將軍的華麗逆襲,功高震主,位極人臣,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一門五侯(衛青、三個兒子、霍去病),下屬九人封侯,衛氏集團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一股軍事政治勢力。依漢武帝的性格,決不允許出現一個足以威脅皇權的人物,因此必須再扶持一股勢力來制衡衛青。而當下,有能力制衡衛青的最佳人選就是霍去病。所以,從李廣跟隨衛青出征漠北的那一刻起,無論李廣戰績如何,都註定是勞而無功。



與李廣自殺有關的衛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根據《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的描述,衛青雖然功高蓋世,位及人臣,但從不擅權自專,反而溫和恭謹,待人有禮,謹慎低調。有三件事足以說明衛青的處事風格:


第一件,不擅殺敗軍之將。元朔六年(前123年),衛青從定襄出擊匈奴。右將軍蘇建帶領三千人出發,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激戰一天後全軍覆沒,蘇建單騎逃回。有人建議衛青殺掉蘇建立威,衛青拒絕了:“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將蘇建押送回京,交皇帝處治。漢武帝放了蘇建,贖為庶人。蘇建後來有個著名的外交官兒子,被匈奴扣押十九年依然不變氣節,他就是蘇武。


第二件,被李敢打傷也不報復。李廣自殺後,李廣的兒子李敢處於對父親之死的氣憤,打傷了衛青。依衛青的地位和權勢,分分鐘可以殺掉李敢。但衛青一直沒有對外聲張,也沒有處罰李敢。霍去病偶然得知消息後,卻在

甘泉宮狩獵時當場將李敢射殺。


第三件,不為虛名養門客。當時的丞相、太尉等高官都喜歡蓄養門客,來獲取好名聲。蘇建曾勸衛青養士,但衛青認為這會招致皇帝忌諱,以前竇嬰和田蚡厚待賓客,就常讓漢武帝咬牙切齒,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即可,因此拒絕養士。


從衛青的日常為人來看,沒有跡象顯示衛青會故意逼死李廣。那麼,李廣為什麼自殺呢?前119 年,大軍出發,衛青按照漢武帝密令,將李廣從前鋒位置調到助攻的趙食其部,李廣當時就很生氣,“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隨後,李廣和趙食其迷路,未能按期會師,“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 。衛青獨自率部打敗匈奴單于主力後,在回師途中才遇到李廣和趙食其。衛青派長史帶著乾糧和酒,詢問李、趙迷路經過,李廣因為生氣拒不回答,衛青再派長史責令李廣到幕府當面問詢。李廣說:“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獨自到衛青幕府後,對軍士說:“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然後引刀自殺。


如果推測李廣自殺前的心情,一定是既憤怒又絕望。憤怒的是,自己戎馬一生,花甲之年卻還要忍受年輕小吏的訊問,這無疑是一種恥辱。絕望的是,由於這次迷路導致會師失敗,戰後追責起來,不但不能實現封侯的夙願,還要再次被貶為平民。此前的公孫敖、蘇建等將領,也都曾因迷路而“當斬,贖為庶人”。自己與匈奴作戰四十多年,大小七十餘戰,卻一無所獲,這難道不是上天要亡我嗎?


客觀地講,李廣一生戰績不佳,最終自殺身亡,雖然有權力爭鬥、獎懲制度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因素還在於李廣的性格與治軍方法存在明顯缺陷。




李廣的缺點和優點一樣突出



李廣的身上,有三個明顯的優點。一,箭術高超。這是李廣的看家本領。唐代盧綸的一首《

塞下曲》,將李廣的箭術刻畫得淋漓盡致:“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二,善待士卒。李廣帶兵,“乏絕處見水,士卒不盡飲,不近水;不盡餐,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 。這一點,李廣做得比霍去病要好。霍去病因為少年得志,不太體恤士卒,“少而侍中,貴,不省士”,跟隨他出徵的士兵經常餓肚子,“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三,為將清廉。李廣歷任七郡太守四十餘年,卻幾乎沒有積蓄,“ 家無餘財,終不言生產事。“得賞賜,輒分其戲下,飲食與士卒共之”。


但是,李廣身上同時也存在兩個致命的缺點。


第一,行為衝動,有勇無謀,常常將自身及全軍置於極其危險的境地。比如,例如李廣在兩軍對壘之際,為了追殺區區三個匈奴射鵰手,置全軍安危於不顧,僅帶百餘騎就深入險境,雖然解鞍縱臥,意氣自如,僥倖迷惑了上千敵軍,然而一旦被敵識破,唯一的結局就是全軍覆沒。


李廣為了顯示自己過人的箭術,常常對潛在危險視而不見。弓箭本來是遠距離攻擊武器,可李廣揚短避長,硬生生把它變成了短刀來使用,“其射,見敵,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這種近似肉搏的打法,雖然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己方傷亡必然更大,“用此,其將數困辱,及射猛獸,亦數為所傷雲”。對於一名高級將領來講,只有匹夫之勇,而缺乏應有的謀略,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治軍散漫,防備鬆懈,幾乎每次作戰都傷亡慘重。李廣帶兵出征,怎麼舒服怎麼來,安營紮寨後,部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既不派出偵察兵,也不設置刀鬥巡邏。而同時期另一位名將程不識的做法,就和李廣截然相反。程不識治軍嚴謹,行軍、紮營都是按照操作規範來,偵查、防禦、巡邏一個都不能少,因此從沒打過敗仗,人稱“不敗將軍”。 程不識認為李廣的治軍方法並不足取,士卒雖然得以休息,樂意跟隨李廣,“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但是一旦敵軍來襲,將無法抵擋,“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


戰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消滅敵人,但前提是先保存自己。己方如果全部陣亡,談何消滅敵人?從表面上看,李廣是為了體恤士卒,但實際上,卻有大量士兵為此戰死疆場。李廣這種過於散漫的治軍方式,導致軍隊經常被優勢敵軍包圍,要麼傷亡慘重,要麼全部戰死。李廣與匈奴大戰四次,其中兩次全軍覆沒,並非都是因為運氣不好,而是李廣的治軍方法存在著致命缺陷。


總體來看,李廣帶兵勇猛有餘,謀略不足,並非大將之才。他既不能大量殺傷敵人,也無法有效保護部下生命,在戰爭中經常處於被動局面。即使李廣如願封侯,也必定會因為一次次的敗績被削去爵位。那麼問題來了,《史記》中為何把李廣寫得神勇無敵?



李廣的真實功績為什麼被誇大?



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司馬遷為李陵辯解而受宮刑,在情感上更為李家打抱不平。前99年,李廣之孫李陵兵敗投降匈奴後,群臣紛紛痛罵李陵。只有司馬遷仗義執言,對漢武帝說李陵只帶五千步兵,被單于大軍包圍後依然殺敵萬餘,雖敗猶榮,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以報效朝廷。漢武帝聽後,派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迎接李陵,公孫敖卻誣告李陵在為匈奴練兵並準備進攻漢朝。漢武帝震怒之下,將李陵全家滅族。而司馬遷也因此被定為“誣罔罪”,按律當斬,以腐刑贖死。司馬遷懷著滿腔悲憤,在《史記》這部史學鉅著中,高度讚頌“李廣才氣, 天下無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並用華麗流暢的文筆,引人入勝的情節,將李廣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但對衛青、霍去病卻多有不屑之語。



第二個原因,李廣一家三代的悲慘境遇,贏得了世人的同情。李廣一家,三代為將。李廣自殺時,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都已去世。次年,三子李敢認為衛青是導致父親自殺的罪魁禍首,出手打傷了衛青,但衛青並未對外聲張。霍去病偶然得知後,在甘泉宮狩獵時射殺了李敢。在這件事上的處理上,漢武帝偏袒了霍去病,未對他做任何處罰。



李家第三代——李陵,是李廣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遺傳了祖父擅長騎射的基因。前99年,李陵自告奮勇,率領五千步兵出擊匈奴,被匈奴單于八萬騎兵包圍於浚稽山(位於今蒙古國境內,圖拉河、鄂爾渾河之間),激戰八天,殺敵萬餘,矢盡糧絕後投降匈奴。漢武帝將其全家滅族後,李陵拒絕歸漢,最終老死在匈奴。匈奴且鞮侯單于很器重李陵,不但讓他做了右賢王,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唐貞觀二十二年(

648年),有個居住在葉尼塞河 流域的遊牧部落黠戛斯,自稱是“李陵的後人”,曾向唐太宗認親。10世紀後,黠戛斯人移居天山西部,與當地居民融合後,形成中亞的吉爾吉斯人和我國境內的柯爾克孜族。



結語



馮唐有心人易老,李廣無功候難封。李廣抗擊匈奴四十餘年,為保衛邊疆做出了貢獻,李家三代的不幸遭遇也令人同情。但是必須指出的是,李廣並非大將之才,他的身上存在著有勇無謀、治軍散漫的致命缺陷,進而和匈奴作戰時屢遭敗績,這才是其終生不能封侯的根本原因。







前哥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一個人吃飯喝酒看書寫文章的渭郃。

李廣一直是一個千百年來被人們議論的人物,今天渭郃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李廣,說道說道。

戰鬥英雄——李廣

李廣如果放在今天,那絕對是全軍一頂一的兵王。

個人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不但技戰術能力優秀,而且作戰異常勇猛,戰鬥素質非常的高。可以說是當時漢朝軍隊中有名的勇士。

戰鬥力強有哪些表現呢?

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李廣追隨周亞夫,就曾經奪取叛軍軍旗,立下大功。之後在上郡,漢朝的幾十名騎兵遇到三個匈奴人,雙方交戰,這幾十名漢軍居然被射殺將盡。李廣說,這三個匈奴人,不是普通人,是匈奴的射鵰手。

注:射鵰手——匈奴中射箭最好的大力士。因為一般的弓箭手根本不可能把箭射的那麼高,足以射下大雕來。所以射鵰手不但箭法準,而且力量也非常的大。是匈奴的精銳部隊,特種部隊,整個匈奴也沒有多少射鵰手。

但是李廣立刻帶人去追這三個射鵰手,李廣親自射擊那三個射鵰手,當場射殺兩人,活著一人。這說明李廣的戰鬥力,那是遠遠的高於匈奴最強戰力的射鵰手的。

就是說漢軍的兵王李廣對戰匈奴人的兵王射鵰手,那是完全的戰鬥碾壓。

所以李廣的個人戰鬥力那是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

再一個,李廣作戰很有膽識,很有謀略。不是那種單純的匹夫之勇,是具備指戰員水準的。

也是這一次,李廣剛把俘虜的匈奴射鵰手綁好,準備帶回去。這個時候匈奴的大部隊來了,足有幾千人。但是李廣的部隊只有一百來人。

匈奴人一看是李廣,立刻擺開陣型,準備進攻。李廣手下這一百來人立刻就慌了,想立刻馳馬回奔。李廣說不要慌,咱們這點人馬如果現在落荒而逃,那匈奴人就知道我們就這麼多人,一定奮起直追,就成了追擊殲滅了。而且我們現在離大部隊幾十裡,沒等我們跑到大部隊跟前,咱們就會被人家殲滅。

於是李廣讓大家前進,一百來人衝著幾千匈奴人前進了二里地,然後停下來,解下馬鞍,原地休息。

這一下匈奴人傻了,看不明白了,就你這一百多人碰到我們匈奴幾千人的大部隊,不但不跑,還居然敢前進,進攻吧,又不進攻。在我眼皮子底下調戲我?以為李廣這一百來人是漢軍派出來誘敵的部隊,周圍是不是埋伏著漢軍的大部隊,等著我們撲上去,然後吃掉我們?

這時候,有個匈奴的將領騎著白馬出列,可能是想調整一下隊列。李廣抓住機會,立刻飛馬奔馳,射殺了這個匈奴騎白馬的將領,然後再迅速的退回到他一百來人的小部隊的陣地裡。

這一下匈奴人就更疑惑了。你看他居然還敢跑過來射殺我們的將領,這分明就是挑釁行為,想引誘我們追擊他。於是更加確信李廣的這一百人的小部隊就是誘敵的部隊,不敢出擊。然後等到了晚上,大家都這麼僵持著。匈奴人就先慫了,漢軍的大部隊到現在還沒有出現,是不是打算等到天黑了偷襲我們啊?於是趁著夜色,匈奴人就悄悄撤走了。

注:大家不要覺得晚上光線多好,那是因為大家生活在城市裡,有照明的路燈。不要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你去草原一到晚上依然是伸手不見五指,黑漆漆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

所以李廣的臨時應對能力,和對戰局的把握能力都是非常強的。你可以看出,他作戰不但勇猛,而且軍事素質是非常高的,完全符合一個指揮官的技戰術要求。

所以李廣的個人不光千百年來在歷史中無人質疑,就是在當時,上到皇帝,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對李廣的能力從不質疑。李廣的個人能力是一個讓天下所有人都能放心的人,就好比現在一家公司裡,有一個員工和李廣一樣能力突出,一有什麼事兒,大家說讓他去,所有人心裡就有底。

李廣和皇帝的關係

很多人覺得個人能力既然這麼突出,那為什麼還是難封侯呢?是不是和領導的關係鬧的比較僵呢?所以領導不重視你,忽視你呢?

其實不是,李廣從漢文帝,到漢景帝,漢武帝,三任皇帝的關係都不錯。

漢文帝就曾經為李廣感嘆,你是生錯了年代啊,你要是生在秦末,追隨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封個萬戶侯都是輕輕鬆鬆的事兒。

而且漢景帝駕崩後,立刻就任命李廣為未央宮禁衛軍長官,就是衛尉。負責漢武帝的人身安全。我們想想這得多大的信任才能讓李廣去給漢武帝當禁衛軍長官?

而且你為一個臣子來說,這就等於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啊。皇帝對你不但是信任而且是親密。

漢武帝對李廣也算是格外關照,個人覺得漢武帝對李廣還是非常親密的。

舉幾個例子

有一次李廣被匈奴活捉了,但是李廣居然反殺了押送他的匈奴人,騎馬跑回來了。後面幾百匈奴人騎馬追他,李廣和部隊匯合後,用奪過來的匈奴人的弓箭射殺這些追兵,把追擊的匈奴人打的潰逃。

但是畢竟是戰敗被俘嘛,雖然戰敗的原因是匈奴確實兵多勢重,但是打了敗仗,朝廷是要給處分的。李廣按罪是應該斬首的,但是最後漢武帝也只是給了個貶為庶人的處分。對李廣還是寬大處理的。

再一次,李廣被貶為庶人後,就鬱郁不得志,心裡煩悶,和朋友到南山打獵。回來的時候有點晚了,路過霸陵,被霸陵尉攔下來了。當時這個霸陵尉喝醉了酒,很不給李廣面子,說別說你一個前任的將軍,就是現任的將軍今天也不準過去。李廣沒沒法,就在霸陵住了一宿,第二天再回去。

其實這個事情,你霸陵尉和李廣好好說,也不是說不通。從李廣肯留下來住一宿,第二天天亮了再走來看,李廣還是遵守國家法度的。但是霸陵尉這個話,說的就多少有點兒小人得志,落井下石,仗勢欺人的意思。

然後沒過多久,匈奴又入侵遼西了。漢武帝重新啟用李廣為右北平太守,李廣點名要這個霸陵尉和他一起赴任,結果人一來就被李廣殺了,然後上書自行謝罪。結果漢武帝也沒說什麼,李廣繼續赴任,匈奴人一聽李廣來了右北平,幾年都不敢來進犯。

可見漢武帝對李廣的寵愛。

還有就是最後漠北大戰的時候,李廣知道這是他最後爭取封侯的機會了。本來漢武帝是想讓李廣頤養天年的,但是李廣幾次三番的去請求漢武帝,讓他出徵。這種軍國大事,漢武帝這麼一個鐵血的帝王,居然會為了李廣實在抹不開面子,讓他當前將軍。

要知道,漢朝的軍制來說,將軍那是稀有職位。很多人一輩子混個校尉就了不得了,但是居然能封李廣為前將軍。後世五虎上將的關羽才是封的前將軍。當然這是三國演義的杜撰,但是也不難看出李廣這個前將軍地位有多高。

因為李廣算是漢武帝的嫡系部隊,是漢武帝從繼位開始就出現在他身邊的原始班子成員。有點兒像李衛當官裡,李衛和雍正的關係。屬於漢武帝絕對信得過的將領。

而且漢武帝對李家一門也確實都信任有加,包括李廣自己沒封侯,他兒子李敢都是關內侯,而且對李廣的孫子李陵也是非常的關照和寵信。

至於之後李陵事件漢武帝暴怒的態度,很大程度是覺得自己被欺騙,被背叛。在漢武帝看來要是普通人背叛到也沒什麼,但是這麼信任有加,忠心耿耿的李氏一門的李陵背叛,這個打擊漢武帝是受不了的。所以才會對李陵做出這麼過激的反應。

因為愛的太深,所以才會狠的太深。

李廣不封侯的原因

很多人都對李廣封侯的事情一直糾結。

其實如果按照漢朝的制度,李廣確實是達不到封侯的標準的。

不是說李廣的能力不行,而是李廣確實是運氣不好。

李廣之前和匈奴人打仗,是有來有回。雖然也殺傷了不少敵人,但是自己的損失也不小。其次,還多次被豬隊友坑,導致不但失去立功的機會,還因為戰敗被問罪。

如:有一次李廣和博望侯張騫合兵出擊(就是那個通西域的張騫),李廣帶著四千人,張騫帶著大部隊一萬人。大家分兵突擊,約定什麼什麼時候到達戰場作戰。但是張騫耽誤了約定的作戰日期,導致李廣的四千人被匈奴左賢王帶領四萬騎兵包圍。十比一的作戰啊,還是野戰。結果導致李廣的部隊戰損過半,但是依然堅持到張騫的部隊趕來。結果匈奴人一看漢軍主力來了,就跑了。

張騫因為貽誤軍機,按罪是要問斬的,但是漢武帝也還是沒有殺他,讓他用錢贖罪,貶為了平民。而這本來是李廣一個立功封侯的好機會,卻因為張騫的失誤,軍功和罪責相抵,不封賞,不處罰。

而且也因為李廣飛將軍的名氣太大了。所以匈奴和漢朝作戰,經常都不去招惹李廣。只要李廣在哪兒駐紮,哪兒就立刻太平。這也導致了李廣甚至淪落到沒仗打的尷尬局面。

到了漠北大戰的時候,李廣也知道這是他想封侯的最後一個機會了,也急了。本來漢武帝和衛青也是照顧他,想讓他跟著打打順風仗,撈撈軍功好封賞。但是李廣立功心切,導致迷路,貽誤軍機。按律是要問罪的,絕望的李廣不願意面對刀筆吏的羞辱審問,拔刀自刎。

可見李廣性格之剛烈。

為什麼世人千百年來都同情李廣呢?

這其實和古希臘式的悲情英雄一樣。

因為像衛霍這些人,在生前都已經獲得了他們應該獲得的榮譽了。

而對於李廣來說,不是沒能力,而是運氣不好。

就如同同樣被後世感嘆的項羽一樣,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後人希望用另一種情懷,對這些悲情英雄給與尊重。

道盡古今多少事,諸君都付笑談中。感謝大家點閱渭郃的文章,如果大家喜歡渭郃的文章,可以關注渭郃的頭條號。渭郃會寫出更多好的文章來給大家。萬事千山都是情,給個關注行不行?謝謝素質三連。


渭郃


我們看國共戰爭片,一定會發現國民黨軍隊有個大問題。凡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式裝備,各種補給都很充足。至於那些雜牌軍,不光待遇差、裝備差,往往還要充當炮灰。

其實,漢武帝治下,情況有些類似。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近臣嫡系

,漢帝國最精銳的士兵、戰馬任憑他們調度。李廣是邊境行伍出身的猛將,沒有外戚的身份,相當於漢帝國的雜牌軍。所以,李廣所部,待遇、裝備都比較差,出征匈奴時,還要承擔最苦、最難出成績的任務,自然付出傷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就需要梳理一下漢代的騎兵戰法。我們會發現,衛青、霍去病突擊戰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線部隊的輔助。這些支線部隊,由點及線,切割草原的活動空間,這樣漢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衛霍率領精銳,給予致命打擊。至於那些支線部隊,兵力、裝備有限,他們的生死成敗,對於漢帝國來說無關痛癢——對漢武帝來說,作為炮灰的李陵就應該死在那裡。


稍稍展開的話,最近李碩有一本新書叫《南北戰爭三百年》,對兩漢至於南北朝的軍事技術有比較深入的討論。

作者指出衛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實是手持長槍的槍騎兵,這和長於騎射的匈奴騎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騎馬,騎馬射箭是其長處;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騎射,那正好就撞到對方槍口上了。所以衛青霍去病發明出了一種新戰術,就是拿著長槍往前衝,然後在白刃戰中硬碰硬。在雙方都沒有馬蹬的情況下,漢軍在鐵製兵器方面有天然的優勢,長槍長戟是匈奴所不具備的,這樣一來,衛青、霍去病軍就可以揚長避短,取得佳績。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進一步列舉漢代畫像石等出土文物,為讀者呈現出漢代槍騎兵的面貌,這裡就不劇透了。

但作者對李廣的分析就比較薄弱了。

他認為,李廣在戰法上保守落後,基本上還在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講:“當衛青、霍去病已經做出表率、幾乎所有漢軍騎兵都接受了……衝鋒肉搏戰時,李廣仍迷戀著他已經藝術化的騎射本領。”(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來,既然衛青、霍去病開發出了槍騎兵衝鋒肉搏的戰法,全軍就應該紛紛效仿;李廣覺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騎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這樣打能不輸掉麼?這樣一來,他認為李廣拒絕先進的、適合漢軍的作戰方式,走上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歧途。

我個人不太認同。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像對國軍雜牌軍說,你看,人家張靈甫的74師,可以快速突擊,集中火力猛攻,你們怎麼還在和共軍瞎周旋,運動戰你能打過共軍?(當然,這裡有一些不貼切的地方,張靈甫的74師也完蛋了……)

面對以騎射見長的匈奴,槍騎兵有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畢竟戈矛槍戟這樣的兵器,最多不過2米多,箭怎麼也可以射幾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一隊槍騎兵衝鋒尋求肉搏,對方騎射手機動後撤,一邊撤一邊射箭——速度一樣的情況下,永遠追不上的……同時,長途奔襲,衝鋒突擊,對馬匹的消耗很大。東亞戰馬本來身材較小,耐力有限,一旦馬匹大批死亡,刀筆吏就要來興師問罪了……

所以實戰中,要實現騎兵衝鋒的戰法,有一些前提條件。戰役準備上,需要有大量馬匹,供主將任意使用。戰術上要選擇狹長地形(作者已經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擊其王庭、後方族帳。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衛青需要,直接打擊右賢王所部後方,最後俘虜“男女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這裡,俘獲人口牲畜的數字值得注意,這意味著漢軍掌握了匈奴右賢王本部的動向,避開其外圍遊騎,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馬資產發起攻擊。這樣一來,匈奴弓騎不得不回師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棄“追逐騎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戰略目標,不是一支軍隊可以實現的。這多個戰鬥單位共同推進。這個時候,誰能獲得更多的戰馬、補給?誰能第一時間獲得匈奴動向?在掌握有關情報以後,誰可以攻擊匈奴薄弱的輜重,獲得豐厚戰利品?誰必須牽制匈奴精銳騎兵,甚至與其展開苦戰?

司馬遷告訴我們:這些軍事決策背後,是殘酷的政治現實。誰能獲得皇帝的寵信,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主動;相反,缺少堅實的政治背景,縱然有一身的武藝,也不過是大漠中的孤軍,刀筆吏面前的敗將。



在野武將


我在頭條有個專欄,叫中學歷史超好玩,裡面講了霍去病的故事。

下面貼出來請大家閱讀。

到了第二年,李廣的運氣似乎來了,漢武帝調他跟著衛青出塞,起十萬大軍追擊匈奴。

在隊伍中,有一個特別的人,這個人是張騫。十多年前,漢武帝派張騫去尋找大月氏組團打怪,不是,是打匈奴。經歷千辛萬苦,張騫終於在現在的阿富汗找到了移民的大月氏。可人家生活樂逍遙,根本不想再開戰。

張騫沒有完成他的外交使命,但他也沒有白去,一路上踩好了點,匈奴人在什麼地方他一清二楚。有這樣一位超級地陪,這一戰大獲全勝,斬獲匈奴一萬餘人。張騫因此封為博望侯。因為張騫同學在西域各國中名氣太大,在他之後,到西域出差的漢朝使者,都稱為博望侯。

這是張騫用十多年的努力得到的。而除了張騫之外,最亮眼的不是衛青,而是一個年輕人霍去病。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他的母親是平陽公主府上的女奴衛少兒,父親是平陽縣的小吏霍仲孺。

說起他的父親霍仲孺,可能是世界上最走運的渣男。

說是渣男,是因為霍仲孺跟衛少兒生下兒子霍去病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了,回了老家另外娶了老婆,連霍去病的生活費都沒有付,只當沒有這個兒子一樣。

說他幸運,是他的兩個兒子都成為了大漢頂尖的人物,一個成為了軍神,一個成為了名臣。

霍去病生下來第一年,父親霍仲孺就開溜了。霍去病成為了私生子,好在第二年,他們家走運了,她的姨媽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中,帶到了宮裡,到了第二年,衛子夫再度受寵,最終成為了大漢的皇后。

以此推斷,霍去病的童年雖然沒有父親,但生活還是有保障的,小時候,他就開始學習騎馬射箭,而舅舅衛青也給了他很多的關愛,使他不至於在情感上有太大的缺陷,但畢竟是沒有父愛,最關鍵的親情缺失讓霍去病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

可這個性格恰好迎合了漢武帝的性格。漢武帝就不喜歡張揚,喜歡穩定老實的。

長大一點,霍去病被召進宮,司馬遷先生酸溜溜的用一個字來形容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喜歡:幸

到底是什麼幸法,司馬遷很任性,不解釋。但其實,漢武帝喜歡霍去病是很正常的。

霍去病的姨媽是大漢皇后,給漢武帝生了兒子,舅舅正率領大軍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讓那些反對跟匈奴開戰的人啞口無言。這些勝利也讓漢武帝的權威達到了巔峰。想當年,漢武帝的父親想封兩個匈奴降王為侯都費老鼻子勁,現在是想封誰就封誰。

這麼給力的一家人,能不喜歡他們家的小孩嗎?

但霍去病的受寵不僅僅是因為家庭的原因,而是這個孩子太懂事了,懂事得不像一個孩子。

他功成名就之後,回到山西找到他的父親--這個拋棄他母子的人。一般來說,這是報復的好時機。霍仲孺也提心吊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大禍。

可是,霍去病很溫和,恭敬的向父親跪下,“以前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沒有盡到孝道。”

霍仲孺慚愧不敢回答。

霍去病替這位沒有盡過一天責任的父親置辦田宅,並將異母弟霍光帶到了長安進行栽培,這才有了後面的名臣霍光。

這樣低調懂事,完全不依仗姨媽的寵信,舅舅的權勢胡亂飆車的孩子,漢武帝能不喜歡?

有一天,漢武帝特地把霍去病找過來,表示要教他一下孫子兵法。

霍去病回答:“行軍打仗,看當時的情況去決定就好了,沒有必要看古兵法。”

狂,沒想到你小子平時不說話,一說話就要嗆死人。

行,那就讓你去試試,看你到底有多少斤兩。

元朔六年,衛青率領六路大軍出定襄擊匈奴。李廣霍去病就在其中。

這一次,衛青終於碰到了對手。匈奴的單于親自率兵出戰。漢軍前鋒三千騎兵一頭撞上了匈奴的大軍。經過一天的浴血交戰,漢軍傷亡殆盡。率領這三千騎兵的兩位漢將,其中一位趙信因為原本就是胡人,乾脆投降了。另一位蘇建隻身逃了回來。

出師不利,有人給衛青提了一個建議:大將軍出師以來,從來沒有斬過一位部將,現在蘇建丟了本部人馬,正好斬他立立大將軍的權威。

說實話,衛青為人太低調了,出了名的漢朝好人,從不無緣無故處罰部下,在長安,也不願意結交文人名士,這大概是他的功勞如此之大,但我們在史書上卻很少找到他征戰的細節的原因。反而是沒立過大戰功的李廣同學,就是被俘了,也有蕩氣迴盪瀟灑寫意的描寫。

衛青否決了這個建議,表示自己以皇帝近親統率大軍,怎麼還怕沒有權威?我還怕大家擔心我擅用權力呢。我不能誅殺大將於國境之外,這個事情還是交給陛下處理。

衛青將蘇建送回了長安。漢武帝也沒有殺蘇建,只是將其貶為平民。

這一次大軍出動,不但沒有收穫,還失去了兩位將軍,這在衛青的出征中是極為罕見的。

好在,舅舅不給力,外甥來救場。

五年前,漢武帝第一次對匈奴用兵,衛青原本是打醬油的,卻意外奇襲龍城,寄於重望的李廣反而大敗而歸。

大軍軍隊的運勢從李廣轉給了衛青。

大概上天準備再洗洗牌,要從這一場大仗開始,將漢軍的運勢過渡給一個年輕人。

這位年輕人當然就是霍去病。

這一次,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衛青出戰。衛青也沒打算讓他幫什麼忙,就給了他八百騎兵。在大家看來,也就是感受一下戰場的氣氛,能夠安全回來就燒高香了。

就像當年舅舅衛青第一次出征,把陪練玩成了主力一樣。霍去病也玩了一把喧賓奪主。

他帶著這八百騎兵脫離大部隊數百里,衝到匈奴的後面,一陣猛打猛衝,竟然被他斬獲了二千人,抓了一堆俘虜。而且全是硬菜,這裡麵包括匈奴單于的祖父輩大佬。單于的叔叔被活捉 ,還有一大堆匈奴的國相當戶。

漢武帝原本還有一些鬱悶,聽到霍去病的戰績,大為興奮,表示霍去病的戰績冠於全軍,所以給了他一個響亮的侯名:冠軍侯。

第一次出征,就撈了一個侯,而我們的李廣將軍這一次又是空手而歸,沒有任何收穫。

人比人,實在不能比。

霍去病的勝利幾乎是克隆了衛青的龍城之捷,在友軍吸引主力時,他長途奔襲,攻擊匈奴的薄弱點,然後大勝而歸。

那麼是李廣又一次輸給了運氣?

歷史似乎要給李廣一個徹底的答案,將他跟霍去病擺到了同樣的戰局上。

兩年後,霍去病再次出征,第一次大放光彩之後,十七歲的霍去病就成為了漢武帝最喜歡用的大將,甚至已經超過了衛青。

這一次,升為驃騎將軍的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轉戰六日,擊五國,殺匈奴的折蘭王,斬盧胡王,又抓了一大堆的匈奴相國都尉,還把人家的祭天的小金子都搶了回來。

至於霍去病是怎麼完成六日擊五國這樣的神奇戰績,我們的司馬遷先生並沒有興趣詳加記載。

到了夏天,霍去病再次出征,跟老將公孫敖從北地分兵兩路出擊匈奴。李廣跟張騫從左北平分路出擊。

李廣率四千騎兵前突,張騫帶一萬騎兵在後面殿後。可李廣又倒黴了,撞上了匈奴的四萬兵馬。

李廣這個人怎麼老碰上倒黴事呢?

這不只老怪老天不開眼,是李廣自己打仗不按規矩出牌,他打仗全靠隨意,從來沒有斥侯,這種打法,他不倒黴誰倒黴呢?

被匈奴大軍包圍,李廣的部隊也開始慌了,我們李廣同志從來不怕,因為他單兵作戰能力強啊。下令自己的兒子李敢率幾十名騎兵去試一下。

李敢就去了,在敵陣裡來回衝了一下,回來報告,這夥匈奴都是菜鳥,很好對付。

大軍這才情緒穩定下來。這時李廣才下令結陣,圍成一個圓圈。

很快,匈奴的大軍發起了攻擊,箭如雨下,雖然有點菜,但畢竟人數佔優。數次衝擊下來,漢軍已經摺損一半,箭也快用光了。

這時候,李廣讓士兵拉滿弓弦,但不要發射,而由他用自己特製的大號黃弓進行定點清除,專門射殺匈奴的將領,一連射死好幾個。

匈奴人的進攻慢了下來。

這些細節全部記載在史記裡。司馬遷先生真的是李廣粉,李廣的每一次戰鬥,尤其是失敗,司馬遷都要大書特書,將李廣將軍的驍勇展示出來,好像越敗李廣越勇,李廣都是雖敗猶榮。而對於屢戰屢勝,屢立奇功的衛青霍去病,司馬遷先生總是平鋪直敘,羅列一下數字就交差了。好像這些戰功的取得並沒有什麼出奇。不值得詳細去寫。

當然,李廣確實是英勇的。到了晚上,李廣依然面不改色加緊巡視陣地,安定軍心。從這一點看,李廣確實有一顆大心臟。

到了第二天,押後的張騫終於到了,匈奴人一看漢軍有了援兵,轉身就撤了。只是不知道張騫這位塞外老司機搞什麼去了,竟然迷了路。

這一戰如果張騫能夠及時趕上,李廣能否封侯呢?

無法得知,只是霍去病的三個部下又封侯了。

在李廣跟匈奴血戰時,霍去病正在匈奴的腹地大開殺戒。其實他這一路也出了同樣的問題。原本要跟霍去病匯合的公孫敖半路拖延,沒有按時抵達會合的地點。

霍去病沒有等待公孫敖,直接率著自己的部下跨越居延海,經過小月氏,抵達祁連山,深入二千餘里,又整了一堆硬菜,包括但不僅限於匈奴小王七十個,國相都尉一大堆,斬殺三萬餘人。

霍去病因功增邑五千戶,三個部將一起封侯。

遺憾的是,我們的司馬遷似乎認為這樣的大勝沒什麼意思,沒有任何的細節描寫,霍去病是怎麼找到匈奴人的,交戰中發生了什麼 ,霍去病又有什麼神勇表現,司馬遷一概不寫。

不但不寫,反而還搞起了懷疑主義。在記載時,搞起了史書中常見的春秋筆法。

比如,他記載霍去病上次的戰功是這樣的:

【冠軍侯去病既侯三歲,元狩二年春,以冠軍侯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有功。天子曰:“驃騎將軍率戎士逾烏盭,討遫濮,涉狐奴,歷五王國,輜重人眾懾慴者弗取,冀獲單于子。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收休屠祭天金人,益封去病二千戶。”】

對於霍去病的戰功,司馬遷寫得很簡單:將萬騎出隴西,有功。

有什麼功呢?

按常理來說,司馬遷就應該介紹了,抓獲了什麼人,幹掉了什麼重量級人物。

但是,司馬遷筆頭一轉,不去介紹,反而引用起漢武帝的話來。“天子曰:等等等等”

又比如這一次,依然是如此:

【驃騎將軍出北地,已遂深入,與合騎侯失道,不相得,驃騎將軍逾居延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天子曰:“驃騎將軍逾居延,遂過小月氏,攻祁連山,得酋塗王,以眾降者二千五百人,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獲五王,五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師大率減什三,益封去病五千戶。賜校尉從至小月氏爵左庶長。鷹擊司馬破奴再從驃騎將軍斬遬濮王,捕稽沮王,千騎將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虜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虜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戶封破奴為從驃侯。校尉句王高不識,從驃騎將軍捕呼於屠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虜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戶封不識為宜冠侯。校尉僕多有功,封為煇渠侯。”】

對於霍去病的戰績,司馬遷表示寶寶沒空不想多說,只來了一句捕首虜甚多。到底怎麼多呢,皇帝他老人家是這樣說的嘛。

在整個霍去病的傳記裡,一提到霍去病的戰績,司馬遷總是不肯親自說,全部引用漢武帝的話。似乎他對霍去病這些傳奇的戰績有些懷疑。

霍去病立的這些功啊,都是深入敵境兩千裡,誰也沒看到,你漢武帝說他立了這些功,那就立了吧。

司馬遷的懷疑並非沒有道理,一個衛青已經夠讓人驚訝的,結果你們衛氏家族又出來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夥子,領著數萬大軍橫掃漠北。怎麼聽起來這麼玄幻,這不會是你們虛報軍功吧。

直到今天,依然有人懷疑霍去病的戰績,認為並不是真的,或者有誇大的成份。

對於這一切,只能說司馬老爺子太偏心了。漢朝軍紀嚴厲,慌報軍功是要砍頭的,而且漢武帝已經有了衛青這位常勝將軍,還需要捧一個假榜樣出來嗎?

大概司馬遷覺得自己的懷疑也不太靠譜,所以想了一個比較牽強的理由,霍去病這麼牛,只是裝備好跟運氣好。

【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驃騎,驃騎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然而諸宿將常坐留落不遇。由此驃騎日以親貴,比大將軍。】

他嘛 ,還不是佔了大便宜,那些好的士兵先由霍去病挑選,好的戰馬優先供應霍去病,所以他才敢深入大漠,自己領著精銳騎兵在前面打怪撿裝備。而且運氣又好,從來都沒有碰到什麼大事。而那些老將軍(比如李廣),就沒這麼好運了,常常是撿人家挑剩下的,遇到戰機也趕不上。

我深深感受到了司馬遷先生筆下的酸勁。

可是,你們這些宿將,在門口轉兩圈,都能倒大黴,陷入困境,人家帶著兵馬轉戰萬里,深入匈奴腹地,都從來沒有困絕過。一次倒還罷了,兩次三次四次還是如此,這到底是實力問題還是運氣問題?

運氣只能解釋一次。屢次的成功或者屢屢的失敗就不能歸於運氣。

同樣是友軍拖後路,為什麼霍去病能夠深入二千里,斬獲而歸,而李廣只能苦苦支撐呢?

秘密隱藏在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表彰裡。

霍去病率一萬騎兵,自隴西出發北擊匈奴,六日之間,轉戰五國,拿到了匈奴的祭天小金人。夏天的時候,在李廣被匈奴困住苦戰的時候,霍去病過小月氏,至祁連山,斬獲數萬人。抓了五個匈奴小王。

漢武帝特地下令嘉獎, 三位跟隨霍去病的校尉也因功封侯,部將趙破奴因為斬遬濮王,捕稽沮王,封為從驃候,另一位高不識,因為俘虜匈奴王子被封為宜冠侯。另一位叫僕多的也因為有功,被封為煇渠侯。

這三位是什麼來頭呢?

趙破奴是太原人,《史記》是這樣記載的:將軍趙破奴,故九原人。嘗亡入匈奴,已而歸漢,為驃騎將軍司馬。

就是說,他是一個在匈奴地區長大的人,等於半個匈奴人。

而高不識原本是匈奴的小王,後面投降過來,成為漢朝鷹擊司馬,這次跟著霍去病出去打怪升級撿裝備。

僕多,則是匈奴的一位前王子。

也就是說,這一次跟隨霍去病立功的人都是有匈奴背景的人。有這些人做為隨從,霍去病當然不會迷路,還能找到匈奴人實行精準打擊,並且不用帶太多的糧食,而且是打到哪裡就吃哪裡。

那剩下的問題,為什麼李廣沒有這樣的匈奴部下,霍去病則有呢?是漢武帝特地給他指派的嗎?

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關鍵是,給你一群人,你有沒有能力帶好。尤其是叛逃過來的匈奴人。

就在這一年的秋天,匈奴的渾邪王、休屠王來投降。這兩位哥們也是走投無路了,這些年經常跟漢朝大軍交戰,敗多勝少,損失了數萬部下。匈奴單于大為生氣,準備直接幹掉他。

渾邪王、休屠王收到了風聲,大為恐怖,想了一下,只有投靠大漢才有生機。他們也沒有別的渠道,只好跑到邊境上打劫個漢人,讓他們回去向漢武帝報告。

接到信報後,漢武帝心裡是打鼓的,這會不會是匈奴人的馬邑之謀呢?

想了一下,他把霍去病叫來。

你去看一看,他們是不是真的來投降,如果是,就接納,如果不是,就直接掃了吧。

霍去病去了,走到半路,出事了,匈奴內鬨了。其中的休屠王后悔了,想拉著隊伍回去。渾邪王不幹了,說好了一起到大漢吃肉,咱們報告也打了,你一個人卻溜了,把我涼在這裡,我白開水啊。

於是,渾邪王一怒之下殺了休屠王,吞併了休屠王的部下。

等霍去病到的事情,這就麻煩了,因為休屠王的老部下原本意志就不堅定。當霍去病渡過黃河,準備收編渾邪王的部隊時,一部分的匈奴人不幹了,拔腿就跑。搞不好就要崩盤。

一時之間,渾邪王也不知道怎麼辦。

這時候,霍去病做了一個決定,縱馬衝到渾邪王的大營,跟渾邪王舉行會談,當機立斷斬殺逃走的八千人。然後讓渾邪王一個人先乘車到漢武帝的居所,最後才讓剩下的四萬人渡江。

問題來了,這八千人如何斬殺,渾邪王離開後,霍去病又如何安撫剩下的四萬人。

唯一的解釋是,霍去病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天才,還是一個統戰天才。所以漢武帝才派他前去收編匈奴人。霍去病也必須具備相應的能力,才能在事變時,控制局勢,掌握匈奴大軍。

想像一下,此時的霍去病不過是二十出頭,他的人格魄力要暴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如此看來,霍去病最歷害的不是軍事能力,而是他的外交能力,統戰能力。

正是這些不容易為人察覺的能力,讓霍去病勝過李廣,在李廣家門口都迷路時,他能夠轉戰千里,就食絕域。

這些秘密隱藏在史冊中,當你不瞭解時,也只能附和一下司馬遷的總結,霍去病嘛,不就是裝備好嘛。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組織了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為了籌集這次行動的經費,漢武帝在全國實行了鹽鐵專賣。

在漢初的時候,本著不折騰的黃老精神,鹽鐵經營是放開的,從事這個行業的人算是踩到了大漢的風口,都發了大財。

不過,人一有錢,眼睛就容易瞎。

歷史書裡介紹,這些商人覺悟很低,唯利是圖。那些年諸侯反叛。朝廷跟他們借點錢平叛,這些人竟然擔心朝廷的償還能力,不肯借貸。

文景那些年事情多,不好收拾,到了漢武帝唯我獨尊,沒事又打擊下豪強,總算可以下手了。漢武帝將鹽鐵的經營權收回來,存了兩年錢,攢足了軍費,足以支撐一場浩大的軍事行動。

這一次,漢武帝派出了大漢雙璧衛青跟霍去病。漢武帝沒有叫上李廣。

不叫李廣,漢武帝給出的原因是,他年紀太大了,不再適和這樣的遠征。當然,漢武帝還有沒說出來的理由。

李廣的運氣不好,每一次出征,只要有李廣就沒有大勝過,就是賺點小錢,也被李廣給抵消了。

漢武帝的意思,李廣好好休息一下,別出工了。

李廣不幹了。他還沒有封侯啊。奮鬥了大半輩子,名氣也有了,可就是最後這一步沒達成,他實在不心苦。於是,他專門打了報告,要求再給一次機會。

想了一下,漢武帝同意了,他實在沒有辦法拒絕這位老將的請求,但同時,他又給主將衛青交待了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造成了李廣最大的悲劇。

大軍出發了,霍去病衛青各率五萬兵馬,司馬遷先生又重點指出,霍衛病是人民幣玩家,一上線,漢武帝就給他充了最好的裝備。

確實如此,漢武帝給霍去病配置的都是最強的,他就是讓霍去病直接尋找匈奴單于決戰,擒賊先擒王。

大將軍衛青反而成為了策應的一方。

李廣恰好就在衛青的陣營裡,想來,大菜是吃不上了,只能搞點邊角料。

但沒有想到,李廣的好運終於來了。

出塞之後,抓到了匈奴的俘虜,一問才知道匈奴的單于已經往東邊轉移,撞到了衛青的大軍前面。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了機會。可是李廣突然接到了衛青的命令,讓他從東邊包抄,而前鋒將由公孫敖來替代。

大家可能還記得,公孫敖是衛青的鐵哥們,當年衛青被長公主劉嫖抓住準備打死,是公孫敖衝過去救了衛青回來。

那衛青是照顧老朋友,所以把這個立功的機會讓給公孫敖?

大概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出來之前,漢武帝跟他打了一個招呼,說李廣這個人數奇,運氣不好,碰到匈奴主力,不要讓李廣正面上。

很多人替李廣叫屈,認為漢武帝奪走了李廣的機會。但是,機會也是要靠實力去獲取的。漢武帝的北擊匈奴大計不是為了李廣封不封侯而存在的。相反,李廣的封侯是為了漢武帝的軍事戰略而服務的,在這個大的戰略面前,任何人的侯位只能服從。

說老實話,漢武帝沒有說李廣實力不行,只是用數奇,已經在替這位老將留面子了。

可以想像李廣心中的委屈,但軍令如山,他也只能服從。於是,他只好帶著自己的部隊離開了主力,往東方而去。

很多年前,李廣曾經專門請教星象家王朔,詢問自己征戰匈奴,無戰不與,別的平庸之輩都封侯了,為什麼自己不行呢?

王朔問道:“你有沒有做過後悔的事情?“李廣想了一下,回答道:“有的,我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降了他們八百人,然後一天之內將他們殺天。這是我最後悔的事情。”

王朔誠懇說道:“那就對了,殺降是從軍的大忌。將軍幹了這件事,當然不能封侯了。”

這件事情一直纏繞在李廣的心頭,讓他無法寧靜。別人把他的不封侯總結為運氣問題,他自己總結為殺降,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在關鍵的時候,總是差了那麼一點。

在李廣往東邊移動的時候。衛青的大軍直撲沙漠之後的匈奴單于。這回匈奴單于搞了一個誘兵之計,他們故意後撤,躲到了沙漠的後面,準備等漢軍越過沙漠時,來一個以逸擊勞。

他大概沒有想到,漢武帝為了他準備了超級套餐。在騎兵的後面,還有數十萬的後勤保障部隊。

這是押上國運的一戰。

碰上匈奴大軍後,衛青沒有急於出戰,而是下令用戰車圍成一個圈。

我常常在想,如果衛青沒有調走李廣,依然用李廣為前鋒。當李廣看到匈奴大軍時,還能夠按住性子,先設好防備再出擊呢?以程不識的看法,這不是李廣的風格。

扎穩陣營之後,衛青發起了攻擊,他只是派出了五千騎兵,這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在於瞭解匈奴的真正實力。

匈奴人隨即派出了一萬騎兵應戰,兩軍廝殺的時候,突然亂起了大風,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兩方的士兵就在風沙中相互砍殺著,為自己背後代表的那一群爭奪生存的空間。

這時候,衛青已經摸清了匈奴大軍的實力。他意識到,經過這麼多年的較量,這是第一次漢軍在兵力上佔優勢。這是絕佳的決戰時機。

從兩邊包抄!

衛青下達了命令。

左右翼的伏兵脫陣而出,準備將匈奴的單于包在中間。

打到晚上的時候,情況清楚了,匈奴已經大敗,但單于跑了。

這一天晚上的時候,衛青抓到一個俘虜,審問之下,才知道單于已經逃了。

在黃昏,兩軍在黃沙中廝殺的時候,匈奴的單于撐不住了,他料定這一次討不到便宜,在自己的侍從護衛下,不打招呼就悄悄溜了。

衛青連忙派出輕騎月下追單于,可單于比韓信難追,畢竟一個是逃命,一個是辭職。匈奴單于跑得太快,以至於匈奴人都認為單于已經死了,忙著選新的領導人。

事實上,衛青依然有機會抓住單于的。如果李廣能夠及時趕上的話。

沒追上單于,衛青開始攻下匈奴的趙信城,在裡面好好的補充了一把,然後一把火燒掉了剩餘的物質之後,才起大軍而還。

走到漠南,才碰到灰頭灰臉的李廣。

我們的李廣迷路了,完全沒有趕上大會戰。

衛青想了一下,先派人給李廣送去了美酒,慰勞一下李廣。衛青是個很厚道的人。這一次,他調離李廣,心裡還是有點過意不去。

但是,報告還是要寫的,怎麼碰到的單于,戰是怎麼打的,為什麼單于跑了,為什麼李廣沒有跟上。

想了一下,衛青派個人找到李廣,讓他給一個說明。這並不是一個過份的要求,但對李廣來說,這無疑是一道摧命符。

在得知自己錯過了會戰,又走了單于之後,李廣已經猜到了自己的結局。以漢武帝的性格,犯了錯就要處罰,沒有人有意外。這一次就算他出贖金,也一定會被貶為平民。

他已經六十多歲了,再也沒有機會等到下一次的機會。

李廣嘆了一口氣:“我這一輩子跟匈奴打了七十餘回,這一次有幸跟著大將同單于交戰,可大將軍把我調走,讓我去迂迴。我又偏偏迷路。這不是天意嗎?我已經六十多歲了,怎麼還能去接受刀筆吏的汙辱。”

說完,李廣拔刀自盡。中國歷史上最為悲情的將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給世人留下了李廣難封的千古憾事。

而霍去病依然在沿繼著自己的傳奇,在與單于錯失之後,他沒有就此放棄,而是繼續前進,一路上抓獲匈奴人,讓他們帶路一直穿插到大漠的深處,終於找到了匈奴的左賢王,用一萬人的損失斬殺左賢王七萬餘人。

左賢王是匈奴實力最為強勁的部下,這一仗後,左賢王徹底廢掉了,匈奴單于失去了自己最有力的臂膀。

最牛的是,霍去病還追到了居胥山,在居胥山上祭了天,又跑到姑衍山祭了地,這才率軍回朝。

這是漢朝跟匈奴之間最具決定的決戰,從這一天開始,匈奴的勢力開始從北方消退。

這才有了那首傳唱至今的民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位我嫁婦無顏色。

讓人惋惜的是,這是霍去病的絕唱。這一仗,漢朝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馬損失嚴重,漢武帝也再沒有發起對匈奴的大戰。

而兩年以後,霍去病因病去世。

他活著的時候,漢武帝曾經要給他修一個大宅子。霍去病拒絕了,表示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漢武帝沒想到的是,他只能給霍去病修一座陰間的房子。他仿造祁連山的模樣,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墳墓,以彰顯他力克匈奴的戰功。

唐朝詩人王昌齡寫過一首著名的邊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裡的龍城飛將是誰呢?

是李廣,還是衛青,還是霍去病。也許,是千千萬萬在漢朝邊疆灑下熱血的將士。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關注我的專欄《中學歷史超好玩》,不講深奧的歷史道理,就講講歷史故事。


腦洞歷史觀


讀唐朝人的詩歌,你會發現李廣在詩人筆下,基本上只有兩種形象。

第一種是讚美:“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讚美李將軍的勇武;“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隊山”——讚美李將軍守衛邊關,功勞赫赫;“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讚美李將軍愛惜士卒。

另外一種情緒是同情:“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陳子昂)——講李將軍白首未封侯,可憐;“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貴。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李白)——李將軍白首未封侯,還死在邊關,可憐;“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不封緣數奇”(王維)——李將軍命真不好啊。

所有同情,基本上都圍繞“李廣難封”這件事情來說。所謂“難封”,指的是李廣將軍一輩子,從來沒有封過侯。李廣有才華,可惜不遇賞識。這種反差很容易讓失意人形成強烈共鳴。

世界上所有的失意人,都有一種自況:我的本事很大,才華縱橫,可惜沒有得到施展。這個世界有負於我!於是,他們到處尋找類似悲劇的人物,借他人酒杯,澆心中塊壘。屈原是其中一個,只不過屈原的君王楚懷王實在是個昏君,實在難以借來自況。唐朝人在漢朝的歷史人物中,一共找到了兩位,一位是文人賈誼,另一位是武將李廣。他們生活在明君治世,卻不受重視,唐朝詩人拿來抒情,恰到好處。

李廣一生最大的悲劇無非是:打一輩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關於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細辨析,其實並不冤枉。漢朝以軍功封侯,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嚴格地說,沒有打過勝仗。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關,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關。

唐朝詩人厭惡衛青霍去病,主要原因是:這兩人都是皇親貴戚,仗勢搶功,衛青逼死李廣,霍去病射死李廣的兒子李敢。這樣的怪罪其實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衛霍二人出身都很卑賤,他們不過是抓住歷史給予的機遇,大放異彩,才到到皇帝垂青。李廣是邊廷名將,他的機會原本更多,只是時運不佳而已。李廣之死事件中,衛青其實是沒什麼責任的。李廣的軍隊因為迷路,在沙漠時白白逛一圈。衛青身為主帥要追究李廣的責任,是職責所在,也在人之情理。李廣自覺羞辱,乾脆自殺。其實,他自殺的主要原因在於,再也看不到建功封侯的機會。一則李廣年紀已經大了,不再有上戰場的機會;此外,當時漢匈之間大規模的戰役,基本結束了。

霍去病射死李敢,草菅人命,這確實是他的過惡。李敢自身也有問題,他埋怨衛青對父親之死負有責任,多次輕慢衛青。這種事情在古代官場是很難容忍的。這件事情,衛青基本上沒有責任。衛大將軍性格溫和,待人寬厚,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唐朝詩人抬高李廣貶低衛青說來說去只能拿出身說事,其實是很不公道的。

唐朝詩人同情李廣,只是舔舐“不才明主棄”的傷口,哀嘆自身不遇,希望引起君王的重視,賞個一官半職,以便蔭妻封子。至於現實生活中屢屢碰壁的真實原因,恐怕他們自己也不願真實面對吧。


菁城子


唐朝有很多歌頌飛將軍李廣的詩句,如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的《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等。從唐宋眾多的詩句中我們總歸可分為兩類,一是讚頌李廣功績和英勇善戰,二是為李廣終身未封而嘆息不平。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但他在人們心中的存在感要強得多,這中原因應從多方面來看。


首先是因為他在抵抗匈奴的資歷上要長得多。早在漢景帝時吳楚之亂,李廣隨周亞夫出戰,李廣任驍騎都尉,因立功,升任將軍。後來鎮守邊關,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守護著漢王朝與匈奴對抗的前沿重地。那時漢王朝尚不具備與匈奴進行大規模作戰的能力,國家與邊民安危,全靠邊關將士防守保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的這兩句詩,就是對李廣任雁門等地太守時的一種真實寫照。飛將軍這一稱謂並不是自己所封,也不是上級所給,而是敵我雙方共同認可的,當時可以說只要李將軍在,匈奴就不敢輕易冒犯,李廣威望之高可見一斑,那時衛青、霍去病還尚未出道呢。後來在漢武帝勵精圖治下,漢朝國力和武力大幅提高,一改過去的綏靖政策,開始了與匈奴大規模的戰爭,衛青及後來的霍去病先後橫空出世,在沙場建立了不朽之功。遺憾的是在這些大規模決戰中,李廣建功相對很少,就連同他過去的功績都淹沒在別人巨大的勝利之中,被人淡忘。對後人而言,反觀歷史,李廣的功績就能再度呈現。



在漢朝建朝以來始終沒有改變外戚當政的局面。可以說漢朝權力機構形成了一種等級,最高當然是皇權,二是外戚,三是功臣。一般是外戚把持朝政,衛青之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帶入官後,幾年即為皇后,衛青又娶漢武帝之姐平陽公主為妻,霍去病為衛青另一姐之子。衛青舉家從草根階層,一躍成了外戚中一股最大勢力而權傾一時。但是應指出衛青、霍去病並不是依付在衛子夫裙帶上成長起來的勢力,只能說衛子夫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衛青、霍去病身服戎裝,統帥大軍7次遠征沙漠,千里奔襲,基本摧毀了匈奴勢力,為大漢建立了不朽功勳。而李廣在後起的新貴面前已是暗然失色。除衛青、霍去病一門5人封侯,其手下將領公孫敖等數十人先後封侯,而老將李廣卻依然停留在原地。最後,在漠北一場大戰中,作為前將軍的李廣本來可殲敵立功封侯的,但主帥衛青安排了他好友公孫敖為先鋒主將,安排李廣在沙漠中繞道漠北夾擊,結果在沙漠中迷失道路未趕到參戰,匈奴單于逃掉,李廣羞憤自殺。我們可以分析,李廣除運氣差,全局戰略不足外,受到打壓也是一個原因。試想,如給他太多機會,地位遷升封侯,他比平級人的資歷老能力強,勢必難於駕馭,衛青本人則更願提拔年青有為的將領,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這種原因更造成李廣難封的局面。




還有一點,漢代時都以殺敵多少俘虜多少來論功行賞,這種以人頭確定軍功的方式在古代也是普遍現象,而且古代不及現在那樣論資排輩,只要有人頭軍功就能遷升,這就使很多艱苦的戰事如誘敵、掩護、牽制等,那些即艱苦又容易犧牲且不易立功的工作,就只能由非嫡系來承擔,李廣承擔了大量此類軍務,不能殺敵當然難立功,後人說李廣命運差應也包含了這些內容。

李廣的兒子李敢終於被封侯,總算完成了父親的夙願,難道他比他老爹功勞大?是不是李廣枉死,對其子有所憐憫也未可知。但他年青氣盛,因父死一直不平,後來找衛青理論,並打了衛青,卻被霍去病用箭射殺。其子封了侯卻不得善終,李廣可悲啊!

@湘水微波


湘水微波


李廣一生的戰績其實非常一般,官位也非常一般,最終連一個最起碼的侯爵都沒有得到,和衛青、霍去病遠遠不能比。但是他對後世的影響,則明顯地超過了衛青、霍去病。唐宋兩朝,都把他放在古代最重要的行列,詩人讚歎他的詩詞,那更是數不勝數。

(飛將軍李廣畫像)

那麼,李廣為什麼會在後世,尤其是在詩人中獲得那麼大的推崇懷念呢?

第一,詩人推崇李廣,是因為感同身受。

古代詩人,尤其是詩詞寫得好的詩人,大都是不得志的。有一句話叫做“愁苦之詞易巧,歡愉之詞難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詩人才華橫溢卻不得志,李廣武藝高強也是一生不得志,“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最終連一個侯爵都沒得到。這樣的境遇,讓古代優秀的詩人們感同身受,所以,經常會以寫李廣來“澆心中的塊壘”,抒發自己的鬱悶之情。選擇李廣,而不是選擇一生榮光無數的衛青霍去病來寫,就很容易讓人理解了。

同時,選擇李廣作為寫作對象,還有一個原因。中國古代從漢高祖那裡傳下來一個規矩,非同姓不封王,無戰功不封侯。封王完全是一種奢望,封侯倒是可以追求的一個人生理想。但是封侯必須要有戰功,所以班超“投筆從戎”開了一個先河,詩人們都想學班超,“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而李廣作為一名能力卓著的戰將,就算“從戎”了,就算立下了不少戰功,依然不能封侯。因此,這不能不讓人慨嘆。

(大將霍去病)

第二,李廣的“相對戰功”,絕不輸於衛霍

我這裡所說的“相對戰功”,是基於這個武將的身份,他所能帶動的兵力情況,以及他所參加的戰役情況進行的綜合考量。

衛青、霍去病因為是漢武帝的親戚,因為性格很好,又極力討好漢武帝,因而深得漢武帝寵愛。他們由此成為三軍統帥,所帶的兵力非常多。基於漢武帝時期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強大,他們所打的都是大戰役,獲得的都是大勝仗。雖說這個大勝仗並不一定就是他們打下來的,但他們作為軍隊的最高統治者,肯定獲得最多的獎勵。

李廣一生都只是個偏將軍,他指揮的軍隊數量非常有限。當他單獨出戰的時候,所帶的軍隊更少。雖然經常都能打勝仗,但是取勝的規模不是很大。當他作為大軍團中間的一個方面軍的時候,其戰功又會被埋沒。或者被安排去打戰略不是很好的那種戰爭。比如他幾次跟隨衛青作戰,衛青給他安排的路線都很糟糕。

不過就算這樣,相對於他殺死敵人的數量,他的“相對功勞”並不在衛青、霍去病之下,所以後世的詩人們非常地同情他推崇他。

(衛青)

第三,李廣具有強大的人格力量,這種人格力量折服後人。

李廣的人格力量體現在兩點:

一是英勇無畏。李廣被稱為“飛將軍”,就在於他不但武功高強,騎射一流,而且英勇無畏。他數次深入險境,但最後都能依靠他絕世的謀略和不屈的精神,從險境中走過來。這種英勇無畏,是一個軍人最重要的品格。李廣就具有這樣的品格。

二是不附權貴。李廣之所以一生沒有封侯,就是他不攀附權貴,因此也不像衛青霍去病那樣,受漢武帝的重用。而這種不附權貴的秉性,也就是他人格最閃光的地方。

李廣一個不得志的將軍,能夠在後世有那麼高的令名,絕不是偶然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反映的是歷史與文學的不同特質。衛青、霍去病與李的歷史評價,在於他們在歷史上建立的功業。後世文人對他們的的提及,更多是對他們身世的感懷。而文人們感懷身世的時候,大多抒發的是懷才不遇,命運不公的情感。一個人如果官場得意,平步青雲,富貴壽考,自然就不會發牢騷。相比於衛霍,飛將軍李廣在對匈奴的戰爭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漢朝時期有許多知名度比李廣差了很多的,都封了候,而李廣卻沒有。他在當時,就被認為是“數奇”,也就是命不好。正因為此,他成了命運不好的代名詞。後世的文人們,如果有懷才不遇之感的時候,會很自然的想起李廣,想到自己的命不好,引起惺惺相惜之感。他們的感慨大多不是為李廣鳴不平,而是借李廣的杯酒,澆自己胸中的塊磊。

唐朝懷念李廣的詩很多。比如王維的“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老將行》)”;杜甫的“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候(《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嚴武的“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等等很多。後代詩人對李將軍的懷念與追思也很多,可以說是無代無之。比如宋代的方回“萬戶獨難候李廣,兩生寧肯聖孫能”;及之到了近代,也有念及,比如甯調元的《燕京雜詩》:“災異江都曾作賦,功名李廣不宜候”。

這些提及李廣的詩詞基本不脫兩方面內容,一是讚賞他的飛將軍超群的軍事能力。二是慨嘆他的命運不濟,難以封候。這時詩詞作品,把每一首全部讀完,很容易發現這個問題。李廣不過是文人們了發洩內心情感和影射現實的道具。歌頌李將軍能力的,大多有現實無能人的譏諷。比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實憑心而論,唐朝時期,特別是盛唐之前,對外戰爭中,並不是孱弱的。也是可圈可點的。只不過在文人們的心裡,大概還有不滿意的地方,於是,發發牢騷,是免不了的。除此之外,就是感慨命運不公的。比如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李廣成為一個懷才不遇的文化符號,所以,他被人提及的頻率高於衛青霍去病,也是正常的。看了一些朋友對此問題的回答,把李廣難封與他和衛青霍去病的矛盾聯繫起來,我覺得並沒有什麼能說服人的地方。李廣與衛青、霍去病的性格是不太一樣。但他的不封,恐怕與衛霍沒有太大關係。

李廣的出身,與衛青很不相同。衛青是奴隸出身,而李廣是將軍世家。在衛青還沒有發跡之前的很多年,文景時代,李廣就已經是名將了。做為將軍世家,他的軍事素養是很高的。個人軍事素質也很強,一個簡單的例子,他居然能在被匈奴俘虜之後,憑個人能力逃回來。這決不是一般人所能辦到的。但這同時也證明了他人生的另一方面,“命不好”,做為名將,居然被俘過,確實夠倒黴的。所以,在漢武帝的時代,連皇帝都相信他“命不好”。有了重要的任務不敢交給他。在當時的情況下,你不能埋怨漢武帝迷信。命不好的印象,是李將軍自己造成的。現代心理學有個觀點,當你周圍的人和你自己都覺得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時,你就會變成這樣的人。李廣也是這樣,別人都認為他命不好的時候,他的命就真的不好了。同樣的分路出擊,別人沒有迷路,他卻迷了。我覺得,漢武帝時期封候的標準其實挺公平的。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名將,一律按成績說話,打仗的時候,你砍下多少敵人的腦袋,就可以封候。達不到標準,一切都沒用。這與今天的高考一樣,平時再好也沒有用,考場一次定終身,分數不夠,誰也沒辦法。所以,就是後世為李廣鳴不平的,也只能說,他是命運不濟。

我個人覺得,命運的背後,應該還是有個人的原因的。李廣做為軍人世家子弟,個人軍事素質很強。而且也知道愛護士卒。如果是身先士卒的帶領戰士們打衝鋒,他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戰略規劃,或是在大的戰役中,相互配合,協調指揮,統籌全局的能力,恐怕比衛青差不少。這是我做為一個一般讀者在讀過《李將軍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後的感覺。可能未必對。畢竟我們沒有古代戰爭方面的專業知識做支撐。只能談點個人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