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的銀行理財產品?

廣發集團總經理


朋友們好!理財,往往是從銀行的產品開始!方便,品種多,最主要是熟門熟路,正規,有什麼事便於諮詢,值得信任!

現在銀行的產品,大體可以分為:保本保息類!保本浮動盈利類,非保本浮動盈利!下面給朋友們做個介紹及主要的產品!

一,非保本,浮動盈利類理財產品(R2穩健型)!理財產品中的主流,風險等級不一,以低風險為主,期限通常一年內,目前年化收益在4.5%至5.5%之間!優點是安全性較高,收益相對穩定,兼具一定的靈活性!不足之處是,收益和人們期望的百分之六,七還有差距…


二,保本,浮動盈利類(R1謹慎型)!目前碩果僅存的是結構性存款!期限通常,一季度,半年,一年!(據最新好消息,臨近年底,有可能部分銀行,趁機推出長達三年的產品)!優點是保本,部分銀行保最低收益!不足之處是無法自動轉存,按批次購買!目前增長最快,銷售最好的產品!需搶購!部分網絡平臺如支付寶等有代銷…

三,改良的定期存款!五年期,按月,季,年付息!無需擔憂提前支取!利息不取,自動按定存?本利一起驢打滾賺錢!綜合年化收益高達將近6%~!

以上給朋友們介紹的,都是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而且口碑好,信譽佳,經過市場檢驗!這幾款產品的特點是穩定性好,安全性高,例如最後改良存款保本保息,而且享受存款保險,收益卻堪比理財!朋友們根據可根據個人的自身情況,斟酌考察!


理財迦


線上可以購買的銀行存款產品,小編做了詳情的分析和比較,定期產品要屬億聯銀行的5年期產品,活期產品要屬富民銀行的富民寶。來看看他們有什麼好的地方。

1、定期產品億聯銀行的5年期存款產品

(1)利率高

5年期滿期利率5.45%,相當於基準利率2.75%上浮98.2%

(2)提前支取執行利率良心

提前支取執行靠檔計息,不像有的大銀行提前支取都是要執行活期利率。

持滿1年按照2.1%計息,相當於基準利率1.5%上浮40%

持滿2年按照2.94%計息,相當於基準利率2.1%上浮40%

持滿三年多一天,按照5.45%計息,相當於基準利率2.75%上浮98.2%(這條厲害了)

(3)起存金額低

50元即可購買,相比於幾萬起存的銀行存款產品,確實良心。


2、活期產品富民銀行的富民寶

富民銀行相當於5年期的創新型存款產品,持滿5年滿期利率4.8%,

  • 起投金額:50元起投

  • 起息時間:當天起息,節假日也是當天起息,比貨幣基金良心

  • 提前退出利率:現在提前退出利率4.1%,富民銀行提前一個自然日公佈提前退出利率

  • 提前退出到賬時間:隨時可以提前取出,提前取出基本實時到賬,即時沒有實時到賬,最遲24小時到賬。


互金圈


給你推薦目前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三款理財產品,存款性質,本金保障,低於50萬,保險100%理賠,而且收益固定!

第一款:京東金融“當日”系列三湘銀行靈活存

此款產品為存款性質,收益率4.4%,隨時可以存取,當日計息!

第二款:眾邦銀行眾邦寶


眾邦寶為30天定期存款,收益率4.5%,存款性質,本金無風險!

第三款:富民銀行富鑫寶


富鑫寶最低存放8天,收益率4.250%,8天后可以隨時存取,存放越久,收益率越高,存滿88天,收益率4.7%,提現即時到賬,存款性質,本金有保障,收益率固定,本人最推薦這款!


以上三款本人覺得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三款存款理財產品,最適合理財小白或者不能承受本金損失的理財玩家!


刀哥侃財


理財產品的話,主要看你想要低風險還是高收益?眾所周知,風險程度和收益是成正比,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低的,自然也可能收益會低一些。

如果說收益的話,一些地方銀行的理財產品相比四大行來說收益更可觀一些,前幾天我還收到一個5.1%收益的短信,是來自某郵的。不過,四大行可能就達不到5%這麼高的利息。還有一些支付寶,微信自己的理財產品收益也很可觀,購買的話直接就在手機買,倒是很方便,但是這些產品的安全係數相對國有銀行還是有所差距的,他們的監管沒有那麼嚴格,理財產品不知道有沒有被花言巧語包裝過,所以還是有很大風險的。

如果說安全性,就和存款是一個道理,四大國有銀行,一定是最優選擇。一個是銀行監管嚴格,理財產品的規則比較嚴苛,包括風險程度也寫清標明,自然還是安全係數更高一些。同時,國有銀行的倒閉風險遠低於地方銀行,所以安全性會更高。

除了這些,還要參考的就是流動性,有些理財產品存進去不可以取,有的是按天計息,隨時支取或者t+1支取,這兩種產品,應該每個銀行都有,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考慮選擇心怡的產品。


開過光的理財師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理財產品涉及個人風險偏好,個人財務,自己預期目標值,家庭情況等等多方面的內容。如果說單純的推薦你哪種理財我都覺得不合適。因為我並不瞭解你的信息。 無法做到具體推介薦。如圖一在你一二象限都達到了我才推薦你購買理財,為啥保險要排在理財前面呢?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很長,我們每一個人在家庭來說有多重身份(如兒女,丈夫,妻子,父母親的角色)我們需要為自己和家庭考慮,萬一我們出現意外或者發生重疾對家庭的影響,當然我不是讓你們去購買保險,但我個人認為一個人必須配置意外險和重疾險,這個是題外話,我不是來推薦保險的。

以下不考慮其他情況,只考慮風險偏好。如果是風險偏好為保守型的,推薦產品為銀行定期存款、銀行大額存單、國債、目前較火的結構性保本理財,短債基金,貨幣基金。目前3年期國債、大額存單、短債基金、結構性保本理財,均能達到4%以上。貨幣基金相對靈活,但收益相對較低。

如果是風險偏好為平衡型或者成長型的,推薦產品為銀行非保本定期理財佔主要,配置少部分股市型基金或者指數基金。建議使用定投方式參與,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風險。對自己有信心的有技術的可以配置部分股市票,推薦配置大藍籌股。

如果風險偏好為進取型的,可以配置股票、信託、資管計劃、參與風投或者P2P理財等。

個人淺薄瞭解,勿怪



Misscoffee1


今年的股票和基金市場低迷,另許多投資者將目光轉向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同的銀行推出自己的品牌,如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招商銀行的"招銀進寶"、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工商銀行的"穩得利"等,但單純看起個好的名字並不代表該理財就適合不同投資者,應該更深入的瞭解銀行的理財產品。



以幣種不同劃分理財產品,有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又分為傳統型產品和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其中傳統型產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收益較低,只有3%左右,但是風險也很低。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與匯率掛鉤,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但收益會比傳統型產品高許多。

近年來,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彙。現在短期、低風險的外幣理財產品銷售仍然非常火爆。



其實購買銀行理財投資者最關注的還是安全問題,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根據投資者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決定,通常投資人到銀行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會被告知,有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兩種。

顧名思義,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會確定固定收益或預期最低收益,風險較小。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有兩種,一種可以保證本金,叫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而另一種叫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就是銀行不會承諾保定投資人的本金不受損失。


坤鵬論



胖吉碎碎念


其實銀行理財產品種類很多,假如沒有針對性,討論哪家銀行理財產品好可能沒有意義。下面的介紹針對隨存隨取的天天理財產品。

銀行天天理財,最直觀的比較對象可能是餘額寶。以幾方面比較一下:

1.流動性上,銀行天天理財需要工作時間才能贖回,其餘時間不能贖回,這是弱點。

2.限額上,工作時間銀行天天理財贖回不限額,餘額寶限額1萬,這是優勢。

3.收益上,銀行天天理財較餘額寶收益高。

其實銀行還有一種理財,我稱它為天天理財升級版,最大的優勢是,資金放的越久,取出來時收益率越高。

目前瞭解到的是華夏銀行的步步增盈理財產品,收益率會高一些,可以瞭解一下


私行小學徒


根據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三類:

  1、銀行自家推出的理財產品

第一種就是銀行自家推出的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是銀行,一般風險較小,安全性高,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購買。我們可以通過官網查詢和了解到這些產品的說明,方便快捷。

  2、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

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主要是第三方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發行主體不是銀行本身,如保險公司發行的銀保理財產品、證券公司發行的券商理財產品等。相較於銀行本身的理財產品來說,風險較高,但這些產品能在銀行銷售,一般在風控上也是有把關的,因為出現問題,銀行也會有一定的責任,所以安全性較高。

  3、銀行推銷的理財產品

  對於銀行推銷的理財產品,我們要提高警惕。這類產品很有可能是員工私自推銷的,如果出現問題,很難把資金追回。


匯商所


1,買排名前十的p2p就不錯,你要求年化4個點,一點都不高,比如陸金所都可以完全滿足你的要求;

2,買中短期債券基金,年華7個點沒啥問題,但可能短期會有較小的跌幅,放一年年化7個點穩穩的,比如我閒錢買的嘉實超短債基金近半年收益已經5個點了;

3,券商推出的固息理財產品也不錯,我最近看了下年化5個點左右,對本金要求也不是很高,大概1萬起;

4,能接受短期的虧損,建議定投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或中證500指數,現在正處於歷史大底,年化15個點應該沒太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