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在蒞陽長公主首告之後,紀王、言侯、柳澄等人紛紛站出來支持複議時,梁帝明明是已經非常崩潰了。他叫來了禁軍,可是禁軍不聽他使喚。於是就叫來了御林軍,可是為何御林軍也不聽他使喚了呢?照理說,御林軍可沒有梅長蘇的人,為何瞬間也支持梅長蘇了呢?

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其實,這很大原因,是跟梅長蘇的安排有關。 梅長蘇可以說是籌謀了12年,才回來復仇,為赤焰軍伸冤的。他很清楚,如果要梁帝屈服,必須要手握兵權,要不然梁帝絕對不會輕易屈服的。

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所以,梅長蘇第一個爭取的對象是蒙摯。蒙摯手裡握有5萬禁軍,可以說,蒙摯的選擇,就是禁軍的選擇。在擊鼓鳴冤的時候,蒙摯的5萬禁軍倒戈可以說是讓梁帝非常氣憤。於是,梁帝就趕忙喊來御林軍。御林軍和禁軍可以說是梁帝身邊的兩大護衛軍,怎麼來說都可能一下子被滲透的。

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其實,這應該和靖王以及中書令柳橙有關。中書令是文官的頭,而靖王當時是太子,又手握軍權,可以說,將軍們只服強者。當擊鼓鳴冤前,靖王應該是已經給御林軍做過一些思想工作。

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雖然不一定能很快收服御林軍頭領,但最起碼,在擊鼓鳴冤的時候,梁帝已經老態盡顯,禁軍又已經站出來支持靖王,文官支持靖王,言侯爺支持靖王。可以說,瞎子都能看得出來,靖王已經掌控整個朝局了。能做到御林軍統領的人,肯定不是個瞎子,既然能看得出來局勢走向,誰又會找不痛快呢?

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所以說,當梁帝快崩潰的時候,御林軍只是出了人,站隊看看。並沒有下令發起攻擊,可以說,這一瞬間,他們都成為了靖王的人,也就是都成為了梅長蘇的人了。

琅琊榜:金鼓鳴冤時,御林軍為何瞬間倒戈?果然是聰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