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為何在統一後,可以迅速崛起,最終成為歐洲一霸?

小羊說說影視


阿拉伯人有一部童話故事集《天方夜譚》,德國也有一部《格林童話》。可是與《天方夜譚》的故事多取材於民間不同,《格林童話》裡有數不清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德國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王子和公主呢?

這可就說到了德國人的傷心事。

曾經在上千年的歷史中,德國都遊離在主流世界之外,是不折不扣的一盤散沙。雖然掛著一個“神聖羅馬帝國”的名頭,但是就像伏爾泰所說,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300多年,在歐洲興起了一大堆的短命的王國。古羅馬帝國的文明在這些蠻族國家的手中被摧毀殆盡,歐洲甚至要倒退回原始文明,直到一個叫做查理的人出現,建立起了查理曼帝國。

在源頭上,德國、意大利、法國都衍生自查理曼帝國,可是與西法蘭克原為查理曼帝國的本土不同,東法蘭克是查理大帝在800年前後打下來的。為了鎮壓當地民眾的反抗,查理大帝就像周武王一般封建了很多諸侯。可是查理大帝還沒有完成帝國的整合就去世了,他的三個孫子瓜分了帝國各自發展,歐洲此後再也沒有統一。

(凡爾登條約約定的三分天下)

東法蘭克因為地方諸侯勢力太強,國君的集權統治一直不穩固。按照分家時的約定,羅馬帝國皇帝的位子一直在東西法蘭克國王之間輪流來做。可是在911年東法蘭克最後一個加洛林血統的君主孩童路易去世後,東法蘭克的諸侯們沒有再邀請西法蘭克的加洛林君主來繼承王位,而是選擇擁戴了一個地方諸侯做皇帝。真正意義上的德意志國家的歷史,是從這時候開始算的。

地方諸侯能被推舉為共主皇帝,要麼因為太強,要麼因為太弱。不幸的是,德意志的皇位卻是因為太弱才被推舉為皇帝。當然,這種弱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德國的皇帝曾經牛氣過一陣子,可是最終在和地方勢力爭鬥的過程中還是敗下陣來,形成了七國爭雄的局面。最後,由教皇一槌定音,《黃金詔書》規定皇帝從七個選帝侯中推選產生。這意味著,德國有七個家族有資格繼承皇帝位子。這個詔書確認的選侯選皇帝制後患無窮,是妨礙德國統一的一個重要因素。恩格斯就曾經指出:“皇帝要由選舉決定,這就絕對不允許一個王朝的權力成為民族的體現,相反地只要各諸侯開始感到某皇室的權力變得十分強大,就經常引起王朝的更替。”

(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

歐洲的地緣政治一直都很脆弱,而且歐洲地區沒有一個有足夠能量核心板塊來提供統一所需要的能量,只在法國境內有一片相對廣闊的地區利於發展農業。法國由此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實力,逐漸形成了統一的王權國家。當法國面對著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神聖羅馬帝國,它採取了相當霸道的對外策略。

法國與德國千年來爭鬥的根源,在於當年《亞琛條約》分家時中間的土地歸屬。由於德意志的體量太大,法國不能容忍德意志維持統一所釋放的能量。所以,法國長期插手德國事物,使得德國越發分散,始終不能積聚起統一的勢力應對外來威脅。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原本是有能量統一德意志地區的,他們佔據了大多數的德意志地區,還擁有西班牙海外領地,勢力強大一時。可是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期間,法國極力攪弄風雲,摧毀了奧地利試圖統一德意志的努力。這使得法國維持了在歐洲大陸200多年的霸權。

(德國錯失的統一:威斯特伐利亞合約)

德意志人由於分裂的現實政治,域外大國紛紛都在德意志國內施加影響,使得德意志國內的政治環境更是複雜。除了深受奧地利影響的南部德意志地區,還有瑞士周邊的德意志諸侯唯法國馬首是瞻,而在北海沿岸的德意志諸侯,則受制於西班牙帝國。德意志人生活在德意志土地上,卻只能仰他國鼻息。千年以來,德意志人建立自己的統一帝國的一系列政治訴求,都被域外大國聯手摧毀。德意志境內一直上演著中國春秋時期的列國爭霸,作為周天子共主的,則是南部德意志諸侯盟主——哈布斯堡的奧地利公國。

德國人的統一的使命,是一次意外的僱傭兵經歷。而這次做僱傭兵的,原本也不是德意志人,而中世紀十字軍中的條頓騎士團。由於十字軍在中東地區的挫敗,條頓騎士團不得不自謀生路。恰在此時,波蘭國王受到古普魯士人的侵擾,不勝其煩,因此就像周天子對秦非子承諾的一樣,若能打跑古普魯士人,就把那片土地作為獎賞。沒有根基的條頓騎士團接下來了任務,通過了半個世紀的征服戰爭,成功地擊敗了古普魯士人。波蘭國王雖然兌現了承諾,可是在波蘭國家興盛的時候,條頓騎士團曾經兩次被波蘭軍隊擊敗,雖然保留了封地,卻是成了不折不扣的波蘭的小弟。

(普魯士是作為嫁妝併入的德意志領土)

條頓騎士團的最後一任團長,是神羅帝國七大選帝侯中的勃蘭登堡公爵。直到這時,普魯士才真正與德意志產生了聯繫。最終在1701年,隨著波蘭國家的控制力度減弱,普魯士公國從波蘭控制下獨立出來,成了普魯士王國。在腓特烈一世、威廉一世、腓特烈二世祖孫三代85年的勵精圖治下,終於把這個位於波羅的海邊上名不見經傳的小邦國變成了歐洲五強:英國、法國、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


這是普魯士用刀劍打出來的江湖地位。腓特烈二世,他跟三個女人打了一場世紀之戰,一手把英國送上了日不落帝國。從1756年至1763年,歐洲爆發了七年戰爭。此次戰爭的起因說來也怪,原來是腓特烈三世歧視女人,諷刺了當時最有權勢的三個國家的女性當權者,即奧地利大公特蕾莎、俄國沙皇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和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他在信中稱她們是為“三條襯裙”,結果,導致普魯士王國被惱怒的三大強國抱團吊打。

(七年戰爭打出來了普魯士的威名)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被動參與了這場戰爭,即是平準戰爭。正是由於七年戰爭的爆發才使得俄羅斯無暇東顧,無力支援早有勾結的準格爾部,乾隆皇帝這才一槌定音,把康熙雍正兩朝都未解決的準格爾問題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麼說來,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當年的壯舉,反而成就了乾隆的十全武功。

這場戰爭,普魯士以一敵三,長期遭受敵方優勢兵力的圍攻(此君的處境,比起拿破崙時的反法同盟相差不了多少)。他幾度想要自殺,然而還是憑藉著堅強的韌性,熬到了戰爭勝利。其實也很難說戰爭勝利,因為戰爭結束後,普魯士毫無所得,但是普魯士能征善戰的名聲傳遍了歐洲,腓特烈二世被成為腓特烈大帝,是當時歐洲第一名將將軍。在戰後,普魯士策劃了兩次瓜分波蘭的國際行動,他將波蘭的領土劃給俄國和奧地利,建立起與俄國與奧地利的友誼。

然而,七年戰爭的尾聲還在繼續,法國賣腎援助美國,最終國庫被打空,爆發了大革命,拿破崙橫空出世。在拿破崙帝國期間,普魯士的國土面積一度損失三分之二,波蘭復國。但是普魯士也因此建立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方向,此後開明專制成為普魯士最大的特點。拿破崙戰敗後,英國不希望法國過度削弱,普魯士執意弱化法國的努力被英國阻止。

(普魯士被拿破崙欺負慘了)

拿破崙三世即位後,法國再次謀求霸權,並且在克里米亞戰爭後,法國再次如願以償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俄羅斯帝國由於戰爭失敗,不得不把主要國防方向搬到了西線。由此,德意志再一次成為東西方對抗的前沿。經過拿破崙戰爭的洗禮,德意志的民族情緒高漲,各個邦國很有危機意識,他們組織了德意志統一代表大會。普魯士王國的首相俾斯麥,通過鐵血政策,最終以將奧地利和漢堡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方案統一了北德意志。

德國的統一在當時的歐洲被稱作“天塌了”的事件,因為200多年來歐洲的均勢平衡被打破了,各個國家都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對外策略,來適應初生的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成立)

德國統一的時間恰到好處,因為當時的國際政治已經從控制貿易的自由資本主義轉向控制土地的金融帝國主義。

尼德蘭率先開拓的貿易帝國的路線被英國發揚光大,他們已經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直接控制土地的殖民帝國的模式中發展出來以貿易為帝國核心的殖民統治制度。控制土地,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基本的殖民地建設,才能夠順利地掠奪當地的物產。這對資本家來說,也是一種成本。他希望連這些成本都不用支出,而通過扶持代理人統治的方式,用貿易的形式獲得更大的利潤。英國人憑此建設了“日不落帝國”,在全球都有殖民地,最重要的是英國人控制了貿易線路。

可是隨著殖民地剝削程度的加深,以及殖民地反抗程度的日漸增強,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建設更加強大的軍隊進行鎮壓。為了避免產生更多的反抗行為,殖民者在重要地區建設軍事據點進行領土控制。國家的軍事支出變得龐大起來,以國家為貸款對象的金融業蓬勃發展起來。原本應該要投入到新技術研發的資金被用到了金融領域,使得這些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形成了大量的中間食利階層。他們在國內無所事事,揮霍無度,完全是靠著海外殖民地的利息收入來養活自己。如此一來,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工業領域逐漸空心化了。


(英法殖民帝國成了金融帝國)

更為致命的是,當老牌貿易型的殖民帝國,逐漸過渡到領土型的殖民帝國,他們一方面要獲得更多的利潤要求他們開放市場,另一方面又要對殖民地的控制加深以獲得穩定的金融收益。由此新舊殖民帝國在殖民地劃分方面產生了重重矛盾,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的爆發。

德國統一的時間點,恰恰是在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從貿易型殖民帝國向金融型殖民帝國過渡的時期。同時間,在德國和美國興起了以電力技術為基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英法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他們的產業空心化已經形成,國家資本都用於掠奪殖民地的產出,在新技術領域投入遠遠不如新興的德國。

而且,德國在此時,還恰到好處地藉由教育改革,儲備了足夠多的人才。德國的教育改革湧現出的世界級牛人甚至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

這次教育改革被稱為洪堡教育改革。在德國內憂外患(拿破崙戰爭)時期,洪堡在普魯士王國上下奔走、力排眾議,呼籲走科教興國之路。他的諍言令原本無所作為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警醒,接受了他的建議,決定超常規猛增教育經費,籌建一所重點大學,並決定每年為該校撥款15萬塔勒。受洪堡影響,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國王提出了他平生最英明的觀點:“我們必須以精神來彌補國力的不足。窮則思變,必須大興教育,以此來挽救國家,使德意志民族重新崛起。”

(洪堡教育改革)

普魯士在內憂外患下,堅持了“科教興國”的戰略,隨著大量的投入,外表並不起眼的洪堡大學吸引和培養了無數精英人物,在相當漫長的時期內成為世界學術的中心,並使柏林成為當時歐洲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洪堡同時還主導了普魯士義務教育制度的改革,讓所有階層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教育,很多教育制度沿用至今。

德國的地緣政治環境可謂很差,是四戰之地,獲得統一實為僥倖。然而正是因為糟糕的地緣環境,才使得德國人的危機意識一直都很強,使得共同的民族意識得以形成。普魯士王國的統一,順應了這種民意,使得德國以一個統一的國家出現在中歐地區。

統一之後的德國,遇到了英法殖民帝國產業空心化的歷史進程,德國工業化的路徑甚至沒有受到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強烈競爭。德國糟糕的地緣環境,又逼使德國優先發展軍事工業,使得德國重工業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在短時間內得以完成。

德國在統一前後執行的教育改革以及科教興國的戰略,使得德國在人才儲備上始終名列各國之首。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工程師逐漸成為生產力的象徵。德國以強大的技術人才儲備,迅速崛起成為新興的工業國,在1913年其年度國民工業生產總值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英國只是憑藉著百多年來的積累,在總量上還勝德國一籌。

德國在普法戰爭中獲得了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以當時的購買力,50億法郎相當於7億兩白銀,而法國人卻在三年內就還掉了賠款,這使得德國的工業化有了充足的基本積累。

(德國一戰時軍隊裝束)

摩拳擦掌的德國想要獲得陽光下的土地,並且它想要改變四戰之地的地緣處境,藉由發達的工業力量,還有現金的參謀本部的軍事制度,他們挑起了戰爭,希望通過6個月的戰爭徹底改變德國的戰略困局。始料未及的是,這場戰爭6個月後並沒有結束,而是一直打了4年,直到俄羅斯、奧匈、德意志三個帝國因戰爭崩潰而結束,德國的國運也由此遭受巨大挫折。


而知而行的歷史


1國家統一在國內形成了統一的市場,運用國家力量,發展鐵路,興辦教育,為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抓住了以內燃機,電力,化工等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遇,革新生產技術,起點高,發展快,經濟實力快速增長

3統治階級團結一心,尤其是俾斯麥宰相,為德國制定了符合國情的外交政策,為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4英法有廣闊殖民地,資本輸出較多,對國內新技術的革新,反應緩慢,工業經濟競爭實力被反超


汝天寶


在19世紀60年代,德國的工業產值位居世界第四,落後於英國、法國和美國。可到了90年代,德國已經成為了歐洲第一工業強國,並且和美國一起領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什麼樣的力量使得德國迅速崛起呢?

一,德國建立了強有力的國家經濟體制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家的統一。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德國實現了國家的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這是一個由27個邦國組成的聯邦國家,有54萬平方公里土地,6500萬人口,其面積和人口都在西歐地區排名第一。帝國成立後,帝國境內的幣制、關稅、經濟法規、鐵路管理都得到了統一,使得廣闊的中歐地區出現了一個強大的統一市場,為德國的崛起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

德意志帝國建立

德國統一後,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和軍工相關的重工業得到了國家的重點支持,這直接刺激了德國的軍火企業的擴展。1870年到1913年,德國克虜伯工廠職工從7000人增加到了8萬人。軍火又刺激了鐵路、鋼鐵、機械、冶煉等產業的發展。由於軍事上的需要,德國的經濟的一大特點是干預盛行,這在當時盛行“自由主義”的歐洲來說,可謂別具特色。

在德國統一的過程中,德國的國內矛盾得到了緩解。早在50到60年代,普魯士的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開始迅速融合,兩大階級的矛盾開始調和。許多容克貴族投身於工業化建設,而資產階級也不斷貴族化。帝國建立後,出臺了帝國憲法。憲法明確規定了德國是一個皇帝領導的立憲制國家,雖然皇帝大權在握,但是資產階級卻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處。

19世紀下半葉的德國成為了歐洲工人運動的中心。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俾斯麥一面用強有力的手段來鎮壓工人運動,另一方面又出臺一系列的社會立法,以保障下層人的基本利益,如規定了每天6天工作制,工資按時結算,禁止使用童工等。同時,德國還建立了世界最早的社會福利制度,到1900年,德國的社會保險總額高達5億馬克,當年有500萬人領取了社會保險。俾斯麥曾說,這是在帝國中加幾滴社會主義的油。

二,對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視

德國是世界最重視科技和教育的國家之一。德國統一後,德國實現了普遍義務教育,公民接受教育就如同服兵役一樣重要。到1895年,德國的文盲率只有0.33%。德國還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這為德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德國是一個出產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國度,在統一之前,這裡就出現過開普勒、高斯、歐姆等偉大的科學界奇才。德國統一後,國家組建了許多科研機構,如國立物理研究所,國立化學研究所,國力機械研究所等。加上德國大學的教育的嚴謹,使得德國在19世紀的科學人才輩出,如愛因斯坦、普朗克、玻恩等。自從諾貝爾獎設置以來,獲得該獎的一半都是德國人。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德國十分重視科學和生產的結合。作為後期國家,德國沒有廣闊的殖民地,因此能將資金集中投入電氣、化工、鋼鐵、光學等新興的產業。德國還十分重視引進外國的先進科研成果,並將之運用於生產,19世紀的許多科學成就都在英國產生,然而首先運用卻在德國。在這個過程中,德國產生了基礎物理研究、運用科學研究與生產過程有效結合的體制,這大大提高了科學向生產轉化的效率。

教育科學的高度發展,技術的高效轉化,使得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發明層出不窮。1866年,西門子製造出了世界第一臺發電機,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到1907年,德國使用電動機的企業已經有7萬多家,佔據三分之一的份額。1876年,奧托發明了內燃機;1885年,卡爾·本茨創制了世界第一臺汽車,人類進入了汽車時代。

三,其他原因

除了國家體制和對科教的重視以外,德國能夠迅速崛起的原因還有很多。例如,德國獲得了法國鉅額的戰爭賠款和礦產供應地。普法戰爭後,法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了德國,這裡擁有豐富的鉀鹽礦和鐵礦石,這位德國的重工業發展提供了條件。1873年,法國向德國支付了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德國憑藉此資金償還了國債,鞏固了金本位制。

同時,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歐洲總體處於和平的環境中,這也是德國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俾斯麥奉行“均勢外交”,他通過協調俄奧關係,挑撥英俄矛盾,加深英法對立以孤立法國,抑制法國的復仇主義。德國還不斷在巴爾幹半島製造緊張局勢,以牽制俄奧等國。

德國現代農業

另外,農業的改造完成為工業化提供了基礎。德國通過對土地的集中,機械化的不斷推廣,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等實現了農業的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為工業提供了保障和生產資料、資金以及自由勞動力。反觀法國,由於小農經濟長期盛行,嚴重阻礙了工業化的深度發展,使得法國工業進程遲緩。

交通的建設也是工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德國就開始建設鐵路。到1850年,德國鐵路總里程為6000千米,是法國的兩倍。到80年代,德國密度位居歐洲第一。鐵路的建設帶動了重工業的發展。19世紀40年代以後,德國各現代型鐵廠中50%以上的產品用來供應鐵路建設。內河航運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通過開鑿運河,建設大型港口,德國的航運得到飛速發展。1871年至1914年,德國的輪船總噸位由8.2萬噸增加到510萬噸,和英國相提並論。德國的魯爾奧特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港口。

結語

在19世紀,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堅持了自由主義的經濟理念,然而德國卻走上了國家干預經濟的道路。但英國和法國沉醉於第一次工業的成果洋洋自得並將資本大量投資於海外的時候,德國卻大力發展新科技和新產業,實現了對英法的彎道超車。德國的經濟模式為後來的羅斯福新政提供了一個樣本,是現代經濟模式的先驅。德國崛起的經驗對我國實現經濟騰飛和民族復興有所啟迪和借鑑。


澄澄看世界


這脾斯麥的政治策略有關:1871年1月18日,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宣告成立。對於德國來說,統一是它作為一個大國崛起的明確標誌,同時也是它承受各種新的壓力與義務的開始。這個新崛起的大國擁有非常矛盾和脆弱的一面,這些突出表現在政治結構、社會結構和戰略決策體系三個方面。

政治結構:從國內政治來看,德意志帝國的成立完全是妥協和平衡的結果。 雖然統一後的德國擁有一部憲法,但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化憲政國家,其政治體制基本上是屬於“混合型”:既是君主制與民主代議制的混合,同時也是聯邦制與中央集權制的混合。

社會結構:統一後的德國社會也是一種充滿矛盾和各種張力的結構,其主要矛盾包括德意志傳統的分立主意和統一國家之間的矛盾,及與社會階級層,特別是資產階級和容克地主之間幾乎勢均力敵的對立。

戰略決策體系:德意志帝國政府的代表是宰相,向皇帝負責,主持處理日常的政治事務,外交也由宰相負責。但是在軍事領域,宰相的權利極小。德國的軍事制度基本上是普魯士軍事制度的延伸,是在絕對王權體制下形成的、由皇帝一人獨斷的軍事制度,宰相在當中象徵性的發揮一點作用。

二、俾斯麥的外交戰略

在德國統一初期,俾斯麥仍然延用普魯士時期的一些老方法來應對周邊新出現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是在向別的一些強國示弱,“裝作”自己還沒有崛起,這也有可算是一種德國式的“韜光養晦”。在1875年由俾斯麥一手拉響的“戰爭在望”的危機對俾斯麥個人的打擊十分沉重。1875年5月底他提出辭呈,遭到威廉一世皇帝拒絕後又離開柏林前往瓦爾青休假,一直到11月才重新回到柏林工作。在此次危機中,這種德國式的“韜光養晦”遭到了嚴峻考驗,這讓俾斯麥明白“低姿態”是遠遠不夠的,從那時起,俾斯麥的對外政策也越來越充分地考慮德國崛起這個新的現實,逐步體現出一種深遠的、全局性的戰略謀劃。

在近東危機中,俾斯麥清楚地認識到在東方問題上德國越是積極主動,出境就越危險,所以俾斯麥的基本原則就是緊緊抓住在東方問題上直接利害關係最小的這一點,儘可能的迴避。在危機中,俾斯麥的基本目標有兩個,一是不能爆發歐洲大戰,因為這場戰爭最終必將涉及到德國;二是不使俄奧中的任何一方感到被孤立,從而導致其向法國靠攏。可以說,俾斯麥在1875—1878年近東危機和柏林會議期間的全部政策,都是圍繞這些目標和原則展開的。危機過後,德國背棄了更多的國際義務,同時德俄之間的關係也降到了一個冰點。

1878年的柏林會議後,俾斯麥開始用更加主動的方式來塑造歐洲的政治格局。而俾斯麥對德國崛起的定義也顯露出這位傑出的政治家的智慧,定義統一後德國為歐洲大陸的強國,或者說是歐洲大陸“潛在”霸主。這種定義是德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德國不同於英國和俄國,它們身處歐洲大陸的東西兩個側翼,歐洲事務對其衝擊較小,而德國處在歐洲大陸的中心地帶,所以,歐洲事務對其衝擊較大,德國只能將重心放在歐洲。

德國重視工業發展,通過吸收他國發展經驗和技術,加上德國人特有的細緻,最終使德國發展迅速,迅速成為世界性大國。


帝國飛車


德國的崛起其實有很多原因,這裡我就說一說主要的幾個吧。

一、統一使國家權力集中

德意志在統一之前,各邦國都有自己的經濟政策,金融政策,他們有自己的貨幣,金本位制,度量衡制度。而且各邦國的邊境都設立了稅收關卡,對邦國之間來往的商品課以貿易稅。這些都嚴重的阻礙了德意志政治經濟的發展。德意志的統一結束了中世紀以來德國四分五裂的局面,掃清了阻礙德意志政治經濟發展的障礙。

統一前的德意志

統一之後,德國政府頒佈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統一了全國的度量衡,貨幣,施行了一系列經濟和金融政策,有力地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德國的統一正好趕上了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潮流。德國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在某些領域甚至趕超了最早開展工業革命的英國。

現在的德國

德國的煤炭、化學、鋼鐵、電氣產業十分繁榮,實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同時,工業的繁榮又給德國社會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就業率的提升則提高了德國國民的收入。同時,德國的城鎮化也快速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德國經濟的騰飛,德國國內外貿易十分繁榮,為德國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德國宰相俾斯麥

三、德國教育的發達

第二次工業革命最本質的特點,是自然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德國有著重視教育的傳統。發達的教育不僅為德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科學家,而且培養了眾多的高素質的勞動者,為德國工業的發展築牢了基礎。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一讀歷史


之前德意志地區已經積累了很多的人口,其中萊茵區的工業在統一前在歐洲大陸已經是首屈一指,加上阿爾薩斯洛林的工業和法國提供的十億美元的賠款,當時相當於七億兩白銀,這麼好的條件,德國崛起是正常的


帝國曆史


統一前的科技,工業產值,民族凝聚力在歐洲就屬一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