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周天子減免稅賦,吸納流民,結盟諸侯自保能強大麼?

京東李達康


從兩週的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周王國的所有重大改革,都是從周王畿內肇始。

為什麼周王室要首先推動改革?

這是因為眾多舊制度的存在,已經讓周王室無法維持對整個周王國的有效統治,所以不得不改。到西周中晚期之時,西北的戎狄、東南的蠻夷輪番向周王國發起攻擊,內部諸侯國卻始終難以調動、甚至隱隱有不朝於周王室的現象。抵禦外部戎狄異族與鎮壓內部反叛諸侯國,都需耗費龐大的國家資源。

西周時,理論上諸侯要向周王室進貢,但王畿以外諸侯的進貢大多象徵意味居多,並不足以維持周王室龐大的軍費開支。例如楚國作為子爵國,最開始周王室指定楚人進貢的物品是苞茅,就並非什麼貴重之物。當楚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之時,他們也確實無法進貢更加貴重的物品給王室。分封在偏遠地帶的諸侯,他們更重要的任務是“武裝殖民”,在當地征服戎狄異族,以確保周王國的安全。因此,大多數週王畿之外的諸侯國,其實進貢義務並非十分沉重。因此,周王室日常開銷及軍費,大多得依靠周王畿內部的支撐。

但理論上,天下諸侯確實有配合周王室四處征戰的義務。可在分封制下,各諸侯國自成一國長達兩三百年後,周王室要調動這些諸侯國確實是越來越困難了。這樣的狀況下,周王室的消耗當然極大,周王畿內的資源慢慢地就不敷使用了。

想維持周王室的強大,改革當然是迫在眉睫。

到了西周晚期,周王室主導了兩場重大變革,對歷史的後續發展影響巨大。

周王室的第一次改革,是周厲王的“專利”改革:將周王畿內的土地山林資源“國有”壟斷經營,以維繫周王室龐大的軍費開支。“專利”改革表面上並未增加賦稅,但壟斷經營勢必獲得壟斷利潤,長期而言明顯就是與民爭利,勢必極大地增加了民眾的負擔,是變相地增加了賦稅。所以,到了周厲王晚年,被“專利”改革剝削了數十年的鎬京民眾為此突然發起“國人暴動”,推翻了“暴君”!

周王室的第二次改革,就是周宣王的“不藉於千畝”改革:放棄藉田制,將王室土地“私有化”給權貴階層代為經營,周王室只管收取賦稅。表面上,“不藉於千畝”改革,收稅方式由“藉法”改成“徹法”,稅率都是十分之一,並未增加。但由於“不藉於千畝”改革後,代為經營王室土地的權貴們不但要交稅,在發生戰爭時還需組織軍隊、參加周王室的對外戰爭。這意味著,改革後權貴們不但要交稅,還要承擔軍賦!因此,如果不發生戰爭,底層稅務負擔確實較輕;可一旦發生戰爭,底層賦稅負擔就會大幅提升!

所以,西周晚期周王室兩次改革後,周王室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不得不增加了底層的賦稅負擔——這當然是飲鴆止渴,最終西周滅亡,也就是自然而然之事了。

西周覆滅後,進入了東周。

東周時代,周王室實力甚至不如鄭國、魯國、宋國、衛國等等諸侯國,墮落成了三流諸侯國。周王室唯一的優勢,就是擁有第一無二的名頭。這一優勢下,讓普通諸侯國不敢輕易侵犯周王畿。

在實力墮落成三流諸侯國後,周王室如果減免稅賦、結盟諸侯自保能強大起來嗎?

其實在東周初,周王室基本就採取了這種策略。周平王與周桓王兩代周王期間,周王室的對外戰爭大多依靠晉、鄭兩個諸侯國。王室軍隊雖然參與,但多數情況下並非主力。因此,相對來說,周王畿內民眾的稅賦較低。在與鄭莊公產生矛盾後,周桓王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四處結盟諸侯以自固。可在公元前707年,王室聯合衛、陳、蔡三國大軍前往進攻鄭國,依然在繻葛之戰中慘敗於鄭莊公。

王室大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自身軟實力與硬實力都不如鄭國,沒有贏得當時實力派諸侯國的支持。繻葛之戰爆發時,齊、魯、宋三國,其實都是鄭國盟友;衛、蔡、陳三國雖然助王室,但這三國軍隊戰鬥裡較弱,且都是鄭國當年的手下敗將。

進入東周後,天下大亂,僅僅依靠減免賦稅、收留流民已不足以強大自身。要想強大自身,必須通過一系列的徹底制度性變革,才能脫胎換骨,踏上壯大之路。

但顯然,東周的歷位周王,都不足以主導這樣的變革。

而那些進行了變革的諸侯國,如楚、齊、晉等等,都在春秋時期慢慢壯大起來,成為東周的霸主之國。所謂“減免賦稅、吸納流民”不過是簡單的開源節流舉措,並非制度性變革,還不足以讓周王室重新復興,在亂世中鶴立雞群。


欲雲談史論今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分清周王室的兩個重要的時期,以及它的來龍去脈。

早在西周時期,自武王伐紂開始,天下各個部落之間,幾乎對於周都是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因為,周傾覆了殷商,成為天下各部落中最有實力的一個頂級部落。正是從這一時刻起,周天子成為“天下共主”,此時這個稱謂對於周天子來說,是名副其實的。

這一時期的周天子,藉著伐紂的餘威,開始號令其它部落,比如,各個部落之間,必須沿用周王室的傳統禮節,更有其它各個部落頭領地位的確認分封,部落地盤的分配與調整,都要由周王室所認定與許可,也就是說,部落之間,誰想出頭成為諸侯、想擴充地盤,必須經過周王室的批准。

當然,想成為周王室的成員與附屬,就必須按照規定給周王室納貢上禮,而作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隨時可以徵調各諸侯國和部落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統一使用,如果對此抗拒,就會遭到整個聯盟的無情征討和打擊。

這一時期,周王室的威權可以是軍事征討,可以是宗法制度,也可以是禮樂制度的約束和影響。

但是,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那就是,周王室與諸侯國或者說部落之間的關係不是緊密相連結的一體關係,換言之,周王室的統治不是集權的統治,諸侯國與部落之間都是獨立的存在,周王室不參與這些諸侯國與部落內部事務的管理。

在周王室絕對威權的條件之下,這種鬆散的聯盟關係持續了很久,這一時期,周王室的權威不容小覷,基本沒有諸侯國敢於挑戰周王室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與威權。

可是,僵化的周禮、固步自封的周王室,就這樣延展了數百年,而昔日的諸侯國與部落聯盟,卻紛紛成長壯大起來。


那麼,誰先捅破周天子外表華美,內裡已經衰朽了的長袍的呢?

那就是犬戎的入侵。

本來,西周到了中期的時候,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這一階段,周王室已經勉力守成而已,到了周幽王在位時期,內政不修,國人皆怨,公元前711年,也就是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與犬戎軍隊直接進攻周王室都城,殺周幽王於驪山下,以至於西周自此滅亡。

及至諸侯聯軍擊敗犬戎,又擁立宜臼為平王,遷都洛邑,這已經是東周的開始了。

在東周這一階段裡,周天子的實際影響力已經漸趨式微,而諸侯國則紛紛野蠻成長,直到後來,膽大的諸侯國已經開始公然無視周王室的存在,甚至挾制周天子,以其名義去影響其他諸侯,周王室此時已經就是一個被動的存在了。

那麼,“如果周天子減免稅賦,吸納流民,結盟諸侯自保能強大麼?”

對於題主這樣的提問,子由以為,早在西周時期,周王室號令一下,諸侯之間、大小部落之間,哪個敢不尊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樣的情況之下,還用得著周王室去兢兢業業的留意稅賦、吸納流民、結盟諸侯嗎?

而到了東周時期,周平王宜臼出身為前朝的廢黜太子,本身就是諸侯擇選而擁立,他還能有什麼威信與話語權?

周王室已經就是一塊金字招牌而已,它哪裡有什麼留意稅賦的地界了?至於說吸納流民,結盟諸侯,更是無從談起。

及至到了春秋戰國的大幕拉開,五霸鬥爭,七雄搏命,你方唱罷我登場,此時的周王室真就成了一個做壁上觀的看客,可是,看來看去,走了一步錯棋,周赧王聽信了楚王的泛泛大言,竟然以周王室的名義號召六國共同出兵討秦,事情沒做成功不說,公元前256年,秦國的虎狼之師攻進周王室的都城洛邑,絲毫沒顧忌與客氣,殺了周赧王,周王室至此煙消雲散。


走進歷史,共向未來。我是頭條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子由,諸君有不同論斷與建議請關注我,或者在評論區留言。


子由


這個是不可能的,首先周天子是不可能不收稅的,周天子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有一大批的臣子要養活,有一大堆的王室子弟要靠賦稅過活。

其次,就算周天子真的不收稅,但他有能力接收難民嗎,畢竟周室的土地到春秋戰國已經不大了,那就意味著他接收的難民是有限的,那有限的人口能給他帶來這麼大的人口紅利嗎?可能性並不大!

再說,如果周天子敢這麼幹,恐怕立馬會被諸侯各國群起而攻之,畢竟古代各國最看重的就是人口了,你偷偷吸引人口就算了,還光明正大的搶人,恐怕大家都不會安心吧。各諸侯都不是傻子,不會做看人口流失的。

再說,周之所以失天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是生產力的發展,是鐵犁牛耕!那一套舊的周禮制度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力的發展了,周沒有順應時代改革,就算多麼強大的實力也會逐漸的衰落!

所以,周天子要想奪回江山,靠的只能說自我革命,改革舊的周禮制度,不再依據血緣關係,依據宗族關係任命大臣,推行郡縣制,軍功制。廢除分封制,唯才是舉。逐步擴大土地,進行兼併戰爭,遠交近攻,先攻弱後攻強,擴大的土地可以便宜租給流民,逐步增加人口,高築牆,廣積糧,緩稱霸!(這裡我沒說估計商業,因為從當時實際來看,商業確實沒有農業關鍵,只有農業發展了,才能提供大量資源,提供充足的剩餘勞動力。)

所以周天子想要圖強,也只有變法改革這條路,靠著諸侯發兵抵禦來敵,無異於與虎謀皮,無非是趕走了一個,又來了一個罷了!



趣說古今事


假如這樣做了,周天子就等於先自毀長城!

皇朝稅收的意義

帝王家對於賦稅的制定,並非是隨心所欲,想減少或免除就可以立即行動的。

周代是奴隸制國家,自夏代分五服以來,賦稅和管理的層次十分明確和嚴謹,從甸到荒,每一個級別的稅收範圍和容量,都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稅收作用在於:

一、穩定社會機器,讓民眾有所約束,並形成健康的社會非約定性規則!

二、維持皇室和統治階級的資源分配,保證國家機器的運轉得以有序進行!

那麼到了周代也是一樣的。姬昌在迴歸了周國後,第一時間便是穩固住管轄境內的奴隸,史稱“有亡荒閱”,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基層奴隸的勞作對於社會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決定性作用,所以稅收問題,其實是屬於根基問題,而諸侯亂戰問題,只能說是表象問題!

因此周代的周天子,是萬萬不能在當時“諸侯割據,中央式弱”的情況下再給自己增加“財政腰斬”的風險。

“流民湧入,賦稅為零”,這就相當於在啃周天子的老本,而且讓流民沒有了納稅壓力,這就會導致社會出現民眾亂象,沒有壓力所束縛的民眾,就會讓國家的穩定出現奔潰,相當於周代的“國人暴動”的階級更擴大化,若說國人暴動僅是貴族的一場發作,那麼若是減少或停止稅收,相信就連平民百姓,都是有著膽量來和這個“無力懦弱”的政府鬥爭一番!


從武王劃分封,給予諸侯封地和權利,人民和稅收權,這就等同於建立了一個合理的政治生態環境。稅收是一種國家共識,即便貴族和統治階級之間存在著內部鬥爭,但是他們依舊是最上層的階級人物,這種共識就絕不能被推翻和否定!


稅的主體是糧食!

西周早期的稅收主體其實是以糧食為主,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低下,解決溫飽,是為最大的民生問題,所以當時所謂的貨幣,實際意義要比糧食小得多,西周的稅收被稱為“井田制”,井田制的本質是農民和奴隸出勞動力,讓他們在“公田”上勞作,但是公田卻與他們沒有關係!

“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孟子·藤文公上》

所以周代的稅,本質而言,實際上是農民和奴隸的勞動力,並非是現成的物質!

所以稅收,才是周天子的立足之本,才是他持續進行貴族生活,統領貴族們進行國家運作的資源來源。假若周天子十年不納稅,那麼就意味著把當時的“公田”階段性私有化,那麼這十年間,周天子就會自己無力支持所統治地區的奔潰,更遑論與諸侯在未來進行征戰和明鬥!

春秋戰國的割據,並非單純地聯盟可以解決!

東西周的割據,其實周代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後,就已經不真實存在了。再後來從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56年,這個時間段的東周,就一直被春秋戰爭中的大國所操作,周天子一直是傀儡罷了。因為東周的存在,就是諸侯王們之間內鬥的遮羞布,實際作用僅僅是如此而已!

所以東周時期,周天子不可能真的和強國聯合起來抵禦其他強國。在東周形成後的280年間,數十個封國被吞併,這就是後來的“春秋五霸”在強行打破未來諸侯國之間的聯合才進行的大型征伐之戰,所以,在公元前480年之後,東周天子更不可能去拉攏七國之中的任何一個勢力,只能夠坐山觀虎鬥!

那麼在西周時期呢?

其實西周時期,從最早的分封制的要求中,諸侯們首先就要對當時的“公主”(天下之公,神州之主)

周天子進行一定程度的軍事支持。

在公元前1041年所發生的三監之亂中,周天子和攝政大臣周公就是聯合了其他諸侯的軍事力量,一舉鎮壓了動亂。所以最早的君臣聯盟,就是一直存在的。在成康之治後,周昭王聯合數大諸侯國征戰荊楚,成功歸來。而在公元前977年,周穆王帶領著東方的諸侯國鎮壓徐國動亂,並且開疆拓土!

那麼西周歷史上,其實周天子是不必要刻意和諸侯國組成聯盟的。因為諸侯國守護天下公主,是為義務,是為立國之根本,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於,當時最早的分封初王,大部分都還在世,即便是已經去世了的諸侯初王,他們的子嗣也依舊會遵守當年守護周王室的約定!

國人暴動:諸侯和周王平等的開始!

其實分封制的弊端很大,因為周天子給予了諸侯國諸侯的空間發展,若是不加以抑制和牽制,那麼諸侯國就會有生長成超越中央的危險性在其中。

在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發生,周天子出逃至外,這時中央的安全環境出現動盪,在這個期間,諸侯王和當時的攝政王共同議政,被稱為“共和“。這一刻的共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央姬氏,和部分地方姬氏和異性諸侯王已經形成平等關係。這也意味著,周天子的中央地位,不再受太古盟約的束縛,強國能者,自然而然地就進行了高度自治的歷程!

因此,在國人暴動的公元前841年,至西周滅亡的公元前771年這六十年間,諸侯和周王室不聯盟已經形成一種諸侯共識,就像之前所說,周天子的存在,僅僅是他們之間戰爭爭權的遮羞布,但卻並不是能作為結盟的對象。因為春秋戰國的結盟原則很簡單,只能是和諸侯國之間結盟對抗另外的諸侯國,而不可能和周王室聯合在一起!

周代的衰落,是一種歷史必然!

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天下格局,我們不能用後來的中央皇權高度集中的封建朝代的角度去看待,因為周代與諸侯國,他們最初的連接關係並不是強關係。

正如分封制裡對諸侯的描述,有些所行之事,是義務和責任,而並不是要求和律法限制。那麼由此說來,週中央和諸侯國之間的定義,其實君臣之分差距不太大。所以後來我們看待春秋戰國時期的割據混戰,本質其實就是數十個國家的歷史興衰。


所以周代的大面積分封,就註定了這一樣的一個結果和末路。畢竟到了後代子孫的延續,地方和中央之間的情誼和義務也不再那麼強烈和必要,甚至還會變成敵對和吞併關係。這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參考史料:《史記·周本紀》《史記·禮樂》《孟子》


紀元的尾聲


周天子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分封制分到最後已經只有一個老巢了,而且末代周天子還在老巢裡面繼續分封了一部分給兄弟。

周是從周幽王以後就開始衰弱的,從那以後周王室已經沒有什麼權利了(可能是最早的君主立憲制哈哈)。後來又因為沒人交貢,所以借錢,而且還沒有錢還,就更尷尬了。

周朝末年好幾個君主都想改變現狀,但是強國可能不同意他變強,弱國自己可能都保不住怎麼去保護周天子。

至於減免賦稅,吸納流民根本沒有用,因為當時他的通知地位已經沒有了,他減賦稅只能自己的地方,人口就一點點。當時周王室想強大除非慢慢吞噬小諸侯國,然後取消分封制。可是當時分封制已經深入人心了,根本不可能改變,最重要的是周王室曾經幾次打仗都是打敗而歸,根本打不過其他諸侯國。


虞向清


哪來那簡單呢?周天子的賦稅你以為很多嗎?他的地盤也就一縣之地,能收稅的也就這麼大地盤,減免了喝西北風嗎?

周天子經過分封,能管轄的地盤也就他的京畿之地,其他都分封出去了,分出去的地盤跟他一毛錢關係沒有了,就像你父親分家了,你能把你的工資上交給他嗎?

所以周天子只是地位高,沒地盤、沒軍隊、沒錢,這才是他衰落的根本原因。

他本身能收到的稅就少得可憐,你讓他十年不收?

除非他能打下地盤,然後一步步蠶食擴大自己地盤,沒有其他辦法,但是顯然不可能。


講壇視頻


西周滅亡以後,周平王遷都洛陽,實際上在這個時候,東周的周天子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這個時候的東周的財政開支,實際上是各諸侯國供給的,周天子沒有財稅的自主權。


史力億


不徵稅吃啥呀,就算周天子自己憂國憂民。吃糠咽菜,底下那麼多貴族,能和周天子一起過苦日子。一個王朝越到後期,吃閒飯的貴族越多。這是一個王朝衰敗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