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六、七十年代時光的,大多是什麼年齡段的人?

農人肖倉柱


時間的流水,是最厲害的東西,它可以沖淡一切最深重的苦難記憶。好了傷疤忘了痛,這是人性的賤!遺憾的是,時空不能倒流,要不然就讓一些戀舊的人再試試,我保證他們一個個跪地求饒。歷史的進程是很快的,同時也是緩慢的,但總歸是進步的,那怕一時的倒退也會促進下一步更快的進步。因為我相信人類一代更比一代強,最終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運!


徐地本


想念六、七十年代時光的,大都是上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也就是目前年齡段在五十到八十歲之間的中、老年人。

這些年代的人,他們普遍具備的共性是:吃過苦、受過窮、捱過餓、經歷多,人生閱歷十分豐富,敢做事、敢擔當,具有艱苦風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但他們畢竟出生在不同的年代,時代的印記無法抹去,因此,他們相互間也還是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的。

比如說,四十年代出生的人,他們大都出生在舊社會,或小或大,都經歷過戰爭年代的洗禮,還經歷過新舊社會的對比。新中國成立後,他們是真正的從舊社會走過來的國家的主人。所以,心內裡,他們普遍具有一種無比強烈的新中國當家做主的自豪感,因而,他們意志非常堅定,尤其是特別感謝毛主席,特別感謝共產黨。我們家父母就都屬於此類,可愛的時候很可愛,可倔強起來的時候也非常讓人頭疼。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是正兒八經的第一批新中國出生的人,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公民。他們的名字很有特點,叫建國、建軍、新國等的特別多,一看名字就大概可以猜到他們的出生年份。他們經歷過大饑荒、文革,經歷過上山下鄉,不少人還當過知青,這個年代的人很有毅力和能力,幹事賣力,不怕苦、不怕累,很多後人來都成了國家的棟樑。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如果把改革開放作為一個重要的是間接點,這個年代的人剛好處在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點上。他們的確屬於比較特殊的一代人,吃的苦、受的累,的確沒有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多,但他們的經歷也十分豐富,他們真正從時代的偉大變遷中走過,他們中不少人都有了大學學習的機會,所以他們屬於既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又有紮實的理論基礎的一代。他們成了改革開放後國家建設的強大的主力軍。

他們為什麼如此懷念那段時光?是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都是一段非常特殊、非常不平凡的時光,有許許多多的人和事值得人們珍藏於內心。尤其是對上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出生,也就是目前50—80 歲年齡段的人來水,那更是一段值得想念、值得一生珍藏的美好時光。


深秋曲豆


懷念那個時代的人,大多是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人。只要瞭解那個時代國情的人,才會對那個時代有特殊的感情。首先新中國是建立在一窮二白飽受戰火洗禮基礎之上的,斷牆殘垣,滿目瘡痍,國窮,家窮,經濟,科技,文化,醫療等,沒有哪一方面不落後,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家立業。國家要原始資本積累,家庭要原始資本積累,當時除了蘇聯給予我們援助外,全靠我們自己。在生產力那樣落後的年代,只有走社會主義全民和集體所有制的道路,才能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和平安寧的生活剛開始,國家經濟元氣還沒恢復,美帝國主義又發動了侵朝戰爭,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一面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面搞經濟建設。之後的三反五反,合作化運動,掃盲運動,大躍進,反右鬥爭,人民公社,六二年的下放(國民經濟調整),四清運動,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學雷鋒,文化大革命,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規劃四化宏偉藍圖……通過這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教育,衛生等領域裡的革命和建設,就在在洋釘洋火洋鍬洋油洋糖洋布……這樣連生活日用品都造不出來的基礎上創建了獨立完整的工業、科技、國防、農業、衛生、水利……體系,搞成了兩彈一星,合成了人工胰島素……,抗美援朝,粉碎老蔣反攻大陸計劃,中印之戰,抗美援越,珍寶島之戰,西沙之戰,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獨立出色的外交,迎來了尼克松訪華,中日建交,打開了國門,走向聯合國,走向世界,贏來了幾十年和平安寧的生活,營造了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正氣,人心向善,黃賭毒一掃而光官清民善,人人鼓足幹勁,個個力爭上游的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經濟上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經歷那時代的人,物質生活上雖然貧窮,但精神上卻無比輕鬆快樂。我們深深知道那時是國家原始資本積累的時期,百業待興都要錢,社會主義祖國就是在帝國主義全面封鎖打壓,在不斷探索中成長強大起來的。我們不怨祖國,即使是三年自然災害,我們貧窮著,我們幸福著,因為我們為祖國的強大貢獻著。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我們這一代人始終熱愛毛主席,堅信共產黨。毛主席和共產黨帶領我們推翻了三座大山,創了家立了業。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毛主席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創立的家業,就不會有後來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建立在毛主席社會主義道路基礎之上的。中華民族的復興是幾代人的努力,是接力長跑。我們每前進一步都是在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圍追堵截中完成的,過去是這樣,現在任然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不能忘記過去,更要努力於今天。那時我們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今天我們就要聽習主席話,跟共產黨走。跟共產黨走,就會走向光明,走向復興,就會從勝利走向勝利!


黃詩祥676


我不想與任何人爭論誰是誰非,懷念那個年代是懷念那時候人與人平等的關係,互相幫助的階級友愛,和諧的勞動關係,相互信任的睦鄰關係,熱火朝天的奮鬥精神,幹群相容的同志感情。我承認物質上那個時代很貧窮,但是精神上那個時代最豐富。那個時代捱餓也要建設好祖國,為了搶救階級兄弟的生命,國家從政府到軍隊不惜一切代價,整個社會充滿美好幸福,就像一個大家庭的親人一樣。我就說一件親身經歷:1970年我一個普通少年,因為剛剛學騎自行車興趣十足。我爸休息日或下班後,只要讓我逮到車,我就瘋狂的衝上大街,像沒頭的蒼蠅一樣。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的衝動導致發生事故,那是一個解放軍司務長,他也騎自行車託兩個大筐的肉,菜,蛋。好傢伙,人仰馬翻。解放軍同志從地上爬起來,馬上將我扶起來要送我去醫院。我爸聽見動靜也跑了過來,一手揪住我就要打,說對不起解放軍同志,給部隊造成損失了。解放軍同志趕忙勸阻我爸,說不能怪小孩子,是自己不小心出的事故。看到我確實沒有大礙,解放軍同志給我爸留下地址,電話,姓名才走。當天晚上使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那名解放軍同志,帶著部隊領導和一名軍醫又到我家看望,最後我們一家人和解放軍依依惜別。這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用情同手足來比喻,一點也不過分。


赤兔馬257


想念六、七十時光的人,大慨都是什麼年齡段的人?

我今年六十八歲,正好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那個年代是計劃經濟年代,物資非常缺泛,什麼都憑票,量還很少。哪像現在,想吃什麼都能買得到,當天吃不完的就倒掉了,在那個年代,一是沒有東西可倒,即使有剩菜剩飯,誰還捨得倒啊。現在是樓上樓下,過去哪裡有,都住在大雜院的平房裡,吃水還得自己去挑,早上上公共廁所還要排隊。工資大家都差不多,三十幾塊錢一個月,夫妻倆的工資能養活一大家子。難得一個星期天,要用搓衣板洗衣服,到井邊上過衣服還要排隊。哪像現在,衣服往洗衣機一丟就ok了。

說實話,我有時也懷念那個時代,倒不是懷念那個時代的生活,倒是懷念那個時代的人。那個時代人很單純,思想沒有現在那麼複雜,人與人之間關係是信任的,人與人之間相處是平等的,工作上只知道埋頭苦幹講奉獻,從不討價還價講條件,年底拿個獎狀能高興好多天。

不知道我們的同齡人是不是這種感覺呢?

祝我們這代人高高興興,開開心心,健健康康過好每一天。



南京一老人


這些同志大部份是解放初期的人,解放後,深受毛主席的革命思想敎育,從小都有愛國家,愛人民的思想。

在60,70年代工作,工資也低,沒有獎金,經常加班,無加班費,但都感到很幸福,社會公平,公正,社會安定,都感到新中國的毛澤東時代的人無比榮幸,自豪。


登山望星人


這是一大批跟隨毛主席領導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民眾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不忘初心共同奮鬥的民眾(我國人口佔80%的人勞動者〉。


本人號1


沒有前30年發展。就不可能有後來的40年新發展。新中國成立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者。白手起家。白手創業。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給後,人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吃水不忘打井人。不忘初心,牢記歷史。


我心永恆242798380


我是四十年代出生的,我不懷念過去,因為那時生活太艱苦,想賺錢都沒有門,做點小生意都可能被認為是投機倒把。五十年代讀小學,向爸媽要5分錢買支鉛筆都要不到,那時家裡有5元、10元錢就算很有錢,但是,如果用掉了,很難積聚這麼多。不像今天,花去一千,家裡還有幾千。懷念那個時代的人都是混得不怎麼好的人,因為過去大家都一樣窮,故沒有攀比。現在雖然都比較富,但有攀比,因此累,於是就抱怨,就懷念。


手機用戶22974728514


想念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是有經歷的人!提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的人,肯定也是普通老百姓,有文化,有權力的公務人員不會說這個問題。

有些人為啥想那個年代,因那個時代,沒黑社會,沒賣淫女,沒有黑心老闆,沒小三,沒有賣兒賣女的。沒有偷小孩,偷女人,搶老婆的。沒三妻四妾,欺男霸女的!雖然那個時候窮,可人人平等,相互團結,飯雖不好吃,可人人吃的心平氣和,吃的高高興興。幹活雖不給工資,可人人爭先空後,極及有勁,有時有終,不傷身體!

所以,年輕人不要說這樣的話題,經濟有發展,也是傷人的,各有所取,利有好壞,不知者難有正辯,任何事,有一利就有一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