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報告: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已達179輛,超過世界平均170輛的水平。你怎麼看?

野馬和尚


這只是剛剛開始,國內民眾收入增加,國產汽車加速,價格合適,買的人多,尤其是現在國內很多年輕人在外打工,摸爬滾打幾年買一輛車也是很容易的!但是,絕大多數汽車還是屬於小排量家用車,夠用,省油,解決交通問題,與國外相差還有很大差距,相信隨著社會發展,以後會做來做好!


鯰鯉大殺手


痴長六七。


老七35341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球是屬於比較低的。其實這存在一個認識誤區。我這裡可以提供一個數據。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雖然這個數字和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但是全球人均GDP超過中國的大約只有11億人口。這個數字只佔全球總人口的15%左右。而人均GDP低於中國的人口規模卻高達45億,佔全球總人口的比重接近60%。

(紅旗H5)

看完這個數字,你就知道中國其實是和歐美高收入國家相比,經濟水平有點偏低。但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高於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你看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當中,有幾個人均GDP是高於中國的。極少數!所以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放在全球所有人口中來說,是屬於中等偏上的。

既然我們的收入水平在全球已經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那我們的汽車保有量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就沒什麼可值得奇怪的。難道中國的汽車人均保有量低於全年平均水平才正常嗎?

(魏派VV7)

我的人均汽車保有量能夠超過全球平均水平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當然經濟發展水平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包括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如果我們的汽車製造業不行,產量不高,需要依賴進口的話,那我們居民的人均汽車保有量應該不會太高。

我已連續多年汽車銷量超過了美國,位居全球第一。連續好幾年,我國的汽車銷量維持在2700萬輛左右。這個數據要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高出1000萬輛左右。我國汽車銷量佔全球的比重超過了25%,而我國人口占全球的比重卻不足20%。也就是說我國的人均汽車消費量是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

(吉利博瑞ge)

千萬不要妄自菲薄,中國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民族復興。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復興,將會是21世紀最偉大的一件事情。經濟領域,政治領域,軍事領域,文化領域將表現出來。我們拭目以待中國的復興吧。


財經知識局


清華報告: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已達179輛,超過世界平均170輛的水平,基本屬實

千人179輛,也就是說人均0.179輛。

現在大部分家庭,5口之家,一輛車,人均0.2輛車。有些農村家庭,6口人或者7口人,一輛車,人均就不到0.2了,和數據一致。

但基本可以說,戶均一輛車是有的。有些家庭不止一輛車,有些困難一點的,就沒有車。

這個數據,還有提升的空間。比如美國,人均0.8輛,快一個人一輛的水平了。中國和美國比,差了3倍。

之所以差距這麼大,是因為人均收入落後。

按照人均GDP或人均收入排名,中國在世界中等靠後水平,100多名,可想而知,人多的劣勢就體現出來了。

未來隨著人們收入的提升,汽車消費有望進一步提高。以後年輕人已經不會滿足於一個家庭只有一輛車了,年輕人和父母分開住的趨勢會進一步發展,這樣就會刺激汽車銷量,可能小夫妻一個人一輛車,這樣算下來,3口之家,2輛車,人均接近.0.7輛了。

不過日本人均汽車保有量才0.6,所以人均0.7還是挺難的,估計3口之家一輛車的概率更大一些,這樣人均0.33輛,也是目前水平的一倍了。

人均0.33,這應該就是未來1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的水平了。


趙冰峰財經


2019年1月4日下午,以“2020小康元年”為主題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論壇上發佈的《2020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在這個報告中指出:目前,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73輛,雖然已經超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仍然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如下圖所示,全球主要國家的錢人汽車擁有量中,美國為837輛,是中國五倍以上,就算是我們一直認為落後於中國的馬來西亞,其千人擁有量也達到了433輛,所以在看到進步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目前仍然的不足。

千人173輛

1000個人才有173人有車,佔比僅為17.3%,還有更多82.7%的人是沒有車的,所以說我國的汽車市場還是有廣闊空間的,即使以家庭為單位,1000人差不多可以組成333個家庭(以一家三口為例),目前我國的家庭汽車保有量也就是一半出頭,仍然有一半的家庭是沒有汽車的,在考慮到不少家庭是兩三輛的情況下,實際上無車的家庭還會更多,因此,我國還遠沒有很多人想象的中的那麼富裕,特別是與發達國家比起來,我國仍然有很大差距,比如我們追趕的老目標,美國,我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還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所以說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沒什麼用,等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才是真的重回世界之巔了。

買車的顧慮

其實目前來說,買車並不算太困難,特別是國產車,三五萬的價格的車輛比比皆是,但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沒有買呢?問題的關鍵在於買車容易養車難,養一輛車,一年保險、保養、油費在怎麼便宜估計都要上萬,這還不包括你出意外,比如炸胎、線路故障等等其他的汽車維修成本。這也是很多人遲遲不敢買車的原因之一,所以說要等到所有人都不在意這些養車成本時,我國的汽車保有量才會大增,此時也才能說明我國的經濟水平,人均生活水準真真正正的上來了。


鯉行者


中國人好面子,別人擁有的,自己也希望擁有,不在於有多少實際使用價值,而在於我也有,尤其是汽車和房子,好像沒有車子、房子就矮人一截,低人一等,女人擇偶先決條件就是有車有房。

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79輛,超過世界千人平均保有量170輛的水平。好在保有量這個數字也十分龐大,超過了2.5億輛,全國已經有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

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主要是基於代步工具而購置,雖然購買汽車,很多國人也是作為一種能夠遮風擋雨的代步工具,但是也成為一種炫耀的資本,不少人買車不是為了代步,而是秉承一種簡單的思維,別人有,我也應該有。沒有,就覺得會被別人看不起,至於有多少實用性,暫時不考慮,

中國地少人多,道路狹窄,車一多,馬上就開始到處堵車,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現在是十八線小地方蔓延到鄉村公路、農村街道都是堵車,尤其是節假日,更是堵車奇觀,寸步難行,開車還沒有小電驢快,

我認識部分購車者,一年用不了幾次車,一年到頭汽車基本上就是停在家裡,只是偶爾走親戚或者到遠處辦事情才用得上,平時上下班因為擔憂油費貴,節省起見一直捨不得使用,都是小電驢或者摩托車上下班,確實,家庭收入不高,三口四口之家一年也就是十萬左右的收入,如果經常開車,一年下來大約在1.5萬左右,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為部分人在城裡還沒有住房,一年租金也需要好幾千元,加上電話費等費用,一年就超過2萬元了,扣除生活費起碼也需要3萬以上,如果孩子讀書,考慮到家教費用,一個孩子一年也需要萬把元,一年下來存不了多少錢的。我們這裡消費還是很高的,如果稍微會花錢一點,偶爾去娛樂一下,偶爾去酒店喝一頓酒,煙抽好一點就是好幾十元一包,十萬元收入根本就剩不下什麼錢。

不少人買車費用是依靠借貸的,有的是私人借貸,有的是車貸,如果有車貸,三年還清6-8萬元,負擔還是比較大的。


杜坤維


中國目前的汽車保有量是2.5億量左右,我們是14億人口,平均下來,大概是18%的人口是擁有汽車的,按照千人保有量,大概就是179輛的數據,如果按照一個家庭3口人的話,那麼相當於一個家庭擁有0.54輛。汽車的普及程度其實還是比較高的。

我們目前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雖然2018年和2019年汽車銷售數量是下滑的,但是依然是最大的汽車市場,每年銷售汽車數量有2800萬輛左右,而乘用汽車銷售數量在2018年大概是2200萬輛,這個數據是非常大的。

按照當前的汽車銷售趨勢,過幾年汽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也是能夠實現的。

中國的生活水平不算太低

雖然我們常常會為我們是第二大經濟體而驕傲

,但是也常常會為我們的人均GDP只有1萬美元而沮喪,因為我們一直把自己是對標的發達國家,看到那些人均GDP三四萬美元,五六萬美元的國家就很羨慕,總覺得我們的生活水平比較低。

其實如果人均GDP的排名來看,超過中國的國家有很多,但是如果從全球的人口數量中來說,中國絕對是屬於那百分之40%以內的,也就是說,全球有70億人口,40%的人口就是28億人,中國是屬於這28億人口之內的,而中國本身就有14億人口,也就是說超過中國的人口其實也就只有十幾億人口。

空調的保有量、人均擁有量,冰箱的保有量和人均擁有量這個是非常能夠反應出一個地區的生活水平的,中國的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的冰箱數量超過100臺。農村居民每百戶擁有的冰箱數量也達到了95臺。基本上是每家都有一臺。

而中國目前是冰箱最大的生產基地,正是因為中國擁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製造能力,我們才能夠享受各種比較便宜的工業產品,這個也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生產國的福利。

從家庭用品來講,中國都會生產,而且產量第一,這些產品中國的家庭基本都是可以買得起的,差別就是品牌高低是問題,質量好壞的問題。


壹號股權


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出現私人汽車,到2003年社會保有量達到1219萬輛,私人汽車突破千萬輛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萬輛僅僅用了3年時間。2010年,我國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了7000萬輛。截至2011年8月底,全國保有量達到2.19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首次突破1億輛大關,佔機動車總量的45.88%。20年前,中國人把汽車定義為一種生產資料,很少想到能成為個人消費品。有專家認為,私人轎車的大規模出現只有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

而現如今,小汽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人人都買得起開的起,導致了汽車保有量飛速上升,隨之而來的是交通擁堵,尾氣汙染等一系列問題,在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都採取了限行措施,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可依然杯水車薪,停車難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沒有停車位就停到了人行道上,導致行人只能走機動車或非機動車道,不得不說現在機動車的快速無制約的增長,已經帶來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出臺政策法規,合理控制機動車數量的增長!


小東北的V生活


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179輛,世界平均千人保有量為170輛,我國已經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但是這並不值得驕傲。

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一下。

1、我國私人汽車的整體質量水平怎麼樣?

雖然我國的汽車保有量現在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但是我們現在保有的汽車質量有沒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呢?我認為還沒有,而且差距還很大,我們大量的汽車都是低端車,只講數量不講質量有失偏頗。

雖然我們的汽車數量上去了,但是如果和國際水平相比,人家1輛車能買我們4輛車,不信你看看進口車的價格,和國產車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同等配置的進口轎車價格是國產車的4倍以上。


2、我國對私人汽車的服務管理水平怎麼樣?

現在一些低端的國產轎車價格大約在10萬元左右,對普通工薪族來說,購買一輛汽車並沒有太大難度,但是,卻存在一個買得起馬配不起鞍的問題,在我們小區附近,路邊上全是停放的車輛,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購買車庫或車位,一個車位的價格已經超過了10萬元。

除了車輛停放之外,車輛檢測,交通擁堵,車輛保險,汽柴油價格等等,都讓車主們感到車輛服務管理和國際平均水平有差距。

3、我國的汽車製造業發展水平怎麼樣?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汽車市場,但是國產汽車一直讓人感到抬不起頭,低質低價似乎成了國產車的代名詞,改革開放30多年了,現在我國汽車市場仍然是合資車的天下,這一點好像和國際平均水平也有點不接軌。

我們的航空航天技術已經進入全球前列,高鐵更是穩居全球首位,為什麼引進技術最早的汽車行業,在全球默默無聞呢?

所以我認為,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超過全球平均,這件事情並不值得驕傲,只有當我國生產的汽車保有量超過全球平均時,或者進口汽車不再是奢侈品的時候,那才值得拿出來曬一曬。


互金直通車


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第一汽車消費大國,而且千人汽車保有量水平也是超過世界平均水準。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公佈,我國汽車保有量截止2019年6月底達到2.5億輛。按中國13.95億人口算,國人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79輛,超過世界千人汽車保有量平均170輛的水平。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汽車已經是作為國人家庭消費品,它融入我們了日常生活。加上我國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金融服務,讓國人們購車更加輕鬆,幾乎每個家庭都買得起汽車了。所以汽車售後服務變成了一遍“藍海”,如何把汽車售後服務做好也成為每個汽車廠家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售後服務做好,廠家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客戶滿意度,從而增加客戶的忠誠度進行汽車升級消費。 就目前汽車售後服務市場而言,國人的用車習慣還是粗放式的,車子有問題了或者需要保養,有人選擇返回4S店,有人選擇修理廠。

因為我國目前很多汽車廠家的售後服務,無論是服務意識,價格或者維修水平等原因,讓車主對它們還不是很滿意。所以汽車廠家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客戶服務體驗一定要做好。有些汽車廠家還是比較聰明的,很早就意識到提高客戶服務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用戶,很多汽車公司今年進一步升級了客戶服務戰略,通過打造管理智能化、服務人性化、品質專業化和品位尊貴化的服務,為客戶帶來細緻周到的用車體驗。並啟動“服務優享計劃”十大亮點措施,把體系化的服務落到客戶體驗的實處。我們平時去到店維修保養,各種紙質的單張,讓車主眼花繚亂,而且不夠人性化,有時候車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愛車要做什麼,推行管理智能化,通過對大數據及最新技術的應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建議,同時提升服務的時效性。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