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藥用植物的生產現狀如何,對生境的要求都有什麼?

是誰的籃球


金櫻子是大家熟悉的一種冷背藥材,主要功能用於小孩夜尿,用於泡酒。金櫻子自然資源開始枯竭,山上的野生資源越來越少,每年冬季金櫻子供不應求,且價格特高,2019年的批發價都達到了8元一斤。如果有人實行大規模人工種植,肯定很有前途。







吉慶養蜂基地


下面我將以枸杞為例,來分別講述一下枸杞的生產現狀和對生境的要求:

生產現狀:

枸杞種植面積相對小,產量低,)病蟲害數量多,危害重,枸杞病蟲害100餘種,常發生的有38種,蟎害5種,病害5種。

在中寧縣枸杞主產區,枸杞生育期發生頻率高、危害重的病蟲害有十幾種,如枸杞蚜蟲、枸杞木蝨、枸杞紅癭蚊、枸杞負泥蟲、紅斑蕪菁、枸杞薊馬、枸杞實蠅、枸杞紅長蝽、牧草盲蝽、枸杞癭蟎、鏽蟎、茄紅蜘蛛、玉米葉蟎等,枸杞炭疽病、枸杞白粉病、枸杞褐斑病、枸杞根腐病、枸杞流膠病等。

特別是蟲害,世代交替嚴重,加之枸杞生長適宜溫度為28度左右,與多數害蟲的生長溫度相一致,加速害蟲繁殖速度。防治枸杞病蟲害的可用農藥少,用藥次數多,枸杞全年度使用農藥一般6-8次,要求間隔期為10-15天,但採果期每6-7天採摘一次,農藥的間隔期較短,致使採果與噴藥交替進行,嚴重影響枸杞產品的安全質量。 

枸杞和大宗作物相比種植規模相對較小,農藥使用量少。農藥生產企業因為難以獲得經濟回報而不願在枸杞上登記農藥,目前在枸杞上登記使用的農藥只有2種,造成生產中違規使用農藥的現象普遍存在,給枸杞產品質量安全造成嚴重隱患,對枸杞產品穩定出口造成制約。防治用藥及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嚴重滯後,遠遠不能滿足安全用藥病蟲害的防治。

生境要求:

枸杞喜光照。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鹽鹼、耐肥、耐旱、怕水漬。以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輕壤土栽培為宜,鹽鹼土的含鹽量不能超過0.2%,在強鹼性、粘壤土、水稻田、沼澤地區不宜栽培。枸杞喜冷涼氣候,耐寒力很強。當氣溫穩定通過7℃左右時,種子即可萌發,幼苗可抵抗-3℃低溫。春季氣溫在6℃以上時,春芽開始萌動。枸杞在-25℃越冬無凍害。

枸杞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在乾旱荒漠地仍能生長。生產上為獲高產,仍需保證水分供給,特別是花果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長期積水的低窪地對枸杞生長不利,甚至引起爛根或死亡。光照充足,枸杞枝條生長健壯,花果多,果粒大,產量高,品質好。枸杞多生長在鹼性土和砂質壤土,最適合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栽培。


多倫淖爾我的家


你好,我是鄉村李大大,希望採納,謝謝

一、現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中醫中藥的發展,1958年國務院《關於發展中藥材生產問題的指示》提出“發展藥材生產,注意保護野生藥材,並且根據可能條件逐步進行人工栽培”、“實行就地生產就地供應的辦法”、“各地在引種外地品種的時候,由於土壤、氣候對中藥材的品質有影響,必須經過試驗以後,再逐步推廣,達到自給”。30多年來各地普遍栽培藥用植物,出現了許多新的藥材產區。據1984年統計,新產區生產的藥材佔栽培藥材總量的1/3以上。國家醫藥管理局、各級藥材公司均有相應的機構,領導和組織各地藥材生產和科研工作。吉林、北京、四川、浙江、廣西、雲南、海南等地先後成立了代表不同氣候類型的藥用植物引種栽培專門研究機構及基地,許多省市的中藥研究所設有栽培研究室。許多醫藥院校開設藥用植物栽培課,吉林農業大學(原吉林特產學院)、中國藥科大學(南京)、西北大學、四川省中藥學校(峨眉)開設有關專業;培養了大批專業科技人才。在調查總結和試驗研究的基礎上,各地先後出版了《中藥材生產技術》、《中草藥栽培技術》、《藥用植物栽培技術》、《藥用植物栽培》、《藥用植物栽培學》等書籍及《天麻》、《茯苓》、《薄荷》、《浙貝母》、《巴戟天》、《人參栽培及其研究》等專著不下數十種,這些出版物在指導各地進行引種試種和藥材生產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此同時,一些重要藥用植物的栽培技術也有了很大改進。良種選育方面,如江蘇省海門縣用薄荷的兩個品系687和409雜交育成新品種“海香一號”,鮮草畝產3000kg,精油薄荷腦含量可達85%以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用新狀元和武陟一號雜交育成“北京一號”,用小黑英和大青英雜交培育成“北京二號”,大面積畝產平均鮮品700—1250kg,高產田為每畝1500—2000kg,已在北京郊區及河南推廣生產。山東省通過莖尖培養得到懷地黃無病毒植株,運用胚珠試管受精克服自交不孕和運用花葯培養培育純繫懷地黃,為地黃育種開闢了一條新途徑。總結豐產經驗方面,如四川省中藥研究所調查並總結了石柱黃連栽培六條經驗:(1)寬廂栽培、壯苗全苗;(2)增施肥料,結合培土;(3)調節蔭棚,先促進、後抑制地上部分生長;(4)延長生長期,抑制發育;(5)精細管理;(6)細挖細炕,不損失黃連。貫徹以上措施黃連大面積豐產田畝產125kg,小面積達250—392Kg。又如江蘇省崑山縣根據南京藥學院研究結果,將薏苡由旱生改為溼生,使畝產量由40kg增至300kg。引種馴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突出的例子如由於掌握了天麻與蜜環菌及其它共生菌的關係,天麻大面積引種獲得了成功;又如番紅花由於發現了花芽分化與溫度的同步關係,克服了球莖變小的障礙,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近年來在栽培研究與化學研究工作結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人參、三七、唐古特莨菪、黃連、八角楓、盾葉薯蕷等。這標誌著栽培研究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人參植株不同部位的皂甙含量的測定,為地上部分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提供了依據,從而可大大地增加經濟效益。

對皮類、樹脂類藥材的研究,近年來也有了很大進展,突出的如杜仲的環狀剝皮取代了砍樹剝皮。廣西藥物研究所用乙烯利處理安息香樹幹,促進分泌組織的形成,使每株割脂由40g增至250g。廣東進行了天竺黃形成原因及人工結天竺黃的研究,使產量提高4—5倍。

藥用真菌的培養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如麥角菌發酵培養成功,雲芝、豬苓、茯苓、雷丸等繁殖研究都獲得一定的進展。

植物組織培養的研究已積累了大量資料,無性系繁殖方面如廣西植物研究所培養的羅漢果試管苗移植於苗床後,當年已結薯塊。生物合成方面如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三分三的組織培養,在培養基中加入2mg/l水解乳白脘,莨菪鹼和東莨菪鹼的含量分別為0.554%及0.495%,比原莖(0.139%)約高4倍。三七塊莖愈傷組織中皂甙元含量為10.24%,比原塊莖高4.08%。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對人參進行組織培養結果,愈傷組織中人參皂甙含量最高達4.06%,與北京地區栽培的6年生人參皂甙的含量相近。

以上情況說明藥用植物栽培的科研工作已從50年代初總結農民經驗發展至實驗生物學,甚至細胞生物學水平。化學、實驗生物學等多種學科已相繼滲入栽培學科。

二、展望

雖然我國的藥用植物栽培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研究的水平與深度還存在著不足,與某些國家相比,有些方面還有相當的差距。他們對藥用植物生物學特性,有效成分積累動態,以及採收期、土壤肥料對藥用植物產量及含量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將藥用植物栽培與化學的研究緊密結合,從而提高了研究水平和深度。

我國在現有的基礎上加速實現藥用植物研究的現代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刻不容緩的任務。為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藥用植物栽培的研究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注重經濟效益,堅持科研與生產相結合,解決生產中實際存在的問題,把藥材生產搞上去。同時也應適當加強應用理論和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以進一步提高我國栽培研究的水平,更好地為四化建設服務。今後我們對藥用植物的研究,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綜合研究

任何一門學科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必須要有多學科的配合,藥用植物栽培研究也不例外。例如野生藥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涉及到一系列的生態平衡問題。任何一種藥用植物引種栽培過程中都要涉及到這種植物的物種問題,生態學問題,各種栽培技術問題。栽培成功後還存在著質量問題。栽培技術與藥材產量和質量的關係又涉及到藥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與轉化,在植物體內的積累動態,以及與外界環境條件的關係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都與藥用植物栽培研究的深度有關。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有多學科的緊密協作,要有農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生藥學和植物化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等專業的工作者共同努力。因此,要迅速發展我國的藥用植物栽培研究,開展綜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開展新技術、新方法在藥用植物栽培上的應用研究

近年來,生物學和農業上的新技術、新方法發展很快,許多在農業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有些應儘快地應用在藥用植物研究上。例如選種工作,國外採用新技術取得了不少成績,我們也開展了一些工作,今後應在現有的人工選種和雜交育種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使用單倍體、多倍體、細胞雜交、輻射育種、激光育種,甚至遺傳工程定向地改變遺傳特性,培育新的品種。在栽培技術方面要積極應用現代工農業和生物科學技術提高藥用植物栽培技術水平。通過對藥用植物生理生態的研究,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開展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研究及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結合藥用植物特點合理使用化肥、農藥,以及採用自動噴灌、滴灌等合理灌溉等。因地制宜地實現農田操作的機械化,用電子遙測技術對病蟲害進行預測預報,開展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新技術的研究等。此外,還有利用組織培養進行快速繁殖,培育無病毒植株,無性繁殖系工業化生產及應用無土栽培法對一些經濟價值高的藥用植物進行工業化生產研究等。

3.加強基礎理論研究

從微觀上對細胞器、花粉、染色體進行研究並應用電鏡、放射免疫技術、組織化學等方法加強藥用植物生理、生化、遺傳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著重研究與植物有效成分有密切關係的次生物質,如生物鹼、甾體化合物、黃酮類、烯萜類的生物合成與轉化,以及它們在植物體內的代謝與基因控制的關係,開展遺傳工程的研究。這些研究將為提高藥用植物產量與質量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具有指導意義,應受到重視並逐步開展起來。

當今藥用植物對生境都有什麼要求

1.藥用植物生態及其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

運用植物生態學原理與方法,研究藥用植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的一門科學。

2.我國主要10個科的藥用植物和10個特有種?

1菊科:菊花、紅花、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漏蘆、天名精、佩蘭、牛蒡子,蒼耳子。蒲公英和鱧腸(墨旱蓮)等2豆科:甘草,脹果甘草、光果甘草、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等3毛茛科:烏頭(川烏)、北烏頭(草烏)、黃花烏頭(關白附)、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和甘青烏頭。4唇形科:丹參、黃芩、藿香、廣藿香、紫蘇、益母草、薄荷、毛葉地筍(澤蘭)、香藿、荊芥和夏枯草等5 薔薇科:烏梅、杏、桃、郁李、皺皮木瓜、枇杷、金櫻子、玫瑰及山楂等。6傘形科:當歸、白芷、重齒毛當歸(獨活)、紫花前胡、遼藁本、川芎、羌活、珊瑚菜(北沙參)、明黨參、新疆阿魏、白花前胡、蛇床子和茴香等。7蓼科:何首烏、拳參、紅蓼(水紅花子)、藍蓼(蓼大青)、扁蓄和虎杖等。8五加科:五加、無梗五加、刺五加、三葉五加(白簕)和紅毛五加等9百合科:有浙貝母、川貝母、暗紫貝母、平貝母、伊貝母及百合、山丹、黃精、玉竹、天冬、知母、華重樓、麥冬、土菝葜(土茯苓)、藜蘆、萱草、小根蒜(薤白)和老鴉瓣(光慈菇)10木蘭科:紅花木蓮

特有種:1土沉香2天目山3冬蟲夏草4降香黃檀5七葉一枝花6龍膽草7鐵破鑼8銀杏9馬蹄香10金鐵鎖

3.中藥材質量的基本內涵。

藥用植物的品質是指其產品中藥材的質量,直接關係到中藥的質量及其臨床療效。評價藥用植物的品質,一般採用兩種指標:一是化學成分,主要指藥用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質如化學農藥、有毒金屬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標,主要是指產品的外觀性狀,如色澤(整體外觀與斷面)、質地、大小、整齊度和形狀等。

代表性傳統中藥材的質量內涵就是:有明確的藥性(藥效譜),所含化學成分群及各成分的比例相對穩定,整體的變化範圍相對較窄,性狀質量好,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學成分整體的穩定性和均一性。在中藥材質量評價研究中,對中藥材進行各種學科的科學研究,都是為揭露中藥這個對象的真實性服務的一種有效工具性手段,我們必須保證中藥學這個研究對象的系統性的存在,不能肢解地對中藥進行分割研究。在沒有確切的科學研究結果證明傳統中醫藥學對中藥材品質評價的錯誤之前,應該認為中醫藥學對中藥材質量評價的認識是正確的。

4.中藥材GAP栽培及其主要內容?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簡稱中藥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Animals 的縮寫)是從保證中藥材質量出發,控制影響中藥材質量的各種因子,規範藥材 各生產環節乃至全過程,以達到藥材“優質、穩定、可控”的目的。

5.光對藥用植物的生態作用

一、光照

大多數綠色藥有植物,必須在一守光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積累有效成分,如脂尖、蛋白質、核酸、揮發油、甙類。而各類藥用植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亦各不相同,如薄荷、菊花、山藥、川芎、丹參、白芍、地黃、防風、元胡等宜種植在向陽的環境,稱陽生植物;而人參、三七、黃連、玉竹等宜種植在陰涼的環境,稱陰生植物;還有許多藥用植物,如貝母、鬱金、百合、麥冬、白姜、黨參、白朮等在向陽或稍廕庇的環境下均能生長,稱中生植物。因此,喜光的植物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才能使枝條生長充實,莖杆粗壯,葉片肥厚,幹物質積累較多。若光照不足,則莖杆細長,葉片嫩黃,容易倒伏,影響藥材的產量和質量。而喜陰的藥用植物,不耐強光直射,因此,人工栽培必須搭設棚架來調節陰蔽度,才能正常生長髮育。

6溫度對藥用植物的生態作用

二、溫度

藥用植物從種子萌發、出苗、生長、發育直至開花結果,都要求有一定的溫度。不同類的藥用植物對溫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如亞熱帶藥用植物砂仁,喜高溫,生長適溫為22-23℃;又如吉林人參,性耐寒,在冬季-40℃的嚴寒條件下,不致凍死,仍能保持生命力。一般藥用植物在低於0℃時不能生長,在0℃以上時,生長隨溫度的增高而加快,高於35℃生長逐漸趨停止,甚至死亡。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左右。

7.水對藥用植物的生態作用

三、水分

在植物生命活動中,水分最重要。因水是植物細胞原生質的重要成分,水分在植物體中含量最豐富,據測定約佔植物體總重量的80%-90%。水分 過多或過少,對植物生長髮育均不利,嚴重時造成死亡。

不同種類的藥用植物,對水分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甘草、麻黃、蘆薈、景天等有發達的根系或莖葉呈肉質,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能貯藏大量的水分,稱為乾旱植物;又如蓮藕、芡實、澤瀉等因輸導組織簡單,根的吸收能力很弱,宜在水田或池塘中生長,稱為水生植物;而黃連、細辛、秋海棠、蕨類藥用植物等旱能力較差,缺水就影響其生長髮育,必須在溼潤或陰溼環境中栽培,稱為溼生植物;大多數藥用植物宜生長在乾溼適中的環境,如白芷、白朮、紅花、地黃、山藥、丹參等,稱為中生植物,而金魚藻、水王孫等其根、莖、葉全都在水下生長,稱為沉水植物。因此,在發燕尾服藥用植物生產時,要掌握各類藥用植物對水的適應性能,就是同一種類的藥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樣。

8.土壤對藥用植物的生態作用

四、土壤

土壤是藥用植物生和工發育的場所和基礎。土壤是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肥力,因此能源源不斷地供給植物生長時所需的水分、養分和空氣等營養物質。土壤是由固體、液體。氣體三相物質組成的一種複雜的有機整體,固體部分是組成土壤的“骨架”。根據土壤黏性和砂性程度的不同,可將土壤分為黏土、砂土和壤土。

土壤酸鹼度是土壤的重要性質之一。通常用pH值表示。簡易測定方法是,將土壤適量水溶解成土壤溶液,用廣泛石蕊試紙測定,再與比色板對照。凡pH值大於7的鹼性土,嘗之有澀味;凡pH值小於7的為酸性土,嘗之有酸味;pH值等於7的為中性土,不澀也不酸。大多數藥用植物喜在中性或微酸、微鹼性土壤中生長;但少數藥用植物,如厚朴、梔子、肉桂等喜在酸性土中生長;枸杞、酸棗、甘草等則宜在鹼性土中生長。

9.道地藥材品質形成與環境條件關係

所謂道地藥材,是指一定的藥用生物品種在特定環境和氣候等諸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高、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特點的藥材。它是一約定俗成的、古代藥物標準化的概念,它以固定產地生產、加工或銷售來控制藥材質量,是古代對藥用植物資源療效的認知和評價。道地藥材的藥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產區。如“隴西白條黨”、“隴西黃芪”“浙八味”、“四大懷藥”等就是聞名遐邇的道地藥材。

各地所處的地理環境十分複雜,水土、氣候、日照、生物分佈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藥物本身的質量,也即其治療作用有著顯著的差異。

一是遺傳基因層次。遺傳基因層次是從物種的遺傳變異與自然環境相關性的角度研究中藥材的道地性。目前對於藥用植物道地性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是道地性由遺傳因素決定,另一種觀點是道地性受遺傳因素和地理環境的共同影響,但遺傳因素是主導。還有一種觀點是道地性主要由生態環境決定。從生態學的角度講,長期的環境演變與同時期的空間異質決定了物種遺傳基因,因此從遺傳基因與環境相關性的角度研究道地性是解釋道地性的基礎。

二是生態環境層次。生態環境層次研究道地藥材的生境特點包括地質環境、土壤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群落環境。目前廣泛開展了土壤環境與道地性的研究。張重義等專家曾比較了5個不同產區同一種質金銀花的地質背景系統(GBS)及土壤理化狀況,發現:金銀花的道地性受GBS的制約,分佈於大陸性暖溫帶半乾旱氣候的中性或偏鹼性的砂質土壤區。趙楊景等專家開展了道地與非道地當歸栽培土壤的物理性狀、有機質和礦質元素的綜合研究,認為生態環境是

形成當歸道地性的主導因子。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這一層次上往往忽視研究道地藥材生長的群落環境。

植物生長的群落環境(包括群落組成和群落結構)是植物生長的關鍵因素,決定著物種的生存、多樣性、演替、變異等方面。很多研究表明,同種人工栽培的藥材比野生道地藥材的質量低、易發生病蟲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工栽培的藥材往往是單種大面積栽培,忽視野生群落小環境及植物他感作用對藥材道地性的影響。因此,研究道地藥材生長的最適群落環境是道地藥材與環境相關性研究中的重要內容,在進行藥用植物資源調查時應重視生態環境(地質地貌、氣

候、土壤、群落組成、群落結構等)的調查研究。

三是種內多樣性層次。“物種內質量變異有時大於種間差異”是現代道地論的核心思想。馮學鋒等專家在分子水平上對黃芩種群遺傳多樣性的進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發現黃芩居群間的遺傳變異佔總變異的18.83%,居群內變異佔81.17%,種內差異遠大於種間差異。

名解:

1生態因子、最小因子、環境因子、限制因子

生態因子:是指對生物的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佈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環境因子的總稱。所有的生態因子綜合作用,構成生物的生態環境。

生態因子的分類。p11

分類: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為因子

最小因子:每一種植物都需要一定種類和一定數量的營養物質,如果其中有一種營養物質完全缺乏,植物就不能生存。如果這種營養物質數量極微,植物的生長就會受到不良影響,這就是最小因子定律

環境因子:環境是指某一特定的生物個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以及直接或間接影響,該生物個體或生物群體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總和,構成環境的各種要素稱為環境因子

限制因子:

泛指對昆蟲生長、發育、繁殖或種群增長起限制作用的生物或非生物因子

生態因子中對生物生長、發育、繁殖或擴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

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賴於各種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關鍵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又稱主導因子。

任何生物體總是同時受許多因子的影響,每一因子都不是孤立地對生物體起作用,而是許多因子共同一起起作用。因此任何生物總是生活在多種生態因子交織成的複雜的網絡之中。但是在任何具體生態關係中,在一定情況下某個因子可能起的作用最大。這時,生物體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受這一因子的限制,這就是限制因子。例如,在乾旱地區,水是限制因子;在寒冷地區,熱是限制因子;在光能到達的海洋部分,礦物養分是限制因子等

2趨同適應生活型、趨異適應生態型

趨同適應與生活型,p16

不同種類的生物,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環境條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適應方式和途徑,稱為趨同適應,不同種的生物,發生趨同適應,並經自然或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具有類似的形態,生理和生態特性的物種類群稱為生活型。

趨異適應與生態型。p17

一群親緣關係相似的生物有機體,由於生活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形成了不同的適應方式和途徑稱為為趨異適應。生物由於發生趨異適應,並經自然選擇或人工選擇而分化形成的生態,形態,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類群,稱為生態型。(氣候生態型,土壤生態型,生物生態型)

3長日藥用植物、短日藥用植物

長日植物。日照必須大於某一臨界日長(一般12~14 h以上),或者暗期必須短於一定時數才能成花的植物。例如紅花、當歸、牛蒡、蘿蔔、紫菀、木槿及除蟲菊等。

短日植物。日照長度只有短於其所要求的臨界日長(一般12~14 h以下),或者暗期必須超過一定時數才開花的植物。例如紫蘇、菊花、穿心蓮、蒼耳、大麻及龍膽等。

4生態位、生境

生態位。p18

指自然生態系統中一個種群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及其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係。包括三層意思:1。物種在特定生物群落中的時間空間位置及功能關係2。物種在環境變化梯度中的位置3。物種和群落中其他種群的關係

生態位原理。p19

生態位原理:競爭排斥,有限共存,長期共存,泛化與特化,

生境(habitat,Biotope 希臘語 bios = 生命 + topos = 地點)指生物的個體、種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環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條件和其他對生物起作用的生態因素。生境是指生態學中環境的概念,生境又稱棲息地。生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綜合形成的,而描述一個生物群落的生境時通常只包括非生物的環境。為了避免混亂,識別生境的這兩種用法是很重要的。

5需水臨界期,最大需水期





鄉村李大大


我們中藥廠用量挺大的,一千五百種中藥



正定囝哥


常見藥用植物主要有蘭科、豆科、五加科、毛茛科和傘形科等。下面列舉幾種說明一下。

第一、白芨喜溫暖、陰溼的環境,如野生山谷林下處。稍耐寒,長江中下游地區能露地栽培。耐陰性強,忌強光直射,夏季高溫乾旱時葉片容易枯黃。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

常生長於較溼潤的石壁、苔蘚層中,常與灌木相結合,或者生長於林緣、草叢、有山泉的地方,亦生於海拔100-32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棟樹林或針葉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長的石頭均是砂岩類,這樣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從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分佈範圍

白芨原產中國,廣佈於長江流域各省。主要產自貴州西南部、陝西南部、連雲港、南通、南京、句容、宜興、溧陽、上海、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

第二、甘草

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沙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裡也易於繁殖。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強。

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較少、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適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

地理分佈

在亞洲、歐洲、澳洲、美洲等地都有分佈(並大都有傳統的藥用和其他用途)。

甘草主要分佈於新疆、內蒙古、寧夏、甘肅、山西朔州野生為主。人工種植甘草主產於新疆、內蒙古、甘肅的河西走廊,隴西的周邊,寧夏部分地區。

三、人參

生長環境

人參多生長在具有1月平均溫度-23-5℃,7月平均溫度20-26℃的氣候條件下,耐寒性強,可耐-40℃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一般生長在氣候條件為年積溫2000-3000℃,無霜期125-150天,積雪20-44釐米,年降水500-1000毫米的地方。人參喜冷涼溼潤氣候。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土壤要求為排水良好、疏鬆、肥沃、腐殖質層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土的pH值5.5-6.2為宜。

分佈範圍

人參多生長在北緯40-45度,東經117.5°-134°之間,分佈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河北、山西、山東有引種。

總結,社會藥用植物一直是個熱門的方向。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重視。種植藥物主要是選對市場找準定位。根據實際情況,因失地制宜,因地制宜。




A小武哥


1長久以來,我國依賴藥用植物防治疾病。但隨著人口激增、生境破壞,致使藥用植物野生資源銳減、質量下降,緩解藥用植物供需壓力是目前急需解決的民生問題。生物技術在藥用植物方面應用廣泛。

我是河南的,就拿河南說吧。

2河南自然環境,

河南發展藥用植物有其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河南位列全國十大藥市的三大藥市及眾多中小藥市的建立,以及多處藥用植物的集中地,說明了河南大力發展藥用植物的生產有其優越條件;

3藥用植物對生產環境要求有什麼?

藥用植物和所有的綠色植物一樣,在其完成自身生長髮育的過程中,必須從外界獲得必要的光照、溫度、水分、空氣和營養物質。而且藥用植物因種類和生物學特性的不同,對自然條件的要求也各有差異。

因此,在發展中藥材生產時,必須根據藥用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物學特性以及對環境條件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地選擇品種和採取行之有效的栽培技術措施,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產生經濟效益。影響藥用植物生長髮育的環境因素很多,主要有光照、溫度、水分、土壤、肥料和生物因子等。







農民新見


我國中草藥發展不上去,就是因為沒有成熟製作中藥的技術,要想發展中草藥可以試用酒廠用的蒸鍋,用智能控溫控溫的發展中藥事業,因為我國有幾千年的中藥使用歷史,適合發展中草藥,把中藥製作當成產業發展,讓世界更多國家認識中藥,從而給國家和老百姓帶來致富渠道


鄉野真人


藥用植物要看那種藥植物,也的看市場需求大不大來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