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立學校幹了20年,平均月薪5千在右,私立學校給15萬年薪,該辭職去嗎?

龍仔60240772


NO!我認為題主應該慎重考慮!!

在體制內幹了20年,怎麼說現在也有40+歲吧。此時辭職,我不反對,但去私立學校,我認為這不是明智的選擇。


先看動機!

我相信辭職去私立學校,沒有人是衝著工作輕鬆,壓力小去的;衝著平臺更大,提升專業發展,去私立學校的可能性也不大,那麼私立學校待遇更高,是最大的吸引力。

擱前幾年,當私立學校的工資是體制內的至少2倍時,這個理由還是挺誘人的!雖然私立學校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比體制內大得多。

但是,近幾年隨著體制內工資改革和規範,私立學校工資待遇的優勢不再,而工作強度與壓力未減,所以我對題主對15W年薪的開價而心動頗為不解。

再看題主在體制內的年總收入實際是多少?

以下算法,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有所差異而不同,以我所在三線小城為例。

按題主的資歷:二十年的從教經歷,每月工資5k。我反推題主應該是中學高級職稱,崗位工資應該在6到8級之間,薪級工資應在34~36級之間(對應的工資額度見下圖)。這種資歷的教師,在我們這個三線小城的年總收入是多少呢?

如果5k是實發數的話,即意味著這個工資額,應該是扣除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公積金,職業年金,個稅(三險二金一稅)等費用後的實發數。應發數應該遠不止這些,被扣除部分(三險二金一稅)也是應發工資的一部分,而這部分和實發數應該差不多,因而工資應發數10k左右,年薪在12W左右,這還不包括每年兩學期的績效獎小1W吧,還有各地執行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後,每年的五項獎勵,(因為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這五項獎勵的總額各不相同,主要差異在此!)估計平均水平應在6W/年(五項都有的話)。這樣看來,象題主這種資歷的教師,在我所在三線小城,每年在體制內的總收入應該=12十1十6=19W左右。退一步講,就算後面的一項6w沒有,19-6=13w,13w VS 15w,15w的年薪也沒有優勢可言!


如果衝著待遇辭職的話,我認為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今年中高考後,我耳聞本市重點高中又有幾位老師辭職,去處不是私立學校,而是培訓機構。隨著國家對在職教師辦班補課和兼職的嚴令禁止和整治,各校外培訓機構的招生更加火爆,只要中考,高考還是按分錄取(當下最公平的方式),校外培訓將處於賣方市場,這種趨勢不是短期內能改變的!所以每年都有不少教師走向體制外,特別是象題主這種資歷的教師,40開外,高級教師,資歷和經驗兼備,更受各校外培訓機構青睞。

我的一個學生,人大碩士,今年36歲。因不堪北京的房價和生活成本,從帝都逃回小城,體制內工作2年,中教一級職稱,後出走到某培訓機構。私下聊天時,他是這樣對我的。老師,你現在是高級的最高檔(5級)吧,年收入x0w吧?我說,差不多。他說,我一個暑假就掙這個數,你信嗎?我說,一到週末節假日,特別是寒暑假,看滿大街補課的娃們,就知道都急著給你們送 money呢,我有什麼不信呢!

上週,我當評委,參加了我市某區教師招聘面試,21人競爭3個教師崗位。淘汰比7:1,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還有和題主的描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參加面試的21人中,竟超過半數的人都是私立學校的在職教師。

莫非這也是一座圍城?城外的想進來,城內的想出去!

如果15w的年薪能打動題主,最終辭職走向體制外。我確實不能理解,難道是我太俗,不能理解題主有更大的情懷?


我是中考數學當百薈,一孔之見,希望能幫到你!歡迎關注,討論,點贊,舉手之勞,手留餘香。



中考數學當百薈


私立學校是高端消費人群選擇的,其風險與機遇並存,值得搏一把。

其實,完全不必糾結。只要精力充沛,去私立搏一把還是值得的。

不管在哪類性質的學校,國家宏觀上(遠期上)的養老是對接打通的,完全沒有必要在安全與保險上瞻前顧後。

相對而言,目前公立學校在管理團隊混相對輕鬆點,每週上12節課以上的一線教師教學任務壓力大務虛的活一大堆。

當然,在私立學校也有一些虛假的文案讓人瞎編,全是因為教育主管部門以定級評優的瞎指揮、讓人傷神費力。

總體上,現在的學校都是圍繞著高考去的,因為國家整體的高等院校招生還沒有實現自主。自幼兒園就指向高考的學校教育,讓所有人青睞於效率高的知識傳授及強化記憶。各類義務教育和初中等教育學校,對學生主動探究未知領域好奇心的呵護和求異性思想方法的培養,幾近空白。

國家對私立學校的有序逐步放開,就是在為矯正一個標準培養全民人才忽視人文素養的弊病,為進一步改革探路。

就像趕潮一樣,你不敢迎潮而上,怎麼能領略大海潮水的偉大力量與創造?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如果我年輕10來歲,一定會去搏一把。俞敏洪由辭職教師變身為成功的商人,就是思路決定道路,道路決定成敗的例子。

雖然當前公立學校是主體,但龐大機構的行政化氛圍太濃,管理團隊龐大待遇優,一線教師的勞動強度與待遇惡化,已經嚴重影響新入職教師的素質。教學內容與實踐的嚴重脫節,便學校瀰漫著學生厭學教師敷衍的氛圍。

整個教育漸進改革方向,不外乎是通過體制外的創新示範,為公立學校改革創造壓力環境。總結為,散漫低效、學用脫節的公立學校為私立學校創造市場潛力,私立學校的蓬勃發展為公立學校的改革營造壓力環境。

依筆者看,去私立學校大有可為,通過磨練成為創辦私立學校的執行校長就算比較成功,能創立一種廣泛適應性使國家少投入長期社會效益高的新模式就是最大的成就。

只要有行動,一切皆有可能!


逢時而生


面對利益的誘惑沒有誰不動心的,但是行動之前還需認真權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選擇,否則後悔莫名。

我是10多年前從公辦學校出來到民辦學校工作的,現在的心態是特別想回到公辦學校。開弓沒有回頭箭,出來容易回去難。所以勸你還要三思而後行。

1.民辦學校固然待遇高,但是壓力更大。

民辦學校財政不拔款,註定她特別看重教育管理、教學質量的成績。為了取得成績,必然教學強度大,管理難度高,在校工作時間久。就以我工作的學校為例,早晨老師5:20起身,一天4-6節課,中午要看班,看午練,看學生午休,晚上要值班,一般是11:20.

這樣的工作強度,年輕人都吃不消,更不要說年過40精血耗損的老師了。因此,民辦學校工資待遇固然誘人,但是在民辦學校裡,總感覺付出和回報存在差距。

2.民辦學校淘汰率高,尤其不敢生病。

民辦學校一切以成績為考核指標,而成績除了老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但是再優秀的教師都難免會遇到差班、差生。而在民辦學校裡越是差班的差生,交的費用越多,所以當老師和學生起衝突時,學校處理的對象一般是偏向於老師。

民辦學校的工資以工作量為核算標準的,比如說,我工作的學校工資每個月都不一樣,完全取決於你的工作量。民辦學校像一個精明的商人似的,他們不願多出一分錢養活一個“閒人”的。

如果生病,那就更慘了,只提供每個月1200元生活費。如果連續三個月不能上班,學校有可能終止聘用活同。所以很多老師常常是帶病工作。有一個同學咽喉炎非常嚴重,也就只請假休息了2個星期。現在拿著“小蜜蜂”,聲嘶力竭地每天要上6節課。

3.民辦學校短期收入高,但是長遠收益低。

民辦學校的工作貌似很高,是公辦學校的2-3倍,但是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相比,除了工作量與工資相匹配外,還有許多公辦學校有而民辦學校沒有或者低的情況。

比如說,住房公積金,有的民辦學校就沒有,有的有,但是款額也比公辦學校少,比如我們住房公積金有,但是比公辦學校少將近1半;醫療保險與公辦學校相比也少將近60%。

更為重要的是民辦學校的養老保險金繳納的標準大多是按企業標準交的,並且執行的是最低的標準,這直接影響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因此說,是否從公民辦學辭職進入民辦學校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更要全面衡量,通盤考慮。我可以告訴你一個事實,就是我們學校年輕教師都積極參加教育局編制考試,積極謀劃往公辦學校去,就是學校股東的子女都紛紛往公辦學校去!


青衫李探花


個人感覺你已經在公立學校幹了20年了,這個收入沒有必要再去私立了吧,我高中班主任是個年輕的女孩子,她就是曾經在蠻好的私立中學帶數學,幹了幾年就回老家進我們公立學校了,她自己就說私立學校的孩子真難管,尤其是很多都是家裡比較有錢的孩子,管起來太麻煩了。

再者我雖然不是老師,但是從我身邊認識的部分老師老說,雖說收入都沒有太高,有的些小還比較忙,但總體上感覺福利還是不錯的啊,保險和公積金方面都不錯,有的地方還有補貼。

尤其是另外一點,我接觸到的老師以及一些其它事業單位退休的人,退休金比普通老人的退休金基本上是翻倍的,很多比我們很多年輕人現在上班的工資都高。

所以我覺得,在公立學校繼續做下去挺好的呀


金桔檸檬小溪


是我的話,我是不會去的,但如果我剛大學畢業,也許我會選擇私立學校。但我己在公立學校幹了20年,我不會再去折騰。

、在公立學校已成骨幹老師,會受廣大師生尊重。在公立學校幹了20年,都45歲上下了,這麼多年在學校的付出,應該算學校裡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老師了。這樣的老師領導會重視,同事會敬重,應該在學校壓力會不大。並且工資會越來越高,等年齡更大幹不動了,也會受到學校照顧。更重要的是退休時的養老金有保障。



、去私立學校還有多長黃金教學時間。雖說現在在私立學校收入高,但工作量絕對大,而且必須保證教學質量,壓力是顯而易見的。關鍵是你己45歲,還能幹多少年,等到年齡大了,你還能幹那麼多工作嗎?不幹那麼多工作,會有那麼多收入給你?幹不動了會辭退你。退休金也會少很多,整體計算下來,還不如公立學校合算。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們認為四十多歲的老師還有必要辭職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我在私立學校幹了快20年了,學校規模比較小,只有小學和幼兒班,見證了學校的發展和壯大,現在工資2000多一點。提前起在私立學校的過程,那是滿腹的心酸。我是鄉聘教師,被踢出去後,帶著孩子來到我縣的一所學校。對於教師來說,除了工資,什麼也沒有,年輕人把它當做跳板,像我這種年紀大的,只能在這幹了。學校不講質量,只講保老生。學生是上帝,老闆是閻王,教師是小鬼。最討厭的是,學校對於質量沒有獎勵,對於老師的獎罰全憑心情。有些拍馬屁的混的風生水起玩。——所以,我閨女在考招教時,我堅決排除私立學校,無論大小。我的親戚堅決不叫去私立學校上。學校伙食營業不均衡,開設課程不全,學生不能全面發展。所以,奉勸那些想進私立學校的——醒醒吧!


用戶6437218939530


在公立學校工作了二十年,說明題主年齡應該在四十歲左右。個人覺得,對於這個歲數的人來說,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應該穩字當頭。



閒話少說,舉例說明,更能切中要害。我父親的一位熟人張某,當年也是農村教師,後面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調進了縣文教局(當時文化局和教育局是一個單位),成了一名普通幹部。沒過幾年,提了副科長。此時張某家三個小孩都在縣城讀書,擠在面積不足四十平米的兩間小房子裡,那時他愛人一人還在農村。沒多久,文教局改革,要把文化和教育分開,當時主管教育的副局長楊某要去新組建的司法局當局長。楊某很賞識張某,親自來他家,請張某跟他一起去司法局,暫時先當辦公室主任,後面再提副局長,甚至說:以後我退了,司法局長的位置就是你的了。而且去了還有一套門口帶有院子的大房子分給張某。



張某當時特別猶豫,條件的確太誘人了。他徵詢我父親的意見,我父親說:你家孩子多,都要讀書,你在教委,多少都會方便很多。最終,張某聽從了我父親的建議,留在了教委。後來,張某小孩讀書上學都是很順利的,而且還把愛人也帶進了縣城,並且還入了教師的編制,解決了愛人的後顧之憂。而楊某,直到退休了,他愛人的編制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

上面的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事例。從事例中,我覺得可以有以下結論:

第一、不能只看眼前利益。眼前利益很大,或許只是曇花一現。四十歲,一晃而過,就進入五十了,私立學校可能不太喜歡五十歲的老師吧,除非你帶的班級、你帶的科目,在大考中成績相當出色。重要人生選擇面前,不應該只看眼前,要走一步看三步。


第二、不要單純進行物質比較。二十年的工作單位,積累了多少人脈,積累了多少教學經驗,積累了但是很可能只適用於自己這個工作單位。總的來說,公辦老師的社會地位肯定高於私立學校的。不要小看這個社會地位,很多時候是可以讓自己和家人活得更體面,甚至可以給家裡人辦成大事小情的。


第三,要多聽賞識你的人的建議。人生在世,會接觸到很多人,但是能從心底賞識自己的人並不會很多。欣賞你的人,會比較瞭解關注你的實際情況,會設身處地為你著想,更主要的是他們會對你講實情說真話。遇事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你會受益匪淺。

以上是我的回答,可能回答不太好,不能讓你滿意的話,深感歉意!不過,都是我的真實想法。



教育觀察員—甘藤敬一


面對一個在教育戰線工作二十年的老教師的提問,不敢說什麼建議,相信您自己心裡早已有一杆秤,我只是談談我自己粗淺的看法。

我在兩年前剛從大學畢業的時候,簽了一所私立學校,當初承諾的收入是8萬到12萬,在我所在的小縣城月均收入算下來還是不錯了,但在當時我也參加了教師公招考試,考上了公立學校,最後就放棄了私立學校,就我自己而言還是比較傾向於去私立學校,放棄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因為地域原因 當然對我自己來說,隻身一人在哪裡工作都無所謂,但是父母希望我離家近點,想想也不能太自私,於是就聽了他們話。這也是您選擇去私立學校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工作二十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都需要被照顧,應當顧及家庭。

二、因為待遇原因 在選擇放棄之前,向其他在私立工作的朋友打聽過,很多私立學校都是每月發的工資發完了,看起來比較高,年終獎勵很少很少,一兩千三四千算高了,甚至五險一金都是象徵性的買。而在公立學校雖然打卡工資較低,加上績效年終考核,有的鄉鎮學校有補助,加在一塊平均下來差不了太多,況且公立學校的五險一金是沒有少的。

三、因為工作量的原因 在私立學校,對教師來說各種活動多如牛毛,整天沒有自由安排的時間,包括週末在內,工作量是公立學校很多倍,當然這個原因不是重點。


愛生活的阿濤


題主在這裡很難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因為從公辦學校辭職去私立學校,究竟值不值得,每個人有個人的判斷,人暖自知,旁觀者的說法都只能供你參考。

去年的9月份,我身邊有兩位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辭職去了民辦學校,其中一位據說年薪50萬,而我們本地公辦在職教師一般年薪大約18萬左右。差距大約在兩倍多一點。還有一位辭職去辦了一個輔導班,專門帶孩子家教輔導。

但有更多的老師一直在公辦學校兢兢業業的從事教育工作。我身邊也有老師很早就已經辭職去了民辦學校的,其中有一位去了民辦學校,以後不到三年民辦學校破產倒閉了,該老師就出來自己在社會上辦了一個輔導班,據說現在收入也挺不錯。

題主糾結要不要去私立學校,所看重的無非就是私立學校的收入待遇要遠比公辦學校要高。

當前很多優質民辦學校的教師薪酬待遇都遠比公辦學校要好,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師資,在形成良性循環的基礎上,學校的發展前景非常的好。這樣的學校對公辦學校的師資吸引力還是蠻大的。

要不要去民辦私立學校發展,其實要問問我們自己內心。因為公辦學校有公辦學校的優勢,穩定的待遇保障,較為廣闊的專業發展空間等。一個教師,要成長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名師、特級教師,要評上高級職稱,顯然在公立學校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私立學校除了有薪酬待遇上的優勢之外,也有它更高的競爭壓力、潛在的今後發展的不確定性等一些不足。不同學段的學校,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民辦高中和公辦高中學校相比,民辦高中學校的競爭壓力就會更加突顯,因為家長和社會會拿高考上線人數來評判一所學校質量好壞 。而民辦小學和公辦小學的競爭性相比就不那麼激烈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良心。選一行,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只要擁有教育情懷和教育教學能力的老師,無論在公立學校還是在私立學校,都能如同金子一般被學校所珍異,為學生所尊敬,為社會所重視。而完全是在混日子的人,只個人利益的人,無論在公立學校還是在私立學校,都很難混下去。


傾聽花開


三思而行吧,特別是已經不年輕的優秀老師。如果只想或只會教書為生,在哪兒都發不了財。

我在公立學校工作10年,辭職15年了,如果公立學校給我5000月薪,我立馬走人,可惜回不去了。而且一直在公立學校,工資也不會比現在低多少,還有可觀的公積金和各項福利待遇。

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拼得了幾年,拼不了一輩子,但國家的養老制度,福利待遇擺在那,對年紀越來越大,精力越來越差的老教師,誘惑無疑更大。

10年前有人問我後悔辭職嗎?我毫不猶豫的回答不後悔。現在不用別人問我:後悔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