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承包的土地,相鄰的兩家產生糾紛,一方佔用另一方的土地,應該怎麼處理?

刻意的假裝


當時劃分承包土地時,每個村都分為幾個村民小組。所以在分地時,先將全村土地分給各農民小組。各小組再將地分給每戶,為此,在各小組內,每戶數量均不是太多。每家各是多少人,每人合多少地,所以土地各家寬度幾米,相互大家都知道的。在每年種麥時,由於大型機械耕地,往往將兩戶邊界毀壞,所以年年都要相互丈量土地,重新確定邊界。為方便澆地,界埂打的相當高的。由於年年有這道工序,所以,平時倒不易出現糾紛。有些地塊由於出租流轉,長時間缺乏纖正,地界出現偏差。但一旦用米尺相互一量,立即就會大白於天下。所以在農村,這種糾紛不太多。


未雨綢繆180973058


農村承包 的土地被鄰居佔用,有可能這塊地有歷史遺留問題,不是特別明確這塊地的真正主人所以才會有被他人佔用的情況。

講一下我家的真實情況,我跟我哥哥還小的時候我父母外出承包土地掙錢,所以家裡的土地就承包給我三爺家的吧一個大伯,我們兩家是地鄰,而且我們家是三畝多,我大伯家是二畝,承包給他兩年後我們兩家的地一樣多了,用腳邁步測量應該不會差太多,但真的就是一樣了,首先出現這個情況我爸爸去村裡找了村長查看了最早的地畝記錄上面很明確的寫了我們兩家的地畝數,然後就拍了照片,叫著村長跟我大伯一起去了地裡測量,但這事之後明顯我大伯心裡不高興,愛咋滴咋滴吧,偷我們的土地還不讓人伸張正義嗎。

所以如果有權利被侵略的時候一定要找證據以及證人為自己辯解,如果還不能解決就求助司法部門,只要是自己的就不能被外人掠奪。




呵護你沒道理


在農村土地相鄰的兩家,發生糾紛的事情真的不少,也是我們兩委幹部處理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十年前,對於我這個剛接手的女書記來說,對村裡的工作,真的陌生,好多雞毛蒜皮的小事……後屋的水排到前家的房根了,西家的廂房越過合牆,下雨天流水到東家了,東西兩家的空地的爭吵,太多太多的事情,在我們眼裡是小事,可是老百性不這麼看,有些人就是想不通,鬧得不可開交,特別是相鄰土地發生糾紛問題,必須快速找到解決辦法!要不就想想不到他們之間發生什麼!

記得那是我幹書記的第一年的秋天,正是農村秋收最忙的時候,有兩家因土地糾紛,吵吵鬧鬧的找兩委解決,我們安撫他們的情緒後,詢問情況並派人查看現場,把地畝搬出來,經兩家核實帳畝正確後,對他們土地進行從新測量。

本以為很簡單的事情,量量就解決了吧?開始我們先量不靠地邊的這家,實質種的多了,靠地邊的這家當時就和對方暴跳,說對方佔他地好幾年了,要補償費。接著我們測量靠地邊的這家,也多了!

怎麼會都多了?我們兩委仔仔細細的查看情況,推斷出結果,過去的地偃和地邊水渠寬,現在機械耕種,把地闊了。當時覺得多了比少了好辦,兩家好商量。

哎喲,出乎我們意料,靠地邊這家說我的地他種好幾年了,就是他佔了我的,另一家說你種的畝數不少我沒佔,多的那份得分分……

當時機器收割玉米,經過我們做工作先把莊稼收了,離種麥子還有一段時間,收莊稼後按照現在地型,兩委給測量定下點,兩家都同意了。

可回村後不到一天,兩家又發生爭吵還動手打起來,勸架的被碰倒斷了胳膊住院了!110來了,最後是兩家把勸架的人的住院費全部交付,一家一半,都後悔了吧!

所以我覺得相鄰土地的兩家,最好不要超過界線,在界線處釘上三點。現在大型機械耕作,很容易越過界限,佔了地的一方有兩種方式解決:一、如果種上小麥了,跟對方商量,下一季種玉米時歸還對方種,佔地的小麥每家收一半。二、如果是玉米地還沒收,最好一家一半收,莊稼收穫後,地是誰的誰種。三、也可以佔地的家把一年的莊稼收穫後,按照當地價格合理計算,給一半的錢,下年把佔的面積歸還對方。

農村機械設備耕種,難免出現地鄰居界線模糊,還是要理解謙讓,和睦相處是最好辦法。


村長蓉媽媽


如果產生糾紛,要保持冷靜,剋制自己,避免與對方爭吵,有時爭吵因一方想不開發生極端的後果。不要與對方發生武力衝突,用武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後果。

應找村委會,查看當時分包土地的記錄和數量,由村委會派協調員與你們雙方一起察看現場,大部分在當時分地的時候在兩頭做有記號,有的是兩頭打下木樁,有的兩頭埋上石頭,有的打下水泥樁做為界牌,中間用繩子拉直就顯示出具體位置了。如果兩頭留下的界牌因年久不明瞭,就按各自當時分包的畝數重新測量一下就出來了。

我家有塊田也遇到被鄰地所侵佔的情況,因當時兩頭埋了石頭做記號而中間未埋石頭,鄰地家就從中間一年一點,一年一點的向我地蠶食,開始不大明顯,也沒去計較,後來慢慢成了一個大弧型了,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找他理論,開始還不承認,後來把他拉到現場用繩子按兩頭做的記號一拉直,真象自然就出來了,雖然中間只佔用了五十幾公分,但他這種貪小便宜,估意侵佔別人利益的做法令人不齒,現在我家在城裡買了房,住進城裡。家裡的那塊地就免費給他種,其它的田地都白送給別人種,都知道山區農村種地,收益甚微。

其實在農村不是在徵地的情況下,侵佔別人一點土地也發不了財,但就有那些愛佔便宜的人,喜歡侵佔別人的利益而置鄉親間的感情於不顧。

這使我想起安徽侗城有個六尺巷的故事,因鄰里發生土地糾份,其中的一位就給在京城做大官的親戚修書一封,狀告對方,後來那位大字給這位親戚回了一信。信中寫道,千里修書為一牆,讓了一牆又何仿,萬里長城依然在,己經不見秦始皇。





人貴自知自明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在一些農村裡面確實是存在的。一但這種情況發生的話,千萬要理性的處理,一般農村裡面都是以宗族為大在不講道理的人在本族長輩面前肯定會認些面子,知找到宗族長輩和村子裡的支書在一起講講談談,多數是會可以化解的。如果那樣還不行的話就走法律程序通過法律手段保證自身利益,無論是選擇拿個解決方案,都一定要先收集證據才能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蒐集證據的方法有很多證據也有很多種,要多諮詢律師事務所。






楊德明987


大家好!我是農村的,在我們農村都是靠種地吃飯,土地到分包到戶以後,各家種地都是種到界石根起,界石是這家土地和那家土地的分介界線,在我們這裡都用一個長的石頭作標記,把一塊地的兩頭埋上石頭標記,中間用繩子拉直用鋤頭挖上一條小小的溝做界線。

在前些年,我們農村爭種土地的事

不段發生,特別是地鄰,有的人就是強勢,非要多種一壟麥子或多種一行玉米,把最邊起的一行種在界石中間,老想多種一行,造成兩家之間產生矛盾,傷了兩家和氣。記得有一次春上,大家都在地裡鋤麥苗,兩家就因為其中一家,種超一壟麥子競打起來,真是寸土寸金的爭啊。現在想起來那幾年土地對農民是多重要。現在這種問題不存在了,好多人都不種地了,都出去打工了,還有的土地是被徵用了,也就沒有那些問題了。

如果出現佔用對方土地的事,應該找隊長和會計來解決,因為隊裡都有一本農民分田地的賬本,讓隊長和會計把賬本查一下,按賬本上的畝數重新埋上界石,公平合理的解決就行了。今年我們這裡都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了,多少土地上面一清二楚。


鄉土王大姐


農村中的地邊問題是很容易發生的。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機耕機播造成的,而少有人為故意的。而出現情況該怎樣解決呢?矛盾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方法有很多。

第一,找到以前分地時設的分界物,地邊滾向誰家地就一目瞭然了。有的用鐵棍打一個洞,放入白灰面,俗稱''灰角’’,打的挺深,移動難。有的用磚頭做記號,方法也用此法。

第二,協商解決。靠人情解決問題。相挨地鄰不是本家族的,就是以前關係好的,所以在歸大方分地時願意並在一塊,一點地邊有啥不好解決的呢!

第三,特殊情況下,矛盾激化情況時可找村委會解決。誰家多少地,多少人多少地都是有數的。這是下策,大多數靠家族中德高望重之人來調解。畢竟事鬧大誰的名聲也不好。

第四,確定無疑多佔地,而且不少,並且不講情理,直接移回原地邊。此為下下策,不過有時很有效。對一些欺軟怕硬蠻不講理的人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地邊地頭小事很容易產生糾紛,只要堅持和氣為貴的原則,是不難解決的。退一步海闊天空,你敬一分,我讓半尺,千年鄰居,萬年街坊,你仁他會義,自會平安無事,和諧相處!


無名三農人


一旦出現地權地界糾紛,雙方都要理智對待,千萬別衝動而鬧出大矛盾或大動干戈,應請公平公正的族中長者進行調解,消除矛盾糾紛,調解不了時可向基層村民委或社區委反映,還不行可找鄉鎮司法所處理或直接向法院起訴。


閒人說事140311869


石頭上天,總有落地之時。首先兩家不必爭吵,爭吵總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過分的爭吵,會發生打架,打架不是打倒頭,就是打到腳,只會使矛盾激化。兩家當家人頭腦要冷靜下來,好說好商量。當初分田分地應該是有界的,各家的田地應該有數據的。第二、兩家如果協商無果的話可以找本組的負責人和當初知情者再次協商。第三、如果協商再次無果的話,就找村委會裁決,總會有結果的,你應知道土地是國有的。


鄭正宗


大家好,我是平安(PiangAn)618,關於農村承包的土地,相鄰的兩家產生糾紛,一分佔用另一家的土地,應該怎麼處理?這種現象在農村時有發生,尤其是在90年代以前,因為當時的分地手續不夠完善,領導不立造成的嚴重後果。自從1991年第二輪土地承包後,這種現象就只有個別的發生了。

既然有這個現象,我們就必須想法解決。首先從原始資料查起,查看分地時的記錄,按人均多少地從新仗量,這樣就清清楚楚,各人就是各人的。如果明知道是貪佔了別人的土地又不承認,那就只有走法律程序。

其次是如若明知道是別人土地,依仗自己家有人,強佔為己有,不講理,那就只有走法律程序,起訴到法廳。但是也有因土地糾紛官司打到了法院,以失敗而告終,而認為自己家有強勢,就不斷到鄉鎮政府挑釁鬧事,由於鄉鎮政府怕上訪,他們故意說是“如若不答覆,明天去省,後天進京”。弄得鄉鎮政府領導好難為情,啼笑皆非。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若出現上敘情況,主要是看當事人雙方的態度,如若互相謙虛,互相諒解,那就什麼事也不會發生了。思想教育也是作好基層工作的關鍵,所以必須做好兩家當事人的工作。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大塊面積的種植推廣,這種現象就不會再有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