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易中天老師在說曹操的時候說過,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

修正歷史


有沒有出息,要求不同就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是否出息,既有先天的遺傳(性格),又有後天的影響(能力)。

如果把時間拉長,樣本增加,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把話說絕對了不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有些人說是老師,但在有些方面比你差遠了。所以沒有必要迷信老師。

別人放個屁,有必要去分析它的化學成分嗎?

笑談而已!人生,本來就是你笑笑別人,別人笑笑你。


天高地厚931


小時候淘氣,長大了有一番作為的孩子,我認為多半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事情。遇上了做生意的好時機。現在就不一樣了,小時候淘氣,沒有讀大學,出來混的,能混好的太少了。

小時候老實聽話,學習成績好,考個好大學,找個穩定的工作,沒什麼壓力,平淡生活,這也很好啊。

當然,工作的壓力肯定有,但是,跟做生意的人比,壓力還好吧。

本分的孩子,必然是守得住寂寞,不會做違法亂紀的事情,身心健康能保證。做父母的,我就這點兒希望,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以後過安穩的生活。

不安分的孩子,這個年代了,除了父母,誰會饒過你。任何一點破壞,你都得賠錢賠禮陪道歉。這還算好的,別個如果報復呢,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不敢想象。

所以,別去指望著調皮搗蛋的孩子長大出人頭地那個小概率事件,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學點兒真本事吧。


123456糊塗


兒子獲得全校賢愛少年比賽第一名。看著鮮紅的獎狀,我覺得十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兒子在肚子裡面就開始胎教,早起晚睡,陪著兒子一起長大,做作業,參加口才、寫作、歌唱等各個培訓班,努力總算得到了回報。

牽著兒子的手,我走在大街上,說:“兒子,走,有什麼要求媽媽都答應你。”趁著我高興,兒子扭頭看著我說:“媽媽,我什麼都不要吃,什麼也不要你給我買,就想跟您說句心裡話。”我詫異的看著兒子說:“你有什麼心裡話就說吧。”“媽媽,我知道您對我好,希望我考上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可我只想做個平凡的孩子。我想象別的同學一樣,可以睡懶覺,可以跟著爸爸一起去玩遊戲,我不想天天學習總是得第一,我真的好累。也想象別的孩子一樣,可以在草地上滾來滾去,看藍天數白雲。媽媽,我真的好累,真的只想做個平凡的孩子。”

可能怕我生氣,兒子馬上加了一句:“您放心,我上課一定會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我基本的事,我一定會做好,媽媽。但是,我不想要那麼多先進,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說,象個稻草人一樣站在同學們的前面!我也想放鬆,也想調皮一下,當先進太累了,媽媽,我只想做個平凡人。”

看著兒子稚嫩的面容,聽著他膽怯的聲音,我倒吸一口氣:是啊,兒子長大了!其實他早已有了自己的主張,只是為了讓媽媽高興,為了媽媽的面子,一直在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其實兒子十分懂事。這樣說來,我真的是一個自私的媽媽。

我曾經也做過孩子,我現在可以回憶起,小學期間我那麼快樂的童年:可以下河去摸魚,可以晚上在院子裡面瘋、跳橡皮筋,沒有這麼多作業,沒有這麼多培訓班,沒有這麼多不快樂的事情。

工作是以後的事,考大學也是以後的事,逼得太緊,弦太重,會不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現在有這麼多孩子得了抑鬱症,有這麼多孩子即使考上大學,也沒找到份好工作。人生短短几十年,有快樂就行。只要孩子上課能認真聽講,能認真完成作業,為什麼不能給他快樂的成長環境?為什麼我不能放手,是為了孩子的前途,還是為了我自己的面子?

這時我蹲下身,看著兒子的眼睛說:“好,寶貝,我答應你,我以後不這樣逼你,不逼你每次得第一。但是希望你能做到最基本的,把媽媽當成自己的朋友,媽媽做的不對的,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跟媽媽講好不好。”

兒子特別高興地親了親我的臉,說:“我知道我的媽媽最好的媽媽!”

我牽著兒子的手,走在陽光燦爛的大街上,放過兒子,放過自己,靜待花開。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快樂,為什麼我們不能放手試一試呢!

看到那麼多辛苦的孩子,我曾經以為自己的兒子不會累。曾在網上看過別人家的孩子說過只想做平凡的人,當時還覺得矯情,沒想到今天兒子也會說出一樣的話,因為他一直笑容滿面,從沒和我說過累,只是堅持著、堅持著,為了爸爸媽媽的面子,為了滿足爸爸媽媽的要求,為了爸爸媽媽不生氣。可我不知道他有這樣的感覺。

好吧,孩子,我就讓你做個平凡人,享受平凡的生活,平凡而快樂的童年!

以後的日子媽媽和你一起慢慢地過,不為別人的評價,不看別人的眼色,只為我和你自己的幸福!


我比曉慶更幸運


我老公跟他弟弟就是典型的一個小學被校長開除過好幾次的人 一個是家長眼裡公認的乖寶寶 小時候我婆婆說午覺跟小兒子說媽媽睡覺 你不要跑出去 他就真的不跑出去 現在都長大了 我老公開了個公司 他弟弟跟著幹 我老公是那種很有很有想法的人 那個行業有錢賺 就馬上能感覺的到 幹了幾年 賺了點錢 他弟弟就是老老實實跟著我們幹 我老公讓他幹啥 他幹啥 反正就是老是實忠心 但是想讓他有點什麼太大的思路 也是沒有的 這裡提出來調皮搗蛋的孩子 不一定就是學習不好 早早出來闖社會的那種 也有學習很好 很靈 可是就是天生就是調皮的孩子 真的調皮的孩子不好管 可是管好了我覺得以後無論做哪一行 他的思想就很活 我兩個女兒一個非常調皮 一個非常聽話 就是她爸爸跟叔叔的翻版 老大調皮 基本每天都要吼幾嗓子 打幾下的那種 學習也是操碎了心 可是我有一種感覺 就是 無論語文還是數學 只要給她講 她就會 不是那種講幾次都不會 抓狂的那種 但是她坐不住 寫作業很快 寫完就想跑出去瘋的那種性格 小女兒還小 沒有上學 暫時看不出來


梓悅寧汐


不得不說易中天這個話說的未免太絕對了,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了成氣候的人,也不再少數。不說別的,就說三國時期的孔融,他小時候應該就是一個懂事、乖巧、老實的好孩子吧,我們都知道他很小就開始讓梨的故事。

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長大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要知道那時候孔融就是士大夫中的領軍和代表人物, 甚至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影響到曹操的決策和統一。為何曹操最後要除去孔融呀,就怕孔融壞了自己的好事。

當然了歷史上這樣的人物還有很多,我們再說幾個。

大家都知道徐向前將軍,他從小也是不善言語,比較靦腆的人。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他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縱觀徐向前元帥,他的一生都是不善言語的,從小就是如此,而且社會上還流傳著他不善言語的故事也是有很多的。

在徐向前去黃埔軍校上學的時候,蔣介石就給徐向前談話過。

那時候蔣介石是黃埔軍校的校長,他每一天晚上,都要找幾個學生來談話。當然了蔣介石這個所謂的談話,就是想要物色一些人才,為自己日後的崛起打基礎。

當時的杜聿明、胡宗南等人都是蔣介石在黃埔軍校物色出來的。

那麼,蔣介石在和徐向前談話之後,他是什麼想法呢?

說實話他對徐向前幾乎沒有什麼印象,就是覺得這個學生很安靜,甚至是有點木訥,總之,就是不善言語。

正是因為如此,蔣介石沒和徐向前說幾句話,就讓徐向前離開了。

很顯然這一次談話是讓他錯過了徐向前這個頂尖的軍事人才,也為他日後的後悔埋下了伏筆。

說實話要問蔣介石此生做過的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他肯定會說是錯過了徐向前,要知道徐向前是一個全能型的軍事將領,他無論什麼戰役,都是十分擅長打的,大規模作戰,地道戰、運動戰、伏擊戰......,蔣介石的軍營裡恰恰就是缺這樣的人。

通過土地革命戰爭,尤其是抗日戰爭,蔣介石才真正的瞭解到了徐向前的軍事指揮才能,但是,在他了解到徐向前的軍事指揮才能的時候,再想去爭取徐向前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因為徐向前一開始參加革命就是為了人民而戰,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在太行山一代抗擊日軍的進攻,曾多次打敗日本侵略者。這些事情,蔣介石都是十分清楚的。那時候他們還把徐向前請去教國民黨如何打游擊戰。

可見徐向前在他們的心裡,還是有著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的。

在抗擊日軍侵略的期間,閻錫山也對徐向前也是刮目相看,他也很想拉攏徐向前,甚至閻錫山放下豪言,他若是能夠得到徐向前這樣的軍事人才,將會所想匹敵。

可以說無論是閻錫山還是蔣介石,他們都對徐向前的軍事才能傾佩有加,可見,徐向前真是哪個時代不可多得的一個偉大的將領。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徐向前打敗了閻錫山,並且解放了山西。這件事再次證明了徐向前的軍事指揮才能,就連閻錫山這個霸佔山西長大三十幾年的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閻錫山敗北之後,山西全境得以解放,徐向前的軍事才能,真可謂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無論是閻錫山的失敗,還是蔣介石的失敗,徐向前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就是不善言語的徐向前元帥,所以說易中天所說的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了準沒出息,這樣的話是說的太絕對了。

事實上歷史上有很多不善言辭的孩子,他們長大了都成為了未來歷史上能夠呼風喚雨式的人。


史學達人


易中天老師說,曹操小時候比較頑皮,所以他長大後有出息。於是引申出來,小時候頑皮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有出息。

其實這句話不僅僅是易中天老師說過,在農村很多老人的口中,也有很多類似的說法。尤其是在男孩子身上,每當他調皮的時候,總會有人說男孩子調皮好一點。

之所以會認為調皮好一點,大概是認為男孩子應當有出息。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似乎都應該調皮一點。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曹操小時候真的調皮嗎?皮!非常的皮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

這句話是出自《三國志》當中,大概意思說的就是曹操比較調皮,甚至經常引起世人的稱奇。

故事一:其實《三國志》記載的還算是好的,真實歷史上的曹操在小時候的樣子,單獨用這幾句話完全描述不了他的調皮。

由於曹操小時候生性放蕩,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他的叔叔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經常調教他,有時候也會給曹操的爸爸打小報告,每次迎來的都是一頓胖揍,因此曹操非常不喜歡這個叔叔。

後來曹操有一次和這個叔叔迎面撞上,故意歪著個嘴像是中風一樣。他的叔叔以為他生了病,趕緊就跑過去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曹操的父親。

曹嵩一來,曹操立馬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曹嵩問曹操剛才怎麼回事?曹操答道:“什麼事情都沒有,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可能是因為叔叔不喜歡我,所以故意打我的小報告。”


曹嵩愛子心切,真的以為自己這個弟弟是故意打小報告。所以以後他再說曹操的什麼事情,曹嵩基本上都會搪塞過去。因此三五次之後,這個叔叔以後再也沒有問過曹操的事情。

故事二:雖然《三國志》當中並沒有記載,曹操和袁紹小時候可能認識。但是從漢章帝劉烜開始算起,袁紹一家出了四世三公。其中司空袁逢是袁紹的父親。

而當時曹操的父親是曹騰的養子,在朝廷中也是頗有權勢。曹操和袁紹的年齡相差並不太大,像他們這種富家子弟,讀的都是洛陽的貴族學校。

但是貴族學校說實話也沒幾個,所以兩個人小時候確實有可能認識。有了這樣的歷史背景,才有可能展開第2個故事。

都說曹操調皮,其實袁紹小時候也不簡單。這天正好有一家人結婚,他們兩人就組織了一群同齡的孩子,準備來一個半路劫親。他們畢竟還是孩子,被別人發現之後一路追趕。

由於袁紹跑得比較急,不小心掉到一個坑當中。當時曹操跑在他後面,看到他掉進去之後非但沒有拉他。反而對後面追趕的人大聲喊道,賊在這裡趕緊來。



幸虧當時袁紹比較機靈,而且這個坑也不深,幾下就爬了出來,因此才躲過了後面人的追趕。再往後面兩人的關係怎麼樣就沒有記載了,如果不是袁紹,曹操也有可能坑害其他的夥伴。

真如易中天所說,小時候調皮長大有出息?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句話的背景,這句話是出自《易中天品三國》的一小段。易中天說的也只不過是一種現象,但並不是絕對的說法,兩者沒有必然的關係。

再者我認為雖然沒有必然聯繫,但是兩者的關係比較大。雖然長大有出息的人,小時候不一定調皮。但是小時候調皮的人,長大之後會很容易有出息。為何會這麼說?

調皮的孩子有個性:在這個人口爆炸化、知識爆炸的年代,想要混出點名堂來,必須要和別人不一樣。或者換句話來說,你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拋去外在條件不談,有個性就屬於內在的核心競爭力。像現在一些粉絲追明星,他們有的人不僅僅是看重顏值,有的時候也會評價這個孩子有個性有態度。

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嘛: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但是也有另外一點,有個性固然好,但是不能個性出頭了。因為萬事萬物,總是講究物極而反。


調皮的孩子有主見:在這個人云亦云的時代,能夠保持自己的主見非常重要。人之所以是人,正是因為人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別人說什麼,你就認為是什麼?

你看現在成功的幾個大佬,哪一個不是走當初沒人走的路子?馬雲的阿里巴巴,當時所有的人都以為是騙子。

所以說主見對於一個人很重要,如果連一個主見都沒有的人,基本上就沒有了成功的希望。

總結一下:我們再回到剛開始的兩個故事當中,其實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來,曹操不僅僅是調皮,而且有點奸詐。這一點和後世對他的評價非常吻合。

也正是應了那句話:人看從小,三歲看老。


史之策


這個問題我已經收藏了很久了,遲遲沒有回答。

我一直在琢磨,易中天老師小時候是老實孩子,還是不老實。

易中天是我尊重的學者和老師,但不是他說啥就是啥,更何況他說的很可能就事論事。不能把他說的特例,當做普遍的真理。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難道錯了嗎?

任何時候死讀書都是沒用的,但一心刻苦讀書是沒有錯的。

諸葛亮也不像是調皮的孩子,是不是老實就不清楚了。

曹操與諸葛亮都喜歡讀書,而且都喜歡看有用的書。

只不過曹操讀書之外,喜歡去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而諸葛亮讀書之外,喜歡跟人喝茶聊天,是不是親自躬耕就不清楚了。

龐德公平時是親自下田耕作,夫妻相敬如賓。閒暇時,彈琴、讀書為樂。

如果是在今天,龐德公上一下百家講壇,吹吹牛,寫寫書,混得一定不錯。

劉邦也不讀書,如果不是秦末之亂,就一輩子做個亭長,不定哪時就掉了飯碗,賒一屁股債,老婆孩子都不管,就這麼一生。

孔老夫子讀了一肚子學問,周遊列國,也沒人待見。最後還是回到老家,做了一個教書先生。

孔子這個教書匠,還有人比得了嗎?

仔細閱讀孔子的傳記,感覺孔子打小也不算是很老實的孩子。

孔融倒是小時候很懂事,大點了卻很調皮,最後還是不著調,弄得比較難堪。

禰衡估計打小就不很老實,能力是不小,可誰也不服,最終也沒有個好結果。

教育的問題,我還是信服孔老夫子,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老實不老實,調皮不調皮,都是一種性格。

老實的孩子不一定都不成才;調皮的孩子不一定都有出息。

在這一點上,是時勢造英雄。

動亂時代,更容易出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和平時代更容易出科學家、學者、藝術家才是。

但都不是絕對的,由於戰爭才促進了技術、武器的革新、發明,出現了大量的科學家。

動亂促進了思想的活躍,出現了大量的思想家。

總之,教育是社會科學的範疇,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一概而論,也不可以偏概全。

我的理念是,不管是誰說的,聽聽就算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瞭解,家長有責任為自己的孩子,做好人生規劃。

核心一點就是,刻苦學習,順其自然。

今天看歷史,任何一個留下名字來的人,都是很有出息的;

今天認為看似很有出息的孩子,幾十、幾百年後,還能有後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豹眼看歷史


易中天的觀點是片面的。三國中小時調皮奸詐的只有曹操一人,其他的如劉備,孫權,周瑜 魯肅,諸葛亮與曹操不同,沒出息?什麼叫有出息?只要遵紀守法,為社會做貢獻就叫有出息。大多數專家也是老實孩子。小時候老實的孩子, 長大後,大多數守本分,守規矩,遵紀守法。並不是只有的調皮搗蛋的孩子,心眼多 大起大落,才能夠幹一番驚天動地事業來。

君不見,支撐我們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正是這些小時候老實,努力學習,長大以兢兢業業,遵守法律法規,默默無聞的人。他們循規蹈矩,是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大多數。少數成績突出的,成了科學家、專家,為國家的崛起,為祖國的科研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 ,小時不安心學習,長大後,不安心於現狀,膽大妄為 是法律為無物,能折騰,上竄下跳,這山望著那山高,畢竟成功的是少數。大多數在現實面前碰的頭破血流,淪為社會的最底層。有很多人觸犯了法律,成了違法犯罪分子,變成了社會的罪人。

歷史上,曾出現無數個象曹操,劉邦這樣的人,大多數被消滅,成功者了了無幾。


南極冰火


毫無疑問,藉助《百家講壇》名聲大噪的易中天,已然被許多人奉為國學大師。同村的小夥伴,還曾特意向我炫耀過他和易老師的那一面之緣。只是,無論是明星學者,還是專家教授,他們所講述的觀點,我們可以借鑑,卻不該照單全收。

考慮到節目錄制和觀眾興趣,易中天所品的“三國”,具有較多的文學解讀,而非純粹的史學研究。也正因如此,他才可以更為感性和藝術化地組織語言。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更像是一句“現掛”。說白了,這話得聯繫節目的情節來理解。

歷史上的曹操,小時候確實不太老實: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三國志·魏書·武帝本紀》

陳壽用“少機警”、“有權術”、“任俠放蕩”和“不治行業”,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頑劣的少年形象。而野史中的曹操,還曾坑了袁紹一把。

《世說新語》中曾提到,曹操和袁紹年輕時在一場婚禮上“搗亂”,硬是把人家的新娘給“偷”了出來。在逃跑途中,袁紹不甚跌入荊棘叢中,因怕疼而不敢爬出來。關鍵時候,曹操大喊,故意暴露兩人位置,使得袁紹在驚恐中忍著劇痛跳出。

毫無疑問,這樣的曹操,在小時候的確不太老實。而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曹操可謂是一代梟雄,在諸多諸侯中脫穎而出,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統一,更是奠定了曹魏政權的基礎。按照這個邏輯來看,小時候調皮的曹操,顯示出了不俗的智慧,為其日後的豐功偉業提供了先決條件。

可是,曹操日後的成就,真是由於他小時候調皮搗蛋麼?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證明的。現實中,許多人都說調皮搗蛋的小孩一般比較聰明。但是,這種聰明與其日後的發展,到底有著怎樣的關聯,似乎也很難考究。

說起曹操,又不禁想起來《大宅門》中的白景琦。自幼頑劣的白老七,大小就不服管教,可謂是頑劣至極。可是,他得以走上正道,還真就得感謝季先生。沒有嚴師的管教,白景琦或許跟他三叔一樣,成了個敗家子。

同樣的道理,小時候的老實的孩子,也未見就會成為平庸之輩。在強調曹操年少時頑劣時,可以作藝術化的表達,稱但凡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用這種反襯來凸顯正在講述中的案例。

可是,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的古訓,終究還是頗有道理的。小時候聽話懂事,意味著能過更好地管教培養,雖少了曹操那股子游俠氣,倒也不至於就一事無成。相反,若是頑劣至極,或許走向邪路的可能性更大。


史海爛柯人


恕我直接,這句話,就是跟讀書無用論一樣,就是在放屁。易中天這貨為了出名炒作真的啥話都說。當初品三國為了出名,故意雙重標準誤導了多少人。現在又來扯淡。

壞孩子成才,不讀書的孩子更容易當老闆,這些都是所謂的倖存者偏差。何謂倖存者偏差?這是一種邏輯謬論。指的是隻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讀書無用論,很多人都說,某某某沒有上過學或者讀書的時候成績很差,以後照樣賺大錢。而好多用功讀書的人,混的反而沒有這些人好。這其實是個例,但是因為基數很大,所以看起來很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官方數據,可以算出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8.7%,少的可憐。可以看出低學歷人群遠遠大於高學歷人群,所以即便低學歷者成功率遠遠低於高學歷者,也照樣會出現大批的低學歷成功者。

對於高學歷者,普通人會關注那些成功的人,也會關注那些不成功的人,並且高學歷落魄的人尤其受關注,容易被當做新聞報道。某某某讀了清華北大竟然去做***了(比較不體面的工作)諸如此類的話我們也是司空見慣了。而對於低學歷者,普通人只關注成功者,忽視了廣大學歷低而且沒成功的人。正是因為這些沉默的數據,才造就了讀書無用論。


而易中天的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完全是信口雌黃,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而憑藉老人那句某某某小時候調皮,長大後肯定有出息,實際是倖存者偏差的又一體現。那麼大群調皮的孩子長大後沒有正經工作甚至作奸犯科的,誰會記住!?


而且這幾年的社會導向十分扭曲,老實人從褒義詞漸漸變成了貶義詞。矜矜業業,友善待人的老實人,成了不少人鄙視的對象,而那些狡猾奸詐,偷蒙拐騙成了成功者的典範;甚至在戀愛上,老實人也成了舔狗備胎的同名詞,不少女的奉承找渣男談戀愛,找老實人接盤這樣厚臉無恥的雞湯當做人生信條。而身為學者的易中天,沒有像當年魯迅先生等先輩學者一樣用筆桿子驚醒國人,反而同流合汙,譁眾取寵,整天為了流量發佈各種UC體信息,對得起讀的那些聖賢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