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活期、定期存款存在虧損的可能嗎?

荒言荒語


銀行的活期、定期存款會存在虧損的可能嗎?這個問題要是表面上來看,好像是不太可能出現虧損的。但實際上,銀行存款類產品都是虧損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裡面存在著幾種虧損的因素,我們下面就具體來說一說。



首先,目前國內銀行的存款利率明顯較低,尤其是在活期儲蓄利率上僅為0.35%,這樣的利率水平是根本無法跑贏通貨膨脹率的,因此大家存入銀行的錢,面臨著被“洗劫”的風險。尤其是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面對增長緩慢的工資和已經被嚴重擠壓的消費水平,通過省吃儉用節流下來的那點錢,如果繼續存入銀行就更不划算了。

其次,從購買力來說,今年存入銀行的100萬元可能夠買一套房子,但受物價上漲過快的因素影響,明年也許就買不來了。舉例來說,按照當前三年期利率2.75%計算,100萬元一年下來的利息為27500元,而通貨膨脹率在6%,也就是說100萬元一年下來貶值32500元左右。很明顯,存的越久就會虧損越大。


另外,定期存款如果你是提前支取的話,就會按照活期儲蓄利率計算利息,這樣一來也存在著利息虧損的可能性。這裡需要補充一下,目前由於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等為了攬儲需要,一般都是將定期存款利率上浮40%甚至更高。但是傳統定期存款是無法靠檔計息的,只要是提前支取利息都會受損。

因此,大家不要簡單的以為只要將錢存入銀行,就能實現財富保值增值。顯而易見,僅僅是在保值方面都夠嗆的,更不要指望著銀行存款能夠增值。特別是你如果拿房子和銀行存款做個比較,就會發現房子不斷在增值,而你幾年前存入銀行的錢現如今越來越不值錢了!


東震木


很多人和我探討過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存銀行是穩賺不賠的,但是我卻不這樣認為。

其實很多年前我也持有和他們一樣的觀點,把錢存在銀行裡,即便利息少一點,但是起碼不會產生虧損吧。直到有一天,我在讀MBA的時候,我的一位老師劉教授徹底的讓我改變了這種觀念。

這種兩種觀念的區別其實是數值和價值的區別,說起來雖然都有道理,但是我更傾向於後者,不知道您是什麼想法。

數值的概念

普通人都認為把錢存在銀行裡不會虧損,因為利率是正值,無論怎麼計算,錢始終是在增加的,所以定期也好,活期也好,無論多少,肯定不會虧損,總不能說多了1分錢是虧損了吧?

從數值的角度看,錢存在銀行裡確實沒有虧損,但是若干年之後,您會發現,相同的錢買不到相同的東西了,既然沒有虧損,為什麼買的東西會變少呢?

我10年前存在銀行裡5萬元錢,現在已經到了8萬元,我明明賺了3萬元,沒有虧損,但是10年前3萬元1個車位,現在10萬元

1個車位,如果沒有虧損怎麼會買不到了?

價值的概念

之所以會發生上面的說的情形,就是因為大部分人只看到金錢的數值表象,忽略了其價值內涵。要知道,錢是有價值的,數值的增加並不代表價值的增長。

貨幣一直是處於貶值狀態的,放在銀行裡並不能阻止它貶值。衡量貨幣貶值有一個參數,叫通貨膨脹,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錢在銀行裡實際上貶值的,也就是說是虧損的。

當然這種虧損不是賬面的虧損,就像一個企業,即便財務報表看著是盈利的,但是如果盈利水平低於銀行貸款,那麼它就是在為銀行打工。

考驗一下你的學習能力

這個道理還可以放在股票上看,如果你炒股賺了50%,結果又賠了40%,那麼你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

我們來看一下,如果10萬元投入股市,賺50%後,資金變成15萬元,如果又賠去40%,那麼只剩下9萬元,你賠了1萬元,對嗎?

答案是不對!為什麼呢?如果您知道答案,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來,我估計沒有多少人能立刻說出答案。


互金直通車


銀行的活期、定期存款幾乎不存在虧損本金的可能性。

如果你存在銀行的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的本金與利息發生虧損的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個人賬戶下,在一家銀行存有的銀行存款超過了50萬元,且銀行發生破產,你的存款才有可能發生虧損,否則的話,銀行存款無論是定期還是活期都不會存在虧損的可能性。



如果你認為你的活期、定期存款收益未達到目標收益話,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誤將理財產品、保險或者基金當成活期或者定期存款。你去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瞭解到自己所辦的業務,不要失誤將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保險或者是基金當成存款,如果你只注意到了高收益而沒注意到高風險的話,誤將存款買成其他產品,那麼就有可能存在虧損的風險。

銀行卡開通了短信提醒功能。銀行卡開通短信提醒功能後,每個月都會定期扣取你卡里的資金,這樣那可能誤將短信使用費當成虧損了。

銀行卡收取年費扣取資金。個人在一家銀行開了多張卡,由於國家相關規定只要求各個商業銀行對客戶在本行開立的唯一賬戶免收賬戶年費,而其他賬戶不再此範圍內,可能是扣取年費你誤以為存在虧損。

定期存款取出後收益變為活期收益。如果你把錢存入銀行購買定期的話,如果在時間未到期之前你取出這筆錢的部分,那麼這筆錢的計算利率方式就按照活期利率計算方式計算,如此可能會達不到你的預期收益。


歡迎各位留言補充,喜歡的麻煩點贊關注。


與財為伴


不存在虧損的可能。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從我國的存款性質角度來說的。既然是存款,就一定是保本金的,不管是活期還是定期,本金都不可能遭受損失,這是和理財產品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存了多少本金,到期都會一分不少地取出來,這點毫無疑問。

二是從我國的存款利率角度來說的。我國的人民幣存款利率,現在已經是市場化發展,各家商業銀行各期限的存款產品利率,都是以人民銀行相應期限檔次的存款利率為基礎上浮的。

人民銀行基準利率都是正利率,最低的活期利率為0.35%,這是最少的了,其它定期存款利率都比這個標準高,所以,不存在利率為零或者為負的情況。

也就是說,存款利息不管多少,都會大於零,不存在虧損一說。

三是從存款機構的經營風險來說。為了防範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防止因商業銀行經營風險而連累到儲戶和存款,我國出臺了存款保險條例,對存款進行了保險,如果商業銀行破產,則在等值50萬元人民幣以內的本息全額保障,超過部分依法清算後受償。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銀行的活期、定期存款是否存在虧損的可能,要分情況看待。


自從2015年《存款保險條例》實施後,本息總和在50萬元以內的存款即使銀行破產也能得到100%賠付。如果在一家銀行存款本息總和超過了50萬元,又正好趕上了銀行破產,50萬元以內部分能夠得到賠付,但是剩餘部分就需要等銀行資產清算了,全部拿回來的可能性極小,就會出現“虧損”。



銀行是靠存貸款利息差牟利的金融機構,我們能拿到的房貸幾乎是能拿到最低利率的貸款了。雖然一些大型國有企業貸款能拿到低利率的貸款,但是民營企業想拿到貸款,最終實際要付出的利息要接近10%。相對於2%以上的存貸款利率差,除非銀行不做風險控制和貸款審核,否則破產的概率是極低的。


50萬元以下的存款額度已經覆蓋了99%的儲戶,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存款不一定虧損,但是有可能減少。我們簡單列幾種情況:


1、銀行卡被盜刷

在外面消費時銀行卡被複制,密碼被記錄下來,就容易被犯罪分子盜刷。

如果在網上輸入了賬戶、密碼及身份信息,被木馬或者病毒記錄下來,同樣容易造成存款損失。


2、手機被盜,密碼還被人知道了

手機丟失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如果恰好被人知道了支付密碼,或者遇到極端情況,被人脅迫手機轉賬,那麼綁定了的銀行卡資金也就保不住了。


3、沒有申請免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或者開通了短信服務

現在一家銀行只能申請一張一類卡,但是如果之前開通了多張的話,只有一張可以免年費和小額賬戶管理費,並且往往需要到銀行櫃檯申請才行,只有部分銀行主動免第一張卡。

至於短信服務費,一個月少則兩元,多則四元,一年下來也有幾十元,銀行卡里只有一百元的話,兩三年就能扣完了。


4、存款變保險,或者買成了不保本的理財產品

你以為是銀行存款,實際是買了保險或者不保本的理財產品,保險不到期提前取是會虧損本金的,個別險種甚至50年或者更久才能全額取出本金,十分坑爹。

至於不保本的理財產品,如果存款時被誤導,出現虧損也是很正常的。


最後,如果是銀行活期定期存款的話,在銀行卡里是可以查到餘額的,隔幾個月或半年檢查一下餘額還是很有必要的。


財智成功


如果不考慮通脹等購買力因素,銀行存款的活期和定期在在賬面上是不存在虧損的可能的。

首先,根據我國目前的金融制度,存款屬於銀行表內業務,強制保本。就算某家銀行倒閉了,只要國家還在,金融體系沒變,根據《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可以保證客戶50萬以內的存款得到全額賠付。

其次,客戶的存款,相當於銀行推出的固定收益產品,客戶存入時就鎖定了將來的收益水平。銀行不會像對待理財資金一樣將存款進行高風險投資,無論如何都會保證利息全額支付。

當然,這些本金和收益的不虧只是賬面上的,還要考慮下邊兩種情況:

1、考慮到通脹,雖然客戶可以全額得到本金和利息,但經過漫長的存期後,這筆錢的購買力可能將將大打折扣。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利率水平時,實際上就是虧損的。

2、如果處於通貨緊縮,相當於這筆錢的購買力增強了。客戶的收益相當於大於存款利率了。


樹人財經


在我們國家基本不會,只是收益比較低


百麗小碼農


當然存在,有段時間日本、美國、歐洲都的銀行都實行過負利率!


字節bill


希望頭條對回答的評價能科學一點,不是字數多就是優質回答,複製一大堆看半天也看不到重點。我就回答三個字:不可能


pioneer888


只要是把錢存銀行肯定是虧的,跑不贏通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