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活期、定期存款存在亏损的可能吗?

荒言荒语


银行的活期、定期存款会存在亏损的可能吗?这个问题要是表面上来看,好像是不太可能出现亏损的。但实际上,银行存款类产品都是亏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里面存在着几种亏损的因素,我们下面就具体来说一说。



首先,目前国内银行的存款利率明显较低,尤其是在活期储蓄利率上仅为0.35%,这样的利率水平是根本无法跑赢通货膨胀率的,因此大家存入银行的钱,面临着被“洗劫”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面对增长缓慢的工资和已经被严重挤压的消费水平,通过省吃俭用节流下来的那点钱,如果继续存入银行就更不划算了。

其次,从购买力来说,今年存入银行的100万元可能够买一套房子,但受物价上涨过快的因素影响,明年也许就买不来了。举例来说,按照当前三年期利率2.75%计算,100万元一年下来的利息为27500元,而通货膨胀率在6%,也就是说100万元一年下来贬值32500元左右。很明显,存的越久就会亏损越大。


另外,定期存款如果你是提前支取的话,就会按照活期储蓄利率计算利息,这样一来也存在着利息亏损的可能性。这里需要补充一下,目前由于部分城商行或者信用社等为了揽储需要,一般都是将定期存款利率上浮40%甚至更高。但是传统定期存款是无法靠档计息的,只要是提前支取利息都会受损。

因此,大家不要简单的以为只要将钱存入银行,就能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显而易见,仅仅是在保值方面都够呛的,更不要指望着银行存款能够增值。特别是你如果拿房子和银行存款做个比较,就会发现房子不断在增值,而你几年前存入银行的钱现如今越来越不值钱了!


东震木


很多人和我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存银行是稳赚不赔的,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

其实很多年前我也持有和他们一样的观点,把钱存在银行里,即便利息少一点,但是起码不会产生亏损吧。直到有一天,我在读MBA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刘教授彻底的让我改变了这种观念。

这种两种观念的区别其实是数值和价值的区别,说起来虽然都有道理,但是我更倾向于后者,不知道您是什么想法。

数值的概念

普通人都认为把钱存在银行里不会亏损,因为利率是正值,无论怎么计算,钱始终是在增加的,所以定期也好,活期也好,无论多少,肯定不会亏损,总不能说多了1分钱是亏损了吧?

从数值的角度看,钱存在银行里确实没有亏损,但是若干年之后,您会发现,相同的钱买不到相同的东西了,既然没有亏损,为什么买的东西会变少呢?

我10年前存在银行里5万元钱,现在已经到了8万元,我明明赚了3万元,没有亏损,但是10年前3万元1个车位,现在10万元

1个车位,如果没有亏损怎么会买不到了?

价值的概念

之所以会发生上面的说的情形,就是因为大部分人只看到金钱的数值表象,忽略了其价值内涵。要知道,钱是有价值的,数值的增加并不代表价值的增长。

货币一直是处于贬值状态的,放在银行里并不能阻止它贬值。衡量货币贬值有一个参数,叫通货膨胀,如果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钱在银行里实际上贬值的,也就是说是亏损的。

当然这种亏损不是账面的亏损,就像一个企业,即便财务报表看着是盈利的,但是如果盈利水平低于银行贷款,那么它就是在为银行打工。

考验一下你的学习能力

这个道理还可以放在股票上看,如果你炒股赚了50%,结果又赔了40%,那么你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10万元投入股市,赚50%后,资金变成15万元,如果又赔去40%,那么只剩下9万元,你赔了1万元,对吗?

答案是不对!为什么呢?如果您知道答案,可以在评论区说出来,我估计没有多少人能立刻说出答案。


互金直通车


银行的活期、定期存款几乎不存在亏损本金的可能性。

如果你存在银行的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本金与利息发生亏损的话,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你个人账户下,在一家银行存有的银行存款超过了50万元,且银行发生破产,你的存款才有可能发生亏损,否则的话,银行存款无论是定期还是活期都不会存在亏损的可能性。



如果你认为你的活期、定期存款收益未达到目标收益话,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误将理财产品、保险或者基金当成活期或者定期存款。你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了解到自己所办的业务,不要失误将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保险或者是基金当成存款,如果你只注意到了高收益而没注意到高风险的话,误将存款买成其他产品,那么就有可能存在亏损的风险。

银行卡开通了短信提醒功能。银行卡开通短信提醒功能后,每个月都会定期扣取你卡里的资金,这样那可能误将短信使用费当成亏损了。

银行卡收取年费扣取资金。个人在一家银行开了多张卡,由于国家相关规定只要求各个商业银行对客户在本行开立的唯一账户免收账户年费,而其他账户不再此范围内,可能是扣取年费你误以为存在亏损。

定期存款取出后收益变为活期收益。如果你把钱存入银行购买定期的话,如果在时间未到期之前你取出这笔钱的部分,那么这笔钱的计算利率方式就按照活期利率计算方式计算,如此可能会达不到你的预期收益。


欢迎各位留言补充,喜欢的麻烦点赞关注。


与财为伴


不存在亏损的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从我国的存款性质角度来说的。既然是存款,就一定是保本金的,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本金都不可能遭受损失,这是和理财产品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存了多少本金,到期都会一分不少地取出来,这点毫无疑问。

二是从我国的存款利率角度来说的。我国的人民币存款利率,现在已经是市场化发展,各家商业银行各期限的存款产品利率,都是以人民银行相应期限档次的存款利率为基础上浮的。

人民银行基准利率都是正利率,最低的活期利率为0.35%,这是最少的了,其它定期存款利率都比这个标准高,所以,不存在利率为零或者为负的情况。

也就是说,存款利息不管多少,都会大于零,不存在亏损一说。

三是从存款机构的经营风险来说。为了防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防止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而连累到储户和存款,我国出台了存款保险条例,对存款进行了保险,如果商业银行破产,则在等值50万元人民币以内的本息全额保障,超过部分依法清算后受偿。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银行的活期、定期存款是否存在亏损的可能,要分情况看待。


自从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实施后,本息总和在50万元以内的存款即使银行破产也能得到100%赔付。如果在一家银行存款本息总和超过了50万元,又正好赶上了银行破产,50万元以内部分能够得到赔付,但是剩余部分就需要等银行资产清算了,全部拿回来的可能性极小,就会出现“亏损”。



银行是靠存贷款利息差牟利的金融机构,我们能拿到的房贷几乎是能拿到最低利率的贷款了。虽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贷款能拿到低利率的贷款,但是民营企业想拿到贷款,最终实际要付出的利息要接近10%。相对于2%以上的存贷款利率差,除非银行不做风险控制和贷款审核,否则破产的概率是极低的。


50万元以下的存款额度已经覆盖了99%的储户,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存款不一定亏损,但是有可能减少。我们简单列几种情况:


1、银行卡被盗刷

在外面消费时银行卡被复制,密码被记录下来,就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刷。

如果在网上输入了账户、密码及身份信息,被木马或者病毒记录下来,同样容易造成存款损失。


2、手机被盗,密码还被人知道了

手机丢失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如果恰好被人知道了支付密码,或者遇到极端情况,被人胁迫手机转账,那么绑定了的银行卡资金也就保不住了。


3、没有申请免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或者开通了短信服务

现在一家银行只能申请一张一类卡,但是如果之前开通了多张的话,只有一张可以免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并且往往需要到银行柜台申请才行,只有部分银行主动免第一张卡。

至于短信服务费,一个月少则两元,多则四元,一年下来也有几十元,银行卡里只有一百元的话,两三年就能扣完了。


4、存款变保险,或者买成了不保本的理财产品

你以为是银行存款,实际是买了保险或者不保本的理财产品,保险不到期提前取是会亏损本金的,个别险种甚至50年或者更久才能全额取出本金,十分坑爹。

至于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如果存款时被误导,出现亏损也是很正常的。


最后,如果是银行活期定期存款的话,在银行卡里是可以查到余额的,隔几个月或半年检查一下余额还是很有必要的。


财智成功


如果不考虑通胀等购买力因素,银行存款的活期和定期在在账面上是不存在亏损的可能的。

首先,根据我国目前的金融制度,存款属于银行表内业务,强制保本。就算某家银行倒闭了,只要国家还在,金融体系没变,根据《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可以保证客户50万以内的存款得到全额赔付。

其次,客户的存款,相当于银行推出的固定收益产品,客户存入时就锁定了将来的收益水平。银行不会像对待理财资金一样将存款进行高风险投资,无论如何都会保证利息全额支付。

当然,这些本金和收益的不亏只是账面上的,还要考虑下边两种情况:

1、考虑到通胀,虽然客户可以全额得到本金和利息,但经过漫长的存期后,这笔钱的购买力可能将将大打折扣。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利率水平时,实际上就是亏损的。

2、如果处于通货紧缩,相当于这笔钱的购买力增强了。客户的收益相当于大于存款利率了。


树人财经


在我们国家基本不会,只是收益比较低


百丽小码农


当然存在,有段时间日本、美国、欧洲都的银行都实行过负利率!


字节bill


希望头条对回答的评价能科学一点,不是字数多就是优质回答,复制一大堆看半天也看不到重点。我就回答三个字:不可能


pioneer888


只要是把钱存银行肯定是亏的,跑不赢通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