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玩车富玩表,装X玩耳机

穷玩车富玩表,装X玩耳机

新苹果耳机千呼万唤始出来,各路老烧和KOL纷纷测评,甚至将各种体验吹得神乎其神。

在耳机界,既有几十块一副的小米,也有“万把块以下只是听个响”的金句,更有诸多“业内人士”摇旗呐喊为耳机站台,那么这些以个人感受为评判标准的测评到底准不准呢?

玩耳机,先装X

007中的邦德,一口就能喝出年份和产区酒庄名字,很帅很装X。

瑞典环保女号称能看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横行欧洲。

但是,当007和环保少女遇上能够通过耳机品出家里的电,是火电水电还是核电的“耳机评鉴家们”,实在是弱爆了好吗?!

穷玩车富玩表,装X玩耳机

看看他们怎么说:

火电:力度大点儿,音色偏暖,以某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该厂无烟煤比例最高)。

水电:水电中,葛洲坝来的电最好。

核电:当数大亚湾的核电最好,音响既清澈又有力度。

还有一朋友是发烧友,突然摘下铁三角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一定是水电站有事发生,第二天果然山洪爆发水位暴涨,同道惊为天人。此君谦虚地说,比起知乎上的那些发烧友,他才是入门级。

WTF?玩个耳机都快成 预测天象的天师了才是耳机入门级?

穷玩车富玩表,装X玩耳机

以上玄学仅供装X,其实行家们会说:“我只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听着爽比什么都重要,而数据,是会骗人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测评行家们“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有问题,数字“也确实是会骗人”的。

但行家的“个人体验”是不是可以完全凌驾于数据之上呢?

恐怕也未必,特别是当把这种“个人体验”当作“信息公共产品”放到大众舆论场时,这种“个人体验”就显得有些不负责任了。

测评人还是文学家?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发烧友,在说事儿之前,不如先看看他山之石:

如今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在市场上分庭抗礼,百事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百事刚上市的时候,也被很多“可乐粉”说“喝出”两种可乐之间的各种差异。

此时,百事方面策划了一个街头随即盲测,结果发现,并没有多少人真能准确地光靠喝就能辨认出哪个是百事可乐,哪个是可口可乐。

百事也借此“事件营销”一炮而红、登堂入室。

穷玩车富玩表,装X玩耳机

想测试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心理测试里有一个简单方法:那就是在测试中随机安排几个相同问题反复出现,如果被测试者会就那相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肯定说明有某次或者某几次在说谎。

有研究者把这一原理应用到了耳机测试中。

结果,有被测试者对完全相同的声音给出了差异很大的分数,有被测试者甚至对完全不同的声音给出了相似的分数。

研究者们以此证明,这些所谓的耳机测评行家并不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能体验出各种耳机的区别,更妄论耳机的好坏了。

穷玩车富玩表,装X玩耳机

在网上林林总总的“测评人”,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资格认证、没有业绩证明,甚至不能提供一张听力正常的图表来告诉大家,他们的听力到底有没有瑕疵。

甚至,他们的一些测试违反了最基本的“消除偏见”原则,或者中立原则。

与其说他们是测评人士,还不如说他们是文学家,他们强大的文字表达能力,他们能将几乎相同的声音以及耳机表现,表达得如有云泥之别。

既然,手机耳机都可以跑分,那那些所谓专业人士的耳朵是不是也可以拿出来溜溜,跑跑分呢?

/

穷玩车富玩表,装X玩耳机

几乎任何行业都需要有、也都会有门槛和“围墙”,我们通常称之为“专业”。

在耳机的圈子里,如果一个“测评家”总是强调“自己的体验”,那诸位看官就要小心了,这里有两个可能:

第一,他真的是高手中的高手;

第二种可能性也不小,那只不过是拿自己的体验来做幌子,以便于说谎——如果有某一种产品数据实在难看,但基于某些原因又被迫说它如何如何好,这时候,所谓“自己的体验”就是最好的武器——虽然它数据不怎么样,但这不重要,我们只强调体验“就是好,就是好”。

你爱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