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娶楊玉環,違背古代禮儀制度,為何沒有任何大臣反對?

渙量iMyy2912


納兒媳的行為,也不算很違背禮儀,在大講周禮的春秋,就出現過幾宗,最多是父不慈,父與子並不是對等的,父可以不慈,子卻不能因此而不孝。並且李隆基掩護打得好,連不慈這個罪名也背不上。何況,他娶楊玉環的用心,未必只是貪戀美色,與他的政治佈局有關。

李隆基是英主,開元盛世是真真切切做出來的,晚年的荒廢政事,逐漸懈怠,與他的當了多年皇帝的厭煩之心有關,他曾想把大權全託給宰相,是高力士阻止作罷。在剛上位時,他的雄才大略,政治手腕就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廢王皇后之後不再封后,避免如武則天的後宮之亂,專任宰相又提拔高力士以至權傾朝野,以內朝制外朝,儲君方面,又廢又立,既信任又懷疑,從李瑛到李亨,如果不是安祿山創造機會,李亨能不能上位還兩說。這樣一位權謀家,晚年專寵李瑁的母親武惠妃,延續了李武聯姻的路子。武惠妃得意忘形,與李林甫構陷太子,以為能讓兒子代替,誰料兩皆落空。表面是有朝臣阻止,應該是玄宗本來就不想立武氏為後和讓李瑁上位,這與他的制衡之術衝突。(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李瑁有李林甫和一班大臣的支持,高力士則推薦皇三子李亨,在立了李亨當太子後,就發現玄宗納楊妃的事。過於湊巧,難免得出其中有用意的看法。如果李隆基納了李瑁的妻子,也意味著皇位不可能傳給他,這是可想而知的,玄宗應該不想當李世民被兒子搶了老婆。這樣看來,楊玉環進入玄宗法眼,不排除有人推波助瀾,比如近在身邊如高力士陳玄禮這些人,看到武惠妃死後,後宮沒有人進入皇帝法眼。剛好楊氏貌美有才,更兼有阻止李瑁爭太子、打壓李林甫的作用。有意無意玉成其事也未可知。(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從史書記載看,李隆基迎娶楊玉環,並沒有受到強力反對,作為當事人李瑁,也沒有出聲。這與李唐王朝有胡俗遺風有關,胡人有轉房婚制度,兄死娶其嫂,父死娶其後母,都是風俗環境使然。說起來,李治娶父婦,比這個惡劣多了,現在進諫,不亞於指桑罵槐連玄宗的祖父奶奶也一起罵了,沒人觸這個黴頭。這件事做得也能掩人耳目,並不是直接把兒媳娶進來,先以為唐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又幫李瑁再娶了老婆之後,李隆基才成其好事,把反對力量化解到最低。沒有反對的大臣也正常。


南方鵬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個一言難盡的皇上呀,他無比風流就罷了,居然還娶了自己兒子的老婆楊玉環,這兩個人是公公與兒媳婦的關係,結果倒好,公公看上了兒媳婦,還把她佔為己有,這在世上實在是罕見至極,實屬無奈!



這樣子的事情在現代也是極其嚴重的!當時雖然是盛世,但是也是於情不符,於情不合的。唐代是禮治社會,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是要被嚴懲以待的,可是為什麼李隆基卻倖免於難呢?筆者且從以下幾個點來分析一下事情的走向。

第一,李隆基是皇上,皇上大曬

唐玄宗李隆基作為一國之君主,他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想做什麼誰敢反對。即使是別人敢勇於站出來指責他,恐怕也沒什麼大的用處吧,畢竟皇上在古代社會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他的話才是聖旨!

第二,李隆基是深愛著楊玉環的,大家也知道這一點,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

剛開始,楊玉環嫁給李隆基的兒子李瑁是武惠妃懇請李隆基特許的。她的美色盡收入李瑁的眼底,於是李瑁心對她很嚮往。李瑁跟他的母親武惠妃提及,再由武惠妃跟李隆基懇求,李隆基便答應了,當時他還愛著武惠妃,對楊玉環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



後來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受高力士的推薦對楊玉環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愛意萌發也是順手推舟的事情了。他不好意思直接把楊玉環搶過來,於是乎就用了一種比較迂迴曲折的方法,先叫楊玉環去出家當尼姑,並改名為楊太真,意味著斬斷了俗世之前的一切瓜葛和前緣。

五年後,李隆基終於能夠名正言順地把楊玉環娶過來,封為自己的貴妃。這樣的迂迴的方式,是何等的心細與周密。不管是當事人還是大臣們也不好說什麼,理由是多麼的充分而恰當。時間是最好的解藥,大家對這些都淡忘了,他就能夠順順利利地娶楊玉環。這樣的做法不是出於愛的話,恐怕是很難解釋得了其中的緣由了!


七輩子向善


唐玄宗娶楊玉環是不是違背古代禮儀制度,為何大臣不反對,再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說一下,唐玄宗和楊玉環的關係?

只要我們瞭解了他們的關係,以及唐玄宗如何把楊玉環騙到手的, 我就對這個問題就一目瞭然了。

唐玄宗有一個兒子叫李瑁,李瑁長大之後,娶了一個妻子就是楊玉環。這個楊玉環本來和李瑁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的時間。

突然有一天唐玄宗看上了楊玉環,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何之前唐玄宗沒有看上楊玉環呢?

說到這件事,就不得不說武惠妃了。

武惠妃是李瑁的生母,同時她也是唐玄宗最愛的女人。可以說那時候的唐玄宗,他滿眼裡只有武惠妃一個人。

因此,楊玉環即使再美,他也沒有察覺到。

可是,很突然的一天,武惠妃去世了。這時候唐玄宗就像失了魂魄一樣,不知道愛誰好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看上了楊玉環。

可是,楊玉環終究是自己兒子的媳婦呀。要如何娶自己的兒媳婦呢?

這個問題唐玄宗還是思考過的。

他先是讓自己的兒子李瑁離開了楊貴妃,儘管說李瑁有點不捨,但是,這終究是自己父親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選擇離開,楊玉環離開自己的丈夫李瑁之後,他就被唐玄宗送到了老家。

過了一年之後,唐玄宗才再次把楊玉環給娶回來。

這就是說唐玄宗是在告訴所有的人,自己娶的這個女人不是自己的兒媳婦,而是一個全新的女人。

這個女人,是之前任何人都不曾見過的。

你看皇帝都用了這樣的辦法了,你說哪個大臣敢不給皇帝面子。因此,所有的人,都不反對唐玄宗。

畢竟唐玄宗喜歡的這個女人,是一個他們不曾見過的女人。皇帝想要什麼女人,就能夠得到什麼女人。

因此,這也不算事違背禮儀制度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不可能反對唐玄宗了。


史學達人


唐玄宗娶兒子的老婆楊玉環為妻,為何大臣沒有反對 ?

我是三少,為你答疑解惑。

唐玄宗娶楊玉環,有沒有違背古代的禮儀制度?

這個肯定是沒有的 !

因為這個父親並沒有直接把兒子的老婆搶來,而是使用了漫天過海的方法,成功地將楊玉環的身份漂乾淨了。

唐玄宗對兒媳動了歪心思

楊玉環,本來是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的妻子。

天生麗質的揚玉環,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彈得一手好琵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在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的婚禮上,壽王李瑁對傾國傾城的楊玉環一見鍾情。

李瑁將自己的心思,告訴了母親武惠妃。

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心愛的妃子,很受皇帝的寵愛,在宮中的禮遇和皇后差不多。武惠妃請求皇上,答應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

李瑁和楊玉環結婚後,兩人甜美異常,壽王和壽王妃過了5年幸福快樂的日子。

順便說一句,咸宜公主的婚禮,唐玄宗也到場了。只不過,唐玄宗當時沒有仔細瞧見揚玉環,若是真的瞧見了,哪裡還有壽王的份呢?

公元737年,武惠妃逝世。皇帝日夜寢食不安,鬱鬱寡歡。後宮的佳麗三千,卻沒有一個能使皇帝心動的 。

於是,有人向皇帝進言,你的兒媳壽王的妃子,美貌絕倫,豔麗無雙!

就這樣,楊玉環正式進入了唐玄宗的視野。

唐玄宗開始想,如何能把壽王妃變成自己的女人?畢竟,一個公公,一個兒媳的身份明擺那裡。

壽王妃出家為女道士

唐玄宗想把壽王妃變成自己的人,最大的障礙不是自己的兒子,也不文武百官,而是楊玉環的壽王妃的身份。

所以,唐玄宗首先要想辦法把這個“壽王妃”,從楊玉環的頭上摘下來,而且要摘得合情合理,不給人留話柄。

早在公元693年,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竇德妃,因為戶婢團兒誣諂竇德妃為"厭蠱咒詛",被武則天秘密處死了。

早失母親的李隆基由姨母、昭成皇后之妹竇氏鞠養成人。李隆基即位後,非常厚待外祖父家。

公元740年10月,唐玄宗以給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為名,在竇太后逝世的日子,下詔令壽王妃出家為女道士。為之前遇到謀害的竇太后超度,永懷追福。

唐玄宗賜她道號“太真”,命壽王妃搬出了壽王府,並賜太真宮給壽王妃居住。

不,此時的她不再是壽王妃了,而是楊太真人!皇帝賜的太真宮,其實就是皇帝的皇宮。

從此唐玄宗就和楊真人開始日日相伴,感情一天比一天深。

至於說給竇太后祈福,那些都是哄鬼的話。

壽王為養父守孝三年

不管怎麼說,唐玄宗搶了兒子的老婆,心底還是覺得有愧於兒子的。所以,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了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

壽王李瑁雖然心裡狠透了自己的父親,卻不得不裝著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的樣子。因為稍不注意,自己的小命恐怕都不保了。

在壽王妃出家的第二年,李瑁的養父寧王李憲去逝。李瑁肯請皇帝,准許自己為養父守孝三年。

原來,唐玄宗和武惠妃生了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有了李瑁之後,有人建議,將李瑁抱到宮外去養。於是,李瑁就被寄養在寧王李憲的家裡,直到十多歲才回宮。

這樣一來,因為守孝,李瑁就暫時不能娶韋昭訓的女兒。因為李瑁的壽王妃還空缺,曾經的壽王妃楊真人,就不好名正言順的做皇帝的妃子。

楊真人與皇帝的感情,一波三折!

楊真人還俗成楊玉環

公元745年,7月下旬,在父親大人的作主下,守孝期滿的壽王李瑁正式娶韋氏為妻。新的壽王妃有了,皇帝便心安理得地和他的楊真人在一起了。

此時,楊真人守戒期滿。皇帝已經下詔書,讓楊真人還俗。還俗之後的楊真人,就是楊玉環了。

現在,唐玄宗已經徹底地漂白了楊玉環的身份,與誰都沒有關係了。自然,也沒有大臣敢說什麼了。除非有人活夠了,嫌命長。

在唐朝,女子度道出家成為女道士,其行為不受約束。玄宗時期、德宗時期這種現象不少,唐朝的一些詩人都有過相關的描述,如駱賓王,張繼等。

在李瑁娶韋氏後的10天,唐玄宗將楊玉環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貴妃"這個名號,在唐太宗時代早就已經廢置不用了。可見,唐玄宗對楊玉環有多喜愛!

日漸被父皇疏遠的李瑁,和韋妃相依為命。後來,他們生了5個孩子,平淡的日子慢慢過,在大約55歲的時候,壽王溘然長眠。

再說,楊玉環變成了楊貴妃之後,唐玄宗夜夜春宵苦短,從此君王不早朝。

為了討貴妃的歡心,李隆基為貴妃組成了,一支700多人的服裝團隊,專門負責楊貴妃的衣服。楊貴妃喜歡吃荔枝,皇帝就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幾千裡的貢道。

有詩為證: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於是,奢侈之風,巴結皇帝,投楊貴妃所好的阿臾奉承之風,在朝野內外越刮越猛。

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藉著妹妹的勢,當上了唐朝的宰相。開始了一手遮天,擾亂朝綱。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魂斷馬嵬坡!

三少說:

如果壽王妃還是壽王妃,和壽王李瑁平安過日子 ,哪會有馬嵬坡的哭泣呢?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三少yun


唐玄宗搶了自己兒子的媳婦,如果是直接搶,那麼與禮制的確有衝突,但是為什麼沒有大臣反對?下面來說說。

悶悶不樂的唐玄宗

楊貴妃之前,唐玄宗寵愛的先是楊貴嬪(元獻皇后),也就是唐肅宗李亨的生母,但是她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就去世了,然後唐玄宗又寵愛武惠妃(楊玉環的婆婆),這個武惠妃憑藉著自己得寵,不僅自己想當皇后,而且還謀劃著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最終偷雞半成還是蝕了把米,太子是被廢了,人也死了,但自己也因此被嚇死。

兩個寵妃都去世了,宮中雖妃子、宮女不少,但皆不合唐玄宗的口味。陳鴻的《長恨歌傳》中就有“宮雖良家子千數,無可悅目者。上心忽忽不樂”,為了讓悶悶不樂的唐玄宗走出悲傷,這時候“明白人”高力士就想著怎麼讓唐玄宗走出感情悲傷,於是開始幫唐玄宗物色人選,本來是有三個人脫穎而出,其中之一是唐代宗的生母(後來成了唐玄宗的兒媳婦),最終推薦了楊玉環。唐玄宗見了楊玉環之後,唐玄宗甚是歡喜,所以就發生了後面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為何不反對?

唐玄宗是一個實權皇帝。但若楊玉環還是壽王妃的身份,唐玄宗直接這麼搶過來,那麼確實有違人倫,大臣們必然反對。於是有人就給唐玄宗提了一個方法,即讓楊玉環出家成為道士,楊玉環成了道士就不再是王妃,和自己兒子的婚姻關係就斷絕了,這時候大臣就不敢多言了。

而且楊玉環成為道士的時候是開元二十八年,然後再正式進宮。這時候當宰相的是李林甫,一個典型的奸相。唐玄宗既然這麼喜歡楊玉環,李林甫他哪敢反對,而他的黨羽當然也就不會反對。如果有臣子和李林甫意見相左,又反對唐玄宗把楊玉環弄進宮,那麼正好給李林甫一個排除異己的理由。所以其他人也不會這麼蠢的去當靶子,去給李林甫攻擊的機會。




正因為唐玄宗是一個實權皇帝,又沒有直接搶,而是要楊玉環成為道士,和他兒子的塵緣就此了卻。又是奸相當權,反對當然也就沒有用了。最後在冊封貴妃的時候,還幫他兒子又找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子為王妃,這樣就更不會有人敢反對。古代的禮制約束其實也是因身份而起,身份沒有了也就沒有了禮制的約束,故就有了此段愛情。


淡看天上月


絕代佳人楊玉環原來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李隆基棒打鴛鴦霸佔兒媳楊玉環,卻沒有任何大臣反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唐朝的社會風氣非常開放,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對男女關係開放都見怪不怪。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兵變殺害弟弟李元吉以後,又霸佔李元吉的妻子楊珪媚,弟媳楊珪媚甚至為李世民生了最小的一個兒子曹王李明,李世民甚至想立弟媳為皇后,因為宰相魏徵反對而作罷。

唐高宗李治更加開放,直接把庶母武則天立為皇后。長孫無忌等顧命大臣反對,最終引來殺身之禍,就是唐朝大臣的前車之鑑。

因此唐玄宗李隆基霸佔兒媳楊玉環,唐朝大臣也見怪不怪也不敢反對。

其次,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皇帝,他為了奪取最高權力,先後發動唐隆政變先天政變殺死了伯母韋香兒、上官婉兒、堂姐安樂公主、姑母太平公主等絕色美女,在霸佔兒媳楊玉環之前,李隆基還剛剛殺害了三個親生兒子,李隆基連親生兒子都能殺,哪個大臣敢反對他霸佔兒媳?

第三,大太監高力士助紂為虐,為唐玄宗李隆基拉皮條,李隆基對高力士言聽計從,武惠妃死後,李隆基悶悶不樂,高力士於是向李隆基推薦了壽王妃楊玉環。

第四,宰相李林甫大權獨攬,排除異己,李林甫對唐玄宗李隆基巴結討好還來不及,怎麼可能管李隆基霸佔兒媳這樣的閒事,在宰相李林甫的鐵腕打擊下,其他大臣就更不敢反對。

第五,李隆基為了安撫兒子李瑁,李隆基在正式娶楊玉環之前,又為李瑁娶了年輕貌美的韋妃,如飢似渴的李瑁與韋妃生了很多孩子。

第六,唐玄宗李隆基採取迂迴辦法霸佔兒媳楊玉環,他棒打鴛鴦,他不是直接娶壽王妃楊玉環,而是逼迫兒媳楊玉環出家做女道士,楊玉環是以女道士“楊太真”的身份嫁給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45年,60歲的唐玄宗李隆基終於抱得美人歸,正式封26歲的絕代佳人楊玉環為貴妃,從此李隆基與楊玉環演繹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的流傳千古的愛情傳奇。


厚德載物49847


首先,唐朝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即使皇帝的一些作為有錯誤,臣下的反對意見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唐朝民風開放,從百姓到皇家對男女之事,多持寬容態度。歷史上,漢朝和唐朝許多事情都不合乎禮制有“髒唐臭漢”之稱。

第三,有前例可循。唐高宗李治娶的武則天,曾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後宮才人,從禮法上也是李治的後母。可見,荒唐之事前已有之。

第四,唐玄宗也做了一些“功課”。據記載,楊玉環與壽王李瑁“離婚”後,為皇太后祈福之名短暫出家為道士,道號“太真”。

最後,做為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他們想的可能更多的是如何迎合唐玄宗把這件事,做的更好。在這個過程中有所表現吧!


林城布衣10001


1.部分朝臣對唐玄宗李隆基產生了盲從心理。

玄宗執政初期尚能勵精圖治,聯手宋憬、姚崇等能臣創造了開元盛世,這讓他手下的很多臣子心服口服,滿懷崇拜之情,產生不了抵禦情緒。後來又把犯顏直諫的張九齡貶謫到窮山惡水之地,取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待娶楊玉環時,儘管宋憬、姚崇、張九齡都不在了,但諸多大臣已對他產生了盲從心理。沒人願意反對他。


2.玄宗早期的作為鎮住朝臣,人們不敢反對他。

玄宗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他為了奪取最高權力,發動唐隆政變滅了自己的三媽唐中宗的皇后韋氏,發動先天政變賜死了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等。這兩位當時權勢熏天的政治強人都被他輕而易舉地滅掉了。以後,又在武惠妃與李林甫的蠱惑下一日殺三子——包括自己立的太子李琚。他對自己的親人尚且窮兇極惡,何況對他人呢?因而,人家不敢反對!

3.與唐朝的社會風氣有關。

唐朝的社會風氣非常開放,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對各種各樣的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比如,玄宗的曾祖、有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後,毫不客氣地把自己的弟媳、李元吉的妻子楊氏據為己有,後來還讓這位漂亮的弟媳為自己生了個兒子。

玄宗的爺爺、有點怯懦的唐高宗李治處心積慮地把才貌雙全的庶母武則天變成了自己的皇后。玄宗的奶奶武則天在耄耋之年還私養女兒敬恭的情人等等。玄宗的先人都開了風氣,他做出格的事就有底氣了。人們認為是李唐王室遺傳基因起了作用!社會風氣又開放,乾脆不管!


4.高力士、李林甫是唐玄宗娶楊玉環的幫兇,人們惹不起。

具體到唐玄宗強娶兒媳這件事,與大太監高力士助紂為虐慼慼相關。唐玄宗在武惠妃死後黯然神傷,但,還沒有產生強娶兒媳的意思,而高力士 為討好皇帝,甘當皮條客引薦楊玉環給玄宗。而在沮喪狀態的李隆基對高力士又言聽計從,硬是高力士一步步把個楊玉環變成了楊貴妃的。高力士是皇帝手下的紅人,人們不敢得罪與揭穿他。

口蜜腹劍的宰相李林甫為了大權獨攬,不斷地排除異己。為討好、巴結唐玄宗李隆基主動承擔了諸多政務,讓皇帝有了把兒媳婦變成皇妃的精力與時間。又在身為宰相的李林甫的鐵腕打擊下,正直的朝臣都無機會勸諫玄宗。人們都願意噤若寒蟬,避之唯恐不及,誰願惹火燒身呢?


5.唐玄宗手段高超,叫朝臣難以反對。

唐玄宗李隆基佔有楊玉環採取持久戰,用了迂迴戰術,並不是強佔,不讓人說閒話。他首先棒打鴛鴦,讓楊玉環出家,成為女道士 ,離開了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過了五年後,待楊玉環出家日期滿了,又為兒子娶了名門望族出身的韋氏為王妃,這堵住的了自己兒子的嘴。人們看見當事人李瑁自己都一聲不吭,甘願被綠。誰願意來抱對不平呢?找死嗎?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胡風洋溢:收繼婚制的習俗

收繼婚制是我國古代,尤其是少數民族的一項重要的婚姻習俗。

這是原始社會群婚的殘餘形式,中國經過五胡亂華,歷南北朝,北方胡風很盛,收繼婚現象在當時很正常。

收繼婚制度,除了在平輩之間,也可在父輩與子輩之間。

常見有的兄死弟娶寡嫂,弟死兄娶弟媳,侄娶嬸母,叔娶侄妻,還有子娶後母等等。

簡單說,除了有直接血緣的親母、親女外,收繼婚制都有包含。

唐代時候,胡人習俗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而且李唐本身就有一定的胡人血統,總體上對婚姻是開放的。

對於唐玄宗娶兒媳婦,這個不是什麼禁忌,何況唐玄宗已經讓兩人離婚了。

二、唐玄宗效法李家祖先,且手段適當

唐太宗在殺死四弟李元吉後,娶了弟妹楊氏。

唐高宗時期,李治娶了父親太宗的武才人。

這些都是祖宗例子,他們都能成功,類似的事自然也可以。

而且唐玄宗已經繞開了“兒媳”這個不倫之處。

他先讓楊玉環成為道士,後給壽王李瑁另娶王妃,這一套措施下來在法理上楊玉華不再是他兒媳了。

而且在立後、立太子這個更重要的事情上面,大臣們也知道“帝王家事,何必問人?”,大臣不得向皇權低頭。

現在唐玄宗不過是納妃,大臣們還反對作甚?

三、唐代時儒家倫理道德還不是那麼嚴苛

中國自古講究禮法,但是那一系列的倫理綱常、倫理道德也是逐漸形成的。

事實上,到了宋代後理學形成,“存天理、滅人慾”,很多倫理道德才漸漸成為人們頭上的道德枷鎖。

別說娶兒媳這樣的屬於大忌諱,就是女子改嫁,男女接觸等原本自由的事都被視為違例之舉。

後世還是有部分人非議李治去武則天,李隆基娶楊玉環的。

唐玄宗這事若是發生在宋代或明代,能被罵死,或者百官大加反對。

但是在唐代這都不是事。


微史春秋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十分有趣,一個人一旦權力滔天,就會忘記所有,甚至連自己的初心都忘記,古代皇帝在這方面的突出表現最為明顯。

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有著富裕殷實的生活條件,還有各種生殺大權,完全可以控制人們生死,這樣一來迷失自我就顯得十分正常。


唐朝皇帝在國富民強的條件下尚且如此,一代不如一代,最後終於國家衰落,民不聊生,作為鼎盛時期的唐玄宗李隆基,難逃其責。


一、李隆基霸佔兒媳婦

李隆基是一個花心的皇帝,在歷史上的存在十分有趣,可以說唐朝達到鼎盛的開元盛世,離不開李隆基的建樹,但是唐朝從頂峰衰落,一樣離不開李隆基。

原本年輕時候,他還是兢兢業業,就是老了反而變得不正常,開始做一些糊塗事情。所有糊塗事情當中,霸佔兒媳婦楊玉環必須算大事件。

楊玉環才14歲,就已經嫁給15歲的李瑁,五年後,李瑁母親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失去寵妃,在民間選美選到一個能歌善舞的妃子,也就是世人所說的梅妃。


可惜梅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年老色衰,李隆基對其失去興趣,再也不想寵溺,就想找一個新的妃子來寵溺,找來找去,最合適的人選就是楊玉環。

但楊玉環何許人也,那是李隆基兒子李瑁的老婆,也就是李隆基的兒媳婦,當時提出建議說楊玉環漂亮的人,正是李隆基身邊最得力的兩個大臣高力士與李林甫。

在他們的慫恿以及精密安排下,楊玉環從一個兒媳婦的身份,逐漸變成道觀真人,最後又還俗成為楊貴妃。

李隆基一邊給李瑁重新選了一個老婆韋氏,一邊就將楊玉環納入後宮,李瑁簡直有苦不敢言,悲傷至極。



二、為何大臣不勸說

當時提出建議的人就是高力士與李林甫,一個是太監總管,一個是宰相,掌管著唐朝當時的文武百官。

他們提出的建議,其餘官員沒機會也不敢反對,只能聽從其意思進行安排。

此外,唐玄宗到了晚年時期,基本上已經不會聽取正直的大臣建議,而是成天荒廢麻木,以為國家強大,甚至連早朝都不參與,匪夷所思。

大臣們在李隆基身邊辦事那麼久,當然也是知道李隆基的性格與為人,倘若反對李隆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相反,要是巴結李隆基,必然能夠錦衣玉食,得到很多好處,升官發財。在這些直接利益的誘惑下,大臣完全可以忽略自己原則,一心只想巴結皇帝。

李隆基就這樣傻乎乎在大臣的阿諛奉承中逐漸走向衰亡,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再也無法興盛,這就是本質原因。


結語

領導者的素質以及愛好,完全決定了這個團隊的走向,大到一個朝代,小到一個公司,都是如此,只要領導者出現問題,下邊的人,更是問題不斷。


自古滅亡的朝代,最後基本都敗在了領導能力上邊,一個只會圖自己快樂而不顧天下蒼生的皇帝,難以成就大業,也不可能成就大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