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河北省北部的5個縣,為何都被劃分給了天津市?

用戶5547786370


往事1973

河北五縣劃歸天津

解密

1973年在津冀行政區劃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一年河北五縣,劃給天津。同年原河北省天津地區更名廊坊地區。

天津70年行政區變遷

我們首先來說說天津的行政區劃變遷,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同年11月,天津成為中央直轄市,當時轄區總面積僅為151.3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3平方公里。如今,天津轄區面積1190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334.7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00平方公里。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下轄11個區,按序數分別稱為第一區~第十一區。注意,此時天津的轄區範圍僅為天津縣包圍的這一小部分市區。

1949年1月,塘沽、大沽地區解放,設立塘大市,轄區包括塘沽、東大沽、西大沽、新河、新港等地,由天津市接管。同年3月,塘大市併入天津市,成為天津下轄的第12個區。1950年,將河北寧河縣5個行政村劃歸塘大區,將河北省天津縣及漢沽鎮部分區域劃歸天津市。

1952年4月21日,天津縣、市合併,將河北天津專區天津縣併入天津市,天津市塘大區改名為天津市塘沽區,天津市區終於與塘沽連成了一片。同年8月16日,天津市區由原11個區調整為8個區,按序號分別成為第1區~第8區。10月,原屬天津縣的灰堆劃入市區。1953年,撤銷天津縣,設立天津市津東區、津南區、津西區、津北區四個區。漢沽市劃歸天津市,成立天津市漢沽區。

1956年1月,原市區第一區至第八區分別更名為和平區、城廂區、河北區、河東區、新華區、河西區、南開區和紅橋區。1958年,天津撤銷直轄市降為河北省省會。同年10月,撤銷城廂區和新華區,至此,天津市內六區格局基本形成。同時將東、西、南、北四個郊區分別併入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天津市下轄市內6區及塘沽區、漢沽區共8個區。

1962年,設立天津市東郊、南郊、西郊、北郊4區。由北大港全部水面和河北省天津專區的靜海、黃驊2縣析置北大港區,全市計轄和平、河東、河西、河北、南開、紅橋、塘沽、漢沽、東郊、南郊、西郊、北郊、北大港等13區。1970年,北大港區撤銷併入南郊區,但1979年又再次析出,成立大港區。

從1958年到1967年,天津屬於河北省省轄市,河北省省會,期間行政區劃多次調整,在此就不一一詳述了。1967年1月2日,河北省會遷回保定,天津再度成為中央直轄市。

1973年7月7日,原屬河北省的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五個縣劃歸天津,天津不但取得了於橋水庫,還硬生生的將河北三河、香河、大廠三縣與河北省本土分離,形成了中國最大的一塊“飛地”。1979年6月,為更好管理於橋水庫,原屬河北遵化的官場等地101平方公里劃歸薊縣。天津市行政版圖至此確定。

1992年,天津市東郊、南郊、西郊、北郊4個區分別更名為天津市東麗區、津南區、西青區和北辰區。天津下轄13個區、5個縣。

2000年6月,武清縣撤銷,成立武清區;2001年3月,寶坻縣撤銷,成立寶坻區;2009年10月,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區,成立濱海新區,天津下轄13區、3縣。

2015年8月,寧河縣、靜海縣兩縣撤縣設區,成立寧河區、靜海區。

2016年6月,天津市最後一個縣薊縣撤縣設區,成立薊州區,天津成為中國第三個“無縣”的直轄市。

往事,1973

在中國的行政版圖中,河北省應該是變化最大的省份之一。從建國的初期開始,河北的行政區劃就在不停的變化,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基本成了現在的樣子。在1973年,屬於河北省的5個縣,被一口氣劃分到了天津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認真的說,為了經濟地區的發展,河北省貢獻了很多。北京和天津很多地區,起初都是河北省的。  

河北省的地域變化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北邊擴大、南邊收縮。隨州熱河、察哈爾扥省份被撤銷,張家口、承德等等被劃分給了河北省。河北省北部的轄區不斷的擴大,但是南部地區卻在不斷的縮減。南部地區相當一部分地區,分別劃分給了河南省、山東省。除了南部和北部的變化之外,還有就是中部地區的變化了。在建國的初期,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轄市。但當時直轄市的管轄區非常小,也就是市區和郊區。

例如昌平、大興、順義等地,當時都屬於河北省。在50、60年代,才逐步一點點劃分給北京的。天津的情況也差不多,天津的管轄區起初很小。當時,天津作為直轄市,河北省還下轄了一個天津專區,天津專區包括了今天的廊坊、滄州等地。1958年,天津被撤銷了直轄市地位,成了河北省的省會。隨後,天津專區與天津市合併,天津市的管轄區達到了鼎盛時期,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不到10年時間。

  

1967年,天津再次成為直轄市,原來屬於河北的地區,自然要還給河北。其實,在天津與河北分家的同時,河北省已經把密雲、延慶、懷柔等大片的地區劃給了北京。天津重新成為直轄市以後,也出現了管轄區太小的問題。在70年代,這樣的情況尤為明顯。北京周圍的地區是分4次從河北劃分的,天津則是一次性解決。1973年,屬於河北的薊縣、靜海縣、武清縣、寧河縣、寶坻縣被劃給了天津市,形成了天津市現在的規模。  

認真的說,這5個縣屬於河北最肥沃的地區之一,被劃分給天津市以後,對河北省的影響很大。為了京津地區的發展,河北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無獨有偶。幾年前,安徽省的巢湖市被撤銷,大部分地區併入了省會合肥。今年,山東省的萊蕪市被撤銷,併入了省會濟南。

五縣入津

武清縣,是華北最古老的縣之一。

戰國時期,武清有廣袤千里的雍奴藪,屬燕國。

秦漢初年,始設泉州、雍奴二縣。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撤泉州縣,併入雍奴縣。

唐天寶元年,雍奴縣更名武清縣。

宋遼對峙時期,以海河為界,武清縣淪陷北朝。

元朝屬大都路通州武清縣。(翻譯成現代漢語:北京市通州地區武清縣。)

明屬順天府通州武清縣。

清屬順天府通州武清縣。

民國屬京兆地方。

建國後屬河北省。

武清縣於1973年7月7日劃歸天津市,2000年6月13日撤縣建區。

寶坻縣,1949年寶坻縣屬於河北省天津專區,1958年改屬河北省唐山專區。1973年8月,寶坻縣又改屬天津市,2001年撤縣設寶坻區。有廣濟寺、帝景溫泉、玉佛宮等景點。

薊縣,秦在此設無終縣,相當於省會。唐置薊州,後改為薊縣,且一直屬河北省。1973年8月,劃天津市,2016年撤薊縣設薊州區。有盤山、梨木臺、長城、九龍山、八仙山等景點。

靜海縣,1108年置靖海縣,1368年改靖為靜,1928年直屬河北省。1973年8月改屬天津市,2015年撤銷靜海縣設靜海區。現有團泊、光合谷、西雙塘、東灘頭東漢墓等景點。

寧河縣,清析寶坻置縣。1928年屬河北省,1959年,寧河縣與漢沽區合併。1961年復置寧河縣,屬唐山。1973年劃歸天津市管轄。現有天尊閣、於方舟烈士故居、七里海等景點。

為什麼進行行政區調整

01

拓展天津發展空間

在這幾個縣劃歸天津之後,天津與北京之間就比較好溝通的。京津之間可以更有效合作,畢竟是兩個直轄市之間,直接相連還是很不錯。比如天津的薊縣與北京的平谷區交界;天津的武清區與北京的大興區交界,這樣他們之間建設高速公路等交通什麼了,兩個直轄市之間,就可以直接協商,有助於提高效率。

1973年將河北省北部的5個縣,就是靜海縣、寧河縣、武清縣、薊縣、寶坻縣劃分給了天津市,主要是區域轄制之間的一個變更,有助於天津經濟發展,也有助於天津做大城市規模。目前,天津市轄區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達到1.1946萬平方公里。這與現代的大都市發展趨勢,還是很有好處的。

02

解決城市飲用水問題

當時北京是直轄市,天津還不是。為了給首都創造一個出海口,天津市於1967年直轄。天津既然成為直轄市,那同樣需要擴大城市規模。當時面積不大的天津,也面臨著城區缺乏飲用水的難題。 只好按按北京的方式重來一遍。

廊坊市當時稱地區,下轄薊縣。國家為了解決天津的飲用水,在薊縣修建於橋水庫,初建時面積135平方公里。於橋水庫屬於河北,給天津直轄市供水,在行政上很不便,只好再委屈河北了。於橋水庫所在的薊縣,以及武清、寶坻、寧河、靜海,整體劃歸天津直轄市。

為了北京和天津的發展,兩城市把周邊原屬河北的一些縣划過來,唯獨沒有動三河、大廠、香河。

1973年河北五縣入津以後並沒有立刻享受到天津的“國民待遇”。那個時候,五區縣的戶籍與天津其他區之間不能平調。即使你在五區縣以外的其他區縣買了房,戶籍也調不進去。2007年我在獅子林大街有一處房產,我去屬地派出所詢問戶口事宜,派出所的大姐說,你武清的戶口,進不了天津市,什麼人都進天津市,那不亂套了嗎?

直到2013年,這個狀況才有所改變。現在天津十六區內的戶籍可以跟隨房產調動。現在,五區在申請天津保障住房方面,還需提供社保和工作單位證明。除此之外,基本享受了本應該擁有的權利。2018年天津出臺海河英才計劃,只要符合條件的外阜人員,也能入津籍了。所以,我們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過去天津市內的戶籍管理都是如此嚴格!現在只要你是學歷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資格型人才乃至是投資天津的老闆都可以按海河英才的政策入主天津!

46年彈指一揮間,五區已經加入天津大家庭將近半個世紀了。現在的五區早已是天津的一份子,天津因五區而強大,五區因天津而自豪。未來的歲月裡,天津十六區,一同前進;我們同一個家鄉:天津。

THE CITY IS TIANJIN

參考資料:優優感覺 廊裡坊間 繁華萬里 波士財經 地圖帝 武清縣誌


京津大視野


我以為1973年,國務院一次性將河北省的靜海,寧河,武清,薊縣,寶坻五個縣劃給天津市的成因是:①在天津直轄市的腹地還有河北省管轄的天津專區圍繞在直轄市區,不適應,不利於直轄市的整體佈局和市區,縣區的經濟發展。②一口氣將河北省的五個縣劃給天津市與天津直轄市的降格,恢復有關。請來看河北省"天津專區"和"天津直轄市"的名稱和區劃調整,就會一目瞭然……。


1949年中央設立天津直轄市,市轄11個區1個水上街。同年8月,河北省天津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專區管轄靜海縣、文安縣、大城縣、天津縣、楊柳青鎮,霸縣、永清縣、安次縣、武清縣、勝芳鎮,寶坻縣、寧河縣、漢沽鎮;1952年4月,由於天津專區管轄的天津縣隔斷了同屬於天津市管轄的塘沽與天津市區,由此將天津縣劃歸天津市領導,使得天津市區與塘沽區連為一體;

1958年2月天津直轄市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天津專區撤銷,武清縣、靜海縣、寧河等縣交由河北省天津市領導;

1961年6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天津專區建制。天津專區隸屬河北省和天津市雙重領導,以天津市領導為主。專署駐天津市,將靜海縣、武清縣、寶坻縣、薊縣等劃歸天津專區;1962年8月,原唐山專區的寧河縣劃歸天津專區。天津專區轄14個縣1個鎮:固安縣、薊縣、寶縣、永清縣、文安縣、大城縣、靜海縣、安次縣、三河縣、香河縣、大廠回族自治縣、寧河縣、武清縣、霸縣、勝芳鎮。



1967年1月2日中央將河北省天津市恢復為中央直轄市下轄和平,紅橋,河東,河北,南開,塘沽,漢沽,東郊,南郊,北郊,北大港13個區,同年11月,天津專區改為天津地區,隸屬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機關駐天津市;轄區無變動;隨後天津地區撤銷建立廊坊地區行政公署。
1973年8月,國務院決定,將靜海縣、寧河縣、武清縣、薊縣、寶坻縣5個縣劃歸天津直轄市。至今天津市形成了:中心城區;環城區;濱海新區和遠郊區,轄有16個市區(副省級區1個)245個鄉鎮1556.87萬人的規模。(文中為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多彩三秦


應取消天津歸河北省會,處在河北中心


鋁塑板61561078


當初天津實力是中國第一大港,後來被河北省拉去當省會,那些東西都被搜刮的差不多了


小杰愛三農


天津市的地域面積和直轄市的名稱不符,經濟狀況也達不到直轄市應有的水平,中央才確定河北五具劃歸天津的o


我是敖包相會


不管直轄,不是省會,主要人的生活思想是最主要的。主要是牢里人漸漸見少是國的進步。🙏🙏🙏


津忠806


現在他們那的人還在說話,你們天津人呀


大營門


天津本身拼的很累,勉強的準一線,管理要能好一些或許還能被人們稱讚,畢竟地理位置不錯。人們的思維太天津化了。


百禾虹


我認為沒什麼好的,可以說天津市福利最低,但是地理位置好很多人發展的不錯,底層人壓力過大,收入和物價要比周邊城市恐怖,艱難的生活。


用戶8895538192261


作為直轄市人口不夠,轄區面積太小咯,就像大興等縣劃給北京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