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起源的歷史真相

今天聊一聊朝鮮歷史。

朝鮮,意思是“朝日鮮明之地”,不過歷史上的朝鮮並沒有那麼燦爛。

因為地處大國的夾縫中,朝鮮一直活得十分憋屈,作為通向大陸腹地的鑰匙,又深深影響著區域內大國的命運,尤其是中國。

這個半島的歷史與中國淵源太深,糾纏太多了。

古代朝鮮的開端,和一箇中國人有關。這就是箕子。

朝鮮起源的歷史真相

箕子是一個商人,商朝人。

他是殷商最後一位君主的叔叔。這位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紂,史上有名的暴君,天生自帶招黑體質。

因為老是給侄子提意見,商紂一概不聽,氣的箕子“披髮佯狂”,商紂索性把他關起來作了奴隸。

不久,商紂被周武王討伐,身死國滅。箕子被放出來,周武王找他談話。箕子不願做周朝的官,帶著5000多商朝遺老遺少,去往朝鮮北部。於是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

箕子後來回老家探親,路過殷都廢墟,傷心故國,作了一首《麥秀》

"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大意是:

"麥子吐穗尖尖,莊稼又油又亮。當年那小混蛋,不聽我老人言。"

依然對商紂怨念頗深。

朝鮮起源的歷史真相

箕子朝鮮由於時間久遠,並無當時文字記載,也無考古發掘,其中細節不得而知。還有人考證,箕子去的朝鮮,可能在遼東一帶,距半島還有點距離,後來才慢慢遷移到了今天的朝鮮北部。

不管怎麼說,朝鮮這個名稱,第一次在《史記》等中國史籍出現了,而且和箕子的事蹟緊密聯繫在一起。

據說箕子到朝鮮後,教化其民以禮儀和田蠶織作,殷商人喜歡白色,於是朝鮮先民也形成了穿白衣的風俗。

朝鮮史書大都把箕子朝鮮奉為正朔,算是半島第一個王朝。

到了元朝時期,朝鮮冒出一本野史,稱太陽神之子桓雄和“熊女”的後代檀君創立古朝鮮國,時間在箕子朝鮮之前,甚至比中國夏朝還早,還曾經派太子去幫助大禹治水.

檀君在位1500年,後隱居阿斯達為山神,活到1908 歲。這應歸入神話範疇了。

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半島北部拆毀了原在平壤的箕子衣冠冢,宣佈考古發現所謂“檀君遺骨”,為此新建了“檀君陵”,否定“箕子朝鮮”的存在,認定檀君才是古朝鮮開國第一人。

雖然聽起來有點玄乎,但畢竟關係到民族自豪感,南北方難得達成共識。既然是盛產“神話”的國度,再造個更大的神話又有何難?

朝鮮起源的歷史真相

再把時間轉到秦末漢初,燕王盧綰叛離西漢,他的手下衛滿率千餘人跑到朝鮮,趕走了箕子的後代,建立了衛滿政權。

南邊各部落組成的國家為辰國(公元前2-3世紀),辰國主要由馬韓、辰韓、牟韓組成,即所謂的“三韓”。

因衛氏政權阻撓辰國向西漢進貢,還攻殺了漢朝特使,這下惹惱了漢武帝,決定對衛氏朝鮮“雖遠必誅”。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樓船將軍楊僕從齊地跨渤海攻擊,左將軍荀彘從遼東進攻。兩路大軍水陸並進,卻因配合不好,分別敗於王險城、大同江一帶。

戰事持續一年多,經歷了二將爭功,招降失敗,離間火併等各種戲碼,面對這個蕞爾小邦,漢軍比打匈奴還費勁,最終趁著內亂攻進王險城,滅了衛氏朝鮮。

朝鮮起源的歷史真相

滅朝之役,漢軍前後五位指揮官,死了三位特使、一位將軍。除了第一位特使死於衛氏之手,其他都是漢武帝下令殺的。

最鬱悶的是左將軍荀彘,打了勝仗班師回朝,因為排擠同僚的罪名丟了腦袋。僅剩的那位就是被排擠的同僚——楊僕,也差點掛了,花錢贖死罪,貶為平民。

在漢武帝手下辦事著實不易,敗要砍頭,勝也要砍頭,充分說明了戰爭有風險,開打須謹慎。可惜後世的仰慕者看見的只有勝利,卻沒有分析其中的風險。

滅掉衛氏政權後,西漢在朝鮮中北部設置了漢四郡,即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後來幾經合併,被中原王朝統治了200年之久。

西漢末年,扶余人在漢四郡的玄菟郡成立高句麗,迅速強盛起來,於西晉末年統一漢四郡,成為朝鮮三國時期土地面積最大的諸侯國。

幾乎在同一時期,百濟在馬韓建立,新羅在辰韓建立。三韓演變為新羅和百濟兩個國家,和北邊四郡中建立的高句麗,並稱為“朝鮮前三國”。

朝鮮起源的歷史真相

高句麗由於實力較強,與中原王朝屢屢衝突,但大體維持著稱臣納貢形式。王莽篡漢時期,因為看高句麗不順眼,曾把高句麗改為“下句麗”。

三國之間,也經常互相征討,高句麗逐漸做大,擴張到遼東,引起了中原王朝的重視,這才有了後來隋朝對高句麗的大舉討伐。

隋煬帝——又一位中國歷史上被黑的很慘的君主,原想效仿漢武帝拓邊建功,殊不知這才是噩夢的開始。隋朝的國運,就在東北邊境的戰爭中日漸衰微,走向盡頭。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