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戰場上什麼兵種最危險?小編認為,當然是傘兵。著名美劇《兄弟連》當中E連連長理查德·溫特斯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臺詞:“我們是傘兵,本來就應該被包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句話說的非常到位且準確。相對於有地形掩護的地面部隊,空中的傘兵簡直就是活靶子,目標明顯,下降速度慢,落地後還得在缺乏重火力支援的情況下戰鬥,而許多傘兵可能連地面都挨不到就交待了。

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在1944年“市場花園”行動中,盟軍傘兵損失了80%的兵力,其中一半士兵是在空中被擊中的。不過,同樣來自空中,飛行員的待遇卻比傘兵強得多,起初,各國軍隊之間有個不成文的傳統,這個傳統後來甚至被寫入了《日內瓦公約》:在可識別的前提下,傘兵是可以被攻擊的,但決不能向跳傘的飛行員開火,因為戰機就是飛行員的武器,跳傘即意味著放下武器,這也叫繳械不殺。

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二戰中,有著“南方黑色魔鬼”之稱的德軍王牌飛行員,埃裡希·哈特曼曾擊落超過350架飛機,他自然而然成為了盟軍的眼中釘。可是,當他被迫棄機跳傘的時候,美軍飛機卻並沒有進一步對其攻擊,而是直接飛走了。

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當然,這種行為在德軍內部同樣存在,“不射殺跳傘飛行員”這道命令是每一名德國空軍準飛行員在訓練時的必修課。負責指導他們的教官甚至宣稱,“如果你攻擊跳傘的敵人,我就會攻擊你。”可見其重視程度。不過總有些人會破壞原則,比如日本人,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曾和日軍進行過多次空戰,就發生過中國飛行員跳傘後被日軍飛機射殺的情況。而在太平洋戰場,美軍飛行員同樣遭受過這種反人道對待,然而日軍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故意用飛機割斷降落傘繩索以幹掉飛行員。武士道雞血打多的日軍對待他們自己的飛行員亦是如此,誰敢棄機投降就將面臨同樣的下場。震怒的美軍最終決定以牙還牙,讓瘋狂的日軍付出代價,當然,這種事不可能明著來,不過最終效果顯著。以助於後期日軍連人肉炸彈都不夠用了,戰爭結束後更是全國缺男丁,不惜向中國和美國借種。

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要說日本這個國家,最厲害的什麼,伍長覺得,肯定是宣傳能力,如今為啥這麼多人甘願做日本的粉絲?就是因為他們會包裝本國的文化,什麼武士,其實就是一個被美化過度的日本貴族階級。所謂武士道精神,說得好聽,卻展現出十足的兇殘,以及愚忠,曾經有一個日本人橫豎兩刀切腹時間長達15小時,足以可見其變態程度。

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飛行員作為軍隊中的寶貴“財產”,作為敵對國家,以此削弱對方,從邏輯上可以理解,可人是有底線,有原則的。

中國人講究守禮止殺,西方人亦有同樣高尚的騎士精神,這麼一比較,日軍那野蠻的武士道精神真是令人感到噁心。


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為什麼打仗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