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战场上什么兵种最危险?小编认为,当然是伞兵。著名美剧《兄弟连》当中E连连长理查德·温特斯说过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我们是伞兵,本来就应该被包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句话说的非常到位且准确。相对于有地形掩护的地面部队,空中的伞兵简直就是活靶子,目标明显,下降速度慢,落地后还得在缺乏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战斗,而许多伞兵可能连地面都挨不到就交待了。

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在1944年“市场花园”行动中,盟军伞兵损失了80%的兵力,其中一半士兵是在空中被击中的。不过,同样来自空中,飞行员的待遇却比伞兵强得多,起初,各国军队之间有个不成文的传统,这个传统后来甚至被写入了《日内瓦公约》:在可识别的前提下,伞兵是可以被攻击的,但决不能向跳伞的飞行员开火,因为战机就是飞行员的武器,跳伞即意味着放下武器,这也叫缴械不杀。

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二战中,有着“南方黑色魔鬼”之称的德军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曾击落超过350架飞机,他自然而然成为了盟军的眼中钉。可是,当他被迫弃机跳伞的时候,美军飞机却并没有进一步对其攻击,而是直接飞走了。

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当然,这种行为在德军内部同样存在,“不射杀跳伞飞行员”这道命令是每一名德国空军准飞行员在训练时的必修课。负责指导他们的教官甚至宣称,“如果你攻击跳伞的敌人,我就会攻击你。”可见其重视程度。不过总有些人会破坏原则,比如日本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曾和日军进行过多次空战,就发生过中国飞行员跳伞后被日军飞机射杀的情况。而在太平洋战场,美军飞行员同样遭受过这种反人道对待,然而日军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故意用飞机割断降落伞绳索以干掉飞行员。武士道鸡血打多的日军对待他们自己的飞行员亦是如此,谁敢弃机投降就将面临同样的下场。震怒的美军最终决定以牙还牙,让疯狂的日军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事不可能明着来,不过最终效果显著。以助于后期日军连人肉炸弹都不够用了,战争结束后更是全国缺男丁,不惜向中国和美国借种。

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要说日本这个国家,最厉害的什么,伍长觉得,肯定是宣传能力,如今为啥这么多人甘愿做日本的粉丝?就是因为他们会包装本国的文化,什么武士,其实就是一个被美化过度的日本贵族阶级。所谓武士道精神,说得好听,却展现出十足的凶残,以及愚忠,曾经有一个日本人横竖两刀切腹时间长达15小时,足以可见其变态程度。

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飞行员作为军队中的宝贵“财产”,作为敌对国家,以此削弱对方,从逻辑上可以理解,可人是有底线,有原则的。

中国人讲究守礼止杀,西方人亦有同样高尚的骑士精神,这么一比较,日军那野蛮的武士道精神真是令人感到恶心。


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为什么打仗不能射击跳伞飞行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