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慢點開”正在摧毀中國的交通,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Lux75


慢點開,怎麼會毀滅中國的交通,交通法上都提倡開車要慢點。這個問題,沒有討論的必要。

難道你沒聽說過?10次事故,9次快的話嗎?

開快車,不僅僅是出事故多的原因根源。而且它的結果就是出了事故,死亡率就會提高。就像人們說的飛機的事故率是最低的。可是它的死亡率接近100%啊。

要說毀滅交通。是不守規矩的人造成的我還勉強可以同意。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任何事情都不是單一條件所決定的。都有多方面的原因。

如車輛的,不按規矩行駛。道路設計不合理。行人和非機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等等。這些問題都有,道路車輛和非機動車本身沒有任何關係。有關係的是人。

我們這裡所說的人是整個社會人。不是某一類人。如果這個社會出了問題,那一定是全社會都有責任。我歷來有一個觀點,就是人們深惡痛絕的貪腐,不僅僅是那些貪官的問題。而是社會風氣,整體造成的。說說白了,換了你,你也可能變成貪官。

話題有點遠,再回來說交通問題。

人的素質決定了這個社會的整體發展。對,也不要把這個問題看得太過於悲觀。30多年前,那時,改革開放剛不久,社會很混亂。尤其有些人對當時的一代人看法很悲觀。當時有個流行流行說法,叫做什麼垮掉的一代人。其實,我當時就有一個想法。對於這代人你根本不用擔心。社會自有它的自然發展規律。說句好不好聽的,等他們都死絕了,也就是,幾十年的事兒。這麼一晃就過去了。誰還提那代人怎麼樣了呢?他們已經或死或亡,或已經老去,或在悄悄地改變著自己。大概好像就是我們這代人吧。

對於交通這個問題而言,因為我們國家發展的速度太快了。所以存在一些問題,是必然的。也沒有必要抱怨這個抱怨那。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了。而根本的問題,都在於指責別人,而不修正自己。

我原來不開車的時候,走路從來都是很守規矩的。我現在開車了,我第一想的就是車比人要硬實,高大。如果他撞了人,人是要死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是因為我開車,而奇去了他人的生命。按理說我也應該償命的。抱著這樣的想法,你永遠都不會出很大的事故。

當然了,車是機械的,他有的時候會不聽人的擺佈。這會有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但這還在於人。

比如,每次出車,我最在意的就是剎車。至於機械,它壞就壞,大不了我把車扔在那兒。可是沒有剎車,車實在是不敢開車。因為你要是無法讓它隨意停車,就是最大最大的隱患。

專門說一下開慢車的問題。

高速公路上,不是有慢車道,為什麼不允許人家開慢車?其實說白了還是人的問題。最右側的車道一般限速都是60~80。如果開慢車的人都在最右側車道行駛。就不會有人在抱怨了。我說的是3車道的。

其實有一句話,大家都曾掛在嘴邊上。就是你急著去投胎啊。說的是誰誰心裡明白。

這些年基本上所有的惡性事故都是出在高速上。在省道國道,你很少發生這樣的惡性事故哦。不是說沒有事,而是說出了事故他也不會太大。就是因為它限速。

我開車時間不長,但是我喜歡走國道省道。有時也心煩,因為他的限制條件太多了。我之所以喜歡做不到什麼的,就是為了安全。其次是為了省錢。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就是賺錢少唄。我要是有錢,就去買架飛機了。

還說關於交通的問題。我這裡所說的人,不單單是指行人和和駕駛者。更主要的是指管理者。大家心裡明白,我也不明說了。

說白了,有時候的堵車是人為造成的。再明白一點都是錢惹的禍。

現在的交通堵塞,大部分都是道路設計有問題。交叉路口太多,紅綠燈太多。紅綠燈之間不超過200米。車子走走停停,增加了油耗,又增加了空氣汙染。其實紅綠燈本身就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我有一個問題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都取消了轉盤道?去年我從山東回東北老家。全長接近2000公里,走的最舒服的一段就是遼寧境內。走的大多也都是國道省道。但那裡很少有交叉路口,也沒有紅綠燈。而且進了城鎮。轉盤道也大多存在。因為轉盤道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所有的車輛,無論走哪個方向,都不用停車。只是速度上慢點而已,那也比停車要好的多。包括我們老家就有一個很好的轉盤道,也取消了,替代的是好幾個紅綠燈。剛開始的時候都不知道哪個紅綠燈管的是哪條路口。

拆除轉盤道,換上紅綠燈,是為什麼?我看大家都心裡明白。

至於有些人說的非機動車問題。我覺得。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問題。

我開過電動車。我以為電動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經濟環保,省力。那麼為什麼,有很多人都詬病他的?是因為電動車主沒有發言權。

說白了吧,就是沒有你有錢。

他可能不會上網。因為他們都是老人多嘛!

設想一下,中國現在有多少個電動車?如果把這些電動車都換成汽車,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恐怕路上都不用走車了,擺車都得滿了。

再說一下,非機動車出車禍的問題。因為他們是弱者,出了問題都是要命的。所以就顯得特別問題特別突出了。

其實這裡掩蓋了一個特別重大的問題。就是事故率。

為什麼沒有人公佈中國現在電動車的擁有數量,以及事故比例呢。實話跟你說吧,就是因為它的比例非常非常的低。

我所在的這個縣城,電動車是主流交通工具。因為幾乎沒有出租車。公共汽車更是沒有。我來到這兒兩年了。只發現過兩次電動車出現的事故。而且沒有死亡。汽車出現的事故,我倒是看得很多。就在我家附近的路口。今年過完年以後,就兩次出現直行撞左轉的事故。

注意,這裡是直行,直撞左轉車輛,後部。你不覺得這是人為造成的嗎?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要直左轉車輛讓直行呢?

無論是開過車的和沒有開過車的都明白,在轉彎的時候。駕駛者的注意力都在轉彎的方向方面。而直行的卻清清楚楚的可以看到對面的車輛在轉彎兒狀況,可是他偏要往上撞?我就不明白了,這是碰瓷兒的還是騙保險的呢?

這難道不是人為造成的嗎?

歸根結底,要想改變中國的交通狀況,就首先從人做起。

當然也不必過於悲觀。還是那句話,你也不用抱怨,等你死了,下一代人他們會很尊守交通規則的。

這就是自然規律。

人不是為了開車,是為了活的舒服一下開車。要想舒服,就首先要把心態放好。不要急著去投胎吧。

有時候碰到不守規矩的人和車,我也會罵一句,但只是罵罵而已。千萬別隨便踩油門。還是一踩剎車為好。

退一步海闊天空。

這裡僅僅是我一個人自己的看法。喜歡看的就贊一下,不喜歡的就當耳旁風。

千萬別罵我,我沒有針對某個人。我只對事兒不對人。

謝謝觀注!


夕陽無限好3439


這確實是擁堵的原因之一。我曾經多次在國慶節和春節高速公路免費期間遠行旅遊,在高速上多次遇到擁堵狀況,不斷超車到最前面,發現就是幾輛開的比較慢的車佔滿了三個車道,其他車輛不好超車造成的擁堵。

在不擁堵的時候最左側超車,前面的車速度只有不到80(實際此車道應該車速在110-120),而且一直在此道路駕駛不換道。

在市區內開車經常遇到路面車少(兩側沒有行人)但是開車速度極慢的人,而且還在左側車道(雙向四車道)。

我覺得不止應該治理超速,也應該治理低速。都行駛10公里/小時,是安全,那幹嘛還開車,都騎自行車不得了


九月去沙漠旅行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看別人的回答基本都圍繞著開車快慢與行車安全的關係。沒錯,講得也在理。我則從另一方面給出答覆。其實很簡單,慢點開或開慢點,是親戚朋友開車離開時對他開車安全的關照。那為什麼不說:小心點或當心點等詞語呢?我個人覺得這有種"觸黴頭"的感覺。說個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以前還在開摩托車的時候,我有個同學聽說我買摩托車了,見面就一通說,什麼第一批開摩托的都死了,什麼肉包鐵啊等等,我離開時說開車當心點啊,當然她是出於關心,可奇怪的是回去路上竟然摔了,我開車一直很小心的,同樣的事發生過二次,幸好人都沒事兒。後來我換了轎車,安全性上去了。一次同學聚會,同學中有她,結束時她還是說開車當心點啊,我心想我現在四個輪子的摔不了的。呵呵呵,來到酒店停車場,天吶,車胎癟了,大晚上的哪兒找修車胎的啊,沒辦法打的回家,第二天再去修,奇怪的是輪胎打完氣沒漏氣,沒毛病。後來自己琢磨著是被"觸黴頭了",哈哈,有點迷信啊。從此以後,我對別人開車走時,只說:慢點開或開慢點,來作為關照。因為我不想觸別人的黴頭。



威中駿


有一部分人就喜歡拿安全說事,一安全不是慢出來的,有人就是反人類的思想,明明這路可以跑80,它非要限速60,明明可以跑120,它非要限速100,明明路上很堵它非要“禮讓行人”,明明很寬的馬路可以停車,它非要搞個禁停,網絡這麼發達,它非要每人身上多揣一本駕照,有些違章可以警告它非要罰款,可以罰20,它非要罰200,社會一直在進步,它非要拖後腿!這些行為的背後就是“為了安全”而“加大罰款力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不惜大量請協警!自己卻在某些角落休息,別以為人民是瞎子!這些事人人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想知道慢點開和安全事故的比例!!!開車在路上,該快就一定要快,該慢就一定得慢!!!


元兆


北美高速管理有一個概念,叫"隨車流行駛",另一個名詞叫"不隨車流行駛"或者"妨礙車流行駛"。什麼意思呢?在一條限速110公里的高速上,如果大家都按125公里的時速行駛在最裡側車道,你只是其中一輛車,你被抓的可能性為零,因為你是"隨車流行駛";如果警察較起真兒來,這個車流的第一輛車則是倒黴蛋。所以在北美高速上行駛,尤其那種跨州/跨省的高速,這要有一輛車在最裡道超速行駛,很快這輛車後面會跟上好幾輛、甚至十幾倆車。。。同理,如果一條限速110公里的高速,大家都在最裡側車道開到120公里,而只有你開105,後面壓了一串車,警察有權利給你開罰單,因為你"阻礙車流行駛"! 我覺得,北美這兩個概念應該引進,終歸人家比咱們進入汽車王國早了一百多年。。。




北漂海濤哥


十年司機。有幸16年在泰國曼谷開車,感觸挺多

第一:左側通行真的不如右側。

第二:豐田vios在泰國居然賣到14萬人民幣,可能和泰國本國不生產汽車有關。

第三,泰國開車起步最少三四千轉,在不影響其他車輛的前提下(泰國直行車有絕對路權,轉彎車不能對直行車有任何影響,踩剎車都不行[酷拽])快速匯入車流。大家都快,效率很高。

第四,在曼谷開車千萬不能隨意變道,因為隨時都有速度很快的摩托車在車縫中穿過去[震驚]

第五:很少見加塞的。

總結一下就是司機都遵守一個規矩開車,平均速度即使很高,車禍卻很少。



有事問濤哥


國外做過一個實驗,十幾輛車排成排,繞圓開。

一開始時速一樣,通行順暢。

然後模擬一輛車剎車再走,然後就出現了堵車。

雖然這只是實驗。

但是道路上的慢車的確是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雙車道上有一輛慢車,其他車就要去另一條車道,容易發生變道車禍。而且變道會造成其他車輛減速慢行,也會增加擁堵。

慢點開,說實話,並不是安全的開法。尤其是低於限速速度的百分二十以下,在車流量大的路段就會造成擁堵。


有道理說道理


在公路上龜速的大概有以下幾類人,請對號入座:

1、剛拿駕證的菜鳥;

2、肆無忌憚玩手機的(打電話的);

3、帶孩子游車河的;

4、剛買的新車(或借別人的車)怕被刮蹭的;

5、車上聊天忘情的;

6、天生個性拖沓的;

7、閒得蛋痛的~

剩下的請大家來補充:


MuGe然


我是一個近三十來的老司機關於快與慢是一個相對論。在國道上明明前面一丶二公里沒幾輛車可該道限速造成車開不快。可有的限速80公里道上缺車輛人為地多,也搞不懂原因。過去開車我們是按車輛情況來開的,車少開快點車多開慢點自己跟據道路情況而開。過去交通事故也很少。什麼攝像頭都沒有也很自覺遵守紅綠燈,到現在也從沒有任何事故,自己快70歲的人了處理道路上危險情況比青年人還快。近幾天下大雨我開五十公里內左右。可有些車開的比飛機還快(數量還真不少)。能不出事嗎。下雨天黑路滑開什麼快能不出事嗎,(在我三十來年的開車過程中真見不少下雨天出事的不少。下雨天容易,剎車偏跑(側滑)剎車與好天相差一倍還多,視顯不好。有些駕駛員自己為技術比別人高,不知樓外有樓,天外有天。像我們三十年來老司機看見現在有些駕駛員真的怕他們。真的要叫他們爺。


用戶3176884632916


慢點開確實沒錯,只是前提條件是合理的速度下慢點開。比如高速限速120你開110左右沒問題,但是你開100就有點慢了,而且有些高速只要雙車道,佔了右車道,左車道還有貨車,那真的是一言難盡,一堵10幾輛排長隊[捂臉],超車很不安全。比如城市快速道限速80我遇見過幾輛車開55左右前門暢通無阻,後面一群堵成狗[捂臉]。

有幾次我注意過開慢車基本都是在打電話,玩手機,發消息的,真的不怕死的人很多很多[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