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運動中停停走走,走一會兒跑一會兒,有什麼危害?

虞姬虞美人


這得看你是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跑步這件事的。

1、如果只是閒的無聊,活動下身體,那無所謂。

2、如果你是減脂的話,那就需要你的心率保持在一定高度,一般都是在130次/分左右為最佳。這也叫黃金心率,只有在黃金心率的狀態下,脂肪才會燃燒。普通的走路心率只在70-80次/分鐘左右,當然沒有辦法燃燒脂肪了。因為年齡的不同,黃金心率的標準就不同,一般來說,黃金心率為170減去年齡的數值,比如30歲的黃金心率就是170-30等於140。

3、如果你是想鍛鍊自己的心肺能力的話,那就需要變速跑,就是跑步時突然加速一段時間,慢跑一段或者走一段,再次加速,如此重複下去。

(220─現在年齡)×0.8=最大運動心率

(220─現在年齡)×0.6=最小運動心率

以上就是跑步的三種狀態,請對號入座。


沒有沙僧的陡沙河


跑步運動中停停走走,走一會兒跑一會兒,有什麼危害?

一般來說跑步運動中停停走走,都是剛開始跑步的新手,跑步新手還不適應,跑步這種強度的運動。身體反應比較激烈。雙腿無力,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等都會制約你繼續跑下去。沒有辦法只能停止跑步走一走,喘口氣恢復。只有這樣跑跑走走,循序漸進慢慢適應跑步節奏。跑步過程中跑不動,走一走恢復一下是新手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存在什麼危害。

而跑步運動中停下來,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跑步運動強度較高。在跑步過程中,不應該立即停下來休息。因為人在劇烈運動後,身體各個器官都處於亢奮狀態,心臟的輸血量也比不運動時要提高很多。當你不跑了,立即停下來。身體還在持續高速運轉。要想恢復到沒有跑步運動前的狀態。這個時候應該慢跑或者是走路。使心跳慢慢降下來,達到正常心率。這時再坐下來休息,時機剛剛好。

如果剛跑完步,立刻坐下去休息,跑步時,下肢的血管開始擴張,血流量也會增多,突然停止運動,腿部肌肉收縮驟停,導致大量的血液堆積在腿部,在重力作用下,迴流心臟減少,影響血液循環,加重身體疲勞,心臟因此減少血液泵出,從而減少了腦部供血,引起暈厥,嚴重時甚至會造成休克。這就是所謂的重力性休克。

正常情況下,跑完步基本上都會走一走,並沒有什麼壞的影響。再做個拉伸,放鬆身體,效果更佳。而跑完步立刻停止休息不可取,休克風險大大增加,

科學的跑步方式提高身體素質才是正確的。

大家喜歡跑步運動的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跑起來,歡迎留言交流,我是76老郭!


76老郭


法特萊克跑,就是間歇跑,快走,慢跑,快跑,慢走,以此結合。比較適合跑步小白,以及長里程個人PB創造。

跑過一段時間後,建議還是不要停下來,跑不動的時候就放慢腳步,不管多慢,不要停下來就好,這樣才有進步。

緊緊跑步兩個月,從無法完成800米跑,到完成人生第一個半馬,法特萊克跑是功臣。


渝閣裡


跑步是一種很常見的運動方式,不過也有很多朋友並不喜歡跑步,因為它的持續性較強,對耐力要求高,很多朋友無法堅持那種難受的累感,所以在跑步中經常跑跑停停,這樣的做法對人體是否有威脅?其實威脅倒不存在,只是這樣的跑步鍛鍊效果較差,只能起到適當活動,消耗消耗部分能量的目的,但可能對提高體質、提高臟器功能效率會很低,達不到更好的鍛鍊目的。

跑步中的走走停停其實就是讓心跳從較快的撥動頻率平復到正常狀態,這樣心肺負荷降低,我們會覺得輕鬆一些,對身體沒有什麼威脅,不過身體本身就是“反脆弱系統”,只要我們在它能承受的範圍內“折磨”它,它就會為了擺脫這種窘境而提高自己,如果我們有毅力堅持心跳快,呼吸累,腿腳也痠軟的狀態跑下去,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心肺功能有所提高,我們吸氣呼氣的效率更高,心臟搏動更有力,腿腳靈活度高了,肌肉協調性強了,跑起來就沒那麼累了。這是身體功能的提高,對我們的健康有所幫助,我們的體能也有大幅上升。不過,如果是走走停停的話,身體並沒有得到強化鍛鍊,提高效率較低。

另外,國外不少研究發現,如果時間上比較緊張的白領人士,不通過長時間慢跑也能夠讓身體得到鍛鍊效果,如通過運動平穩血糖、調整血脂、血壓等效果,就是HIT運動,hit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鍛鍊方式,我們可以每天抽出3~4個10分鐘,這10分鐘1分鐘讓自己以最快速度拼命奔跑,然後可以緩速下來,可以快走調整一會兒,再以最快速度奔跑,再停下來快速走走,如此重複個5次左右;對於走路鍛鍊的人群也同樣適用,10分鐘可以以較快的快速走來鍛鍊,並不用像我們刷微信步數那樣每天都要湊夠1w步。因為研究發現,人體在處於中、高強度的運動中,身體才能獲得更多的鍛鍊效果(如調解血糖、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含量),如果我們不認真地慢跑後走一會兒,或者走路鍛鍊時走馬觀花,逛街模式,這樣的鍛鍊很難得到更好的效果。

不過,在劇烈的運動後千萬不要立刻停下來!

比如田徑賽的百米衝刺後,很多人可能因為太累了立刻原地坐下、倒下大口呼吸,剛劇烈的快跑後腿部血管擴張,血流量較大,如果突然停止,腿部的肌肉運動突然消失,更多血液運輸過來無處可用,堆積在腿部,但迴流到心臟的血液大幅降低,加重心臟負擔,心臟減少血流泵出,大量減少運輸到腦補的血液,很可能會導致休克而暈倒。應當慢慢停下,走動一會兒,身體恢復到正常的呼吸頻率,心跳到了差不多正常的搏動頻率後再坐下休息。


只有營養師知道


跑步是一項門檻最低的運動。每個人接觸跑步的初衷不同,但目的都是相同。

跑步過程中停停走走,我想這是每個接觸過這項運動的人都有過的經歷,特別是參與長跑運動的跑步愛好者。

或許因體力分配不均停停走走;或許因傷痛糾纏而停停走走;再或許,是剛接觸跑步不久,沒辦法完成設定目標而停停走走。

獨自跑步時,你可能因為湖光山色,而駐足欣賞;參與比賽時,你可能因為沿途風景,而放慢腳步。

無論怎樣,跑步過程中停停走走都屬正常現象,是人之常情,也是身體和生理的自然反應。

跑步是最古老、最純潔、最簡單的運動。它的距離可長可短,就算是跑步多年的老鳥,不同環境、不同氣候、不同狀態偶爾中途也會走一段調整一下。

前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安比•波夫特也建議:

”步行對跑者而言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字眼。在跑步時偶爾停下來走走並不算作弊,這在跑步老手看來是一種慣常的做法。同時,這也是一種將長距離跑步分解為若干小段路程,使之更易於做到的間歇訓練方法。你可以在這些情況下混合運用跑步與步行兩種方法:當你第一次跑步時,因為傷病而停歇很久後想要重新恢復健康時;當你想讓自己跑得更快時——這是使用間歇訓練法的經典例子;還有當你想跑得更持久、更輕鬆時,你會發現步行能夠最有效地將長距離跑步進行分段,每次至少走1分鐘,但不要超過5分鐘。“

對於長期不運動的人,剛接觸跑步,從走走跑跑開始再到跑跑走走,再正常不過。

新手的目標,一開始可以設定為連續步行30分鐘,待適應之後再轉為慢跑2分鐘步行1分鐘,根據自身的跑步狀態逐漸延長跑步時間,減少走路時間。隨著時間推移,你會發現連續跑完30分鐘是一件很容易達成的事。

當然,跑步的過程當中,需要了解自己狀態,如果你發現無法連續跑下去,就得考慮是因速度過快,還是體力不支導致。

綜上,選擇走跑結合只是跑步訓練過程中一種方式,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


贏在跑步


這幾天就在進行法特萊克八公里間歇跑,感覺挺好的,鍛鍊心肺功能,又讓運動小白能夠堅持下去,減脂效果也很好。


神掌寶寶


並不覺得跑一會兒走一會兒有什麼危害!相反,覺得這樣挺好。

跑的強度很高,心率容易升高,容易累而跑不下去,這時把速度降下來接著行走,平喘下,心速平緩後又開始跑。這樣能很好地保護心臟不受傷害。

運動,就是要健康地鍛鍊。

跑步結束後不可立刻坐下來,最好走一走,拉筋放鬆下。


和蓮歌


跑的強度很高,心率容易升高,容易累而跑不下去,這時把速度降下來接著行走,平喘下,心速平緩後又開始跑。這樣能很好地保護心臟不受傷害。

運動,就是要健康地鍛鍊。

跑步結束後不可立刻坐下來,最好走一走,拉筋放鬆下。


海之聲湛江赤坎中心


跑步本身也是一種練耐力,練毅力的運動,所以說最好的效果就是一鼓氣跑夠自己定的距離或時間,要根據年令而定,但至少不少於30分鐘或4000m為好


龍娃351


剛開始跑,可以採取這種訓練方法,邊跑邊走,逐漸適應。不論怎麼練,適合自己的,聽自己身體的訓練方法是最好的,有時候經過高強度訓練,適當降低訓練強度,也是對自己身體的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