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到!這些農事要點需要注意了

今天,既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也是新一年節氣輪迴的開始。立春,意味著冬季即將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但是,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事,很多人就只能待在家裡。但春耕大忙馬上要開始了,所以這段時間雖然不能出門,我們還是要提前瞭解立春後農事。

這樣,等解封后大家就可以立馬開幹了。

為此,每天農資特地整理了立春後相關農事要點,主要涉及大田、蔬菜、果樹,方便貓友們做好了解。

大田(主要小麥)

關鍵農事:控旺、病蟲害、除草、施肥

除草:

隨著溫度慢慢回升,小麥將進入返青期,年前雜草未出土,數量較少,或者沒有時間除草的,要加強田間除草,特別是禾本科雜草

但伴隨溫度升高,也會出現闊葉雜草,需要禾闊雙除的麥田,注意打藥時的溫度,避開降溫。

降溫前3天,不建議施藥。

例如節節麥,菵草、看麥娘會用到甲基二磺隆、異丙隆防治,施用藥劑前要避開降溫,如果遇到氣溫降至零下,注意施藥時間,否則,會產生藥害危險。

旺長:

今年氣溫較往年偏高,屬偏暖氣候,小麥返青比較早,並且有的地方,比如江淮地區出現提前拔節,需要特別注意控旺,可考慮用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控旺。

但控旺一定要根據小麥情況來看,控早了,會影響小麥返青拔節,小麥達不到理想的高度;控晚了,拔節期之後再控的話,小麥底部1-3節間細長易倒伏。(也要區別“壯苗”和“旺苗”,最長的葉不過8釐米為“壯苗”)

但對於總體麥田基苗不足的弱苗,需要及時採取早澆返青水、少量多次追施返青肥,噴施功能型葉面肥,來促進小麥生長。

病蟲害:

小麥年後出現發黃幹尖,很大程度因為土傳病害引起,要注意:莖基腐病,根腐病、紋枯病的防治(比如噴施:戊唑醇,井岡黴素,噁黴靈等藥劑防治)。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今年部分地區麥蜘蛛有爆發的趨勢,大家需要加強防控(比如噴聯苯菊酯,阿維·達蟎靈)。

(圖片來源:每天農資山東貓友莊金順)

麥子上很多麥蜘蛛

立春一到!這些農事要點需要注意了

施肥:

對於前期底肥施用不足的地塊,到了2月份的時候,由於營養消耗較大,可能會出現脫肥現象,影響小麥恢復生長,因此,適當進行追肥很重要。

一般以尿素為主,根據實際情況,每畝追施10-15公斤即可。另外,根據小麥的苗情和長勢,也可追施高氮的複合肥

蔬菜

關鍵農事:保溫防凍、露地定植、病害預防

今年大多地區溫度相比往年偏高,棚內溼度大,需要做好開門與揭膜通風、關門蓋膜保溫管理,可以減少病蟲害發生。小部分地區如果氣溫過低,溫室茄果蔬菜需要做好防凍。

立春之後,部分露地蔬菜可播種種植,做好施肥管理。可播種的蔬菜品種有:豆類(毛豆、菜豆、豇豆)、葉菜類(莧菜、空心菜、木耳菜)、茄果(茄子、辣椒、西紅柿)。瓜類立春後定植於塑料小拱棚,或塑料大中棚和小棚覆蓋栽培。

而大棚蔬菜需要多加註意病蟲害防治,因為未來11-20天,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和往年相比偏高,隨著氣溫回溫的同時,大棚蔬菜易發生灰黴病、疫病、枯萎病及蚜蟲危害。

果樹

關鍵農事:清園、整形修剪、施入春肥、防病

春季氣溫回升後,葡萄、桃樹、獼猴桃、蘋果開始進入萌芽展葉期,病源相對集中且抵抗力弱,此時要注意防範柑橘潰瘍病、蘋果腐爛病、桃樹穿孔病等。比如柑橘、蘋果:

柑橘:

幼年樹,繼續做好清園及維修果園排灌系統等工作,徹底清除樹上、地上的殘葉、僵果,解除誘蟲帶,集中燒燬並深埋於樹盤內,力求做到全面徹底。

結果樹,修剪去弱枝、病蟲枝和枯枝,減少養分消耗,還可施有機肥、綠肥、營養肥,增加果樹根系發育。

蘋果:

北方蘋果現在處於休眠期,但是有些農事還需要注意,早春做好病蟲害預防,消除越冬病蟲卵等。農村農諺說"有收無收在於水,多收少收在於肥",又說"糞大水勤,不用問人"說明了肥水對於果樹等作物生長的重要性,想要蘋果能高產,所以立春後可追施花前肥,萌芽前5-10天使用,增強長勢。

另外,再次提醒,立春後,雖然溫度慢慢回升了,但我們依舊要注意防範“倒春寒”,防止出現凍害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都到了,冬天終將過去,相信這次疫情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迎來春天。

貓友們也要鼓足幹勁,在家的這段時間提前瞭解一些農事,為解封后好做準備哦。

(每天農資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