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熟了!棲霞觀裡鎮10萬棵大棚香椿急盼有人來採購

大小新聞2月5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何曉波 攝影報道)5日,立春節氣剛過,棲霞市觀裡鎮的方山腳下,初春的陽光灑滿4個呈“品”字形排開的蔬菜大棚,棚內香椿嫩芽吐綠香氣隱隱,一派生機盎然。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香椿大棚的負責人羅旭東感到高興,他的心情和棚外砭人肌骨的寒風一樣:因為全國上下嚴密防控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導致棚內10萬棵香椿“線上線下”銷路阻斷,無法應季賣出去。

香椿熟了!栖霞观里镇10万棵大棚香椿急盼有人来采购

方山腳下“鄉村振興”蔬菜大棚

羅旭東,棲霞市觀裡鎮瑞禾源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1月初,為了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在觀裡鎮黨委、政府的牽頭下,由“瑞禾源公司+巨屋村、小郝家莊村黨支部”的形式聯合共建的,一共是4個,其中兩個大櫻桃大棚、兩個香椿大棚,總投資130餘萬元,共栽植七年生大櫻桃樹150餘棵、2年生香椿苗木10萬棵。本來計劃著春節前香椿即可批量上市,到“五一”節前後實現大櫻桃上市,將有效帶動村集體增收。

香椿熟了!栖霞观里镇10万棵大棚香椿急盼有人来采购

“之所以這樣考慮,一是這兩種產品在棲霞當地都已有種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企業有信心;二是大棚香椿和大櫻桃種植的數量目前還比較少,特別是在棲霞西半部,種植的屈指可數,發展潛力非常大。”羅旭東介紹,方山是棲霞五大名山之一,自古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山腳下眾多村莊一直盛產蘋果、蠶蛾、蘑菇等多種農產品,且在周邊享有較高的聲譽。好山好水出好果,正是基於這一考慮,企業最終把眼光投向了這片區域,旨在利用獨特的區位資源優勢,建設一處集種植、養殖、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促進農業增產、農村增收、農民致富。

香椿熟了!栖霞观里镇10万棵大棚香椿急盼有人来采购

項目開始施工以來,羅旭東基本上日夜靠在項目現場,像照看孩子一樣照看著項目的進度。為了切實提高種植技術,大棚還採用了眾多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技術,比如自動控溫系統,能夠隨著棚內溫度的變化,由電腦自動控制風口的大小、保溫層的開啟,徹底杜絕了人工控溫不精確、不精準的狀況。另外,每一個大棚都安裝了水肥一體化、空氣加溼、自動噴淋等系統,能夠隨時隨地監控棚內的空氣、水、肥實際情況,自動開關,切實提高了管理的精準度、精確度。

疫情防控阻斷香椿銷路

為了防控“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瘟疫擴散傳播蔓延,全國上下展開了“防控疫情一級措施”,棲霞市上上下下也同樣加入到了這場阻擊瘟疫蔓延擴散的戰鬥中。羅旭東說,在國家抗擊疫情戰役中,無論是誰都堅決服從和支持,他們也不例外。只是,看到大棚內每天不斷髮出嫩芽的香椿樹,這些本該為當地老百姓帶來經濟收入的香椿因為無法賣出去而變得“不香”。

羅旭東說,他們前期在進行市場考察論證時,並沒有盲目擴大或者增加大棚數量,大家是在分析市場流通渠道和容量後,採取“菜農每天採摘香椿送到合作社,然後由蔬菜配送車輛送到相應的批發市場;再則,就是結合電商平臺在網上訂單,通過快遞物流方式送到顧客手中”。

可是,這兩種辦法都因為疫情防控無法實現。線下,大家都宅在家裡不能出門,更別說去買、賣蔬菜和香椿。線上,由於快遞公司大部分快遞員放假,根本不能將這些香椿及時送達顧客手中。

目前,香椿、大櫻桃都長勢良好,其中香椿已經發芽,臘月二十三小年左右已經產出頭茬香椿。“原來預計每年可為每個村增收2-3萬元,同時可帶動周邊村10餘名貧困戶參與其中,共同致富的”看著棚子內春意盎然的香椿嫩芽,羅旭東犯愁地說,季節菜過了季節就不值錢啦,這些香椿該怎麼賣出去,村裡增收該如何才能實現?

採訪結束,棲霞市觀裡鎮黨委副書記王強說,他們願意向社會徵集好的點子來幫助菜農們共同抗擊疫情將香椿銷售出去。讀者朋友,如果你有什麼好點子,歡迎平臺留言,或者致電棲霞市觀裡鎮政府王強聯繫,135835850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