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所描述,老師調整學生座位,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

蕭輝田老師


家長的發文中的信息:

1、孩子現在六年級,成績中等偏上;

2、孩子可能是比較淘氣或者說是自控力比較差,因此會影響到其他學生,進而被老師調到了教師的最前排,以便於對孩子進行監管。

3、今年開學後,孩子被安排到了最後一排靠牆的位置坐。

4、孩子視力不好,雖然已經配了眼鏡,但是孩子說他看不到多少;

5、家長希望通過跟老師溝通給孩子換個座位坐。

大概就這些內容了吧?

首先我覺得這位家長還是很不錯的, 在這位家長描述中,非常可觀的說清了孩子自身存在的問題,並且言語之間並無多少對老師的不滿,更多的是想幫助孩子解決當下的這個問題。這是我喜歡的那一類家長——能夠講道理的家長。

個人的一些建議:

我把建議和看法混在一起講了,而且不按照上面的問題順序來說了,但是會盡量提出我對每一個問題的看法。

1、孩子自己說的“看不到多少”我個人認為除非是孩子個頭真的是太太太矮了,否則基本上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況且孩子已經配了眼鏡了,如果是眼鏡的問題,那麼建議馬上更換,長期佩戴度數不合適的眼鏡對眼睛的傷害會更大。

而如果是因為前面學生擋住的情況,那麼一般來說孩子的描述是不夠準確的。

事實上家長如果有去過孩子的教師就應該可以感受得到,一般的教室即便是學生個頭比較矮,坐在最後也會看清楚黑板的,除非在這個孩子前面的學生各個都是很高的那種,而且在看黑板的時候大家都來回的晃動身體使得孩子一定會受到影響,否則看不到多少是絕對不會有的。

說這個不是為了打消調座的想法,而是想讓家長搞清楚這個問題並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最起碼它不是關鍵問題所在。

2、孩子紀律問題恐怕是個大麻煩

如果說之前老師把孩子調到第一排這樣的安排,能夠看得出來孩子的老師對孩子還是寄予厚望的,起碼沒有放棄咱們的孩子。

那麼現在把孩子放在最後一排問題就比較嚴重了——到底是因為孩子現在自控力不錯了還是因為老師放棄了呢?

作為家長,我相信應該會有所判斷的。

就我個人來說,我傾向於後者——即還自己有可能還是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

而且要知道一個問題:當初把你孩子調到第一排看著的時候,對你們來說可能是一種懲罰,但是對於有的家長來說卻可能當成是一種特殊照顧——都沒準覺得孩子有如此待遇還是你們找老師之後的結果呢!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現在如果是紀律方面還是不好,那麼這種安排最大的問題還真的不是你孩子“看不到多少”或者是“影響學習”什麼的,最嚴重的是你孩子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而且可能真的已經被老師放棄了!

3、“溝通”內容很重要

這個怎麼說呢,首先老師有如此安排一定是有他的理由的,就比如我上面說的已經放棄也算是一種理由,這種情況下如果做家長的不能夠保證孩子“不影響別人”,那麼老師能答應調到前面的可能性會很小

而且老師也會給你說很多理由的,例如“都是暫時的”、“都會定期調整的”……

所以能夠有效溝通下來的可能性我個人並不看好。

反而在我看來,家長更應該跟老師溝通的是孩子的學習、紀律方方面,而不是座位!

這裡我稍微多說點吧:

我家孩子也是在五年級的按個寒假之前一個月被調到了最後一排,而我孩子學習成績是非常好的、個頭也是全班排名比較靠前的矮個子(包含男女生)。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們搞的是“小組教學”模式,孩子組因為有個孩子扣分能力奇強導致小組總分排名倒數第一或者第二。而孩子們座位是根據分數高低自由選擇的,結果我們就坐到了最後。

巧的是我孩子也帶著眼鏡。

我問過孩子,能看清黑板不,孩子說沒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上面說的“看不到多少”恐怕不實的原因之一)。

雖然坐在了最後,但是孩子成績並未受到影響,期末考試還是考了個班級第一。

另外我本人初中時候個頭竄得快了一些,所以也是坐在最後一排,但是我的成績依舊是班上最好的之一。

所以說座位到底對學習成績有多大影響我真的不覺得是有必然關係的。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你跟老師溝通的話,拿“成績”、“學習”說事兒我估計是沒什麼用處——因為影響你孩子學習的根本就不在這裡啊。

4、“改變”從孩子自身開始

我倒是覺得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解決問題辦法是幫助孩子改正不足和提高成績,讓孩子的老師看到孩子的變化、提高,看到家長的積極主動。

畢竟沒有哪個老師會真的非常討厭一個學生的,除非這個學生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差。

顯然,你家孩子並不是這樣的。

而任何老師都能夠很容易看得到每一位學生的進步。

所以我建議與其去跟孩子老師溝通換座的事情,不如改成跟孩子老師溝通如何解決孩子身上的不足,然後結合溝通的內容和孩子的現狀,對孩子的教育做出一些調整,例如:

讓孩子接受現在座位,並且讓他們明白座位並不是影響成績的關鍵所在,而是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才是關鍵;

讓孩子明白老師讓他坐在那裡是希望他能夠時時自省,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幫助孩子制定出詳細的學習計劃和改進計劃表,每天鼓勵孩子堅持去完成這些目標。

其實孩子的進步自然也會讓他收穫到很多不一樣的認可、喜悅,對其自信心是有很大提高幫助的,沒有孩子會拒絕這種感受的,只要我們“利用”的及時,就會幫助孩子堅持往更好的方向不斷地進步。

這個過程可以多跟孩子老師聊聊,不要去惦記座位的事情了,影響孩子未來學業的,從來都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而不是座位本身……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我認真研究了家長的困惑,我也是一名教師,這位教師先是把孩子安排在最前面,我也在上學期把全班最調皮的孩子,安排在了和講臺並排的最前面,就因為這個孩子的特殊性。同時我也給他一個特殊的官職,語文老師的助理。以後這個孩子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在管好自己的同時,還幫助老師管理班級,維持班級紀律,是這個排座位讓這個孩子找到了自信。

至於把孩子被排在最後一排也可以理解,畢竟一個班級有很多人的,老師不可能只照顧一個,雖然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坐最後一排,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後。但是如果每個家長都這麼想,那老師也為難了。互相理解吧,如果非要坐在最後一排,那就得靠家長在學習上多督促,讓老師多照顧孩子。

根據孩子平時的成績,和老師有效的溝通。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要相信老師排座位往往考慮的是班上全體學生的利益,在小學,老師會盡力不讓一個孩子掉隊,而在中學老師則會盡力保障為每一個有可能升上高中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一般說來,只要孩子不自暴自棄,無可救藥,老師絕不會首先放棄他。

如果你家的孩子個子在班級裡最高,黑板也看得清,聽力也沒有問題,那麼對於孩子坐在最後一排,就不要耿耿於懷了,這樣會對孩子造成壓力,弄得孩子上不好課,其實沒有必要。

老師和家長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是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上課環境為原則,如果孩子認為這些都不是問題,那家長就不必再說什麼了,說的再多都是給自己添堵。

孩子都能接受排在後邊這個現實,家長就更沒有必要再繼續追究下去了。相信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都是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從全班同學的大局出發的。


妞媽教育心得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座位問題,一直是個難以調和的問題,不僅困擾孩子和家長,還困擾老師。

個子矮的,要坐前排;

近視眼的,要坐前排;

成績優秀的,要坐前排;

調皮搗蛋的,也要坐前排。

那麼,到底誰坐前排呢?

有的老師會按高矮排座位,有的老師會按成績排座位,還有的老師輪流安排座位……

你的孩子所在學校是按什麼順序排座位的呢?

事件概要

【時間】近期

【地點】學校

【人物】學生、班主任、家長

【起因】孩子座位被調到最後一排,家長有意見。

【經過】孩子因為“愛影響別人”,起初班主任把他安排在講臺旁邊(離黑板一米處),可開學後,老師就把孩子孩子安排在最後一排靠牆處,孩子視力不好,影響學習,所以家長有意見……

【結果】待解決(求助)

(一)家長先從孩子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最近是不是又調皮了?是不是調皮更厲害了?

上課是否聽講?有沒有影響別人?

是否與老師頂嘴了?

(二)與班主任好好溝通,詢問原因。

孩子說的不一定為真,家長還需要與班主任溝通,詢問原因。

如果家長不信任班主任,還可以與孩子同學家長溝通,看看什麼原因。

(三)與班主任友好協商,看看孩子能不能往前調。

說句實話,你家孩子坐過了前排,而且還是在調皮的情況下。

是你家孩子沒有珍惜,現在調到最後一排,有什麼怨言呢?

最後一排,總要有人坐的,老師憑什麼讓優秀的、愛學習的孩子坐最後一排呢?

調皮愛講話的學生,憑什麼不坐最後一排呢?

錯誤已犯下,你跟班主任好好商量,看看能否調整一下?

最起碼不能永遠坐在最後一排。

家長要向老師表決心,堅決讓孩子改掉惡習,或許,班主任今後就能幫孩子調座位……

(四)家長要好好教訓自家孩子,讓其不要調皮。

孩子為何調皮?跟家長離不開關係。

家長的寵溺,會讓孩子變得調皮。

家長要嚴厲批評孩子,讓孩子改掉惡習,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結束語】乖巧的孩子,老師都會喜歡。調皮的孩子,誰會喜歡呢?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作為家長,該讓孩子好好反思了。

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在老師身邊總是圍繞著‘成績單’和‘換座位’兩個始終不變的熱門話題!

因為我們現在上課所使用的教室佈局的原因,座位也就形成了前後之分。在一個教室中,總有一些位置特別的受人歡迎,一是因為距離適中,二是因為對孩子的成績也是一種影響!

這位家長遇到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共性問題,孩子學習不好,老師通過調整座位的方式對孩子進行一個懲罰,使他認識到錯誤,這種手段非常常見。但這種懲罰手段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影響孩子的學習,如果因為孩子學習不好,影響其他的同學,而將它調整到離講臺最近的位置,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將這個學生調整到班級最角落的位置,則要考慮一下實際情況了。這個位置能不能讓這名同學看到黑板呢?會不會因此造成她心理的閉塞呢?作為老師一定要考慮到!

筆者認為,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和老師進行溝通了,溝通的目的不是指責老師為什麼這麼做,而是為了讓老師充分的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而作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決定,同時也讓孩子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

筆者從不反對老師運用適當的懲戒手段來提示和警醒學生,但任何的懲戒手段目的不是單純的懲罰學生,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接受懲罰的同時,心靈上得到震撼,進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

因此,筆者還是建議這名老師調整一下自己的做法吧!這樣既可以起到懲戒的效果,也可以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機會!


說文寫作


首先給這位家長點個贊。家長在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能理性的思考和老師溝通的方式,這是值得肯定的。

我認為,孩子學習出現了問題,家長肯定需要和老師溝通,而且因為是畢業班了,拖延不得,要及早溝通,解開疑慮,妥善解決。

一、先分析下家長的想法

“孩子讀小學六年級,成績中等偏上”。

分析:孩子就快畢業,就要小考了,小考成績對孩子選擇好的學校至關重要。家長急切地希望把孩子的成績提上去。而且,如果孩子的成績時中等偏上,要把成績提起來也是很有可能的。

“孩子有點愛影響別人。”

分析:這個孩子有些調皮,課堂紀律不太好,會影響到老師授課,影響到別的學生的學習。

“五年級下學期班主任把孩子安排在講臺旁,離黑板一米處。九月份開學安排在最後一排靠牆處。孩子視力不好,先坐第一,後座最後一排。”

分析:家長對老師這樣安排座位很不滿。孩子要不就是坐在太前面,離黑板太近,影響視力。要不就是坐在最後一排靠牆處,離黑板太遠,孩子說看不清黑板。

二、給家長的建議

1.理解老師

老師要面對班上幾十個學生,老師要把每個學生的學習放在心上,每個學生的成績都很重要,學生要小考了,家長著急,老師更著急啊。

六年級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老師每一堂的內容都是有計劃的,有任務的。這個孩子因為課堂紀律不太好,影響了其他孩子的學習,或許影響到了課堂秩序,老師心裡著急,才這樣安排了座位。

2.教育孩子

首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遵守紀律,抓緊時間,認真學習最重要。讓孩子明白,六年級既要學習新課內容,還要系統全面複習小學階段的知識。

家長先確定兩件事:一是確定孩子是不是真的是因為座位的安排而影響了成績;二是確定孩子坐在後排是不是真的看不見黑板上的字。然後再開始和老師溝通。

3.理性溝通

因為孩子已經是六年級了,家長要儘快找到老師,說出自己的擔憂和想法。再告訴老師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家長的輔導情況。

然後,再和老師商議,在孩子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怎麼教育孩子,怎麼輔導孩子,怎麼引導孩子自覺地學習。

三、給老師的建議:

首先,學生座位還是固定時間輪換比較好:前後輪換,中間和兩邊輪換。讓每個學生機會相對均等。

其次,對於情況特殊的學生,還是給予特殊的照顧。比如:視力不好的學生,個子比較矮的學生等等,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結束語:老師和家長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提高和健康成長,能順利進入好的學校,開始後續的學業。只要好好溝通,一定會有利於孩子的解決辦法,家校合力永遠是教育學生的最好辦法。


風兒清


什麼時候開始老師連調整學生座位的權力都沒有了?老師正當行使權力,閒雜人等迴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