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錯,但也是領導安排協調有問題在先”,面對這種工作態度的下屬,你該如何?

職場三哥


為其點贊。誰的鍋誰背。現在有幾個人有勇氣說出這話?責任分明,實事求是不好嗎?


陳約


作為領導,都被下屬指出問題了,那當然得改呀。記得在剛畢業的時候,我還沒有什麼工作經驗,經常會出錯。有一次,領導要我緊急地把一份文件給寫出來看一下,下午15:00有客戶見面,需要用到。 而那個時候因為工作量大且緊急,所以我做起來出現了一個小細節錯誤。然後最後被領導發現了,導致他需要重新修改,延誤了我們和客戶見面的時間。

我覺得這件事情我自己是有錯,我會反思,但是,領導沒有錯嗎,他為什麼不能夠把這件事情提前告訴我,或者換一個人完成呢,畢竟我沒經驗他知道我會出錯的呀?

我認為,如果我是領導,面對這樣的下屬,我會這樣做。

一、反思自己工作的問題。

如果的確是由於我自己在工作協調上出了錯,那麼我一定會把過錯攬下來,並且自己來反思,是在哪裡出現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次的問題,以後該怎麼樣去改正?

作為領導,我的作用是要安排好員工每一個人的工作。領導的指揮和安排嚴重影響到員工的工作進度和質量。員工要開始工作一定是在有明確目標,有領導指揮下來執行的。

而且領導要為員工做好帶頭作用,所以我會反思自己的一些問題。

二、找員工溝通。

向員工承認錯誤,但同時要指出,我把任務佈置給了他,那麼他就有責任要把事情都做好。這才是體現出他能力的地方,下級就是要把領導安排的事情都做好。

一定要讓他知道,他做錯了事情,首先要承擔的責任是他。這不僅僅是作為員工,作為普通人也是一樣,如果出錯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別人身上。

第三,觀察此員工的工作情況。

我認為出了事情把責任推卸給人,是一個人的人品道德問題,如果我的員工是這樣的話,我會認為他是一個喜歡推卸責任的人,以後也不敢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他。

我會在接下來仔細觀察他的工作,看他平時是怎樣對待工作的,對責任他是否願意主動承擔。

如果表現一次又一次讓人失望,那麼我可能會直接予以勸退。

歡迎關注【簡屋】,和我一起,在職場中實現逆襲!

簡屋


拒絕下屬的不合理要求,態度要堅決

領導者不能礙於情面,對員工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答應,這樣,會給你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麻煩。當你發現員工的要求不合理時,你要敢於拒絕,這也許是領導者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否則,一旦你被別人抓住心理上的弱點後,會很難開展工作,後患無窮。

在某個極度繁忙的下午,我司女職員秀文突然要求請假兩個小時回家,因為傢俱店將送一批傢俱到家裡,她必須回家開門並驗收,當時領導拒絕了秀文的要求,讓她先把工作做好。但是,秀文很生氣,完全不想再理會工作,還跟其他人投訴領導不會安排工作,明知道突然有事都不能好好安排。領導這邊也很生氣,明知道項目進度急,還要請假回家,這不是添亂嗎?

面對這種情況,一般無經驗的領導者通常會採取下面兩種對策之一:第一,斷然拒絕這種不合時宜的要求,而不理會她的感受。第二,因擔心觸怒她,或是想充好人而勉強接受她的要求。以上兩種對策都是不妥的,因為前者將引起主管與下屬的摩擦並降低下屬的士氣,後者將妨礙工作的進度。倘若領導者客觀地權衡當時的情況,大概都會認為在那個時候不應准假。

但是,領導者應如何拒絕才不至於產生不良後果或使不良後果減至最小呢?

領導者可以說:“我知道,當貴重的物品運到而無人在家開門,是一件令人擔心的事。因此,只要有可能,我很願意放假讓你回家。但問題是,我必須在明日之前交貨。倘若我們無法按約定的時間交貨,那將損失一位大客戶。不過,我倒有個建議,你何不打電話給傢俱店,請他們明天下午再送出傢俱?到那時我已交了貨,會給你足夠的時間回家處理私事。”

所有人都想順人意、討人愛,但在工作中難免要拒絕別人的一些要求,因為有的要求合情合理,有的要求卻可能十分過分。拒絕得當,拒絕而又不得罪人,並不是那樣容易做到的。

1.常見的下屬不合理的要求的種類,哪些要求應該拒絕呢?

(1)讓不讓下屬請假或休假

有兩種情況:一是你的下屬沒有按照安排休假計劃的規定辦事;二是這段時間已經安排給其他員工休假了。

要是前一種情況,就應該讓下屬知道他沒有遵守制度。你應該這麼對他說:“不好意思,我們打算在那個星期盤點存貨,一個人手也不能缺。要知道,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規定每年的一月安排休假計劃。”

有時,員工的請假要求與別人預先計劃好的休假有衝突。遇到這種情況,你要讓他明白,批假的原則是“先申請先安排”,所以不能批准他的請求。不過,可以准許他與已安排休假的那個員工協商調換休假日期。

(2)下屬要求加薪或升職

遇到那些特別盡職盡力的員工請求加薪或升職時,要開口說“不行”,實在是一件很為難的事。

特別是有時員工的職位、薪酬早該變了,但預算緊縮,生意清淡,或有其他因素使你無法對他們的勤勞予以獎勵,要說“不行”,更是難上加難。

這時,簡單的處理方法是如實相告,說清楚為什麼不能升職或加薪。

處理這類問題時,切忌做超出你職權的承諾。即便你說你承諾的事要視將來情況而定,如等生意出現轉機,預算鬆動之後等,員工仍可能把它看成是正鬆動之後等,員工仍可能把它看成是正式的承諾。

(3)下屬要求調動崗位

如果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請求調動,那就趕快批准,你還應該慶幸自己的運氣,但要是單位最得力的員工要求調動,而且是在繁忙時節,或在一時找不到人頂替的時候,千萬不要斷然拒絕,因為那樣會使一個好員工消沉下去。

你應該跟他坐下來談談為什麼要請調。你會發現促使他請調的原因可能與工作無關。可能是他與某位同事關係緊張,也可能是由於一些通過調整工作可以解決的問題,通過交談你才會發現問題在哪裡。如果談話毫無結果,沒有什麼能使他改變調動的想法,你也只能拒絕,但要儘可能減少給他造成的消極影響,儘量給他一線希望。比如可以說:“現在不能調,過一兩個月再看看有沒有機會。”

這樣做不僅為你贏得了考慮其他可能性的時間,而且在這段時間裡,員工的想法也可能發生變化。不管怎樣,對員工的調動要求表現出關心,有助於減輕拒絕其請調要求對員工造成的傷害。

總結:

總之,領導者掌握了以上拒絕下屬不合理要求的方法,在處理問題時,你就不會再猶豫,當斷則斷,不受其亂。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我是有錯,但也是領導安排協調有問題在先”,面對這種工作態度的下屬,你該如何?

這個問題的視角是站在領導的角度,面對下屬犯錯狡辯找藉口的情況,那麼我們就不談員工角度的問題。


從問題可以瞭解到,下屬首先是犯錯了,我們首先需要面對的是他犯了什麼錯誤,這個錯誤對工作目標的完成是否有影響或者有多大的影響?是否需要立刻更換人員去處理這個工作任務,如果需要,那麼就要考慮安排誰去。這些考慮是基於大局方面,完成既定的各項工作目標,這是首要任務,不能影響整個工作的推進。


再來分析這個員工的錯誤。從題目看,員工承認了自己有錯,卻有狡辯,將責任推卸到領導頭上,那麼可以看出,其認錯也是敷衍,並沒有從內心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裡。既然他藉口說是領導安排協調有問題,我們又可以推測幾種情況。

1、這個員工不會做,這個任務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那麼可以教他,帶他,告訴他這歌工作應該如何處理,身為領導也有培養指導下屬的責任。但是同時也要教訓他,不會做不是工作不做的理由和藉口,可以尋找幫助,找領導、找同事尋求幫助,不是每一項工作都是每個人之前都做過都熟悉的,總會有陌生的工作任務分配到不同的人身上,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升。

2、這個員工不想做。也許這個工作不是其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也許工作的激勵效果不夠,這個員工不願意承擔更多的事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基本的工作職責,也有相互協調配合各項工作的義務,許多工作也許並不是自己那一紙崗位說明書上明確的範圍,但是從理上說,每個人的崗位說明書都有“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從義上說,工作的協調配合,承擔一些額外的工作任務,是職場責任,工作時需要靠團隊的,每個人都會遇見需要大家支持配合的工作,那麼你也需要他人完成額外的工作來支持配合你,這都是相互的。至於後面一個原因額外承擔很多工作任務,那麼在領導角度考慮,是偶發性質的還是長期性質的,如果是偶發的臨時性的,就和工作的協調配合一併處理。如果是長期的,要考慮人員配置問題或者提高激勵的問題。

3、道理都懂,就是不想做,或者工作不盡心,效果達不到預期。這就是態度問題,沒什麼好說的,換人。


最後,碰到這種問題,身為領導,也要總結自身,是不是其中哪個環節出了紕漏,沒有考慮周全,做個自省,也助於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如果真有員工說的在協調安排的方面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問題,承認錯誤,重新安排,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員工反而認為領導敢作敢當,不推卸責任,會對你更加信服。

總結,如果是員工思想境界的問題,可以教育培訓,依然沒有長進的,不換思想就換人;如果是主管態度問題,堅決換人。


對於上來就說,身為領導,這種情況要先自我反省的觀點,不贊同。就如同孩子打架,老師說“你沒錯,他為什麼打你,為什麼他不打別人”。這都是流氓邏輯。做員工的無論你的能力態度如何,首要的就是執行力,把工作任務完成再談問題。就算領導的安排協調有問題,難道你就是傀儡?沒點自己的判斷力?不能自己做一些溝通協調變通以完成工作任務?換句話說,如果把“領導”換成“老闆”,估計這些論調又是另外一番說法。


素席子


這是你執行力的問題。

其一,領導安排的事務你去執行,那麼你得明確此項任務的可操作性,及時發現問題並向領導說明,工作中可能產生的結果,提出新方案供領導參考,闡述自己觀點,做為具體執行人面臨突發狀況必須要有靈活性和原則性。

其二,領導協調的事務你去執行,這個是領導層之間的問題,本與你無關,可現實中往往還真不是那麼回事,所以這個事你更要謹慎對待小心處理,因為在職場上很多狀況無法預料。

在有,對於員工在處理了領導安排和協調的事務上,出現了偏差甚至是錯誤了,還刻意強調是領導沒有交待清楚而造成的,其本質這是推卸責任的態度,不論從那方面講你是最後的執行者,不能及時準確的發現問題還強調別人的錯,這樣的員工執行力不夠,可能不勝任執行力強的工作,應予以調崗處理。


家住嫩江


我最喜歡提拔的下屬裡面,通常來說會有以下幾類特徵:

一、敢於且勇於承擔錯誤

二、情商高或者本事大

三、服從安排,不找藉口不找理由

四、懂規矩,懂得揣摩領導意圖

即便是我手底下的普通員工,如果連第一點和第三點都無法同時做到。我會給他們自我改正的機會,也會悉心地給其建議甚至督促他們進步,如果最終的結果出乎我的意料,那麼我可能會給對他們說句對不起,請另謀高就。

敢於且勇於承擔錯誤與服從安排、不找理由不找藉口的員工,在工作往往會多找自己的原因,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能擔當大任。

之前我們公司有一位員工,本事非常大,沒有什麼脾氣,但總喜歡找理由與找藉口,當時管理層準備提拔一位部門管理預存幹部,有幾位同事力薦這位員工。

當初這幾位管理人員力薦這位員工之時,我便友善的提醒,這位員工暫時不適合擔任重任,因為還不具備管理者的品質,還沒有擔當精神。介於幾位管理同事力薦,我也不便多說。

但最終事實證明,這位員工的所作所為確實不具備管理者的特質,不懂得承擔責任,出錯不會找自身原因,只會找各種理由與藉口搪塞。沒過多久,這位員工被迫離職。

回到問題上來,“我是有錯,但也是領導安排協調有問題在先”面對這種工作態度的下屬,你該如何?

聽這口氣,這位員工是在為自己鳴不平,或者是在向更高的領導告狀。如果是為自己鳴不平,情有可原,畢竟人都有虛榮心,都希望被誇讚而不希望被批評;但如果這位員工是向更高的領導告狀,那麼屬於越級彙報,這是原則與規矩問題,可以考慮將此員工驅逐出團隊。

站在員工的立場,員工可能很不服氣,認為自己受了委屈,這種做法雖然在職場中不可取,但能夠理解他的心情。即便如此,職場有職場的規則,這是在挑戰領導的管理權威,在干涉與質疑領導的決策,應該給予嚴厲的批評與教育。

領導做決策,員工只需要執行就行了,根本沒有資格找領導的問題,更沒有資格當眾指出領導問題,給領導難堪。

站在領導的立場,如果是私底下員工這樣說,可以悉心與其溝通,教員工懂規矩,教員工如何尊重領導。但如果是公共場合,這就是挑釁,領導要維護自己的管理權威,應當做出適當反擊,並私底下對其批評教育,如果對方不聽取教育或者一意孤行。那麼可以考慮將其辭退。


肖軍說職場


【領導認錯,方顯格局】

① 你是領導嗎,那麼請顯示出領導的胸懷

② 確實有錯嗎,請積極檢討自我修正錯誤

③ 問題絕對不會單方面,自我批評是能力

【帶育下屬,管理責任】

① 下屬有錯,領導有責

② 教育下屬,管理責任

③ 用好此人,工作職責

【依據慣性,酌情處理】

① 若是長久的工作態度,建議調崗或去之

② 若是優秀的工作員工,建議安慰鼓勵之


非知名首席人事官


如果是領導安排的事情,做錯了領導應該負責任!要不然要你領導幹什麼!按常理來說領導的水平就是應該高於下屬,如果下屬比領導的水平還高 ,那憑什麼你做別人的領導?拿著比下屬還高的待遇,對下屬指揮來指揮去,按你領導的指示做事錯了還要下屬負責,從而還推卸責任怨下屬沒有按章辦事!這樣的領導沒有擔當!


平凡123594422


也可能領導安排有不合理之處,同時做為員工是沒有主人翁精神的,說什麼幹什麼,沒講到的不會主動去幹。

首先作為領導要有過人之處,業務要比員工更熟練,更瞭解。安排工作要多思考。領導跟員工的區別就是領導要動腦子,員工大部分是不需要動腦子的,只需要在自己本職領域動腦子即可。如果員工腦子動多了,那麼領導位置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安排工作並不是把現有的都能看到的東西給安排好,同時還要考慮一些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如果你作為領導,需要員工去理解你的話,那隻能證明你能力欠佳。

員工方面,只有少數非常優秀的員工能夠發現工作中的不合理之處並加以改正,以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這樣的員工很少,所以需要領導多想一些,安排工作具體一些。員工執行力差的一個原因就是流程不熟悉,工作不具體。

領導教會員工需要經過幾個階段,你做他看,你講他聽,他講你聽,他做你看,他犯錯誤你進行糾正,最後才得到一個合格的員工。如果沒人教,那麼別怪員工給你胡來。


騖者無畏


我會把他的名字放到黑名單文件夾。

這是推責型的下屬,我一般會把他的名字放到黑名單裡。如果要優化、調離、裁員……他就是首先。

當然,自己也要反省。

01

一是要這個人到自己的部門時,瞭解不夠。對面試時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在實際工作中就遇到這類人,在招聘,兵頭將尾時,他的理論,他的答辯都不可挑剔。但在實際工作時,在當班的工作中出現問題,也積極的向上級領導彙報,但僅僅是一報了之,不管是任何時間。對問題的處理等待,影響工效時間也不在意,或者說我已經彙報領導了,他的觀點就是一報了之,把領導氣得吐血,最後把它優化掉了。

02

二是對下屬的培育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達到認同。認同部門的文化,認同公司理念,認同管理者的風格。

認同也是很重要的管理因素。如果他不認同管理者,就會反過來牴觸。你所決定的工作要求,要達到的目的,他反過來去證明你是錯誤的。哪就完了。

有一位老闆分享了他的一個經歷。他非常看重一個小夥子,能說會道。並花錢送他去參加營銷培訓。小夥子也聰明,學完回來後,就在老闆的店裡工作。他對老闆商品定價的價格不認同,顧客來買東西,但顧客說這裡的東西比較貴;他不是去說服顧客,而是附合顧客,還介紹顧客到相對便宜的店去購買。把他氣得吐血。不認同管理者的,就不會對上司忠誠,甚至不會對這個公司忠誠。

所以碰到這類推責型員工,一個是注意他的言行對企業利益的損壞和企業、部門形象的損壞,要及時止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