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的書裡最美的語言是什麼?

小陳是誰


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畢淑敏老師的散文《提醒幸福》裡有這麼兩句話,是我看過的書裡最美的語言。

這句話是從司空見慣的日常現象中提煉出來的,並準確地表達出超越傳統意義的美好和溫情。

這樣的文字,通俗易懂,細膩溫婉,充滿了生命氣息。人們讀到這句話,都能感受到凜冽的寒冬裡,暖陽帶給自己的暖洋洋和亮光光。

人生路上,幸福如約而至,竟是如此的簡單,如此的隨意,如此的直觀。冬日裡被暖陽照射是幸福,和相愛的人攜手渡過平凡的人生也是幸福。

然而,極簡 ,是另一種極奢。幸福是需要提醒的,要不斷提醒自己用心去感受幸福。

生活有太多的美好值得珍惜,用感恩把這些美好一粒粒穿起來,我們就擁有了幸福的生活。

這樣的優美文字,滲透到心靈深處,觸動靈魂,在歲月的長河裡,陪伴著我們一路遠行!


守一瓣心香


我最欣賞的唐詩巜花開盛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當時我看中了一名班花,後來畢業後又分到同一個保密總廠,從班花成為廠花,雖然是同學,但在校只讀書,談情說愛要被開除,只有進了廠才有資格談戀愛,這首詩鼓勵我放棄自卑,看到自身的優點,任過班長,個子高,長相也不錯,由於當時不在一個分廠,兩地相隔百餘里,就鼓足勇氣,按花開盛折直須折去辦,寫了一封試探性的信去,幾天後馬上收到回信,原來這班花也對我有好感,我高興極了,就這樣書信往來,只有國慶這種三天假期才能見面,五年後我們結婚,調配在一起,生育一兒一女,兒帥女靚,夫妻恩愛,逗人羨慕,參加同學會時,同學們嫉妒得很。

回想起來,一句唐詩改變了我一身,當時要不果斷花開盛折直須折,就只有無花空折技了,有時我也推薦給加我微信的小字輩,不分男女,指引他(她)們去適時處理個人問題。


張勳德


初中時的一首詩,讀之就如身在其境,只要想起就覺得自己當下就能回到竹林,聽到泉水叮咚,一抹陽光正照在臉上,猶如穿梭一般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返景入深林,復照清苔上。

詩雖寫晚上,可我意念中是午間的太陽,這種感覺一直讓我很夢想,我生長在大西北,對竹林是真的無比嚮往,也許就來源於這首詩。


千樹小淼


我看過的書裡最美的語言: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2020年1月31號,杭州紅十字會公佈獲捐物資明細,眼尖的網友們在名單中發現了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林生斌捐贈5000個口罩,每個單價18元,總價值9萬元。

或許很多人都已記不起他是誰,但提起“杭州保姆縱火案”,你就會恍然大悟:他就是受害者的家屬,三個孩子的父親。

這世上善良的人很多,但當命運待你不公時,依然選擇熱愛它的人卻很少,林生斌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的最貼切體現。

有時候活著比死難多了,我們無法想象,他失去至親的那段日子是怎麼熬過來的,他只用四個字形容,生不如死,原來有時候活著比死難多了。

他出家參佛,成為皈依弟子,歸隱於深山古寺,想尋求心靈上的平靜,可只要回憶在,這個世界就沒有可以躲的地方。

他寧願清醒的痛,也不願忘掉家人的一分一秒,唯有痛著,他才能感到自己活著,才能相信家人從未離去。“你們陪了我一程,我念了一生。”

他記起曾經給家人的承諾,要等他不忙的時候帶著他們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他去紋身店,將妻子、孩子的頭像全都紋在背上,紋身叫“守護天使”。

這樣,他們此生就不會分開了,此後他揹著他們去了很多地方,去日本,去澳洲嘗試高空跳傘,看了許多美好的風景,一起感受,一起分享每個瞬間,曾經的美好瞬間,幻化成永恆。“記憶它不會死去,他們承載著重負和喜悅。”

2019年10月15日,他淡淡地說了四個字:“我回來了。”他決定用慈善回饋給社會,讓世界少一些悲劇和遺憾。人生無常,擇善而行。

他重開童裝店,此前這是給自己孩子的禮物,如今他把對子女的愛傳遞給更多的人,他的店裡,按售價的10%捐出去做慈善。設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致力於提升中國高層住宅防火減災水平,讓自己的悲劇不重演。

杭州一個寺廟條件艱苦,飲水困難要下山才能挑水喝,於是林生斌出資8萬元幫寺裡打井。

他讓世人看到了所謂被生活撕碎後的堅挺和強大,你的善意讓世界開了花。而此次捐獻5000個口罩也是他眾多公益中一項。

有時候,我在想,有些人,總是要在孤獨中積蓄力量,熬過一段不為人知的艱難歲月,然後就像火車駛出隧道,溫暖和光明一下子撲面而來,你才發現,原來世界可以如此和顏悅色。

《蝸牛慢吞吞》裡說:“我雖然不知道未來該向何方,卻知道了——真正的"愛" 是當你孤獨到極點時,仍舊對世界心懷感激;當你一無所有時,仍舊對天地萬物心存善意。”

為什麼人們對他捐贈口罩的事關注度這麼高?就是因為他即使被命運傷得遍體鱗傷,他依然用心去暖熱世界,當我們見多了生活的不堪和汙穢後,就會明白在濁世堅守內心的善良該是多麼難得可貴。

這個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它。








海貝兒美文優質創作者


讀書是通向智慧的捷徑,書中優美的語言能提升人的氣質豐盈人的靈魂。書中有很多優美的語言。在我看來,所謂最美的語言,不僅含有優美的意境,有讓人感到心的悸動,還有洗滌、昇華人的靈魂魅力的文字。現摘錄幾則我認為所讀書中最美的語言和自己的理解。

1、無際大師的《新藥方》: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這藥的吃法也不同尋常:“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三分。用平等鍋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

這無際大師的新藥方真是令人莞爾,細細品味而受益無窮。心藥雖然只有十味,味味全是明心見性,充滿了智慧。就是救人當從內心救起。心無病則人無病,人人如此,社會就無病了。

2、“會看花的人,就會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會看,就要有細緻的心,細緻的心猶如點燃中的火炬,照亮看到的事物,所以,會看花的人,就會看雲、看月兒、看星辰、並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3、“天空,美在廣大;平原,美在廣闊;河川,美在流動;風雲,美在自由;”

凡廣大的,凡開闊的,凡流動的,凡自由的,即使是平凡粗賤的事物,也都會展現非凡的美

4、“一個人的品質,其實是與梅香相似,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

我們如果只是賞花的外形,就很難知道梅花有極淡的清香;我們如果不能細心的體貼,也難以品味到一個人隱在外表內部的人格。

5、“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

月到天心,風來水面,都有著清涼明淨的意味,只有細微的心才能體會,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6、“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一花一淨土,一土一如來。”

願我們在觀蓮花的時候,也能反觀自己蓮花,在我們一念覺悟、一念慈悲、一念清淨、一念柔軟、一念芬芳、一念恩澤等菩提心轉動的時候,我們的蓮花就會穿出貪、嗔、痴、疑慾望的水面,在光明的晨光中開啟了。

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然而,我說書中除了顏如玉、黃金屋外,還有很多那些自內心而出的優美文字語言,展現給人們眼前的詩和遠方。那些優美的文字語言帶給你的不僅賞心悅目的美麗風景,還有洗滌淨化你心靈的淨水文字。


碧雯Sunny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慧能早年作過一首詩,不僅道出了佛法的高妙,佛緣的來去,佛理的奧義,更是奠定了禪宗六祖,在佛學上不可磨滅的崇高地位。

他的詩句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如同空明的四季一樣,讓人們陶醉其中,樂而忘返。多年來,我一直很喜歡這首詩,也專門仿寫了兩首,以博朋友們一笑。

六祖慧能作: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韶兄寞作:

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行者學作二首:

其一

菩提心中栽,自生明鏡臺。

心中有大愛,幾時惹塵埃!

其二

真知身上帶,辭賦由心裁。

時時勤推敲,莫使褪光彩!

六祖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俗姓盧,出生在廣東新興,生活、傳法於廣東。慧能入寺八個月,因為此詩勝過韶兄寞(百度為“上座和尚神秀”)作,被正式傳為禪宗六祖。

心境本來就是虛實變幻、捉摸不定的。由禪宗道來,明鏡映出,更覺虛無縹緲,空無一物。哪裡會沾染塵埃,又怎麼會讓它沾染呢?這就如眼前的明鏡,越擦越亮,灰塵都在鏡面之外呀。

只可惜,我們不能站在菩提樹下,也沒有他們那樣的空靈覺悟。因此,仿作起來,開頭會十分為難。下面結合個人體會,略作指導,希望你做得比我好。

仿寫心得:

一、培養一些心境。境由心生,心由靜生。要學會鬧中取靜,覺悟人生,才能曲徑通幽,別有洞天,培養出好的心境和情趣來。

二、開始部分模仿。如果全詩仿寫困難,就只對部分詩句刻意模仿,越像約好。如:開頭的兩個比喻句實在精妙,可能會讓你一時之間無法下手。那就只改動後面兩句吧——天天勤擦拭,莫使照塵埃。太簡單了吧!

三、學會點化。就是儘量保持原詩的韻律、格式,只在個別字詞上,稍作變動。即使達不到完美化用,那就點點塗塗,也會受益匪淺。

四、六祖慧能的詩歌結句使用了襯托和反語。這是詩歌中十分常用的寫作方法,可以反覆練習使用。

你看過的最美的語言是什麼?相信朋友們一定還有許多異彩紛呈的答案。歡迎朋友們在下面留言交流。

🍎問天行者於二零二零年二月五日

問天行者攜六祖慧能為朋友們每日祈福!🙏🙏🙏🙏🙏🙏🙏🙏🙏🙏🙏🙏🙏🙏


真知家園


遇見你之後,夢想都變得樸實了,每一天都是繽紛的。週三綠色樂活日快樂!

首家五色閱讀俱樂部 匯聚獨特五色悅讀者

小一大書悅讀會創立於2009年,匯聚了一群有趣有知的悅讀者。我們相信:

1.每個人都是一本獨特的書,閱讀、思考和分享,助你由小我成就大我。

2.每份“小”小的能量,匯聚成“一”本“大”而厚的思想之“書”。

3.因你同行,閱讀的路上“悅讀”越讀,風雲際“會”,共閱天下!


小一大書悅讀會


人生,最大的喜悅,不是看到了遠方的風景,而是一絲溫暖可以穿過夜的潮汐於黎明抵達。最美的心情,不是邂逅一樹繁華,而是當學會用心讀懂另一個人時,即使是背對著陽光,眼裡也開滿了花。最深的感動,不是聽聞一句海誓山盟的情話,而是朝朝暮暮的守候中總有一份牽掛寫在天涯。 中文的美可能會讓我們無法自拔~





悠悠綠野


你看過的書裡最美的語言是什麼?

清風以北過南巷,南巷故人不知歸。

這是我見過的書裡最美的語言。

一、詩歌出處來自文學大師沈從文的詩:

是誰,仍守在原地,等待歸人。望眼欲穿,注視著遠方,看不見路旁的風景。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不時縈繞心頭,想消也消不掉。清風以北過南巷,南巷故人不知歸。惟願,我們都安好,哪怕天各一方。

二、我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清風從北吹過南面的小巷,我在痴痴張望等待,那個在南港的愛人怎麼還不回來。

整句話表達了一種深深的思念,卻帶著淡淡的憂愁,我思念的人兒,何時歸來呢?一種安靜的畫面呈現在心頭,卻隱藏著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後來,有作者以清風以北過南巷,南巷故人不知歸。為開頭又寫了一首唯美的詩句:

清風以北過南巷,

南巷故人不知歸。

你本無意穿堂風,

偏偏孤倨引山洪。

何時仗爾看南雪,

我與梅花兩白頭。

青瓦長憶舊時雨,

朱傘深巷無故人。

三、認識沈從文是從他的小說邊城開始。很喜歡他的小說風格,特別是那些優美的意境和句子。下面我從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來分析這句詩。

沈從文一個邊陲小鎮走出來的文學大師,卻不善於表達,用別人的話了說,這個人有些木訥,說白了就是一個呆子。而他深深喜歡他的學生張兆和(三小姐)。天性爛漫的三小姐又怎麼會接受這樣一個呆子的愛情呢?

沈從文把所有的愛意都寫在了書信中,一封封感人肺腑的情書,傳達到了三小姐的閨房。三小姐慢慢喜歡上了這個對她一往情深的男人。後來在胡適的幫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才子佳人,珠連璧合,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在哪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沈從文很多時候被迫和三小姐分開,沈從文只能把心中的感情通過一封封書信的形式來表達。但是所有刻苦銘心的愛情也會歸於平淡,理性的三小姐更多關心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導致了兩人之間交流不通暢,有一段時間沈從文很是迷惘。

這時候一個女詩人出現在了沈從文的生活了,這個女人懂他,也很喜歡他。但是他和她相處,他並沒有顯得多麼開心。後來他明白了,他心愛的人一直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三小姐。

所以清風以北過南巷,南巷故人不知歸。其實就是他對愛人的一種無比思念的體現。

總結:在紛紛擾擾的紅塵裡,物慾橫流,誰又能做到全心全意去愛一個人呢?沈從文做到了,雖然直到他過去後妻子才明白這種隱藏心中的纏綿的愛,可是不晚。讓我們記住那句優美的語言:

清風以北過南巷,南巷故人不知歸。


長安一片雪


人生裡有些事,不能蹉跎

此生唯一能給的,就是陪伴

而且,就在當下

因為,人走、茶涼、緣滅

生命從不等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