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就心情不好,整個人有點崩潰,呼吸都難受怎麼辦?可能平時有點抑鬱,突然間就情緒崩潰,特別想哭?

郜素清


你好,我是一名藝術心理教練,但我也會經歷有時突然襲來的負面情緒和感受。有的人說要和情緒合睦相處,我個人不太同意這樣的觀點,的確有很多人是帶著負向的內心情緒但外表在微笑。這樣的狀態其實是在內心掩埋地雷,並且是無法傳遞給身邊人真誠的,因為別人會感受到微笑是否真實。釋放記憶和情緒,讓心回覆平安,而不是強硬壓抑,才是有力量的開始。給您一些建議:


1、做一個心理繪畫練習:找一個安靜的房間,一個人,用一張大大的紙+一些彩筆,先面對著紙安靜幾分鐘,感受心裡面有感動想畫下來的畫面,不要講求什麼繪畫技巧和內容主題,完全隨心畫出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畫面拍下照片來發給我,或在留言區留言給我,我來幫你解讀你的情緒。

2、結合上面的畫面,還可以在畫面中畫上人,或自己或他人都行,把人畫在你想畫的位置。我來幫你解答你心裡的委屈的源頭,並且釋放這種委屈,慢慢讓心平復,而不是壓抑,才是有力量的開始,自然就不會再有對未來的無力感了。

3、我們的口是建造自己生命的一個入口。這裡要說的不是能量守恆或者正念。而是說口中常說什麼語,就會滋養出什麼樣的自己和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好壞,常常是我們情緒爆發的源頭之一。回憶下在與同事朋友交往、與親密愛人溝通、與孩子或長輩對語時,是正向有力量的語言多,還是負向對他人否定的多呢?

再給你AB兩個練習的建議:

A:安靜的想,對方為自己付出的最微小最微小的事情,然後回憶這個事情是否給自己帶去過溫暖和感動,那就立即行動用讚美的語言去告訴對方你的感動吧。相信你對別人的真誠的感謝與讚美,會換來更為真誠的語言,相信你會勇敢的去試一下。

B:邀請一個你親密的朋友陪伴你一起策劃4-5個朋友或家人的聚會,你來策劃其中所有環節,為親密的人付出,收穫他人肯定的微笑,就像如一束光照進你的心裡,讓你當時或許仍有滑落感的心,一下子坐上熱氣球直飛沖天,見證到原來自己是可以更好的!

願您更好!一起努力。有任何問題可以在留言區留言給我。


焦糖Mommy心禮物花園


第一,認識情緒,觀察情緒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我們每天都可以體會情緒的力量,你可能會因為看了一部喜歡的電影而高興,也可能因為咖啡杯打翻而生氣,還可能因為丟了將近而懊惱…… 情緒是一種身心激動狀態,可以分為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情緒也跟身體行為息息相關,情緒越強,在身體上表現行為就越強。 比如,喜會手舞足蹈,悲會茶飯不思,怒會咬牙切齒等

情緒的來源分為以下三種:

1.生活方面的變動。升職加薪,考試失敗,女友來電,父母嘮叨,自己生病等,生活的變化引起情緒的變動。

2.自然事件。陰晴圓缺,季節變化,也會引起情緒變動。

3.長期的社會性情緒來源。社會汙染、食品安全、失業率增加、房價變動等社會問題,也會影響人的情緒。

人的情緒有周期性,不是每月30天永遠正能量滿滿的。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週期與生俱來,一般28天為一個週期,前一半時間為“高潮期”,後一半為“低潮期”,中間有2-3天的過度時間稱為“臨界期”。

在這樣的情緒週期裡,人的情緒總是從興奮到抑制,再從抑制到興奮,週而復始,往復循環。所以,人不可能永遠處於情緒高漲或低落,正確認識情緒週期,是管控情緒的第一步。

第二,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很多人認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轉而成為情緒的奴隸。 比如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家嬌生慣養,出到社會不適應,職場上一點小事就辭職,到處跳槽,有的甚至一年換十幾份工作。慢慢地年紀大了,簡歷上都是幾個月一份的工作,找工作變得艱難,越混越差。 成功,首先要完善情緒管理,其次是才能。如果不能控制情緒,被情緒控制,任由情緒牽著鼻子走,人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談何成功?

對情緒負責,嘗試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多看積極美好的一面,少看消極悲傷的東西。從房間裡向外看,有人看見漫天星光,有人看見滿地汙泥,關注點多放在美好的事物上,好的情緒自然來了。

2.適當的情緒宣洩。情緒出現不要壓制,而是學會釋放。人總有憂愁怨恨的時候,找朋友聚會,旅遊、讀書、畫畫等,將心中的委屈、鬱悶、恐懼宣洩出去,你會發現天還是那麼藍,生活還是那麼美好。

3.放棄苛求,接受現實。放棄攀比心,不要過分苛求自己,接受現實,再慢慢改造現實。

4.轉換思維角度。一個挫折,可以理解為一次失敗,也可以理解為成功路上的一次教訓,轉換角度,避免陷入情緒的死衚衕。 情緒平衡時,才是充滿正能量的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同樣重要,瞭解情緒對人生活發生的作用,主動練習控制情緒,才能獲得心靈的平靜。


悅己心理


最關鍵的是明白自己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強制壓抑自己不是好辦法。


平時就有點抑鬱,說明這種抑鬱情緒一直存在,樓主個人也在積極調整,但似乎採取壓抑的方式多一些,以至於壓的多、壓的久,在某一個臨界點,或者觸發事件、觸發感受、觸發情緒的影響下,突然爆發。這說明了自己的長久壓抑,看似突然流露,實則壓抑已久,這種壓抑一定要儘早解決。


怎麼解決呢?生本能心理學認為抑鬱是遇到了一個或多個生活與心理困境,無法走出這個困境所致,有的是工作、有的是求職、學習、戀愛、人際關係等等,這方面要處理好,抑鬱的情緒自然化解。反之,如果不對引起抑鬱的核心困境去處理,而只對抑鬱情緒做處理,是無法解決根本的。


樓主採用壓抑的辦法,雖然得到了一時平靜,但根本問題沒解決,靠的是意志力,如果把這個意志力用在面對核心困境上,積極想辦法去解決,或者衡量利弊,該舍則舍,才會有舍有得。


不要再強制自己了,想哭就哭一場,不妨把壓抑和委屈全說出來,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全倒出來,再細細查看哪顆豆子影響了自己,準確找到癥結所在,再準確施以方法,可得奇功。如果自己調整有困難,也不要太愛面子,找專業心理老師幫助分析和調整,更高效一些。



飛揚心理王主任


一家專業的心理諮詢中心,為您解答相關心理問題,歡迎點贊訂閱~

從描述上看,感覺您比較容易情緒低落,容易引發抑鬱情緒,情緒容易低落,是一種性格傾向,有此種情況可能會比其他人更易得抑鬱症,那應該如何去面對和克服?

首先要反思,要多角度地分析自己為何會有如此傾向以及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必要的話可以從幼時不良的心理體驗中尋找原因,是否現在的潛意識中還有自卑情結影響著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學習,能否把這一情結加以淡化,或者是昇華,即以此為動力,促進自身不斷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我們要理性認識低落情緒的出現。因為在工作及生活中絕大多數不良(或不幸事件的產生是難以預料的,也是必然會發生的,而隨之產生的低落情緒也是一個心理反射過程,即情感反應,這很正常也並不可怕。

而大家通常所說的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心境低落,也就是心情長時間非常不好,莫名其妙的流淚,同時伴隨著一系列負性想法以及行為改變的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通常感到苦悶、孤獨、無望和內疚,在飲食和睡眠方面也可能出現問題,記憶力下降、精力減退、對任何事情的興趣減弱,並且難以處理學業、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瑣事。嚴重影響患者本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所以,有了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尋求正規治療。



康馨心理諮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是所有的心情不好,崩潰都是抑鬱,有些時候只是情緒積累的一種爆發。

很多情緒的積累,會在一些小事情上爆發。情緒是一種能量,人體是不可以消滅能量的,我們需要做點工作去轉換能量,這樣你的生命力才會很好。情緒來的時候,寫日記、傾訴等等,都可以發出來,這樣就不會危及到你周圍的人!

抑鬱症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從定義可以分辨,其實抑鬱和情緒低落有很大的區別。建議遇到困難時,及時調節,放鬆心情。

  • 堅持正常活動。只要該乾的堅持幹,自己的情緒就不會日益低落。


及時肯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這即將過去的一天的成績和進步,不講消極的東西。能寫日記最好,把好的體驗、進步、成績記到日記上。天天都這樣記日記,覺得生活會越來越有意思。
  • 避免消極的言談。主要的是聽談消極的東西,會強化他們好談消極的東西,直接影響心情。

未初心之助


我認為這種情況是情緒壓抑久了,沒有得到宣洩和表達,那麼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會突然引發長時間壓抑的情緒,造成瞬間崩潰,如果想哭,那就放聲哭出來,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

情緒為什麼會積壓

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遇到自己認為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你是一個內向不善於表達憤怒的人,那麼你就會在生活中將情緒積壓下來,也就是所謂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這樣的人生格言確實很好,可以避免很多麻煩,減少很多爭吵,但是時間久了,自己的內心會有些壓抑,情緒也需要得到宣洩和排解。

如何合理釋放情緒

長時間的情緒積壓,會給心裡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需要定期的釋放和宣洩,避免造成突然的崩潰。

1.定期運動

有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可以很好的緩解內心的情緒。

我每週都會出去騎行,在騎行的時候,你可以歌唱,你可以自言自語,那是屬於你自己的天地,沒有人打擾,同時在運動的時候體內會釋放多巴胺,使人產生興奮,有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有效的緩解焦慮和抑鬱。

每個人喜歡的運動不同,你也可以跑步,爬山,健走,運動完身心舒暢,這是我每次運動完體驗到的感受。

2.抽空和朋友聊聊天吐吐槽

平時和好朋友保持定期的溝通,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並不一定要商量什麼事情,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找他們吐槽。這並不是代表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只是宣洩內心的情緒,表達一種不滿,並沒有任何的惡意,而與此同時有一個人特別的能理解你,這樣的心情不可謂不美妙。

為什麼夫妻之間交流越少溝通的越少,越容易引發矛盾,其實爭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懶得跟你說。

有一個理解你的人,願意傾聽你去講述任何事情,完全的放下戒備,不用顧及他人的感受,隨意的宣洩和表達,簡直就是享受。


3.抽空看看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本好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當你真正進入書中的世界,去探索別人的人生,你發現那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我在大學的時候看《平凡的世界》,在看的過程中,起碼哭了三次以上,在那以後,很多年都不曾哭過。自從我看到了《追風箏的人》,我又哭了。

在有些時候,一本書甚至能改變你的思想,你認為以前特別重要的事情,可能會感覺到微不足道,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會感嘆人生的奇妙,甚至會忘記自我。


4.用心的聆聽音樂

我不知道大家聽歌的時候,有沒有那種全身起雞皮疙瘩,完全融入其中的感覺。因為現在的網絡時代太發達,想聽什麼歌一搜就搜得到。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是聽收音機,裡面有很多頻道,有一次聽到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可是都不知道是哪個頻道,最重要的就是你不知道他何時會再次出現,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但是你記得那個旋律。

當很多年後這個旋律再次響起,你內心波濤洶湧,你發現那就是前幾年你一直記得的那個旋律,今天終於聽到了完整的版本,感慨萬千。


總結:

我們會突然崩潰,因為我們生活中缺少了感動。我們自認為什麼都不在乎,無所謂,其實我們的潛意識都把它記下來,當某一天某件事情突然觸動你,你就會突然崩潰,情緒失控。

所以我們需要去感受自己的情緒,這樣才不會被情緒所左右。你可以體驗運動酣暢淋漓,你可以找朋友吐槽享受聊天,你也可以看書,暢遊世界,你也可以聆聽音樂,感動自己。

生活需要感受,當你無感的時候,才是最可怕的時候,用心去感受生活,生活才會用心的回饋你。

我是心理洞察官,學習心理學,更好的做自己。

小心理


我是心理學專業,我來回答。需要了解的是,這樣的狀態是否經常性出現?是否具有瀰漫性心境?是否泛化,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呢?一般而言,我們人類的心理具有強大的修復功能,隨著時間的退役,在、自我積極預期、社會支持等積極因素影響,多數可以自我緩解。 但不排除有一些創傷性體驗對我們造成了持久影響,這種影響的範疇集中在前意識領域,其最初的表現就是情緒宣洩。我們需要找出自己情緒的緣起。然後認知改善,直面自己的情緒。當我們可以平靜的與我們的負面情緒在一起,就有可能獲得自我發展的潛能,提升自我覺知能力。歡迎關注 自然會有答案。





檸檬心理


如果想哭就哭出來吧,沒什麼的。

當這些感覺對你造成了困擾,需要求助心理諮詢師。首先諮詢師會對你的狀況做一個評估,如果需要開藥諮詢師會給你建議。如果只是一些問題有結沒有打開,諮詢師會幫你捋順。如果是個人的性格,看問題的模式造成的,需要你學習心理學,進行自我成長。因為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習心理學可以改變自己的模式。我認為這條路是最划算的成長。


渡老師李綿


如果你的情緒突然降低到了零點,有意識的吸氣、呼氣5次;說5遍,我活著,健康的活著;如果是在臥室裡,躺在床上,左邊滾一下、右邊滾一下,持續5次;如果能夠做到,對著牆壁、窗戶發呆5分鐘,不用刻意追求想什麼;哭的時候對著鏡子,覺得心情稍微平復一點,可以數一數流了多少滴眼淚。\r

一切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目的只有一個,讓大腦遺忘,哪怕只是一丁點,你也會覺得很舒暢。





每天都要思考吃什麼


  這可能是生活環境、家人甚至是你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這些壓力經常越過你的心理防線,導致你崩潰。

  建議你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例如讀書、畫畫、看電影等等,能夠轉移自己注意力,並且能夠很好地調節情緒。如果你比較喜動,可以嘗試瑜伽、慢跑、登山等等戶外運動,這些運動不僅能放鬆心情,更能強身健體。

  希望你不要給自己過多壓力了,對待壓力也要學會看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