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歷史上有哪些驚心動魄的刺殺行動?

浩然之士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埃及前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竟然在慶祝國家十月戰爭勝利8週年的閱兵式上被當場刺殺身亡,一時間慘案震驚世界。

刺殺經過

1981年10月6日,是埃及慶祝“10月戰爭”勝利8週年的大喜日子。這天,薩達特總統身著嶄新的元帥服,肩佩西奈之星綠色綬帶,前往開羅勝利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當日12時59分,天空上飛行的六架海市蜃樓戰鬥機剛剛表演結束,受檢閱的炮兵分隊緩緩駛來,即將達到檢閱臺時,一輛130炮車悄悄偏離規定路線,並開到檢閱臺前停了下來。

對此,檢閱臺上的薩達特等人以為是正常的閱兵程序,並不以為意。正在檢閱臺上的人員疑惑之時,突然從炮車上迅速跳下陸軍上尉哈立德和3名士兵,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衝向了檢閱臺,哈立德還將一枚手榴彈扔向了檢閱臺,並抬起衝鋒槍向薩達特瘋狂掃射,另外3名士兵則向檢閱上薩達特右側的穆巴拉克副總統和左側是國防部長艾布·加扎拉等人射擊。薩達特總統頸部中彈當場死亡,一同遇難的還有武裝部隊參謀長和總統私人秘書等7人。等到現場保衛人員反應過來的時假,慘案已然發生。

當時,一名正在進行實況轉播的記者曾勇敢上前阻攔,不幸被當場射殺,正在進行實況轉播的電視臺主持人更被驚地連聲大叫:“刺客…叛徒…”

這時,時鐘顯示的是13時01分,短短的2分鐘,便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刺殺慘案。

那麼,恐怖分子是如何躲過層層檢查而實施的刺殺呢?

安保漏洞

其實,負責閱兵安全保衛工作的國民警衛軍司令馬斯大林裡將軍部署的還是很嚴密的,只是閱兵的隊伍中混進了早就潛伏的“伊斯蘭崛起”組織中激進派成員,也就是刺殺行動的主犯哈立德·艾哈邁德·沙烏其·伊斯蘭布里陸軍上尉。關鍵,哈立德還是閱兵炮兵分隊的隊長。因此,為哈立德作案提供了便利條件。

臨閱兵前,哈立德以國家安全為由,用“3名國家情報人員”頂替了炮兵分隊中的3名士兵。因此,順利躲過層層安全檢查,最終刺殺成功。

薩達特遇難後,遺體被安放在紀念十月戰爭陣亡的無名戰士紀念碑下。

刺殺原由

1977年11月19日至21日,薩達特為了化解埃及和以色列持續30多年的戰爭對峙局面,毅然訪問以色列。

1978年9月18日,在美國的協調下,埃以雙方簽署了“戴維營協議”。

1979年3月26日,埃以雙方又簽訂了《埃以和平條約》,埃以持續30多年的戰爭對峙局面正式結束,並收回西奈半島百分之六十九的領土。

也因此,薩達特先後被諾貝爾和平獎評議委員會和國際記者協會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和“哈馬舍德和平獎”。

但是,他的這一系列做法,卻遭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薩達特背叛了伊斯蘭世界,阿盟將他開除並進行制裁,國內反對的浪潮也極高。因此,造成極端宗教分子和反政府分子對他非常的敵視和仇恨,最終導致遇刺身亡。

刺客結局

結果,刺殺薩達特的哈立德、阿巴斯、阿海勒、阿勒四名兇手被當場抓獲,在審訊中他們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最終法院宣判哈立德等四名兇手死刑。同時,武裝部隊也進行了大清洗,約有100多人被開除。

由此可見,越是重大的活動,犯罪分子越有機可趁,也更加說明軍隊官兵的政治審查是多麼的重要。


祥子談歷史


1981年10月6日,埃及總統薩達特在開羅勝利廣場的閱兵臺舉行盛大閱兵式,慶祝“十月戰爭”勝利8週年。12時59分,此時六架幻影式噴氣戰鬥機正在空中翻滾,作特技表演,而地面,受檢閱的部隊正在行進。薩達特高興地仰望著天上的雄鷹。也許行刺者覺得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了。


突然一輛炮車離開車隊,停在主席臺前。薩達特總統以為他們要敬禮,便站起來還禮。車上跳下一名士兵,迅速奔向主席臺,只見他先向主席臺投擲手榴彈,還沒有聽到爆炸聲,他就用衝鋒槍向主席臺一陣猛烈的掃射,緊接著車上的3名士兵也向主席臺襲擊,其中一顆手榴彈在離薩達特僅5米處爆炸,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的薩達特應聲倒在主席臺座椅下,他的胸部和肩膀受重傷,鮮血直流。緊接著,一架直升飛機把他送往醫院急救。但搶救無效,手術後兩小時,薩達特不幸去世。

事後據薩達特的妻子說,在閱兵之前薩達特就預感有人要刺殺他,但他沒有穿防彈衣,因為他覺得那不是男子漢的行為。


事後的審訊中,刺客交代了刺殺薩達特的原因:最近許多穆斯林領袖被捕,並受到迫害和辱侮;埃及現行法律與伊斯蘭教法相悖;政府與猶太人講和。換句話說,他之所以行刺,是因為對國內社會、經濟狀況不滿,對政府壓迫不滿。這四人在審訊後被處決。

1981年10月10日,也就是薩達特總統遇刺的第5天,埃及政府為薩達特舉行隆重的葬禮。世界上80多個國家領導人親自或派出特使前往開羅參加葬禮。薩達特的靈柩由8匹純種阿拉伯馬拉著的炮車運到無名戰士紀念碑下,靈柩上面覆蓋著紅、白、黑三色埃及國旗,薩達特親自選擇的繼任者穆巴拉克和薩達特的25歲的兒子,並排走在送葬官員的前列。


雁城流浪僧


中外歷史上有哪些驚心動魄的刺殺行動?


移花接木指把一種花木的枝條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種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換人或事物來欺騙別人。在中國功夫中,移花接木是江湖中常見的武功,是一種借力使力的掌法,而這種功夫卻被恐怖分子用的賊溜,竟然製造了震驚世界的驚天大案,一舉刺殺了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埃及前總統薩達特。

驚天一刺

1981年10月6日,埃及總統薩達特在參加“十月戰爭”8週年閱兵典禮儀式時,遭到潛伏在炮兵部隊中的恐怖組織“贖罪與遷移組織”成員哈利德 ·伊斯拉姆布利上尉等人的襲擊,薩達特當成死亡,刺殺現場一片血腥。

哈利德 ·伊斯拉姆布利所屬的炮兵營有12輛卡車和12門火炮接受檢閱,營長馬克拉姆少校因事請假,由哈利德上尉帶隊,在閱兵前24小時,哈立德故意安排3名士兵去休假,卻而代之的則是三名經過精挑細選的恐怖分子,哈立德對外稱這三人是上級特意安排的負責安保的情報人員,他知道受檢閱前要接受嚴格的檢查,就事先把子彈、手榴彈等武器藏在炮車裡,等檢查過後在偷偷調包。

中午1時,閱兵達到高潮,6架海市蜃樓噴氣式戰鬥機在空中出現,所有人都把注意力轉向空中,哈立德的炮車正好經過受閱臺中央,坐在炮車駕駛室的哈立德突然用槍頂住司機,厲聲命令“立即停車”,司機被突如其來的情況嚇蒙了,哈立德強行拉了手剎,從駕駛室裡跳了出來,車廂裡的3個同夥2個跳下車,1個槍法好的留在車內向薩達特瞄準,哈立德3人端著槍,排成三角隊形,快速向檢閱臺跑去。

檢閱臺上的人正聚精會神的觀看飛機表演,薩達特總統看到哈立德3人,誤以為他們是跑來向他行持槍禮的,他站了起來,準備還禮,沒想到哈立德大吼一聲,一顆手榴彈甩到檢閱臺上,另外2人開始射擊,炮車上的刺客同時開火,所有子彈都打在薩達特身上,總統當即死亡,由於事發突然,手榴彈爆炸聲和槍聲被飛機的呼嘯聲淹沒,很多安保人員只顧抬頭看飛行表演,總統秘書哈菲茲反應最快,大叫一聲“刺客”,不顧一切撲向總統,“我殺了法老!”哈立德高喊,警衛這才反應過來,臺上一片混亂,共有6人死亡,28人受傷,受傷人員包括繼任總統穆巴拉克。

安保漏洞

總統參加的閱兵儀式應該有最高嚴格的安保措施,但是這次閱兵卻有幾個明顯的安保漏洞。

一是人員審查不嚴格。1981年9月23日,炮兵上尉哈利德 ·伊斯拉姆布利被告知,他將參加十月戰爭勝利8週年閱兵典禮,接受總統的檢閱,而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哈利德早已被極端的原教旨主義組織“贖罪與遷移組織”發展為秘密會員,正在籌劃刺殺總統薩達特。

二是裝備檢查草率。哈立德等人能把衝鋒槍、手榴彈等武器藏在炮車裡,運到閱兵場上,竟然混過了層層檢查,沒有被人發現,這樣的安保措施形同虛設。

三是人員調換沒引起懷疑。一個小小的上尉領隊就能私自調換閱兵人員,人員調換竟然不進行重新審查,這樣的漏洞不是一般的大了。

四是不保護總統都去看飛機。一輛炮車偏離閱兵線路向閱兵臺駛去,從車上下來三個持槍歹徒,所有人都沒有看到,包括總統的保鏢,因為他們都在看天上的飛機,飛機比總統的安全更精彩。

哈立德等人能在閱兵大典上成功刺殺總統,不是他能耐有多大,而是他太幸運,遇到了豬一般的對手,給他製造了一系列可乘之機,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哈立德的刺殺計劃都不可能實現,所以,薩達特的死,怪不得別人,唯天命耳!

為何刺殺

薩達特絕對是中東的名人,他曾因為反抗英國統治而兩次被捕入獄,他在任期間,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些列政治經濟改革,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乘著以色列歡度贖罪日之際,埃及軍隊用高壓水槍衝開以色列用來防禦的沙牆,迅速架起三座浮橋,埃及裝甲師長驅直入,突破有銅牆鐵壁之稱的巴列夫防線,殲滅以色列190裝甲營,收復了蘇伊士運河東岸縱深10到15公里,南北長192公里的土地,薩達特的威望達到頂點,被譽為“越河英雄”。他又驅逐了蘇聯的專家和顧問,將蘇聯在埃及建立的一切設施和軍事裝備收歸國有,廢除了《埃蘇友好合作條約》。

而薩達特接著的政策則徹底惹怒了奉行原教旨思想的恐怖分子,那就是他和以色列的和平政策。1977年,薩達特親到耶路撒冷同以色列總理貝京會晤,開啟埃以和平進程,次月,貝京到埃及進行第二次會晤,1977年,薩達特當選《時代》週刊年度人物,1978年,在美國總統卡特斡旋下,薩達特同貝京簽署《戴維營協議》,兩人雙雙分享當年的諾別爾和平獎,1980年兩國建交。

結束戰爭狀態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在一些反以色列的人看來,薩達特則是伊斯蘭世界的叛徒,阿拉伯聯盟總部也遷出開羅,國內的原教旨主義恐怖組織發出了“追殺令”,薩達特就對他的政敵和宗教極端主義者進行鎮壓,逮捕3000多人,很多國家部門被波及,只有軍隊例外,因為薩達特始終相信軍隊是終於他的,然而,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刺客下場

薩達特被槍擊中後,安保人員才反應過來,立即撲上去,將4名恐怖分子死死按在地上摩擦,第二天,副總統穆巴拉克上臺,參與刺殺的哈立德、阿巴斯、阿海勒、阿勒4人被判處死刑,恐怖組織“贖罪與遷移組織”有300多人被判處死刑,軍隊也進行了大洗牌,有100多人被開除。

當審判員問哈立德為什麼要殺害薩達特時,他理由有三“一是國內實行的法律不符合伊斯蘭教義和法律,穆斯林們受盡了苦難;二是薩達特同猶太人和解;三是拘押穆斯林學者,壓迫和凌辱他們”。

中東和平進程戛然而止。

1981年10月10日,埃及為薩達特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世界上很多國家首腦,甚至以色列總理貝京都參加了葬禮。

薩達特墓地由三個身著古埃及服飾的衛兵守護,墓碑上刻著幾行阿拉伯文字:虔誠的總統 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 戰爭與和平的英雄 為和平而生為原則而死。


葛大小姐


 【汪精衛從刺客到被刺殺】

  汪精衛最早是怎麼出名的?就是做刺客。

  汪精衛說是要刺殺攝政王載灃,實際上連載灃的影子他都沒見著。他們在挖坑埋炸藥的時候。就被路人發現舉報了。載灃(溥儀的父親)厚道,肅親王善耆欣賞,沒讓人殺掉汪精衛。(殺掉的話,還能給汪精衛留個“革命英雄”的名)。

  ◆誰料汪精衛死裡逃生後,卻成為別人刺殺對象,為啥呢?因為他做了漢奸。不過,但最驚險的一次,卻是給老蔣做了替死鬼。

  話說1935年11月,國M黨各方大佬在南京開會,會議開幕式以後,老蔣不知為啥生悶氣,坐回休息是拒絕合影。汪精衛請不到老蔣,就自己出去合影了。

  剛照完相,記者群中衝出一個刺客朝著汪精衛連開三槍:一槍左臉,一槍右胳膊,一槍後背。汪精衛直接倒地昏迷,生死不知。

  警衛連開兩槍,將刺客打倒,刺客受傷被當場抓住。眾人一看,汪精衛血流了一地,汪精衛老婆陳璧君,當時就準備做最後訣別了。陳璧君還以為是老蔣指使的,當場就質問了老蔣。

  後來經過搶救,汪精衛居然撿回一條命,不過醫生說了,後背那顆子彈卡在脊椎骨,取不出來會有後遺症。

  經過調查,刺殺汪精衛這事純屬趕巧了。這事是因為蔣、汪對日軍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等的賣國條約以後,孫鳳鳴所在的19路軍,被迫不抵抗退出上海,還調往江西剿共。

  孫鳳鳴遂脫掉軍裝,萌生了刺殺賣國賊的想法,遇到斧頭幫王亞樵的手下華克之,兩人一拍即合,籌劃刺殺頭號賣國賊老蔣。

  當天老蔣沒出來合照,孫鳳明只好將槍口轉向了國M黨二號人物,同樣賣國賊的汪精衛。

  汪精衛實際是替老蔣捱了三槍,不過他也是咎由自取,捱得不冤,當時死了還不至於名聲臭大街。

  ◆後來汪精衛要投靠日軍,就先出逃到越南河內。

  這一次老蔣派人刺殺他,刺客衝進汪精衛的臥室,“砰、砰、砰”三槍,被槍擊者當場倒下,刺客以為任務完成。

  這一次,死去的卻是汪精衛的助手曾仲鳴,汪精衛又一次死裡逃生撿了一條命。

  當晚汪精衛正好臨時跟曾仲鳴換了房間睡覺,老話怎麼說來著,“禍害遺千年”,經過多次刺殺的汪精衛居然都化險為夷,樂呵活到了62歲才掛掉。


爾朱少帥


刺殺本身便是一件非常危險、非常驚心動魄的行動。如果刺殺行動背後有著複雜的政治裹挾,那便使得刺殺行動更加撲朔迷離。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上著名的刺殺行動吧:

一: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時被日軍預埋的炸藥炸燬,張作霖本人在此次刺殺事件中身受重傷,當日便離開了人世。

在爆炸事件發生以前,日本人屢次通告張作霖,希望他能將鐵路的控制權交出來。但是同樣被張作霖拒絕。張作霖深知鐵路是國之根本,一但交出了鐵路權,東北便將淪陷至日本人的手中。

1928年4月,蔣介石等人發動對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最後一擊,張作霖的奉系軍隊節節敗退。在這緊要關頭,張作霖準備撤回關外,伺機捲土重來。而日本人也乘此機會進一步逼迫張作霖。

在張作霖死不鬆口的情況下,日本人便預謀了這一次的皇姑屯爆炸事件。

二:刺殺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軍隊內部分為了國防軍以及黨衛軍兩隻作戰力量。黨衛軍由德國納粹黨建立,效忠於希特勒。而國防軍則效忠於德國民族。

1944年,隨著納粹軍隊在戰場上不斷敗退,德國軍方高層以及普通民眾之間的正義人士開始有了活動的機會。這些人形成了一些非官方的組織,從事於反戰運動。這其中便有國防軍上校施陶芬貝格等人組成的“黑色樂隊”。



在施陶芬貝格等人的密謀之下,1944年7月20日趁著希特勒等高級納粹軍官正在“狼穴”召開會議,這些人便將一個裝有炸彈的皮包放在了希特勒的桌子底下。隨著爆炸的一聲巨響,很多人被炸死,但是希特勒卻逃過一劫。

總結:

這兩件刺殺事件雖然一件成功一件失敗,但卻對當時國際形勢有著深遠的影響。你還知道有哪些驚心動魄的刺殺行動嗎?歡迎留言評論!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海豹突擊隊刺殺本拉登的行動,就是一次策劃已久,驚心動魄的行動,在這次行動中海豹突擊隊一舉擊斃“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為世界的反恐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恐怖主義已經成為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最大威脅和挑戰,它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貧窮、衝突、動亂的根源之一。在諸多的恐怖組織中,尤其以本拉登為首的“基地”恐怖組織影響最大,破壞性最強。

這個組織一貫以建立純粹伊斯蘭國家為己任,發動各種恐怖襲擊,尤其在2001年9月11日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對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的恐怖襲擊,造成3000多無辜者遇難。從此以後,拉登和其領導的“基地”組織成為美國的眼中釘,從這一天起,美國便開始計劃實施對拉登的“斬首行動”。

這一策劃便是十年。

2010年8月,美國中情局調查出拉登藏身於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於是會同美國國土安全局對疑似拉登住宅進行衛星監控,並制定出一個“海神之矛”的計劃,圍繞這個計劃進行了五個月的的特別訓練。

2011年5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考慮再三後,本著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簽署了秘密潛入巴基斯坦作戰計劃,這個行動被稱為“傑羅尼莫”行動。這天晚上,執行任務的海豹突擊六隊的二十四名隊員乘坐兩架黑鷹直升機秘密從阿富汗潛入到阿伯塔巴德,並對本地一間隱秘的豪宅進行了強攻。

在攻擊中,海豹突擊隊受到了強火力的阻擊,一架直升機因操作不慎墜毀到豪宅中,幸運的是,裡面乘坐的十二名海豹突擊隊員無大礙,他們迅速向側樓推進,在這裡幹掉了拉登的信使科威提和他的弟弟阿布拉爾。另外一架飛機上面的的八人衝向主樓。

拉登在主樓的每一層樓梯都架設了鐵門,海豹突擊隊員不得不採用炸藥把它們炸燬。到了第二層,他們遇到了拉登的兒子哈立德並擊斃了他。第三層的鐵門裡,有個高個子男人慌張的逃跑,他們意識到這個人可能就是他們要找的拉登,於是迅速炸燬第三層鐵門對其進行的圍追堵截,最後把這個男人堵在了第三層的臥室內,這個世界頭號恐怖分子現在正躲在他兩個妻子後。第一個衝進來的隊員沒辦法對拉登第五個妻子開了火,擊中了她的小腿,第二個隊員對著露出空門的拉登開了火,第一槍打在他的胸前,第二槍擊中了他的左眼,他們的目標就是斬首——擊斃本拉登。顯而易見,任務已經完成了!

斬首行動的成功讓白宮鬆了一口氣,天上飛的RQ—170無人機也不用再發射導彈來補槍了,除了巴基斯坦的抗議外,一切都以完美收官。

本次海豹突擊隊刺殺拉登,真可謂是一波三折,驚險萬分,但也充分體現了美軍現代作戰的快速、高效、精準的作戰特點,利用衛星、無人機等手段使美軍指揮官保持高度的反應能力,這次刺殺行動也給世界各種的特種作戰上了一課。

美國對拉登的刺殺,成為國際反恐行動最成功的標誌性事件,隨著恐怖主義的退潮,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受到重大影響,中東局勢趨於平靜,各個宗教激進組織向世俗化的政黨轉變,和平與發展,成為中東、甚至世界各國的主流。


望風瑟瑟


我來一個韓國的吧,金載圭刺殺朴正熙事件。朴正熙是韓國第五_九屆總統,一生頗有傳奇色彩,更被人們所知的是,他是韓國前總統朴槿惠的父親。但不幸的是父女兩個都悲劇了,朴正熙被手下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槍殺,而朴槿惠因為干政門坐牢。



朴正熙出生於1917年,家境貧寒,年輕時當過教師,後來到偽滿洲國軍校學習服役,1944年畢業於日本關東陸軍學校,對日本人十分忠誠。日本戰敗後,他拒不投降,居然逃到北平,混進了國民黨軍隊。但是他被國民黨軍統人員識破身份,被遣送回韓國。

沒想到朴正熙回到韓國,從事情報工作,竟然一步一步高升起來,在軍方出任要職。1961年推翻李承晚,開始了長達十八年的執政生涯。



金載圭是朴正熙的心腹,他為什麼要殺掉自己的主子呢?原因是朴正熙集團的內部矛盾。金載圭是情報部門的首腦,但是他和朴正熙的衛隊長車智澈關係非常緊張。在與車智澈的爭鬥中,金載圭是處於劣勢的,因為車智澈崛起的很快,離朴正熙也比較近,朴正熙更信任車智澈。

相信金載圭心中是積怨已久的,只是缺少一個爆發的機會。朴正熙被殺,看似偶然,但也有必然性。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為了調和金載圭和車智澈的矛盾,打電話給金載圭,晚上要到金載圭的情報部門喝酒。

金載圭雖然對朴正熙不滿,但一開始是沒下殺心的。但是朴正熙是帶著車智澈來的,畢竟人家是衛隊長,必須跟著主子的。金載圭可能本意是想和老大喝喝酒,好好聊一聊,但是一看到車智澈,心情就變得惡劣起來。

大家一開始喝酒,氣氛還不錯,如果這種氣氛一直延續下去,可能還會沒事。但是喝著喝著,話題就轉到韓國國內,金載圭受到車智澈和朴正熙的猛烈抨擊。

韓國人這暴脾氣啊,真的很厲害,金載圭藉故離開房間,到辦公室拿了一把能連射七發子彈的手槍,放到身上,然後吩咐手下,只要聽見喝酒房間有槍聲響,就立刻把房間外的總統衛兵都幹掉。

金載圭回到喝酒房間,朴正熙和車智澈及同行人員都沒有發現金載圭身上的殺氣。宴席間,金載圭突然掏出手槍,對準了車智澈!他同時對朴正熙說:“閣下,您用車智澈這樣的垃圾混蛋能搞好國家嗎?”

車智澈知道大事不好,急忙閃躲,但還是被手槍擊穿了手腕,連忙向外逃去。眼前發生的一切,出乎朴正熙的預料,他不禁厲聲斥責金載圭!金載圭一不做二不休,對朴正熙的胸口開了一槍,朴正熙倒地掙扎。

金載圭追出去將車智澈打死,總統的衛兵都被金載圭的手下幹掉。金載圭見朴正熙還沒死,就給朴正熙補了槍,朴正熙死於金載圭槍下!



當然了,金載圭是沒有好下場的,很快的他就被拘捕。全斗煥掌權後,金載圭被處以絞刑。


龍濤的海闊天空


當年中韓精英殺手聯合,一顆炸彈弄死了日軍陸軍大將白川義則,過程絕對精彩!

戰爭狂人白川義則,淞滬會戰的時候作為日軍總司令官,血債累累。在佔領上海後,他還宣佈要在日本天皇生日那天,在虹口公園舉行祝捷大會,慶祝日軍對中國戰爭的勝利。

暗殺大王王亞樵憋不住了,作為“斧頭幫幫主”,他手下的暗殺團鏟奸除惡,威名遠揚。這次白川義則這麼狂妄,王亞樵決定刺殺他。

首先,王亞樵安排了一次對白川義則所在旗艦“出雲號”的爆炸事件,但是因為炸藥威力不夠,只把軍艦炸了一個大洞。

白川義則加強了身邊的守衛工作,王亞樵不得不繼續等到時機。幸好,白川義則宣佈了在虹口公園的活動,讓王亞樵找到了機會。

當時的十九路軍得知王亞樵有刺殺計劃,專門給撥了款項。王亞樵考慮虹口公園防守嚴密,當天只允許日本人朝鮮人和部分外國人進場,所以,他決定找韓國人幫忙。


韓國獨立運動之父金九,也是暗殺高手,所以個王亞樵一拍即合,決定聯合執行這一任務。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武器問題。

(王亞樵)

之前王亞樵炸“出雲號”,金九也暗殺過日本天皇,但是都沒有成功,原因就是炸彈質量不行。所以這一次,他們找到了上海兵工廠的專家,讓他們幫忙製作威力巨大又便於隱藏的炸彈。

一開始,專家表示很困難,因為日軍的搜查很嚴,一般的炸彈很難帶進場。但是金九偶然看到報紙報道,日方要求所有參加活動的日僑,自己準備飯盒、水壺以及日本國旗,顯然是為了提供餐飲。

金九靈機一動,讓專家幫忙製造出“飯盒炸彈”和“水壺炸彈”。金九考慮,當天進場的日僑會非常多,日軍不會認真檢查人人都攜帶的飯盒水壺。

於是,上海兵工廠的專家很快就製造了20多個炸彈,並且進行了多次試驗,非常成功。

有了炸彈,下面就是執行任務的人了,金九想到了尹奉吉。尹奉吉會講一口流利的日語,也是韓國獨立運動的重要人員,他一腔熱血的想尋找報效祖國的機會。

當然,尹奉吉得到命令後,非常驕傲,他們還專門站在韓國國旗下,手持炸彈宣誓拍照,一定要完成這次刺殺事件。

(尹奉吉)


1932年4月29日,尹奉吉來到虹口公園,順利的混進了日僑隊伍中。果然,因為人數較多,日軍並沒有認真檢查。

尹奉吉西裝革履,手拿日本國旗和飯盒,右肩挎著軍用水壺,輕鬆來到了距離主席臺只有十幾米的地方。

祝捷大會開始後,有1.5萬名日軍接受了檢閱,還有大批的安保人員,尹奉吉必須尋找最好的機會,一擊必中。

當閱兵結束後,各國使領館人員紛紛離開,場面稍微有一點混亂。尹奉吉抓住機會,一步一步的挪到了距離主席臺只有5米的位置,而日本憲兵根本沒有注意到他。

當時主席臺高兩米,寬六米,為了方便拍照,前面並沒有安排憲兵守衛。7個臺上的日本政要連番發表講話,吹噓戰功。

11點30分,祝捷大會進入了高潮。所有日本政要和僑民,都開始高唱國歌,天上飛過18架日本戰機,耀武揚威。

11點40分,尹奉吉趁所有人不注意,突然衝向了主席臺,拉掉水壺炸彈的安全扣,直接扔到了臺上。

(爆炸現場)

轟的一聲巨響,臺上一片慘叫。日本駐滬居留民團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被當場炸死,白川義則被炸的滿身是血,身中204塊彈片,後不治身亡。日軍第9師團團長植田謙吉,以及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都被炸斷一條腿,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被炸瞎了一隻眼……

現場一片混亂,日本憲兵趕緊撲上來抓住了尹奉吉。但是尹奉吉本來就不打算逃跑的,他喊著“大韓民國萬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後來,尹奉吉遭到了嚴刑拷打,但是他始終不透露任何信息。1932年12月19日,25歲的尹奉吉在日本金澤被槍殺。


七追風


東方的刺殺行動我們都知道,這裡不多說了。西方最驚心動魄、最著名的刺殺是凱撒之死。


前奏

崛起於臺伯河畔的羅馬,由七個村莊逐漸發展為地中海的霸主。政治上,羅馬實行的是繼承自希臘的民主共和制,權力由元老院的元老們共同掌握。

但是隨著疆域的擴大,因為缺乏中央的統一領導,各部之間互相不服氣、爭鬥頻繁,整個國家時常動盪不安。民主共和制,越來越不適用於羅馬。

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民主共和制走到了盡頭。

公元前88年,軍事統帥蘇拉當選為執政官。蘇拉憑藉軍權想要獨霸天下,與另一位軍事統帥馬略發生了衝突。

公元前83年,蘇拉奪取政權,派兵屠殺馬略的追隨者,建立起獨裁政權。公元前78年,蘇拉病死,獨裁政權也宣告結束。

蘇拉死後,凱撒大帝來了。


凱撒崛起

公元前70年,蘇拉的部將龐培、克拉蘇當選執政官,組建了政府。同年,凱撒當選財務官,於次年走馬上任,任期結束後赴任西班牙副總督。

公元前66年,凱撒返回羅馬,負責城市建設。期間,凱撒舉債並利用克拉蘇的雄厚資金支持,做了許多利民工程,賺足了人望。

公元前61年,凱撒赴西班牙任總督之職,路上被債主圍堵。克拉蘇為他償還了一部分貸款,併為剩餘的債務擔保,債主才放凱撒西去。

在西班牙,凱撒發動對盧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戰爭,大獲全勝。在戰利品中,凱撒撈了不少的好處,初嘗戰爭的“好處。”

公元前60年,返回羅馬的凱撒與克拉蘇、龐培組建聯合政府,並稱三巨頭。

公元前58年,卸任執政官的凱撒赴高盧發起為期9年的高盧戰爭,為羅馬獲取巨大利益。凱撒在一連串的勝利中撈得盆滿缽滿,又僱人為自己做宣傳,形象進一步提高,讓三巨頭的龐培、克拉蘇倍感壓力。

曾經鎮壓斯巴達克斯起義的克拉蘇,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很是自信,效仿凱撒發起對東方的戰爭,卻兵敗身亡。

問鼎羅馬

龐培和元老院聯合對付凱撒,於公元前49年下令招回凱撒。想先收取兵權,再處置他。凱撒看透了龐培和元老院的陰謀,率領大軍攻入羅馬。

龐培棄城而逃,凱撒追殺龐培到達埃及,邂逅了埃及豔后。

公元前46年,凱撒從羅馬帶著大軍遠征努米底亞。

公元前45年,龐培的兒子在西班牙發動叛亂。凱撒遠征西班牙,並平定了叛亂。

公元前44年,凱撒宣佈就任終身獨裁官。

遇刺

凱撒的崛起,以及自命獨裁官,引起元老院的極大不滿。原來的權力,是大家輪流享用,現在凱撒要吃獨食,元老院的人當然不答應。卻又無力從正面阻止凱撒的勢頭,於是元老院決定刺殺凱撒。

參與刺殺行動的有60多人,為首的人是卡西烏斯、布魯圖斯。

布魯圖斯的母親是凱撒的情人,本人也深得凱撒的寵愛,被傳是凱撒的私生子。事實上,凱撒確實把布魯圖斯當兒子看的。

布魯圖斯靠放高利貸起家,進入元老院。凱撒進軍羅馬時,布魯圖斯是龐培的堅定擁護者。龐培逃跑後,布魯圖斯轉投凱撒。

凱撒不但不記仇,還立即派布魯圖斯出任高盧總督。高盧是凱撒起家的地方,委任布魯圖斯這個重要的職位,是給他鍍金的,以便於日後提拔,足見凱撒的器重和栽培之意。

公元前45年,凱撒把布魯圖斯由地方上調回中央,出任羅馬市法官要職,布魯圖斯大有一步登天之意。

然而,身居要職的布魯圖斯不但沒有領凱撒的情,還組織了對凱撒的刺殺。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元老院讓凱撒出席會議,要宣讀一份《陳情書》。凱撒進入元老院後,一個叫卡斯卡的人趁他讀《陳情書》時,假裝懇求凱撒讓出部分權力,接近了凱撒。然後,卡斯卡一手掀開凱撒的衣甲,一手舉匕首就刺。

精通格鬥術的凱撒,躲過刺過來的匕首,並順勢奪過了匕首。旁邊的幾十個刺客們一擁而上,凱撒一邊躲閃一邊與他們搏鬥。

當凱撒拿著匕首準備刺入一個刺客的胸膛時,卻陡然發現,那名刺客是他深愛的布魯圖斯。一時之間,凱撒震驚與傷心交加,手裡的匕首停頓了下來。刺客們抓住這個機會,幾把匕首刺入了凱撒的胸膛。

凱撒看著刺入身體的匕首,知道無力迴天了。就一面喃喃著:“怎麼還有你啊,我的孩子,我的布魯圖斯。”


一面抬手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臉,任由更多的匕首刺入身體,然後倒了下去。

凱撒死後,他的部將安東尼和養子屋大維聯合執政。最終,屋大維做了首任皇帝。

凱撒死後,刺客們逃之夭夭,卻都在兩三年之內被殺。

布魯圖斯逃到了克里特島,並與卡西烏斯等人組織了17個軍團,企圖奪回羅馬政權。於公元前42年,被屋大維和安東尼聯手擊敗。布魯圖斯也自殺身亡。


德全不畏


刺殺也叫暗殺,語出《戰國策·燕策三》:“誠得刼 秦王,使悉反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 ,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刺殺有明殺與暗殺兩種方式,如荊軻刺秦王,專諸刺王僚,張良博浪沙,曹操刺董卓,都是明殺,張作霖被炸,戴笠殺張敬堯,都是暗殺。應該說刺殺是一種最下作的方式,但卻是一種成本最低廉方式。但目的只有一個,以最小代價達到目的。但這裡有一個前提,如果你的刺殺的個人,其政權或者說組織架構比較健全穩固,你的刺殺即便成功也不會達到目的。就好比荊軻即便刺殺秦始皇成功,根本達不到目的,秦國不會因為秦始皇被刺而停止吞併天下。

就我個人看來,蘇聯總理列寧遇刺和美國大統領肯肯尼迪遇刺都是至今都沒有徹底查清的刺殺事件,也可以說,刺殺一國之元首是最讓人驚心動魄的事件。在1918年8月30日列寧在做完演講後離開位於莫斯科大謝爾普霍夫卡大街上的米海爾松工廠,他穿過人群走向自己的汽車,工人和水兵們簇擁著領袖歡呼雀躍。突然,響起一陣槍聲,列寧捂著胸口倒下了!憤怒的工人和水兵們衝上前,將一個女人打倒在地,這個女人叫芬妮·卡普蘭。但經過身體檢查,卡普蘭左眼幾乎完全失明。在此之前也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也就是說就她個人能力而言,根本不具備刺殺列寧的能力。她是否真的就是刺殺列寧的槍手很值得商榷。很有可能是個替死鬼。卡普蘭很快就被處死了,而列寧卻始終認為刺殺自己是個男人。遇刺後列寧雖然沒死,但是身體已已經垮了。可以說間接的死於刺殺。列寧去世以後,有關卡普蘭審訊記錄已經缺失了。根據後來披露的信息,以及後來俄羅斯解密檔案顯示,刺殺列寧的很有可能是斯維爾德洛夫,他是蘇聯第一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意外地是。在1919年斯維爾德洛夫突然去世。死在列寧的前面。個人認為,如果列寧不死,感覺蘇聯的乃至世界的歷史會不一樣。

而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更是富有“傳奇”色彩。在美國這個最講“法制”國家,居然至今無法查清肯尼迪遇刺案、(應該是已經查清,不敢公佈而已)特朗普那麼二都不敢公佈相關檔案。因為肯尼迪遇刺案已經無緣無故死的人已經二百多人肯尼迪家族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現在一個比較公認的看法就是,當時的副總統約翰遜與中央情報局共同策劃了刺殺美國總統肯尼迪。由此也可見,凡是重大刺殺基本上都是內部人乾的。因為只有知道底細的人 ,才知道如何下手最準,最狠,也最安全。

而歷史上,刺殺一人最終成功達到目的就一個,就是韓龍刺殺軻比能,這場刺殺簡直就是一人滅一國。這個歷史事件比較冷僻,仔細給大家說說,這事發生在三國曹魏時期,在曹操在位的時候,當時匈奴分為南北匈奴。都已經不具備任何威脅了 ,但有一個小部落已經興起了,這就是鮮卑部落,也就是南北朝建立前燕,後燕,北燕諸國的慕容一族。但當時鮮卑還沒有那麼強大,當時鮮卑部族人裡出了一個叫檀石槐出現了。梟雄似的人物。天縱奇才。文武兼資,用武力臣服鮮卑部落於他,並擊敗了草原上的其他民族,逐步 覆滅,兼併,各個部落。勢力範圍東到大興安嶺,西到伊犁河谷。但部落首領也一樣,完全依靠個人力量達到巔峰的,他一死無人接任鮮卑就又散了,這時候,我們的主角登場了,就是這個軻比能。他自稱是檀石槐(應該是瞎認祖宗)。他也許真是檀石槐兒子,也是用武力再次“統一”了鮮卑各部,隨即開始進犯曹魏邊境。曹魏多次將其擊敗,但軻比能會游擊戰,屢敗屢戰,屢屢犯邊。不怕輸,寧死不屈、有時還勾結外敵蜀漢諸葛亮,是癩蛤蟆跳腳背膈應人,讓曹魏十分是頭疼,如果任其發展必然是心腹大患。這時候,暗殺就成了唯一的選擇,曹魏委派了一個叫韓龍的小人物,刺殺了軻比能成功,此人一死,鮮卑立即土崩瓦解,再次雄起的時候,已經一百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但歷史上對韓龍的記載就這一筆,此後再無記載,但是韓龍以一己之力直接瓦解一個政權,消除邊患,他的風采給了後人以無限的遐想。刺殺是小道,應該說這種“恐怖”行為是不能成大事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