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把頭條讓給宜豐縣這些衝鋒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今天,讓我們把頭條讓給宜豐縣這些衝鋒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抗擊疫情當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就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第一線,抱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們也是孩子,是妻子,是丈夫,是父母,但在疫情面前,他們卻都是戰士!


“再危險,我也要上”


2月2日上午,在宜豐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全封閉救治點內人來人往,醫生、護士等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在這群忙碌的身影裡,宜豐縣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馮勇明正在和同事們站在玻璃窗旁,查看患者的胸部CT片,討論患者病情,商討下一步治療方案。


1月23日宜豐縣成立新型肺炎留觀科,馮勇明主動請纓擔任該科室負責人,在萬家團圓之際,帶領醫護人員衝在最前線,到今天已經連續奮戰11天,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一名醫生,病床就是我的戰場,再危險,我也要去。”馮勇明在“請戰書”上寫到。


今天,讓我們把頭條讓給宜豐縣這些衝鋒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馮勇明正在查看病歷


天還未亮,穿上笨重的隔離衣和防護服,戴上嚴密的口罩和防目鏡,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後,“全副武裝”的馮勇明開始每天的“衝鋒戰鬥”。接診病人、制定治療方案、安撫病患情緒、提醒同事注意自身防護……馮勇明穿梭在病區一線,嚴密的防護下,不一會便汗流浹背,口罩在馮勇明的臉上壓出了血印。


截止到目前,馮勇明和他的同事們已經接診了四百多例發熱病人。高強度的工作讓馮勇明無暇顧及家中七歲的女兒及同在一條醫護戰線上的妻子。“我們基本上就兩三天通一次話,互報一下平安,然後我叫他注意一下,做好一些防護措施,保護好自己。”妻子劉碧鴻說到。


“自從我們這個留觀病房成立來,我們目前病房已經在收治的有十二例患者,其中有三位是確診病例,經過前期的治療,目前這三例病例病情相對平穩,請全縣人民放心,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疫’。”馮勇明斬釘截鐵地說到。


“全力以赴做好醫護人員的護航員”


電話接二連三的響起,收集疫情情況、協調防護物資調配、跟蹤隔離醫護人員身體狀況,辦公桌前的她顯得十分忙碌;腳步乾淨利索地穿梭,開展院內感染培訓、規劃隔離病區、進入病房檢查指導、協調醫療廢物處理,現場一線的她顯得專業細緻。


她是宜豐縣人民醫院副主任技師,防保科、院感科主任王曉萍。從1月20日開始著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院內感染培訓,王曉萍在防護用品保障、防控院內感染上“連軸轉”了13天。


今天,讓我們把頭條讓給宜豐縣這些衝鋒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王曉萍在進行防疫知識培訓


“加班加點,凌晨回家是常態,因為新型肺炎疫情在不斷變化,省市有關的防護方案也會隨之更新調整,我們的培訓方式和內容就要緊跟步伐。”王曉萍介紹說。為了讓每個醫護人員都掌握防控院內感染的具體方法,王曉萍經常熬夜制定培訓方案和講課課件,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對全院科室負責人和普通醫護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做到全院不落下一個人。


病患隔離區是最危險的地方,也是防控院內感染最重要的地方,同時也是王曉萍每天必去的地方。“到一線去主要是加強消毒指導、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到位,這裡是絲毫不能馬虎,絲毫不能出錯的地方。”王曉萍說到。為了避免感染風險,王曉萍打破了她以往每天前往父母家照看的生活規律,和女兒在家也只好戴著口罩。


“看到一線的醫護人員為了節省防護裝備,儘可能地不喝水、不上廁所,我感到很心疼,只有加倍努力把工作做細做實才能為他們保駕護航,確保每個人都平安歸來。”王曉萍堅定地說到。


“我還年輕,能扛得住”


1月28日,一則重磅消息打破了天寶鄉茅坪村的寧靜。“茅坪村確診3例”,短短一句話在天寶鄉衛生院醫生吳新平的腦中持續轟炸。


疫情就是命令!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還在老家上饒過年的他沒有猶豫,將小孩安頓在萬載的岳母家之後,就立即投入了戰“疫”一線。


茅坪村村民居住零散,為了確保疫情宣傳到位,吳新平騎著一輛老式自行車、冒著大雨,走過崎嶇小路,將疫情現狀和防疫科普知識帶到每家每戶,一天下來,手腳泡的發白發皺。


今天,讓我們把頭條讓給宜豐縣這些衝鋒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吳新平在發熱門診坐診


在疫情防控期間,疫區茅坪村癌症患者鄭必望須前往宜豐縣人民醫院做化療,他得知情況後主動上戶對其進行了檢查,在確保無風險後護送患者至縣人民醫院進行化療。


由於天寶鄉衛生院醫生少,他在上完白班後,晚上又去高速公路口值晚班,早上8點值完班後又立即返回醫院繼續在發熱門診坐診,領導見其眼圈深黑、臉色蒼白,勸其休息,他卻笑著說“沒事,我還年輕,能扛得住”,繼續又投入到工作中……


“我是入黨積極分子,正是考驗我的時候”


2月2日,在宜豐縣奧翔賓館醫學觀察點見到黃榮時,雖然戴著口罩和護目鏡,依然可以感覺到她一臉的疲倦。“昨晚只睡了3個多小時,總是擔心他們需要幫助。”黃榮說,自從來了觀察點,她就開始失眠了,為的就是怕隔離觀察人員發生什麼事。


黃榮是宜豐縣中醫院康復科主管護師,有著10多年的護理經驗。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來襲時,她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我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正是考驗我的時候,我請求到最前線去!


1月27日,黃榮和另外3名同事被安排到奧翔賓館醫學觀察點。每天早上6點不到,她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先是對護目鏡、防護服、體溫計等“裝備”進行消毒,然後為隔離觀察人員準備好當天的必需品,接著是量體溫、對觀察點全場消殺、為隔離觀察人員送飯……每天都要忙到凌晨1點才能休息。“遇到有人情緒不好時,我還要客串一下心理輔導師,跟他聊聊天,對他進行心理疏導。”黃榮笑著說。


今天,讓我們把頭條讓給宜豐縣這些衝鋒在一線的“白衣天使”

▲黃榮正在給電梯消毒


自從進入了觀察點,黃榮在裡面一呆就是7天,中途沒有回過一趟家,身為醫生的丈夫饒國偉沒有任何怨言,當初黃榮主動請纓到防疫一線,他只是說了句:還是跟你媽說下吧。黃榮想了想,還是決定不跟媽媽說,因為不想讓老人家擔心。


“現在最想念的是兒子和女兒,每次都只能通過電話跟他們說說話。”黃榮動情地說,2歲的女兒總是在電話裡問:媽媽,你在哪呀?你什麼時候回來呀?每當這個時候,眼淚就禁不住流下來。


隔離觀察點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物質供應、後勤保障也很到位,這讓黃榮工作起來更加有幹勁了。“在大家齊心協力下,我相信這次的疫情一定會很快就過去的。”對於打贏這場防疫戰,黃榮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