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頂級投資者,為什麼更喜歡熊市?

史文廣


有誤區,思路不對。

在A股,沒人喜歡熊市,除非完全放開做空。顯然,在一個只有上漲能賺錢的市場,強勢市場才能收益最大化。國外有做空大師,環境不同,在A股不適合。

不是說熊市裡不能賺錢,需要另外的交易模式而已,但是比較費心,小資金可以遊刃有餘,大資金就有點吃力了,進和出都不容易,所以大資金運作是最討厭熊市的。為了那點錢,如此耗費生命,不值得。


劉思遠Cc


頂級投資者肯定喜歡大熊市,因為熊市級別越大,意味著未來牛市上漲的空間越大,而且熊市底部區域遍地都是廉價籌碼,只要把握時機準確,買到籌碼後長期持有到牛市的頂部,這樣在股市中一個大輪迴後,手中股票賺個幾倍價差都是閉著眼晴的。

我舉個例子,巴菲特就是在股票遍地是黃金時段大量持有,並且長期投資,平時不再關心個股短期的漲跌。幾年之後,股市出現了大牛市,巴菲特就把他所掌控的量子基金中的股票都清空。屆時,巴菲特既分享到上市公司分紅的利益,又在股市中賺取大牛市的豐厚回報。這樣操作省心又省力,憑啥就不能喜歡熊市呢?

在A股市場上,分成三種類型的人,一類是頂級投資者,他們一生只操作幾次,只是等到機會就投資,喜歡熊市拾便宜貨。二類是在牛市來臨之時,知道這叫牛市,也明白要適時激流勇退的道理,這批人抄底或逃頂的能力相對不高,但是起碼也能賺到錢。

第三類人,就是一些股民,熊市底部不敢刀口舔血,反而還要割肉清倉,股指反轉時,又不敢追著買入,而真正的牛市頂部時,卻拼命要當接盤俠。還有一些股民喜歡頻繁換股、追漲殺跌,一年到頭天天手中有籌碼,生怕會錯過一輪牛市行情,但結果卻是虧損慘重,一無所獲。

請記住,在股市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人生機會也不是天天都有,而是一生只有幾次的。如果頻繁在股市中操作博弈,只能落得個“古來征戰幾人回,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結局。而喜歡大熊市,個股跌出價值時買入,大牛市在高估值區間賣出,真正做到“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這才是炒股的大智慧,在股市中改變命運的不二法門。


不執著財經


因為頂級的投資者都是喜歡“藏錢”等機會的人,所以說熊市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遍地黃金的時代,許許多多在牛市了甚至在熊市初期都不可能見到的“便宜”價格會在熊市末期一一出現,能不喜歡嗎!?舉個例子,你想買一輛寶馬X5,平時的價格都是落地80-100萬,現在經濟不景氣,瘋狂促銷只要30-40萬,你說你開心嘛?因為X5還是那個X5,但是價格卻便宜了很多!!


對於熊市末期裡的個股來說,好公司還是那個好公司,但是股價卻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天價,甚至高價,而是非常的“廉價”!所以對於頂級投資者來說,熊市就是一個把現金轉變為籌碼的最好時機,因為可以比以前拿到更多、更有價值的股份!世界上那些頂級投資者都是具有10多年,甚至20多年投資經驗的人,他們往往經經歷過2-3輪以上的大級別完整熊牛市,因此他們明白熊市裡買入的籌碼往往可以在牛市裡獲取非常大的利潤。而股市最大的鐵律就是有熊必有牛,每一次大級別的熊市過後都有大級別的牛市到來!因此熊市就是給予有資本的投資者一次彎道超車,甚至是財富踏上另一個層次的機會!!


但是對於普通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往往在熊市的中期,甚至前期就已經用完了手上的資金,而在熊市末期也是下跌最恐怖的那一段選擇滿倉死撐!結果就是滿倉,深套,甚至忍受不了熊途漫漫而選擇割肉!要明白正確的投資是在正確的週期裡做正確的事,熊市本就不是給你賺錢的地方,而是給你撿便宜、優質籌碼的時間,而牛市裡則剛好想法,牛市裡就是逢高賣出獲利的時間,而不是給你追漲越買越多的時候!大級別的熊市不常來,且來且珍惜吧!!


琅琊榜首張大仙


此話需要因人而異。 記得二十年前,上海有一個股市高手號稱“牛熊雙雄”。當時感到不可思議,後來自己在股市中千錘百煉,於是就有些能夠理解這位高手的成功之道。

回眸2019年滬深股市,在全球證券市場漲幅第二;滬深股市總市值暴增近16萬億 ,股民人均賺10萬。投資者獲利100%者比比皆是,本人就打了一個痛痛快快的翻身仗。究其原因,是因為選中一個漲幅在滬深股市中名利第二的大牛股;得益於“結構性牛市”。

而2019年的滬深股市,雖然漲幅有限;但是,創業板一路領先,呈現“深強滬弱”的格局。2019年上證指數全年累計漲幅22.3%,深證成指累計漲幅44.08%,創業板指累計漲幅43.79%。

即使在此背景下,居然還有不少股票2019年股價低於2018年。由此可見,當今證券市場,既有牛股,還有熊股;與滬深股市的指數沒有必然關係。雖然所有投資者都喜歡牛市,但是,在目前的市道下,漲幅有限的“箱體震盪”,反而是賺取的好機會。

優秀的投資者,他們的選股能力遠遠強於普通投資者;所以成功的概率更高。以本人的經驗以及投資實戰情況來看,老股民成功概率大於失敗的概率。相信成熟投資者,他們在“結構性牛市”中盈利的概率,無疑大大高於我們這些草根投資者。

然而,如果是單邊下跌的市道,相信所有投資者都無法盈利。除非可以進行“股指期貨”操作,但是,證券公司對於“股指期貨”業務,需要大額資金作為門檻。而且“股指期貨”風險很大。


陸燕青


真正的頂級投資者,為什麼更喜歡熊市?這個應該說因人而異了,畢竟牛市的時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賺錢更容易一些,然後喜歡熊市也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牛市人人賺錢但未必能賺大錢

說到牛市,那都是一個個砸鍋賣鐵都想入市、加金的,就因為只要敢買進或者稍微拿一拿就能賺錢,15年牛市指數都翻了一倍多,買股票沒能首先翻番的基本上很少,但是超過這個收益率的人也並不多。所以,這個時候賺錢只是市場給的機會,並沒什麼技術可言,只要還在市,還回去更快。



其次,熊市狀態下普通投資者更容易受影響

普通投資者之所以虧錢的多,除了技術、消息等劣勢外,心態也很重要,在熊市狀態下,心態更容易受行情的影響,而主力、機構也喜歡利用這個來影響普通投資者使其做出錯誤的決策。對於頂級投資者而言,如果想明白了賺價差、籌碼越廉價越好的道理,這個時候就是很好的機會,而且熊市也不是說一直持續的。


再有,做空機制的出現

相比以往A股只能靠做多賺錢,現在增加了股指期貨、融券等可以做空的機制,這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除了資金上的限制外,在專業性要求上也是短板。所以,對於頂級投資者來講這可能是個對沖工具,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就相當於又增加了操作難度。

總體來說,A股中賺錢還是少數,因此,那些大部分不太喜歡的行情、或者機制,往往會成為頂級投資者更易獲利的途徑。


抄底狂人松果


在金融市場中,真正的頂級投資者,為什麼會喜歡熊市?一個名副其實的頂級投資者,他真的會喜歡熊市嗎?他不喜歡牛市,難道就是為了在熊市中彰顯他的技術?在市場和其他投資者面前證明一下他就是所謂的高手?我看不見得吧!

只要是遊走在金融市場裡的投資者,無論他是操作股票、基金、外匯、黃金還是期貨,也不管他是投資高手、大師還是交易小白,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為了在市場中賺取利潤,賺取最大化的利潤。既然是為了賺取最大化的利潤,在牛市中操作,顯然會相對容易一些,有誰會和錢過不去?那些吹噓喜歡熊市的頂級投資者,大家就確定他們是真的頂級投資者嗎?難道他們就不是為了拉人墊背或者吸引粉絲而故意發出的雷人言論?

一個長年行走在股市的投資者,都知道一個簡單的基本道理,那就是———眼見為實。沒有發生的,就是不存在的,我們對於看到的個股走勢尚需謹慎對待,何況是還沒有走出來的。同理,所謂的“大師”、“專家”、“高手”、“頂級高手”,他們僅僅是通過媒介發表了一些言論而已,這能說明什麼?有誰敢大膽的曬出了自己近一年或者半年的股票交割單?在大家毫不懷疑的去相信的同時,自己是不是缺少了一些成年人的理性?

我們就以股票市場為例,作為一個股票市場裡的頂級投資者,他真的會喜歡熊市嗎?我看不見得吧!

在股票二級市場,二八定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個二八定律,說的是股票市場裡所有投資者盈虧的一個基本狀況,但是有一點,這是一個整體性的綜合數據,它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單一的片段數據,換句話說,這不是牛市行情階段的寫照,也不是熊市行情階段的寫照。再大的熊市,也有漲得瘋狂的個股,也有大賺的人;再大的牛市,也有紋絲不動甚至節節敗退的個股,也有大虧的人。那麼問題來了,頂級的投資高手,他們為什麼會喜歡熊市?

眾所周知,牛市多股神,能夠拉開投資者收益差距的,確實是綿綿的熊市。但是,如果是真高手,在牛市裡賺錢,不是更加如探囊取物一般嗎?有著大餐不吃,偏偏喜歡吃路邊攤,難道高手的思維方式就處處的與眾不同?要知道,這是在市場裡賺錢,不是吃飯換個口味,一盈一虧,中間的產生的數字就不僅僅是個數字了,那是真金白銀。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有利益的地方,總會有那麼一群人,他們賺錢的方式就是靠包裝。穿上西裝,換個馬甲,從“狗剩”立馬就變成了tony,手裡也許連個大專文憑都沒有,立馬被吹噓成為某某知名高校的學霸,對於普通投資者,聽到他們精心編寫、錄製好的言論,第一時間就被其唬住的,恐怕不在少數。

在股票市場中,我不否認有很多高手甚至是頂級高手,但是真高手都忙著賺錢,忙著陪家人,忙著享受生活,誰會用大把的時間去錄視頻,做宣傳,開課程,拉人進群。既然動機不純,目的不純,那他所發表的言論還會是真的嗎?他所標榜的“頂級高手”頭銜,又有多少含金量?在股票市場裡行走,光是保持清醒的頭腦還不夠,我們還必須時刻擦亮自己的眼睛,面對“偽高手”的雷人言論,我們聽聽就好,但絕對不能過腦。

那些股票市場裡的真高手,頂級高手,在他們的眼裡,早已經沒有了牛熊的牽絆,有的只是盈利快慢、多少而已,他們之所以能夠笑傲股市,靠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那幾年、甚至是數年載飢載寒立下的誓言。



吹沙見金


對於這句話,我是贊同的!

很多人說,A股要靠牛市來賺錢,因為中國股市牛短熊長,熊市賺錢的少之又少,每次牛市都轟轟烈烈,所以牛市來的時候要格外的珍惜,因為來之不易!

而天檀則認為,雖然中國A股每次熊市時間較長,但每次熊市中都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牛股冒出來,拿次新股來說,在熊市中每次大跌之後的波段反彈行情中,次新股大部分時間充當了急先鋒。

另外,就算沒有次新股行情,消費類白馬龍頭也在熊市中擔當了重要的角色,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伊利股份、恆瑞製藥等等白馬龍頭企業星光閃閃。

你如果只靠牛市賺錢,說明你的思路相對更加單一,思考的維度不夠寬。格雷厄姆曾經說過:投資不能只擁有一把錘子;意思是你不能只會一種投資方法,要學會用不同類型的手段應對不同類型的行情,尤其是對A股。

所以,能夠適應不同行情的投資者應該是頂級的,而頂級的本質在於能力不是單一的,說白了就是:頂級投資者不挑行情!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真正的頂級投資者,經歷過幾輪牛熊轉換,無論牛市還是熊市皆能坦然應對,相對而言,熊市機會往往資金抱團,會有局部階段,個股的牛市行情,可能標的比較清晰,標的均為大眾情人,讓個股選擇變的簡易。

熊市不適合大規模作戰,標的個股有限,大多數以下跌或盤整為主。獲得投資正收益機會更少,只能承納小資金作戰,機構和大型遊資只能獲得階段性投資機會,大部分情況較難獲得正收益。頂級投資者也不喜歡熊市,因為獲勝機會不多。市場情緒不好,連板機會不多,只要稍微拉漲停,埋伏盤就蜂擁而出。

但確實有個別股走出妖勢,比如貴州燃氣,大股東出利空減持打不死,交易所關小屋,過幾天滿血又復活。但這畢竟只是個別股機會,大資金無法佈局作戰。大盤或個股的機會不多,一拉昇就有人出貨,所以更喜歡熊市的頂級投資者是不多見的。因為機會太少,而稍有不慎,個股就可能被套牢。

而牛市遍地是黃金。選股難度小,大盤整體趨勢向睥。挑選好行業,只要重倉持有、請呵呵吧,因為牛市,從來不會套人。即使個股選錯了,只要能保持定力。行業漲高後,各個板塊都會輪動,因為估值都會提高嘛。

所以牛市時個個都是股神,熊市時以觀望為主。高手怕大漲,喜歡大跌,因為跌下來就是撿好股的機會。而大漲風險就會顯露出來。頂級高手無論牛市還是熊市一切可以應付裕如,但牛市機會更多,連板股,一字板,翻倍股,妖股機會更多。


看透大市


為什麼我國股市長期以來牛短熊長?為什麼長期熊市乃至於股災頻發?也正是因為股市的基本定位出現了嚴重的偏差。

15年以來,股市新增上市公司近800家,目前股市總上市公司數量達到3700家,也就是說,三年以來股市裡上市公司總數量增加25%而於此相對應的是15年股市高點以來,股市總市值下跌34萬億,其中,18年發行104家,股市市值下跌14萬億。

相反,從2000年以來,我國股市數量從300多家增長到3700家,數量增加了近乎十倍,而滬市指數依舊在2000年前的2500點左右徘徊了十年沒有前進。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確實在熊市的過程中,如果實現穩定獲利,難度非常大,在熊市中能夠存活的人,確實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交易方法和保全手段。

但這裡我要說的是,真正頂級的投資者是一個順勢而為的交易員。這種順勢而為簡單說就是,什麼行情,說什麼話。

在熊市行情下,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本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牛市狀態下,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去獲取最高的收益。而不是熱衷於展現自己交易能力,在熊市下降通道中,總想捕捉逆勢強票,敢為他人所不為,敢做他人所不做。好像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體現自己的勇氣和能力,其實這樣是把自己永遠置於危險當中,即使最終獲利,這種思維也是不可取的。

A股市場一直就是投機氛圍非常濃厚的證券平臺,行情對於市場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可以說,沒有行情,神仙都難以作為。能夠在熊市行情中獲得收益的人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而且他們曾經經歷的東西,可能你一輩子也不瞭解,或者是你也不可能去了解。這種東西往往存在著不可複製性和不可比性,不應該成為倡導的方向。

綜上,股票交易確實需要交易能力和交易技巧,也需要穩定的交易心態,但這一切想發揮最大的作用,必須要有市場行情的配合。

從這一點上來說,真正的頂級投資者是善於把握市場趨勢,順勢而為,能夠把自己的交易能力和交易系統運用到極致的交易員。


黃鹿記事


其實沒有人真正會喜歡股市的熊市;尤其中國的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熊市裡根本沒有盈利的機會,大把大把的虧錢;之所以喜歡熊市是不得以而為罷了。

而且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牛市很短,熊市卻很長;只要打開中國股市的月線k線圖,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從2007年之後只有兩座山峰;這兩個山峰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兩年,其他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熊市底部震盪的格局。

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中,在特點如此鮮明的市場中,我們不得不喜歡熊市。

從稍微大一點的格局來看一下股市,所有的人都知道股市行情走勢分為向上漲和下跌;看似很簡單,要不要上漲,要不下跌;理論上說50%的概率,但在實際的炒股過程當中,卻把很多人搞得暈頭轉向,找不著方向。

這種長時間處於底部震盪的格局;採取震盪的交易策略能夠在市場中很好的獲利;可能很多人都喜歡牛市,牛市可以翻倍,可以賺大錢,但牛市太少;而且牛市經常v型反轉;真正牛市到來反而賺不到太多錢,甚至在牛市結束的時候不能及時退出,造成虧損。

因此熊市的錢更好掙,牛市的錢更難賺,因此我更喜歡中國股市的熊市。喜歡中國股市,跌到2800點以後的行情。


覺得有收穫就點個贊,有問題可以留言、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