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庚子年春节。

疫病爆发,四处冷清,人人忌惮,持续37年的春晚如期举行。

说坏的有,说好也有,吐槽的节目有,被单独吊打的演员也有。

唯有一人,精瘦,短发,近60岁年纪,阔别春晚十二年,依旧让人热捧。

她是宋丹丹


01


春晚舞台之外,理着一头乌黑短发的宋丹丹接受采访,直言不讳。

“今年是我的第五个本命年,我60岁了。我也到了该观风景不再弄潮儿的年龄了,我在单位里面也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我以后会把95%的时间留给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先生,老人,我希望可以更多地和他们在一起享受生活。”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不了解宋丹丹的人,听到她的花甲之言,一定觉得宋丹丹是个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无风无浪的老艺术家形象。

但了解和喜爱宋丹丹的人,对于她这份天伦之乐的期许,却有些惋惜。

王小波说过,“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便是少年轻狂的宋丹丹。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年轻时的宋丹丹

第一次“生猛”,在她的20岁。

1981年,宋丹丹经历两次高考失败,有理想,有抱负,可就是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嘛。

一天,发小张旗来找宋丹丹,手里攥着一份《北京日报》。

“人艺招生,你应该去考一考。”

宋丹丹不知道人艺是什么,只知道这是一条出路,考不上就要去卖酱油了。

报考费是两块五,张旗给宋丹丹垫了两块,再凑上宋丹丹自己的五毛。

没看过一场话剧,对唱歌也无甚自信,但就凭着一张嘴,她顺利通过人艺的一试和二试。

三试考场上,老师们已预定了她这根苗子,负责招考的蓝天野出了个题。

开头第一句,你考上了。

宋丹丹立刻屏住呼吸。

“你考上了,母亲病危,你要给父亲打电话。”

宋丹丹拨了两次电话,说找宋汎,都说打错了,第三次终于接通,宋丹丹哇地哭了。

“爸,你快,快来吧。”完了她即兴加了一句:“来时带两瓶酸奶。”

这个神来之笔,把全场考官都逗笑了。

出了人艺的考场,宋丹丹元气满满,哼着小曲。

她知道她考上了。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宋丹丹主演话剧《茶馆》


02


人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80、90年代,那是北京大院的天之骄子们心中的圣地。

宋丹丹背景比别人弱,艺术熏陶也没他们多,她靠的是自个天生的演员悟性。

人艺排演《西施》,剧本上,女主角西施的台词密密麻麻,宫女没名字,按甲乙丙丁排号。

宋丹丹演宫女乙。怎么演呢?

就是在宫女甲说大段独白时,在旁边做惊恐状。

宋丹丹不在乎演什么,双十妙龄,早已不同往日,她有学上,有工资拿,隔三差五就有初恋寄来关心和爱护。

这样的神仙日子,谁抱怨呢?

于是,演完了一脸惊恐的宫女,她又去演了炸油饼的姐姐,快毕业了,她顺着性子,去电视剧

《寻找回来的世界》的剧组试镜。一个动不动就扯着嗓子吼的女流氓生猛地蹦跶开来。

导演许雷见了,耐不住那劲儿,“行,就你吧,你演宋小丽。”

第一部电视剧就这么火了,宋丹丹因此拿了飞天奖。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

参演电影

《红白喜事》时,宋丹丹也得了奖,还拿了1100元的奖金。要知道她当时的工资才23元。

人艺的前辈对她说,“把奖金上交给剧院吧,感谢剧院对你的培养。”

宋丹丹怎么说?

“这奖金我谁也不给。这是我应得的。”

说完还添一句:你们以后要习惯,我会经常得奖。

都说宋丹丹年轻时漂亮,网络上也多是她颜值的证明。但照片属于艺术,尤其过去的照片,无一例外带有时代风貌的专属滤镜。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照片上的宋丹丹,一对娇俏的吊梢眼凝望前方,微启的红唇装饰着稚嫩的面颊。

有的照片里,她穿着一件牛仔衣;有的照片里, 她看起来像吉普赛女郎。但不论如何,脸上总是温柔的,婉约的。

照片没有捕捉到的是,宋丹丹狂放,自由,甚至时刻尖叫着的弄潮儿的内心。


03


宋丹丹报考人艺那年,高考两次落榜成了定局。

其实,她心中应该早就知道会落榜,那时候她根本没时间复习,光顾着谈恋爱去了。

没恋上时,她给他写信,我恨你,我必须转学了,因为我什么都学不进去。

人艺学到一半,得知初恋要出国了,她又挡不住要骂他。

骂归骂,人家还是走了。

为了让自己尽快摆脱痛苦,她恋上了另一个男孩。

当时,那男孩正在读夜校,要交一篇作文来不及写。正是追求者的宋丹丹,拿了作文,上午连着下午,哗哗写完。

那男孩就照着宋丹丹的作文,照抄了一遍。结果拿了96分,还发表在了《北京晚报》上。

被艺术之神眷顾的人是幸运的,尤其是在巅峰时期,他们总是信心满满,光芒万丈。

或许是艺术的热浪驱动着,宋丹丹与这个男孩认识不到三个月便闪婚了。

可一年之后,两人便离婚了,艺术终究抵不过那满屋的锅碗瓢盆。男孩说,以后你有名了,任何情况下不要提我的名字。

男孩都说对了,尤其是前半句。

1987年,宋丹丹认识了英达。说起英达,必然要提起发小姜文,提起祖爷爷英敛之和祖奶奶爱新觉罗·淑仲,也必然要提起京圈的大院文化。

但比起曾经中国娱乐圈半壁江山的京圈大院,英达与宋丹丹的相恋,却只是浪漫。

两人相识于人艺新戏《纵火犯》的讨论会,说是相识,不如说是一见钟情。

因为不过半年,英达便求婚了。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宋丹丹和英达

用“速度与激情”来形容宋丹丹的婚恋,一点也不为过。

两人过去都结过一次婚,却还是藏着一颗火热的心,这不就是艺术家与艺术家互相结合的样板吗?这不就是爱给艺术加了温吗?

婚姻初启,人生翻篇。与英达在一起,她成了更坚强的人。

在家里,她是主心骨,四处收拾得妥妥帖帖;

工作上,她可以挺着七个月的大肚,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

1989年,排练了七个月的戏被毙了,这场攒了5天的救场戏,让人记住了宋丹丹的另一面:谐星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1989年春晚小品《懒汉相亲》

1994年,家庭喜剧《我爱我家》,导演英达,市井,碎嘴,天天打毛衣的和平宋丹丹来演。

没有了稚气,没有了时尚,没有了女郎的风采,有的只是一个33岁叼嘴妇女的家庭群像。

就是这部剧,让包括宋丹丹在内的一众演员,从1994年一直 “火”到了现在,也让英达和宋丹丹夫妇一夜暴富。

至今,只要提到中国家庭喜剧,无人能略过《我爱我家》而言其他。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电视剧《我爱我家》

宋丹丹一开始就知道会成功吗?

她只知道,英达有才,英达这么爱她。他需要鼓励,他需要有人在后头撑着他的腰,呼喊着让他把脚踏进艺术的凶猛大河里。

可一旦踏进去,故事就失控了。

为了揉《我爱我家》的剧本,王朔给英达推荐了梁左,梁左又拉上妹妹梁欢一起,三人在一起,没日没夜搞创作。

最终创作定格了才华,也定格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1997年,宋丹丹受够了英达的有家不回,提出离婚。

从民政局出来,坐在出租车上,她发现了落在车座上的英达的呼机。

“事儿办成没有?”

“怎么还不回电话?”

几句留言,解答了她多年来所有的怀疑。


04


宋丹丹的人生似乎自动分成了好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青春年少的双十妙龄。那时候,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最不愿回去的日子。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生小孩,我不知道我会嫁给谁,我不知道我的事业能不能成功,一切都是不可知是最累的。”

第二个阶段,是艺术猛烈碰撞的主妇阶段。

这时候,她刚三十岁,正经历着感情和事业最癫狂的过山车式起伏。

第三个阶段,便是离婚之后的她。

这时候本可以示弱的宋丹丹,却目标明确,一往无前。她把自己闷在家里,以书写来发泄。

她心有目标,总想着要去争取儿子巴图的抚养权,事情很顺利,冬天离的婚,当年夏天母子就团聚了。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宋丹丹和巴图在《向往的生活》

宋丹丹是野性的,也正是这种野性,让她在离婚后的一年遇到了第三次婚姻。

与年轻时一样生猛,刚认识28天就闪了婚。

婚后,她走的路也依旧与众不同。

36岁,当代小花还在扮嫩的尾巴上徘徊,她却扮起了老。

1999年,赵本山找她演白云黑土夫妇,头发短了,皮肤皱了,一顶小毛线帽下面,是一张掉了两颗门牙的脸。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但你看到的,不是老弱病残,孤苦伶仃,而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老太太。

她会写书,做了厕纸也不放弃。她口齿伶俐,形容书本签售来,栩栩如生。她还追星,赵忠祥便是她的梦中恋人。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2006年春晚小品《说事》

这样的老太太,人见人爱,印象深刻。

这是演员的最大荣誉,是从过去的艺术里破茧而出,刻上全新的皮肤。

然而,笑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

有一年春晚结束,宋丹丹带儿子巴图去医院看病,医生见了,冷不丁说一句,你那门牙是怎么弄的?不告诉我,我就不给看病。

宋丹丹哪晓得会有这种后果,急着回答了他,回到家,下了不再上春晚的决心。

她突然不想做谐星了。


05


不上春晚的宋丹丹,闲余时间打打牌,炒炒股,回人艺继续演话剧。

2004年,她回到了电视剧的舞台,与张一山,杨紫一起演了《家有儿女》

一个家庭,牵扯了三个孩子,像极了36岁之后,再次结婚的自己,而且是喜剧。

宋丹丹有巴图,老赵也有个女儿,叫赵婷,在美国做了导演,凭借电影《骑士》提名戛纳,在影视圈崭露头角。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家有儿女》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吗?

在宋丹丹这里,是看不到个人情绪的。艺术对她来说,仿佛是一种时间维度,这个维度里,一切都纯净,排他,向着艺术而生。

如今,观众再看《家有儿女》,都不可避免将张一山和杨紫的成功连在一起看。

他们都是从《家有儿女》里出来的演员,如今是青春年少,正当红火,自带话题度。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家有儿女》剧组重聚

然而,同样是演技派扛把子的宋丹丹就没这么幸运了。

她已经不再年轻,她也不够时尚,观众对她的印象总会在《昨天,今天,明天》的笑点再次被新一代挖出并崇拜时,瞬间定格在老太太格式。

“表演时,我就像手中有线牵着剧场中的所有观众,我手一紧,观众就哭了,手一松,观众就笑了。作为演员,那种感觉真是太幸福了,太过瘾了。”

这是宋丹丹演戏的感觉,她迷恋这种感觉。

只要站在舞台上,她就绷不住要去攥着台下那一颗颗紧张看戏的心,要去体验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话剧《万家灯火》

但也是这种刺激,让她无路可走。

当然,还有另一个缘故。

宋丹丹的老,太不像一般老太太的老了。

没有《妖猫传》里秦怡那种白发苍苍的大唐雅致,没有《囧妈》里黄梅莹那种上海派的精致紧凑。

是一种介于市井和高大上之间的气质,一种被岁月折叠堆砌又保持自我的执拗气息。

在明星演员批量流入的综艺《向往的生活》《演员的诞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正如此,如今的娱乐市场上,没有哪怕一个角度能支撑得起如此有厚度的演员。


06


宋丹丹曾经放话,将在60岁与舞台演出道别。

而在今年春晚,她的亮相似乎是为了兑现这个承诺,她说要把舞台留给年轻一代。

暌违12年,她选择了更加轻松的方式,与张国立等老朋友一起演唱歌曲《春潮颂》。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2020年春晚节目

匆匆一瞥,反而让人无限唏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一辈开始淡出。范伟下线,赵本山转行,黄宏好几年不见,也有人永别人世。

新一代每年都有,却鲜有惊艳之色,青黄不接似的。

1989年的春晚,大肚魏淑芬上台之前,宋丹丹本想弃演。

“我的人生目标是手里端着茶水、兜里揣着牙签走进排练厅的艺术家,怎么能去演这么矫情的角色呢?”

导演训了几句,还是演了。

那时候,小品非主流,明星还没有集体上春晚打酱油,人生即将转弯。

宋丹丹后悔过吗?

2005年,第三次婚姻八周年,她给自己举办了一场山寨奥斯卡典礼。

她说:

“各位好朋友,从我做演员那一天起,我就梦想得到奥斯卡奖,25年来我这脑子里一直在组织那两三分钟的获奖感言。眼瞅着年纪大了,这奥斯卡得不上了,我这感言憋得挺难受。今天我就自个儿弄一个典礼,站在这儿跟大家说说。”

你瞧,跟喜剧杠上了,可最终还是戏耍了一把生活。

暌违12年,宋丹丹笑别春晚舞台:她终于退休,却永远生猛

真正的演员,演起喜剧来,是刀子向内,把自己先戳个窟窿,从而创造了艺术。

而现在的春晚,自带观众的流量体奔涌向前,虽年轻,却把春晚舞台搞得像下凡典礼似的,离艺术也就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