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霸是怎麼養成的,我和初中數學老師的故事

(月亮|文)

記得剛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初二(1)班的數學課換了一個個子高高的男老師,姓馬。

馬老師大約三十出頭,外表俊朗,個子很高。他似乎脾氣不太好,對我們非常嚴厲,時常對學生非打即罵。我們班有不少男同學都捱過他的打罵,甚至還包括幾個女生。

第一次上數學課,他就朝我扔了粉筆頭,嚇了我一大跳,原因是他在黑板上講解數學題目,我沒有看黑板,只顧自己低著頭看課本。

然而,這次他並沒有發火,而是笑嘻嘻讓我把粉筆頭撿起來,交給了他。

他的數學課,其實講的蠻有趣的。大多數時候,他對學生還是笑嘻嘻的,並且經常在課堂上說一些幽默的話,讓學生們忍俊不禁。

但他的臉色變得也很快,只要他不高興,很多學生都得"遭殃"。

由於馬老師總是這樣,有些壞同學,就在背地裡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他"神經病"。


數學學霸是怎麼養成的,我和初中數學老師的故事

數學老師

一晃半學期過去了。聽班主任秦老師說,期中考試的數學成績出來了,我心裡反而隱隱有了期待。

上課鈴聲響了,馬老師拿著一摞試卷,從教室外邊走了進來。他把試卷放在桌子上,眼光掃視了一下全班學生,就開始公佈成績了。

"段軍軍,35分;劉海華,47分;馬楠48;劉軍民,52分......"馬老師大聲讀著每一位學生的成績單,讀到的學生,就把自己的試卷領了回去。

看樣子,馬老師是把試卷按照分數由低到高排了次序。

"鄭娜娜,68分;李海泉,72分;趙明剛78分;"

全班64個學生,除了我一個人,其他人都領到了試卷,我心裡很緊張,雖然明知道自己考的不會差,但還是一陣陣莫名其妙的緊張。

"徐宏亮……"

讀到我的時候,我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馬老師深深的看了我一眼,頓了頓,然後提高嗓門說:"97分"。

我走上講臺去拿我的試卷。

馬老師問我:"你是復讀生嗎?

"我說:"不是"。

他哦了一聲,把試卷遞給了我。

拿到數學試卷以後,我回到座位上,迅速檢查了一遍,發現唯一錯的一道代數題,是因為自己考試時候粗心大意——只考慮了分子,卻忘了考慮分母不能等於零的情況。

馬老師開始講解卷子上的數學題了。他一邊講,一邊諷刺很多學生,說這個是漿糊腦子,那個家裡把先人虧了,說你們是怎麼學的,這道題這麼簡單,他又講了多遍,為什麼還是不會?

學生們嚇的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數學學霸是怎麼養成的,我和初中數學老師的故事

大概是從這次考試以後,馬老師對我的看法,就從根本上變了。

在此之前,他從未關注過我,也許他壓根就沒有想到,我這個上課不聽他講,在底下看課本、貌不驚人的學生會在幾百人的年級裡脫穎而出——會考一個全年級數學第一名。

大約老師們都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其他學生都很怕他,唯獨我不怕,因為馬老師從不打我,還總是笑著和我說話——這是任何一個其他學生都享受不了的"待遇"。


數學學霸是怎麼養成的,我和初中數學老師的故事

馬老師有一個女兒,他視作掌上明珠。同學們都私下取笑我說,馬老師要招我做女婿,不然為什麼那麼看得起我,對我那麼好。

我那時候穿的破破爛爛,個子也矮,除了學習好,身上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我不相信馬老師會真的看上我。他對我的好,我自然明白,只是一個老師對於好學生的本能喜歡。

從那時候起,我喜歡聽馬老師講課,更喜歡數學,喜歡解各式各樣的數學難題,而且從來不按課本上的那套解法,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另闢蹊徑地解決。

每當經過冥思苦想解除一道道難題時,我心裡就美滋滋的。

別的學生都害怕上數學課,我卻恰恰相反。每次上數學課,當別的同學,面對老師的提問,還害怕的低著頭的時候,我卻高昂著頭,等著老師叫我回答。

以後每逢遇到全班學生都解答不出來的難題,馬老師就故意提問我,而每次我的答案都能讓他眼前一亮。

我的學習成績總是全班第一,尤其是數學,更是在全年級拔尖。

馬老師把我當成了他的"得意門生",他不但經常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誇我,還常常把我的"事蹟",說給年級其他代課老師。

有一次,我當場解出了一道超難的數學競賽題,他當著全班所有同學的面說:如果這道題讓他自己做,他就會像徐宏亮這麼做。他看班裡這麼多學生,只有徐宏亮一個人腦子清著呢。


我們教室靠右邊的牆上,掛了一副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畫像,女同學鄭娜娜對我開玩笑說:"你看,華羅庚的眼神一直在看你。"

一位書法很好的同學問我,你是怎麼學數學的,有什麼竅門嗎?為什你麼數學那麼"幹"(鎮原土話,"好"的意思),自己就能弄出個解法?

我說,我也不知道。

嘴上這麼說,其實我心裡想:是你自己腦子笨呀,我怎麼教你呢?

他抱怨我說,你太摳門了,說了竅門,我也學不去。

我說,你的字寫的那麼好,能不能教教我怎麼把字寫好呢?

我的字那時候寫的像雞爪爪一樣,難看死了。而他是班上字寫的最好的人,每天都拿個龐中華的鋼筆字帖練習。

他有些尷尬地說,這個就像你學數學一樣啊,除了苦練,沒有別的辦法。

然而,在我的影響中,我根本沒有苦練過數學。我只是把它當成了我的一種快樂,當成了一種滿足感,特別是老師在課堂上表揚我的時候,我的虛榮心就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有一次,數學練習冊B組最後一道數學題,馬老師怎麼也證明不出來。他當著同學的面問我,我很快就證明出來了。事後,同學們都說,老師遇到不會的,還得請教你。

我們班有一個外號"高胖子"的同學,學到勾股定理時,搞不懂,他在課本註釋上看到"勾股定理是我國古代數學家商高發明的",就在教室裡罵道:"商高就是個旅日的,發明踏馬這個玩意這麼難,怎麼也"辨不來"(鎮原土話,"搞不懂"的意思)。"

我聽了,和另一個數學好的同學趙虎剛相視一笑,心想,前人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發現了這麼個重要定理,到你這,反而成了捱罵的理由了。


數學學霸是怎麼養成的,我和初中數學老師的故事

後記:

今天寫下的這些文字,別人也許會反感,但我只能忠於事實,只能真實地去記錄自己的內心。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學時代的我,是一個內心深處非常驕傲自負的人。雖然從外表看,我和其他學生沒有兩樣,比如,平時彬彬有禮,外表也很謙虛,對老師同學說話也很客氣。

那時候,班裡男女學生,大概有六十多人。每次考試,第一名基本都是我的專利。我的數學成績,更是全年級數一數二的。

在智力上,我一直有一種很強的優越感,總認為別人腦子都不如自己。

在我的內心深處,有很多"離經叛道"的想法,認為所謂規矩,只是給哪些平庸的普通人制定的,而我這種"人才",是不應該受各種庸俗的條條框框限制的。

我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不想做的,就是哪些普通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

大多數人都在走的路,我不願意走。大多數人認同的道理,我反而會提出異議。

我崇拜的是毛主席、馬克思、愛因斯坦、牛頓,那些偉人,總覺得自己有一天,通過努力,也能達到他們的高度。

這種內心深處的驕傲伴隨了我整個青少年時期,甚至延續到我的中年。

現在想起來,這些都是很青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