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運用思維導圖在閱讀和寫作中的經驗和體會是什麼?

喜閱2020


如果說思維導圖法是一種方法,是一種提升大腦思考與學習能力的方法,那麼思維導圖就是思維導圖方法中最主要的工具,它可以將文字、線條、圖像、色彩或者說放射性的思維結構,巧妙的呈現在360度的空間裡,讓想象力、聯想力自由的奔放,然後結合我們過去的經驗與當下的創意,開啟我們思考的無限可能。

堅持寫作好處很多,可以讓我們的思緒更為分明,更加的結構化,也可以提升我們的邏輯與批判能力。堅持用思維導圖來寫作,那麼好處會更多,不僅有助我們理解、分析、綜合、創造,還能將內心的想法呈現出來,讓我們進行主動有意義的學習,讓寫作以及構思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在簡書或自己的公眾號上寫東西,對我來說不是很難,因為每當我看到寫作題目,總有很多的想法要記錄下來,但是寫完後發現不是這裡缺一塊,就是那裡缺一塊,像是一個大雜燴,混在一起煮。現在我在寫作的時候,先大致歸納好大腦中的想法,然後畫出思維導圖,同時大概能確定今天要寫的這個文章的結構,確定文章的長度,避免以前寫作中出現的問題:虎頭蛇尾,或者說太過離題,不會跑題。

其實大家肯定會說,寫作前畫思維導圖太麻煩了。

我在簡書裡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基於中考寫作能力提升》,寫作就像一幅工筆畫,要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思維導圖就像是我們立的提綱,可協助於我們歸納,但又不限制我們寫作。每次提筆,我的思維也並沒有因為思維導圖而停止轉動,當寫的時候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我就會立刻在思維導圖上加上這個想法,如果這個想法與今天所寫的這個主題關係不明確,那麼就提醒自己,觀察審視,有必要捨棄新的想法,避免文章中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現象。

其實用思維導圖來寫文章不是很難,也不需要太多過於複雜的技巧,真正難的是如何熟練地運用它。運用思維導圖就像在相處一位老朋友,開始的時候有點不習慣,覺得寫篇文章還要畫圖,慢慢的圖就已經可以畫在大腦裡了,幫助我抽絲剝繭,幫助我整理思緒。所以由開始的不習慣和花費較長時間,到現在用導圖來堅持寫作之後,發現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不僅撰寫的時候能變得有組織、有邏輯性,而且還激發了大腦中的頭腦風暴,讓大腦中的知識網在有秩序地密密麻麻連接著。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想寫一篇好的文章,還是要多閱讀,用心的去體會生活,然後豐富我們大腦的資料庫,讓我們的思維宛若樹枝生根,紮紮實實的抓住每一寸土壤,完完整整的道出我們所要表達的意思。


翹楚自媒體


什麼是思維導圖?其實思維導圖就是一種模擬人類大腦想法和觀點的可視化展示。因此,思維導圖在實際生活中有著非常多的運用場景。

  1. 做讀書筆記

  2. 旅遊計劃

  3. 工作安排

  4. 項目推進

    等等

    通過思維導圖可以高效學習初中歷史,快速提升歷史成績。

    當然,除了準確記憶歷史時間點。我們要運用發散性思維,由點帶面的記憶歷史知識點。比如,想到隋唐,我們腦海裡會出來一副隋唐的發展史,我們只需要藉助思維導圖把腦海中的畫面畫出來,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遠源流暢


思維導圖在閱讀和寫作體驗,個人分享一下,希望對您有用:

01

思維導圖關鍵點就是:維和圖。

維可以理解為地球的經緯,可以是線。圖把抽象東西具體化,理解為珍珠,維和圖就像,用線把一顆顆珍珠聯繫起來。

通過利用圖像、分支和關鍵字等元素,充分調動全腦進行記錄和表達思想,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思維可視化的寫作框架和實用工具。

02

思維導圖理解為一根顆大樹的話,閱讀內容就是樹上的蘋果🍎導圖分為四大分叉

第一、圖像叉。比起抽象的文字符號,人的大腦對圖像的敏感度更高,生動有趣的圖像會給大腦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思維導圖正是運用了圖像,來有效刺激大腦。在寫作中,特別是明顯,有思維導圖後,寫作時就有了輪廓。

比如說你寫一篇文章,如何運用思維導圖?

首先要構思一篇文章需要步驟:基本思維導圖如下:

第一步找選題:

1.大眾煩惱的

2.大眾認同的

3.引發情緒的

4.具有知識性的

第二步找相關的素材:

1.從身邊找

2.從新聞裡找

3.從書裡找

第三步確定用什麼樣的結構:

1.用什麼開頭,用什麼結尾:

2.兩個最常用的結構:

a方法加方法加方法

b故事加評論加故事加評論

3.開頭常用方法:

a用故事開頭

b提問開頭

4.結尾方式:

a總結式

b互動式

第四步取標題:

1.蹭熱點

2.講故事

3.懸念式

4.數字式

第五步:

1.把文章一個字兒一個字兒敲出來

2.校對

3.排版

每次寫都培養自己思維導圖用於創作,久而久之形成科學的思維導圖,自然輕鬆上手了。

03

主樹叉後分細支

思維導圖的從主幹,會引出很多條一級分支,一級分支又可以引出很多二級分支。以一個點為中心,向四周發散出去,能夠有效地鍛鍊發散思維,進一步提高創造性思維,通過這種形式結構,能夠把各個寫作知識點或段落,畫龍點睛之筆,金句信息點組織在一起,使得這些知識或信息在大腦裡更加組織化、結構化和系統化。

04

有邊界思維

樹冠不能無限擴大,有發散就有收斂,它們是相對的。發散性思維很重要,但是邊界思維也很重要。 發散性思維是聯想能力的體現,確實非常重要,它能讓你天馬行空,像西遊記每一集那樣。非常精彩,引人入勝。但是不能一直寫打一個怪就忘了取經的事了,時不時提醒自己的出發點和寫作的目地是什麼。

思維導圖是按照樹上的圖和分支樹叉樹葉等結構組織起來的,可以按照樹幹圖和分支進行發散,所以發散是有章法的,所以,用思維導圖寫作的時候能夠收放自如。

用思維導圖寫作和傳統隨筆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思維導圖需要主動的去分析個總結。畫思維導圖就相當於是對寫作的內容,重新梳理一遍,理清自己的文路,並把自己理解和吸收後的知識又寫作出來了。

思維導圖的書本一般教我們以圖像+分支+關鍵字的思維導圖。畫思維導圖是讓你主動思考、吸收知識和再輸入的過程。

05

寫作中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確實非常重要,需要逐步鍛鍊自己強大的邏輯分析能力,同時,相比於文字,人的大腦更喜歡圖像和場景,甚至是無意識地、毫不費力地就在相應的場景中學會了知識。在寫作中要有畫面感一些。感覺到是身邊活靈活現,聲行並茂的感覺。





阿夏說事


思維導圖太高能化了!

簡言之,就是列提綱。寫作之前,列構思提綱。閱讀,列段落提綱。語文,不就這麼過來的。


總渠紅報


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有大腦“瑞士軍刀“的美譽。是用來組織和表徵知識的工具。它通常有一箇中心圖表達中心主題內容,四周發散的線條上寫滿了關鍵詞內容,各個主幹圍繞中心主題闡述不同的方面。

思維導圖是一個打開大腦潛能的圖解工具。它同時運用大腦皮層的所有職能,包括詞彙、圖像、數字、邏輯、韻律、色彩和空間感知。

它可以運用到生活的各個層面,當把思維導圖運用在閱讀和寫作中時,幫助我有效地學習,更清晰地思維,讓寫作不跑題,按著預訂思路寫,還能節省時間,更高效。

思維導圖以直觀形象的方式進行表達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維過程。


茹穎隨心1


我的經驗體會是流水思維,思想就像流水一樣,有兩種流水思維,如果從文學作品方面看就是倒流和順流,譬如散文是順流,就是隨心所欲,也就是散文的情散而形不散,如小說就是倒流,也就是所謂的伏筆,留下懸念。另對於新聞報道順流就是金字塔和倒金字塔。金字塔就是按情節先後順序寫,倒金字塔就是先把懸念作導語引人注意,然後吸引人看下去。

總之,文無定法,文字世界奧秘無窮,在於自己慢慢地箇中體味!


撫慰藍天


我很少閱讀,完全靠自己的經歷,感悟來思考問題,抒發情懷。

其實我覺得寫作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別人說的再好,是別人的思維,不能代表你的想法,所以人和人感受不同,觀點也是各種各樣,水平的高底,取決於你知道的多少,運用的如何,坦白的講,就是要做到“出口成章”,無論寫什麼,就要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再加點俏皮話,能把人吸引住,有所感悟,或是逗人哈哈一樂,就是好文章。


用戶我心也


就是一種複習的方法,便於大家記住所學的內容。

其實學習方法很多,不建議大家一窩蜂都去弄思維導圖,因為並不是所有知識點都適合用思維導圖或者用思維導圖就一定最有效。


愛影視看經典


這道題有點難度,本人才疏學淺,有些文學術語真的不太懂?即使上學時學過了,這些年也就飯吃了,三三兩兩沒記住多少。用白話說吧,看到一個故事,視頻,新聞,就先構思一下!用我的打油詩的方式!有第一句,第二句能順下來,那基本七八句就能完成了!如果第一句都想不出來,那就是不適合用這種方式評論啦!我的回答完畢,不知滿意可否?


坤姐9358


這只是基於心理學科的思維方式分析罷了。根本不知人類思維是怎麼回事,卻拿著雞毛當今箭,玩"學術″而已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