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永樂大典》是真的失傳了嗎?具體是一本什麼書呢?

包包大忍


大家好,圍繞著永樂大典下落問題,有學者認為是中國書記史上最大懸案,又說埋在明朝嘉靖陵寢之中,又說被李自成焚燒,不知所蹤。

最普遍的說法是清朝嘉靖二年,紫荊城內失火,將乾清宮幾乎徹底毀滅,永樂大典藏於乾清宮,不幸毀於這場大火。

明朝永樂大典是朱棣派人編寫大型史書,是人類的重要文獻價值,被學術界視為珍寶,我們期待永樂大典正本重見天日。


於英喜


永樂5年1407年11月,永樂大典終於完成了。此書收錄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種書籍七八千餘種,共計11095冊,22877券,3億7000萬字。全部由人工一個字一個字的抄寫而成。它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存世僅400餘冊,95%以上內容已經失傳了。下面就講一下先輩們是如何編撰這一鉅著的!!

朱棣準確的判斷出解縉就是能勝任永樂大典主編工作的人,於是在永樂元年1403年,鄭重的將這個可以光耀史冊,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給瞭解縉。他的要求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言。至於天文地理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被集成一書勿厭浩繁。

在信息並不發達的當時,書籍即使出版了也是很容易失傳的。小說之類的書很多人看,但某些經史子集之類的學術書籍就很少有人問津,這一點呢也和現在差不多,技藝失傳,而某些不傳世的書籍就更像武俠小說中的秘籍一樣,隱藏於深山密林之中,不為人知,要採集這些書籍,必須要有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所以雖然每個朝代都修書卻大有不同,比較窮的朝代,官方修書是數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須修的那一本兒前朝的史書。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書。他要修的是涵蓋古今,包羅萬象,蘊含一切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

這不僅僅是文化,這是包括經濟文化在內的綜合實力的體現,是一個國家自信和強大的象徵。擺出了大陣勢。這個陣勢實在是大。完全體現了明朝當時的綜合國力。首先,朱棣派了5個翰林學士擔任總裁,不是我們今天說的那個公司總裁,這5人以王景為首,都是飽學之士。並另派20名翰林院官員為副總裁,這20個人那也都是著名的學者,此外朱棣還在全國範圍內發出總動員令,召集所有學識淵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貧是富,瘸子柺子都沒關係,腦袋能轉得動,能走路就行了,全部召集來做編纂,大概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這個編輯。

這還沒完,朱棣拉出了拼命地架勢,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在全國各個州縣四處尋找有某種特定能力的人,這種能力並不是學問,那麼他到底要找的是什麼樣的人呢?答案是字寫的好的人。由於當時是修一部全書,所以要找來很多資料,這些資料找來之後需要找人抄襲。既然是大明帝國編的書,自然就要體面,自跡必須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個類似像我這樣字跡潦草,每天只會在電腦前面打字的人去抄書,別說朱棣看不慣,而我自己都會覺得丟人呢,那個年頭你要是寫得一手爛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人外,朱棣還給解縉派去了一個幫手,和他共同主編此書,這個人說是幫手,實際上啊應該是監工,這個監工就是姚廣孝。把這樣的重量級人物放在解縉身邊朱棣的決心可想而知。當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勢擺出這副超豪華陣容時,解縉才終於明白,自己將要完成的是一件多麼宏大光榮的事情,啥也別說了,開始玩命幹吧。

事實證明,朱棣確實沒有看錯人。解縉充分的發揮他的才學,合理的安排各項工作。採集,辨析,編寫,校對都有條不紊在進行著,每次編寫完一部分,他都要親自審閱並提出修改意見,作為這支龐大知識分子隊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上千個勤勤懇懇的知識分子日夜不休的工作著,他們在無數個燈火通明的夜晚筆耕不輟,捨棄了自己的家庭和娛樂,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其中有不少人因為勞累過度而死,只是為了完成這部古往今來最為偉大的著作。

在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樂5年1407年11月,這部大典終於完成了。此書收錄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種書籍七八千餘種,共計11095冊,22877券,3億7000萬字。全部由人工一個字一個字的抄寫而成。它的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更為難得的是,以謝晉為首的明代知識分子們,以廣博的知識和兼容幷包的思想採集了幾乎所有珍貴的文化資料,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朱棣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他鄭重地為這部偉大的偉大鉅作命名,永樂大典。

現在朱棣終於可以說,在我的統治下,編成了一部有史以來最全最完美的書。終有一天,我會老去,但這部書的光榮將永遠光耀著後代的人們,告訴他們我這個時代的輝煌。光榮絕不僅僅是朱棣,這是屬於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光榮。

我們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風雨雨,曾經光耀四方,強盛一時。也曾屈膝,受辱,已經面臨危亡,但我們最終沒有屈服,我們的文明傳承了下來,並引領著我們頑強的站立起來。永樂大典的偉大之處正在於此,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種精神,傳承我們文化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們要感謝這部書,因為如果沒有它的誕生,很多古代書籍今天的我們將永遠也看不到了。如果要給這些書開個書單,恐怕會很長,在此我只列舉其中一些書目。讓大家瞭解此書的重要意義,如舊唐書舊5代史,宋會要輯編,資治通鑑長編等書,後來全部失傳。直到清代時,方才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流傳於世上,所以我們說永樂大典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解縉雖然沒有金戈鐵馬的風光,但他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筆墨,正是在他的帶領下,無數辛勤的知識分子用筆墨為我們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識,讓我們瞭解了那光榮的過往和先人的偉大,事實證明,那些常常被我們嘲笑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和讀書人,他們也有力量,他們也很強壯,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誰言書生無用,筆下亦顯英雄。


知行合一2020


明成祖朱棣永樂元年(1403)命解縉等編,次年成書,名《文獻大成》。成祖閱後,以為“所纂尚多未備”,內容過於簡略,又於永樂三年敕姚廣孝、解縉等重修,召集朝臣文士、四方宿學老儒2 169人,分任編輯、校訂、圈點、繪圖等工作。永樂六年完成,改稱今名。全書22 937卷(含目錄、凡例60卷),分裝11 095冊,約3.7億字。《大典》採輯宋元前經史子集及天文、地誌、陰陽、醫卜、釋道、技藝等古籍七八千種,按韻目分列單字,依單字輯入各項文史記載。全書收羅宏富,元以前佚文秘籍多賴以保存,對輯佚或校勘古籍有重要價值。

《永樂大典》屬於類書,是輯錄多種門類資料,按照類別、韻目等方法編排的工具書。類書原來編纂的目的,主要是備封建帝王及貴族子弟臨事檢索、熟習典故,或專供文人學士詩文寫作、科舉考試之用。它具有查尋事物的起源、查考典故的出處、查檢詩詞文句、查閱史料古籍及校勘考證古籍、佚文等多方面的功能。


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


《永樂大典》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咸豐帝倉皇出逃。英法聯軍闖入萬園之園大肆搶劫,最後放火把這座人類建築歷史上的奇蹟付之一炬。《永樂大典》這部我國曆史上的曠世之作的絕大部分就是在這場大火中被焚燬的。



九沐涯涯


不是失傳了,而是被損壞、遺失(包括被漢奸賣給外國人的、八國聯軍入侵時焚燬、搶去的)。

根據正史記載,《永樂大典》有2套,一套是朱棣命人編撰的,另一套是嘉靖皇帝命人重抄了一部。有學者認為其中1部有可能在嘉靖帝墓穴中。

《永樂大典》不是1本書,而是由11095本書組成的一套書,《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這樣介紹它: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現在已找到的《永樂大典》只有這套書的3%。

我們確實應接受深刻教訓,保護好我們的傳統文化,一個不珍惜自己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不配有光明的未來。


跪射俑


大家好,我是調侃歷史,歷史問題我來答。

《永樂大典》是永樂年間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書籍。初期命名為《文獻大成》,後明成祖親自改名。

全書22877卷,11095冊,3.7億字(文言文),彙集了古今圖書八千餘種。

《四庫全書》的總校官紀曉嵐在私人筆記中提到,《四庫全書》是參考殘存的《永樂大典》寫的,而且還只是冰山一角,即使他讀遍萬卷書,面對《永樂大典》中的知識還深深感到了絕望。

英國人編的《大英百科全書》,稱《永樂大典》是“世界又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可是《永樂大典》現今只有不到800卷。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失傳的呢?

明成祖在成書之後考慮到工程浩大便只命人抄了一部正本,這還動用了2.16萬人。

正統十四年,南京文淵閣發生火災,原稿全部燒燬,幸運的是正本已經移到北京。

嘉靖三十六年,宮中失火,正本差點被燒燬,所以嘉靖皇帝決定組織人手抄一部副本。耗時六年,於1567年完工,被稱為嘉靖副本。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佔北京,隨即又被清軍打敗。離開北京城前,李自成燒了一把大火,自此,正本下落不明。

雍正年間,雍正帝把副本放在了翰林院。

此後,清朝的多個皇帝根據《永樂大典》編纂了不同的書籍後,《永樂大典》被放在翰林院無人問津。一些大臣就偷偷趁著上下班把《永樂大典》帶回家去,數量達到了100多冊,有的還賣給了西方。

光緒年間,清點《永樂大典》只剩下不足5000冊。二十年後再次清點,只剩下了800多冊。

1900年6月,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副本沒了。

新中國成立後,多次尋訪收集,也僅僅只有200多卷,再加上世界各地的才800多卷,不及原本十分之一。

內容

《永樂大典》收錄了八千多種書籍,從先秦到明初,幾乎能用上的書籍全部歸納整理到了《永樂大典》中。包含了經、史、子、集、釋莊、工、農、醫、天文、地理、人文、國統、道德、政治、道經、戲劇、平話、占卜、文學以及山川地理、歷史名物、奇聞異事,還有日、月、星、雨、風、雲、霜、江河,各地習俗還有民族。

這本書可以說是古代的百科,幾乎把當時人們所知道的所有內容全部記錄在內,比英國的百科全書早了300年,並且信息量還超過了幾十倍。


調侃歷史


不能說《永樂大典》完全失傳了,因為仍然還有少量存世。

  關於《永樂大典》到底是什麼樣的書呢?這麼說吧,《永樂大典》世界上歷史上最浩瀚壯闊牛逼的書,沒有之一。

牛逼在哪裡?牛逼在書的體量可以說是巨大。巨大到什麼程度呢?這裡可以說一個概念,該書分約10億字,相當於法國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的44倍。

或者再做一個比較,大家就更能體會《永樂大典》這種接近於恐怖的巨大體量。

清朝的恢宏鉅製《四庫全書》的總校官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提到,他編纂《四庫全書》時,曾參考殘存於世的《永樂大典》,那時《永樂大典》就已經遺失的七零八落了,他最終也只能看到《永樂大典》的冰山一角,但就是這冰山一角,已是包羅萬象,饒是他讀遍世間萬卷書,睹之還是對世間知識之浩淼廣博產生了深深的絕望感。

《永樂大典》有多大的體量呢?說出來有些嚇人,就是把有文字以來歷代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還有天文、地誌、陰陽、醫算、僧道、技藝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匯在一書之中。這是前無古人應該也是後無來者的宏大工程,全中國最牛的學者們,歷時六年,才完成這本曠世大典。

即使是300多年後,英國編《大英百科全書》,亦忍不住對《永樂大典》推崇備至,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但很遺憾,《永樂大典》今存不到800卷。

造成這種慘劇的原因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所據原稿付之一炬,卻所幸存有正本。後來有南京國子祭酒陸可教曾上書建議刊刻《永樂大典》,卻因工程浩繁不了了之。

明清交替,北京城先後迎來李自成、多爾袞兩任主人,李自成離京前,更是火燒大內,宮中亂成一片,就連這正本也是下落不明。

到了近代,人們分析《永樂大典》正本消失在萬曆、天啟年間,進而推測《永樂大典》正本是作為萬曆皇帝的殉葬品葬於北京十三陵的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了。

以郭沫若為首的許多史學家就通過反覆論證,認定《永樂大典》的正本是被殉葬於定陵。

但是,20世紀60年代,在郭沫若等人的熱切倡導下,定陵被髮掘了,讓人大失所望的是,陵墓中根本沒有《永樂大典》的影子!

郭沫若等人轉而認為,《永樂大典》正本不在定陵,就必在永陵。

永陵是嘉靖皇帝的陵墓,郭沫若等人認為,嘉靖皇帝是那麼重視《永樂大典》,下令錄《永樂大典》副本,那是有意以《永樂大典》正本作為自己的殉葬品。而嘉靖皇帝死後三個月才下葬,而接其位的隆慶皇帝則在其死後的第四個月賞賜謄抄人員,那麼,毫無疑問,《永樂大典》正本就是埋在永陵。

但是,定陵被毀的悲劇不能重演了,永陵可不能再挖。

《永樂大典》正本是否在永陵,只能是一個謎。

時至今日,在美國洛杉磯亨廷頓圖書館偶然發現了一冊《永樂大典》嘉靖手抄本。一共包括兩卷:第10270卷《教世子》及102071卷《文王世子篇》,主要講述了皇室家族應該怎樣教育皇子,其中大量引用了《禮記》等12部文獻,包括4部現已完全失傳的文獻。

據悉,該卷曾由傳教士帶回美國,後來贈送給了圖書館。

《永樂大典》沒有傳世,可以說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一個重大損失。如今的很多古籍,在歷史長河的流逝中都已埋入了塵埃中,那些散落在歷史塵埃中的不朽著作,可能憑藉我們今人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收集並領略到的。但是在明朝,卻因為《永樂大典》,讓我們有可能看到那麼多我們品讀不到的厚重文明。如果《永樂大典》流傳下來,我相信,中華文化絕對會比現在更加的浩瀚,而且是肉眼可見的浩瀚,但是很遺憾,這樣的偉大鉅製,無論是從前還是今後,這個世界上也都不會再出現了。

這絕對是中國乃至於世界文明史上一個重大的缺憾!


大葫蘆蘆蘆蘆蘆


“永樂大典”我認為就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它收錄了非常非常多的,古代重要典籍。收錄內容非常全面:道經、戲劇、醫學、占卜、工技、文學、天聞、地理、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江河湖泊、各種宗教等方方面面全部收錄再內,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有史以來世界上罕見的珍品!我認為“永樂大典”並不算是失傳。據我查證,在我國的國家圖書館還收藏著60多冊“永樂大典”的珍品!真希望我國珍貴文物早點回到祖國的懷抱啊!





周老師聊歷史


《永樂大典》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耗時六年(1403-1408年)完成,全書22877卷,目錄有60卷,總共11095冊!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典籍,也是從古至今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記載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和其他百科文獻,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稱得上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永樂大典確實已經散落在世界各地,恐怕永遠也不能收集在一起了,由於清政府的無能讓中國處於風雨飄搖中,日本全面侵華髮動了文化洗劫,導致我國那些收藏家不得不把手裡的藏品賤賣出去,美國和日本開始大量搶購古籍,當然這也激起了中國人的愛國之心,由葉恭綽先生為首的一批文人創建了文獻保存同志會,在他們的努力下搶購了48000冊珍貴文獻,其中還包括永樂大典的和卷13991!國民黨逃跑時將一系列文獻帶到了臺灣!





凌風錄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成祖永樂年間。

明成祖朱棣在即位當年(1403年)七月,就下令編纂《永樂大典》。他對解縉、胡廣等大臣們說:“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記載在各種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檢索。朕想廣泛採集各書中所載事物,用韻來統攝,以便考索,這樣檢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過去的《韻府群玉》和《回溪史韻》等書,雖然也是用韻來統攝的,但採書不廣,記載簡略。希望你們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來歷代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還有天文、地誌、陰陽、醫算、僧道、技藝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匯在一書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解縉等人秉承上意,歷時六年,終於編出了這部共22,937卷,分11095冊,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的曠世大典。

300多年後,英國編《大英百科全書》,對《永樂大典》推崇備至,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但《永樂大典》今存不到800卷。

造成這種慘劇的原因,是《永樂大典》的3億7千萬字,全都是書手們用明代館閣體一筆一畫抄寫出來的。《大典》中所繪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麗工緻。參與抄寫的朝臣文士、宿學老儒達到2.16萬人。

書成之初,明成祖曾經考慮將之付梓,但因工費浩繁而罷,唯聘書手抄錄了一部,被稱為“永樂正本”。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所據原稿付之一炬,所幸正本已全部移藏北京,未逢此劫。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宮中失火,奉天門及三大殿均被焚燬,《永樂大典》正本差點被毀。

受此虛驚,嘉靖皇帝決定組織人力抄寫一本副本。

重錄之初,大臣徐階認為抄錄上萬冊大典,工程浩大,不必拘泥原來的式樣和書法。但經深入翻檢《大典》,發現如果版式一變,上面的大小字和圖形都要發生變化,不如照原樣摹寫方便,最後決定重錄全仿永樂正本,不加任何改變。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嘉靖皇帝召選書寫、繪畫生員109人,正式抄繪,耗時六年,於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完工,被稱為“嘉靖副本”。

嘉靖副本重錄30年後的萬曆年間,又有南京國子祭酒陸可教曾上書建議刊刻《永樂大典》,同樣因工費浩繁不了了之。

明清交替,北京城先後迎來李自成、多爾袞兩任主人,李自成離京前,更是火燒大內,宮中亂成一片,正本下落不明。

雍正年間,雍正帝將從宮中搜集起來的副本收藏在翰林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四庫全書館,因要從《永樂大典》中輯佚失傳的典籍,乾隆皇帝進行了一次清查,發現《永樂大典》缺失了2422卷,有千餘冊不知所終。

乾隆皇帝深為嘆息,下令在全國尋找丟失的《大典》,特別要在書賈坊林間“留心體訪”。

有人猜測,在翰林院供職的徐幹學、高士奇、王鴻緒等人經常查閱此書,可能把一部分帶回浙江老家去了。

乾隆皇帝就給兩江總督高晉、浙江巡撫三寶下了密令,要他們去徐、高等人家中宣示,《永樂大典》是官物,即使當年拿回家,也是無意收藏,只要交出,概不追究。可是徐、高後人堅持說沒有見過《大典》,最後只得無功而返。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庫全書纂修官黃壽齡私自將六冊《永樂大典》帶回家中閱讀,被人盜去。

乾隆皇帝聞訊,十分惱火,指責說:“《永樂大典》,為世間未有之書!本不應該聽纂修等攜帶外出!”下令嚴查,全城戒嚴。盜書者喪膽,趁夜悄悄將《大典》放到御河橋邊,終被追回。而黃壽齡也被處罰俸3年。

嘉慶十三年(1808年)纂修《全唐文》,大臣奉旨入閣參考《永樂大典》。

道光年間纂修《大清一統志》,多參考《永樂大典》。

悲劇的是,被參考過的《永樂大典》被棄置在翰林院,無人過問。一些官員趁機大行偷盜之事。清末繆荃孫的記載,當時翰林院的官員早晨進翰林院辦公時隨身攜帶一件棉袍,打成包袱的樣子背在肩上;下午離開翰林院時把棉袍穿在身上,包一冊《永樂大典》出來,看守人員毫無覺察。誠如文廷式這樣的斯文學者也通過這樣的手法偷盜《永樂大典》,數量達到100多冊。

《永樂大典》流出宮後,有的被洋人高價收購,更加劇了它的流散。

光緒元年重修翰林院衙門時,清點《永樂大典》,不足五千冊。

光緒二十年(1894年),翁同和入翰林院查點,僅存八百餘冊。一部大書,幾乎被偷光了。

就是這八百餘冊,也難得保全。

1900年6月,八國聯軍進攻北京,與英國使館毗鄰的翰林院成為了義和團對抗英軍的戰場。據英國人威爾的《庚子使館被圍記》記載,衝突中有人將火把拋進翰林院中,翰林院頓時著起大火,排積成行、一望無盡的藏書遭受空前浩劫。貯存《永樂大典》的敬一亭也被燒燬。“龍式池及井中,均書函狼籍,為人所拋棄。有綢面華麗之書,皆手訂者;又有善書人所書之字,皆被人隨意搬移。”

八百餘冊《永樂大典》在這次浩劫中被焚,剩下的有的被修了工事,有的被墊了馬槽。譯學館的劉可毅一人就在洋人的馬槽下揀到數十冊《永樂大典》。

英國人從這次焚燬《永樂大典》的事件中得益最多。使館有個叫翟里斯的官員從翰林院的廢墟中揀來一些《永樂大典》,其中的卷13345還被當做戰利品贈送給他的父親。

威爾《庚子使館被圍記》記,英國使館中研究中國文學者見到如此寶貴之書,無不想得到,“在火光中覓一路,抱之而奔”。

可以說,《永樂大典》副本徹底毀於此次災難。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永樂大典》高度重視,多方尋訪和蒐集,收藏起來的只有200多卷。這200多卷再加上出現在世界其他地方的,也不過800多卷,還不及原書的1/10!

這真是莫大的憾事!

不過,萬曆年間曾發生過南京國子祭酒陸可教上書建議刊刻《永樂大典》之事,而熟悉明末宮闈舊事的宦官劉若愚在崇禎年間寫《酌中志》時提到:“舊《永樂大典》二部,今又見貯於何處也?”人們由此推測《永樂大典》正本消失在萬曆、天啟年間,進而推測《永樂大典》正本是作為萬曆皇帝的殉葬品葬於北京十三陵的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了。

以郭沫若為首的許多史學家就通過反覆論證,認定《永樂大典》的正本是被殉葬於定陵。

但是,20世紀60年代,在郭沫若等人的熱切倡導下,定陵被髮掘了,讓人大失所望的是,陵墓中根本沒有《永樂大典》的影子!

郭沫若等人轉而認為,《永樂大典》正本不在定陵,就必在永陵。

永陵是嘉靖皇帝的陵墓,郭沫若等人認為,嘉靖皇帝是那麼重視《永樂大典》,下令錄《永樂大典》副本,那是有意以《永樂大典》正本作為自己的殉葬品。而嘉靖皇帝死後三個月才下葬,而接其位的隆慶皇帝則在其死後的第四個月賞賜謄抄人員,那麼,毫無疑問,《永樂大典》正本就是埋在永陵。

但是,定陵被毀的悲劇不能重演了,永陵可不能再挖。

《永樂大典》正本是否在永陵,只能是一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