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是什麼意思?誰是“江郎”,為什麼“才盡”了?

情授


江郎才盡,是一個成語。江郎是指江淹,南朝人,南朝政治家、文學家。歷經宋、齊、梁三朝。

江淹小時候很聰明,六歲能詩,少有才名,勤奮好學。20歲左右因才名招至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政治生涯。之後,在宋齊梁三朝為官,其中齊高帝召江淹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後編纂國史。至晚年,才思漸衰。

南朝梁•鈡嶸《詩品•齊光祿江淹》: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後來江淹文思衰竭,不能作詩。世傳“江郎才盡”了。後來人們用“江郎才盡”形容才思衰退。


清淡滋味坊


標籤上不是已經有“江淹”二字了麼。江郎即是江淹。

江淹確有氣人,而江郎才盡是個古代傳說故事。據說江淹年輕時的文筆很好,但是年紀大了以後,寫的文章就大不如前了。

鍾嶸《詩品》裡記載了這故事,據說江淹夜宿冶亭的時候,夢裡有個叫郭璞來向他討還一隻五色筆,江淹把筆還給了郭璞,此後作詩,便無美句。

——不過,網上很多資料都只寫了一半的故事。故事還有後半段,還是江淹做夢,又夢見有個叫張景陽,向他討還綢緞,江淹又從懷裡掏出數匹錦緞——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江淹是個魔術師啊,懷裡能放下數匹錦緞——還給了張景陽,以後江淹再寫文章,就沒有精彩的篇章了。

說到江郎為什麼才盡,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裡很明確地闡述了這個原因: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江淹年輕時經歷坎坷,正是在鬱郁不得志的情況下,思想最夠深邃,而且他為求發跡,肯刻苦攻讀,因此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年紀大了以後,生活平穩,他也就變得懶惰了,不僅懶得再多讀書,銳氣也磨沒了,失去了獨特的思想,才思也就衰退了。


純鈞LHGR


江郎才盡,用來形容人的才情衰退。

江郎,南朝著名文學家江淹,他年少成名,擅長詩賦,文章絕妙。但是到了晚年,江淹突然才思銳減,詩文不再有佳句美意,鍾嶸在《詩品》中說,“而後成詩,不復成語”,於是有了“江郎才盡”之說。

關於江郎才盡的原因有很多說法:

一說江淹在仕途順遂,當上了大官,處富貴之境而導致詩思枯竭。

又說江淹入齊之後對新詩派那種講究聲律、競寫豔情的作風不滿,但他又無力與之抗衡,於是憤而擱筆以示抗議。

還有一說就是,“文通裂錦還筆人夢以來,便無佳句。人謂才盡,殆非也。” 即江淹在夢中將五彩筆(又說裂錦)還給了別人,自此之後才情就沒了。


茜茜媽媽2009


江郎是古代一個文學家,叫做江淹。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沉思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采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裡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通常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到頭了。


曼園紫蘇


"江郎才盡”,是比喻學識用盡枯乏。

據查,南朝時代的江淹,被人稱為江郎,年少有為,才思敏捷,以文才出眾名噪一時。

功成名就後,坐享其成,疲於世事應酬。到晚年一事無成,詩文更是沒有佳句。人們說他學識沒有了,就有了"江郎才盡"比喻學識枯乏。


自由者查學斌


江郎,指南朝文學家江淹,年輕時才華橫溢,晚年才思枯竭~跟黔驢技窮是同個意思,現下白話意思就是“木有招兒了”π_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