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物價,想發“疫情財”?河南市場監管局局長:罰到傾家蕩產

防護用品緊缺怎麼辦?會不會買到假口罩?外賣還敢不敢點?哄抬物價、發“疫情財”咋處罰?消費維權該找誰?

2月5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場新聞發佈會,就老百姓關心的幾大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哄抬物價,想發“疫情財”?河南市場監管局局長:罰到傾家蕩產

@對口罩又愛又怕的人:

怕買不到口罩,又怕買到假口罩?別急,對策來了

目前,許多市民反映買不到防疫用品,一些地方還出現了“高價口罩”“高價消毒液”,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來確保防疫物資供應?

據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林青介紹,為加大市場物資供給,市場監管部門開設綠色通道,對生產口罩、醫用防護服等當前緊缺物資的企業,實施特事特辦,讓符合要求的企業立馬可以投入生產。而為確保產品質量,省市場監管局給衛材生產企業發放告知函,並簽訂承諾書,以確保生產的產品不會因時間緊、任務重,導致產品質量打折。

針對市場供不應求生產企業可能出現“重產量、輕質量”苗頭,河南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蘇其超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多次組織現場會、簽訂質量承諾書,提高企業質量,時刻把關。“有群眾擔心,蘿蔔快了不洗泥,請大家放心,省藥監局的職能就是負責醫用防護類醫療器械的生產質量監管的,我們保證‘蘿蔔快了也洗泥’。”

馬林青表示,自河南啟動一級響應後,省市場監管局就派出2個檢查組赴長垣市對生產企業現場檢查。此後,又派出4個檢查組赴鄭州、新鄉等地進行檢查,“主要看原材料、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發現有不合格,立即責令停產。”

河南商報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萬多人次,檢查各類經營場所近2萬家,查處生產假冒偽劣口罩案件15起,查扣一批涉嫌假冒我省飄安、華西等企業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手術衣等產品。

@因物價高得讓人驚歎而不斷吐槽的人:

哄抬物價,發“疫情財”?罰到你傾家蕩產

疫情期間,老百姓對生活物資保障極為關心,尤其關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糧油肉蛋菜等生活日用品存在的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現象。對於那些哄抬物價,掙“疫情財”的情況,市場監管部門該如何讓老百姓放心呢?

據馬林青介紹,自露出一些哄抬物價的苗頭後,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統一行動,加大監測、巡查、執法和曝光力度,比如,1月27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對“高價白菜”作出50萬元的罰款處理;1月28日,平頂山葉縣市場監管局對“高價口罩”作出8萬元的處罰決定;2月3日,南陽市市場監管局對當地商戶網上“哄抬口罩價格”行為作出50萬元的處罰等,群眾對此結果無不拍手稱快。

截至2月4日,12天時間內,河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價格違法案件432起,當場處罰違法案件199起,“現在我省市場價格秩序總體是平穩的。”他說。

此外,河南省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雷生雲表示,為保證價格穩定,不出現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情況,省市場監管局集體約談省內24家大型商場超市及藥品、防護用品批發企業和零售連鎖企業的負責人,簽訂“規範價格行為、穩定市場價格”承諾書。

“對凡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發“疫情財”的人,要罰得他傾家蕩產。”發佈會上,提到這類問題時,馬林青特別強調,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口罩等防疫用品,以及蔬菜等生活用品的價格監管,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打擊哄抬物價、串通漲價、變相漲價等不法行為,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不出門又擔心餐食安全的人:

想點外賣,又怕不安全?餐飲企業和外賣小哥面臨“最嚴”標準

為防控疫情,不少市民選擇宅在家中不出門,連日來的不購物就導致飢腸轆轆,唯有求助外賣,可外賣安全嗎?會不會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呢?

據河南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總監王建防介紹,1月份共安排省級食品監督抽檢6289批次,從抽檢結果看,合格率達98.7%,也就意味著河南省市場供應食品整體安全。

而為消除老百姓心中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在給食品企業的捐贈行為發出警示,嚴禁捐贈過期、臨期食品之外,還對開工生產的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小作坊),尤其是群眾日常生活消費量大的米麵油肉乳及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等加工企業,實施全覆蓋監督檢查,把好“健康關”“進貨關”“生產關”“出廠關”等“四關”,重點檢查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單位。

對於餐飲企業,上述單位還提出了“四嚴”,即嚴禁從業人員帶病或隔離期未滿上崗;嚴禁採購使用未經檢疫或來源不明的肉類及腐敗變質等食品原料,特別是使用野生動物或活禽進行飲食加工;嚴格做好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的日常清潔消毒,嚴防疫病傳播;網絡訂餐配送嚴格落實“封籤”制度,保證配送過程食品不受汙染,送餐“騎手”符合防護要求和對配送箱、車的消毒要求。切實消除餐飲環節食品安全隱患。

王建防表示,一旦發現在群眾日常消費量大的米麵油、肉蛋菜等大宗食品方面存在不合格食品,將立即下架、召回,堅決從快、從嚴、從重懲處,“要讓違法者無處藏身。”他說,通過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嚴格的監管,切實保證疫情防控期間全省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的質量安全,讓老百姓放心、安心消費。

@想利用疫情炒作和掙錢:

發佈疫情廣告,小心踩了這些“雷”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後,不少商家利用老百姓焦慮的心情,在網上或者朋友圈發佈消息,稱其有中藥秘方可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甚至是商家更利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賺吆喝。

對於上述行為,馬林青表示,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將從嚴規範廣告發布行為。目前,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已經向社會發布《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廣告監管的公告》,明令“三個嚴禁”,一旦有商家或個人觸碰這三條,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從重從嚴從快查處。

那麼,這“三個嚴禁”是什麼呢?

馬林青表示,“三個嚴禁”,即嚴禁利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行商業炒作發佈虛假違法廣告;嚴禁發佈含有涉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治療、治癒、偏方”等內容的違法廣告;嚴禁發佈含有涉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出售、購買、轉讓”等內容的違法廣告。

他稱,若有商家和個人違反上述規定,那麼,一經發現,市場監管部門不僅依法從重、從嚴、從快查處,還會計入誠信記錄,向社會公開曝光,“對違法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讓人痛恨的販賣野生動物的人:

還敢買賣野生動物?嚴查!

病毒肆虐的當下,人們都在問,病毒源於哪兒?

有專家說,新型冠狀病毒就來源於野生動物。那麼,在野生動物銷售方面,河南省目前是如何監管的呢?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嶽希忠說,目前,我省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

他表示,截至2月4日,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監管人員近12萬人,共檢查農集貿市場、商場、超市、花鳥魚蟲市場等經營場所72538個,責令停業整頓488戶,查封77戶。

同時,我省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各地,對網絡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進行監測,共監測電商平臺、網站和網絡經營者24313個次。

“現在已經全面屏蔽下架野生動物的售賣信息。”嶽希忠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集貿市場,花鳥古玩市場等野生動物多發、易發區域作為檢查重點,加大排查力度,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

@被不法商販坑住,想要舉報的人:

投訴舉報,12315全天在線守候

隨著節後企業復工、學生復學高峰期的到來,群眾對生活用品、防疫用品的需求量、關注度會越來越高,產品質量安全、物價水平高低等將是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焦點。

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老百姓該如何舉報和投訴呢?馬林青指出,省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暢通防疫用藥用械審批“綠色通道”,對涉疫情企業,保證以最短的時間辦好營業執照和生產許可證。

此外,為打擊違法行為,該局將繼續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保持24小時人員在崗在位。“對涉及疫情防控用品、生活必需品的投訴舉報,及時進行核查、處理和反饋,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買得舒心、用得安心。”他說。

(編輯 吉倩倩 吳海舒 見習編輯 王紅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