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文丨二指禪掌門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由於新型肺炎日增數依然在增加,我們家都響應號召,待在家不出去添亂。於是,一家人天天在一起,除了吃飯就是玩撲克、喝茶,好像從我記事起,這個時間段就沒有一年是這樣度過的。往年這時候,家庭成員早已各忙各的,哪有時間全部待在家裡。

不過,這樣的時候最考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從年前到現在,這麼長時間也不出門,屋裡轉來轉去,每天都是全部的家庭成員,一個都不少,一個都不多。我還開玩笑說,這樣的時候,大家都不敢吵架。以前吵架,可以甩門而去;但現在,你能去哪裡?

不覺大笑三聲。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爺爺平時上午都是出去溜一圈,現在也不能出去了,就在沙發上眯眼休息,好像永遠都睡不醒一樣。

我湊過去,說:“爺爺,平時大家也不在家,現在有空,您就跟大家講講家庭和睦的事情吧。”

爺爺睜開眼,看了看我說:“我看現在咱們家挺好的。其實,清官難斷家務事,每個家庭都有矛盾,就看怎麼去處理。”

我就順勢追問應該怎麼處理家庭矛盾,爺爺想了想,說了三條。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第一條:家裡不能有“太上皇”,不能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很多家庭都有當家主事的,這自然是常態。但是以為自己當家主事就覺得高高凌駕於別的家庭成員之上,這就不對了。比如,節目上有個老父親,兒子的女朋友第一次來家裡,不僅像審犯人一樣,把人家的祖宗八輩都刨根問底,還因為看不上這個女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沒參與,這就是典型的不懂禮法,以為自己是這個家庭的“太上皇”就可以為所欲為。你們看,兩個孩子不知道該怎麼相處,都鬧到節目上去了。我就不信,看到節目的這位“太上皇”還覺得體面。

所以,你掙錢養家,家庭成員自然明白,不用整天在家裡耀武揚威、呼三喝四的。家庭裡面沒有誰是你的下級,都是你的家庭成員,關係應該是平等的。你現在覺得是你掙錢多養孩子,但你總有老的那一天,到那時還不是兒子要掙錢養你?

因此,家庭中成員之間自待與待人不應該有區別,更不能高高凌駕於別人之上。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第二條:說話做事都要留有餘地,給自己和其他人留下補救的臺階。

因為性格不同,又因為都是家庭成員,很多人覺得沒必要表演,有什麼就說,即使難聽也不能隱瞞欺騙。

其實,生活的藝術不能用“隱瞞欺騙”這樣的詞來比喻。即使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也應該說話做事都要留有餘地,不能知道難聽還要說出來。

還是剛才那個節目上,那個老爺子不喜歡兒子帶回來的女朋友,可以事後和兒子交流意見,不能當面就說兒子找的女朋友他不喜歡。不僅這樣,老爺子還對女孩子說:希望你以後不要耽誤我兒子的學業,少找他。但女孩子說了:你可以問問你兒子,我們是誰追的誰,是誰天天找別人。

你看,這樣的交流方式,就是自找不肅靜,說話不留餘地,最後把自己弄得很尷尬。

因此,不僅在外面,在家庭中也要做到說話做事留有餘地,給自己和其他人留下補救的臺階。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第三條: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不能因為對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不同,就做出不同的處理結果。

家庭矛盾大多源於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剩菜是否該留著,孩子的作業該誰去批改,晚飯是吃麵條還是吃米飯等。這些小矛盾充斥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互相理解就不是矛盾,相互挑剔就能引起局部戰爭。

而家庭成員之間在對方心裡的位置也不會相同:兒媳婦和婆婆之間的鴻溝無法彌補,作為家中的頂樑柱,母親和妻子鬧矛盾自己向著誰……這都是讓人頭疼而有時終找不到答案的問題。

我調查過很多家庭,發現這些矛盾大多無法解決,一次次撲滅,有一次次燃起火光。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因為很多男人認為,是我媽把我辛辛苦苦養大的,我當然要孝順我媽;

兒媳婦又想,我嫁到你們家,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憑啥我還要被老公和婆婆欺負?

大家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有一個詞正好貼切——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或者說,“精緻”這個詞都有點奢侈,不如改為“粗糙”更為貼切。因為這種毫不掩飾的自私,根本不配“精緻”這個詞。

因此,既然家庭矛盾不可避免,那就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對事不對人。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妨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不用分派別,爭個輸贏。須知,家庭中沒有輸贏,鬧矛盾只有雙輸。


爺爺說:家庭要和睦,先明白自待與待人的三個技巧,避免矛盾積累

家庭存在了幾萬年,至今沒有消失,就說明這種存在方式還是合理的;能在芸芸眾生中走到一起,組成一個新的家庭,也是不可多得的緣分。因此,我們都要珍惜來之不易的這種幸福,共同為家庭和睦做出自己的努力。

讀者諸君,您覺得我爺爺說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