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正確的廢話要不要說?]

最新一期的《奇葩說6》中,有這樣一個辯題。

廢話,的確不討喜,因為:

孩子並不會因為你每天叮囑“好好學習”,就能奮發圖強;

成年人也不會因為父母嘮叨“不要熬夜、注意身體”,就早睡早起……

忠言逆耳,“逆耳”的次數多了,自然惹人厭。

所以,正方楊奇函一開始並不佔優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被反方許吉如“按在地上摩擦”的。

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可是在結辯的時候,他卻用了一段話成功逆襲:

“如果不說廢話,父母就再也不會發微信給我們說少熬夜,早點睡覺了,我們與父母之間就只剩下了冰冷的沉默;

我覺得美麗的愛情就是:找一個人多說說廢話,很多的我愛你,都藏在了廢話裡。”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幸福的生活裡,就是有許多的廢話

而那些廢話背後,藏著的都是愛和關心。

01、要不是因為愛,誰願意付出那麼多時間和精力?

有網友說:我媽永遠在問我“工作累不累”,或者是叮囑“多穿一點”、“早點休息不要熬夜”。

這些噓寒問暖的“廢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耳朵都要磨出繭了……

誠然,我們已經快要對這樣的“廢話”免疫了。可是,細細想來,如果不是父母愛我們,誰願意付出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來討人厭呢?

不管你承不承認,成年後,我們與父母的距離,都在漸行漸遠。

父母無法融入我們的生活,也不瞭解現在的職場競爭有多激烈。所以,只能看著我們的背影,心疼地叮囑這個、叮囑那個。

在《嚮往的生活》中,黃磊難得地提到了自己的父親。

他說父親已經82歲了,雖然同在北京,可是年初二吃過一頓飯之後,一直到現在也沒機會去看他。

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父母已經漸漸退出了我們的生活,連平日裡的見面和電話,可能都少之又少,我們又如何期盼他們能跟上我們的思維和節奏,聊一些“能解決問題”或者是“有效率”的話題呢?

父母只好一再叮囑:“照顧好身體,少熬夜”,“少吃外賣,不乾淨”……

雖然我們對父母那些“廢話”不耐煩,可當真正失去的時候,才恍然大悟父母那份沉甸甸的愛。

前段時間,胡歌深夜發了這樣一段文字:

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父母的愛和關心,原來就不經意地藏在這些瑣碎的叮囑和“廢話”之中。千萬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和珍惜。

正如辯手儲殷所說:“父母講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為你付出他的時間和精力。”

那些看似沒什麼營養的叮囑,就是父母對我們最深的愛。

02、夫妻間的“廢話”,才是幸福日常

面對這個世界,作為成年人,我們總是習慣了要堅強、要勇敢、要效率。

可是,如果這樣的姿態放到婚姻中呢? 如果婚姻裡,沒了“廢話”又會如何呢?

看過一則短片《餐桌上的陌生人》。

妻子回家,和老公說著家常。可坐在沙發上的丈夫,正塞著耳機在工作,根本就沒有心思聽妻子說話。

妻子偶爾翻出了一支錄音筆,發現家裡每天除了一些簡單的交流,比如:“你明天會回來吃飯嗎”、“菜好貴”之類的,剩下的,就只有翻書、敲鍵盤、收拾的聲音……

沒有聊天,更沒有“廢話”。

有一天,妻子坐在餐桌前,問丈夫:“你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丈夫問:“有什麼聲音?”

“就是什麼聲音也沒有,好安靜。”妻子偷偷抹了一下眼淚,起身離去。

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家,是需要溫度的,婚姻里老夫老妻般無言以對的冷漠,才是殺死愛情的兇手。

好的婚姻,是你有慾望,把自己的一切都跟對方說。而他,會寵溺地看著你,聽你嘮叨,而不是過著“室友”般的日子。

《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楊千嬅的老公丁子高,堪稱是“嘮叨大王”。

從一開始露面,丁子高就千叮嚀萬囑咐,要求楊千嬅不能喝冷飲。而楊千嬅則像個孩子一樣,為偷喝成功而興奮不已。

隨後,丁子高被要求給妻子準備一個驚喜。

前半部分都非常浪漫又感人,他還投其所好地給楊千嬅準備了“驚喜”——一杯冰咖啡和甜點。那一刻,楊千嬅被感動得眼泛淚光。

可後一秒,畫風陡變,“嘮叨大王”緊接著又開啟了叮囑妻子“不要喝冷飲”的模式,簡直讓楊千嬅哭笑不得。

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雖然被約束和嘮叨,楊千嬅也深感無奈。可是,她的表情分明在昭告世人,這就是愛,我很幸福!

那些看似廢話的叮囑,誰說不動人?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許多人都願意在婚姻中活成孩子,享受著對方喋喋不休愛的嘮叨。

03、親子間的“廢話”,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

升級為父母之後,不管你以前是如何惜字如金,也會漸漸“繼承”嘮叨的優良傳統。

“早點睡”、“好好學習”、“注意身體”……這些話,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鄰居的孩子上初中,她擔心孩子早戀,總是提醒孩子要把精力放到學習上,千萬不要早戀。孩子被說得煩了,總是避之不及。

時間一長,孩子有什麼話都不願意跟她說了。她想要再多瞭解一些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就變得格外困難。

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其實,許多父母不清楚,聊“廢話”才是維繫親子關係的重要手段。

有網友說,她跟遠在美國求學的女兒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有用的可能不過三五分鐘,其他的都是“廢話”。

可正是因為這些“廢話”,她才能對女兒的近況更瞭解,也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可見,“廢話”誰都會說,重要的是掌握說“廢話”的技巧,如何讓孩子不排斥。

比如:每天問孩子今天學了什麼;考試考多少分;做完作業了沒……孩子就覺得這天沒法聊下去了。

可如果說點“廢話”八卦一下,孩子就更容易放鬆,許多你想知道的情況,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

“聽說你們班那個誰,上課的時候打瞌睡,被老師扔粉筆了?你可不要這樣噢”;

“我知道你還想再看會兒電視,奧特曼太厲害了,不過奧特曼也需要休息了,明天再看吧”;

“你喜歡吃學校的飯嗎?什麼菜做得最棒?媽媽也學學看,這樣你就能多吃點飯了”……

這樣說,是否比硬邦邦地說:“早點睡覺”、“別看電視了”、“多吃一點”,要好很多呢?

有時候,只要注意一下說話的技巧,加一點點“廢話”,反而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楊千嬅老公堪稱“嘮叨王”:好的家庭關係,都藏在許多“廢話”中

看過一項心理研究:

一個人,說的話假如有90%以上是廢話,這個人就容易感到快樂。假若廢話不足50%,這個人就不容易體驗到快樂的感覺。

說的“廢話”越多,說明對方越在意你,否則,誰會願意浪費這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呢?

“廢話”看起來似乎一點用處也沒有,可生活裡的小確幸卻是實實在在的。

關心父母“天冷了,你也要多穿點衣服”;和另一半在許多的“廢話”中體驗愛情;又或是通過“廢話”,和孩子打成一片……

細細體味那些藏在“廢話”中的愛,才是幸福的日常!

菈媽:自由撰稿人,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