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正确的废话要不要说?]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6》中,有这样一个辩题。

废话,的确不讨喜,因为:

孩子并不会因为你每天叮嘱“好好学习”,就能奋发图强;

成年人也不会因为父母唠叨“不要熬夜、注意身体”,就早睡早起……

忠言逆耳,“逆耳”的次数多了,自然惹人厌。

所以,正方杨奇函一开始并不占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被反方许吉如“按在地上摩擦”的。

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可是在结辩的时候,他却用了一段话成功逆袭:

“如果不说废话,父母就再也不会发微信给我们说少熬夜,早点睡觉了,我们与父母之间就只剩下了冰冷的沉默;

我觉得美丽的爱情就是:找一个人多说说废话,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幸福的生活里,就是有许多的废话

而那些废话背后,藏着的都是爱和关心。

01、要不是因为爱,谁愿意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有网友说:我妈永远在问我“工作累不累”,或者是叮嘱“多穿一点”、“早点休息不要熬夜”。

这些嘘寒问暖的“废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耳朵都要磨出茧了……

诚然,我们已经快要对这样的“废话”免疫了。可是,细细想来,如果不是父母爱我们,谁愿意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讨人厌呢?

不管你承不承认,成年后,我们与父母的距离,都在渐行渐远。

父母无法融入我们的生活,也不了解现在的职场竞争有多激烈。所以,只能看着我们的背影,心疼地叮嘱这个、叮嘱那个。

在《向往的生活》中,黄磊难得地提到了自己的父亲。

他说父亲已经82岁了,虽然同在北京,可是年初二吃过一顿饭之后,一直到现在也没机会去看他。

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父母已经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连平日里的见面和电话,可能都少之又少,我们又如何期盼他们能跟上我们的思维和节奏,聊一些“能解决问题”或者是“有效率”的话题呢?

父母只好一再叮嘱:“照顾好身体,少熬夜”,“少吃外卖,不干净”……

虽然我们对父母那些“废话”不耐烦,可当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父母那份沉甸甸的爱。

前段时间,胡歌深夜发了这样一段文字:

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父母的爱和关心,原来就不经意地藏在这些琐碎的叮嘱和“废话”之中。千万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和珍惜。

正如辩手储殷所说:“父母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为你付出他的时间和精力。”

那些看似没什么营养的叮嘱,就是父母对我们最深的爱。

02、夫妻间的“废话”,才是幸福日常

面对这个世界,作为成年人,我们总是习惯了要坚强、要勇敢、要效率。

可是,如果这样的姿态放到婚姻中呢? 如果婚姻里,没了“废话”又会如何呢?

看过一则短片《餐桌上的陌生人》。

妻子回家,和老公说着家常。可坐在沙发上的丈夫,正塞着耳机在工作,根本就没有心思听妻子说话。

妻子偶尔翻出了一支录音笔,发现家里每天除了一些简单的交流,比如:“你明天会回来吃饭吗”、“菜好贵”之类的,剩下的,就只有翻书、敲键盘、收拾的声音……

没有聊天,更没有“废话”。

有一天,妻子坐在餐桌前,问丈夫:“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丈夫问:“有什么声音?”

“就是什么声音也没有,好安静。”妻子偷偷抹了一下眼泪,起身离去。

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家,是需要温度的,婚姻里老夫老妻般无言以对的冷漠,才是杀死爱情的凶手。

好的婚姻,是你有欲望,把自己的一切都跟对方说。而他,会宠溺地看着你,听你唠叨,而不是过着“室友”般的日子。

《妻子的浪漫旅行3》中,杨千嬅的老公丁子高,堪称是“唠叨大王”。

从一开始露面,丁子高就千叮咛万嘱咐,要求杨千嬅不能喝冷饮。而杨千嬅则像个孩子一样,为偷喝成功而兴奋不已。

随后,丁子高被要求给妻子准备一个惊喜。

前半部分都非常浪漫又感人,他还投其所好地给杨千嬅准备了“惊喜”——一杯冰咖啡和甜点。那一刻,杨千嬅被感动得眼泛泪光。

可后一秒,画风陡变,“唠叨大王”紧接着又开启了叮嘱妻子“不要喝冷饮”的模式,简直让杨千嬅哭笑不得。

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虽然被约束和唠叨,杨千嬅也深感无奈。可是,她的表情分明在昭告世人,这就是爱,我很幸福!

那些看似废话的叮嘱,谁说不动人?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许多人都愿意在婚姻中活成孩子,享受着对方喋喋不休爱的唠叨。

03、亲子间的“废话”,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

升级为父母之后,不管你以前是如何惜字如金,也会渐渐“继承”唠叨的优良传统。

“早点睡”、“好好学习”、“注意身体”……这些话,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

邻居的孩子上初中,她担心孩子早恋,总是提醒孩子要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千万不要早恋。孩子被说得烦了,总是避之不及。

时间一长,孩子有什么话都不愿意跟她说了。她想要再多了解一些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变得格外困难。

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其实,许多父母不清楚,聊“废话”才是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

有网友说,她跟远在美国求学的女儿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有用的可能不过三五分钟,其他的都是“废话”。

可正是因为这些“废话”,她才能对女儿的近况更了解,也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见,“废话”谁都会说,重要的是掌握说“废话”的技巧,如何让孩子不排斥。

比如:每天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考试考多少分;做完作业了没……孩子就觉得这天没法聊下去了。

可如果说点“废话”八卦一下,孩子就更容易放松,许多你想知道的情况,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

“听说你们班那个谁,上课的时候打瞌睡,被老师扔粉笔了?你可不要这样噢”;

“我知道你还想再看会儿电视,奥特曼太厉害了,不过奥特曼也需要休息了,明天再看吧”;

“你喜欢吃学校的饭吗?什么菜做得最棒?妈妈也学学看,这样你就能多吃点饭了”……

这样说,是否比硬邦邦地说:“早点睡觉”、“别看电视了”、“多吃一点”,要好很多呢?

有时候,只要注意一下说话的技巧,加一点点“废话”,反而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杨千嬅老公堪称“唠叨王”:好的家庭关系,都藏在许多“废话”中

看过一项心理研究:

一个人,说的话假如有90%以上是废话,这个人就容易感到快乐。假若废话不足50%,这个人就不容易体验到快乐的感觉。

说的“废话”越多,说明对方越在意你,否则,谁会愿意浪费这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呢?

“废话”看起来似乎一点用处也没有,可生活里的小确幸却是实实在在的。

关心父母“天冷了,你也要多穿点衣服”;和另一半在许多的“废话”中体验爱情;又或是通过“废话”,和孩子打成一片……

细细体味那些藏在“废话”中的爱,才是幸福的日常!

菈妈:自由撰稿人,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