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南沙開發出防疫統籌信息化平臺,可精準呈現疫情分佈點

疫情信息實時彙總,打破“數據的煙囪”

這個神秘的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就建立在南沙智慧城市的“南沙城市大腦”項目基礎上。

在系統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的顯示大屏上,南沙新增病例、累計病例數據實時更新,全區九個鎮街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陽性檢測人員等疫情重點人群的分佈情況以電子地圖的形式精準的呈現。

72小时!南沙开发出防疫统筹信息化平台,可精准呈现疫情分布点

總覽。通訊員 供圖

72小时!南沙开发出防疫统筹信息化平台,可精准呈现疫情分布点

統計信息熱力圖。通訊員 供圖

72小时!南沙开发出防疫统筹信息化平台,可精准呈现疫情分布点72小时!南沙开发出防疫统筹信息化平台,可精准呈现疫情分布点

企業復工備案系統。

點開任一標記,就可具體瞭解重點人員的近期接觸情況、健康狀況、就診信息等,疫情防控情況一覽無遺。通過多圖層直觀展示,提供數據統計趨勢分析,指示統籌部門的指揮作戰,指揮調度。

廣州中科院軟件所智能物聯網實驗室主任、中科智城研發部副總監吳鴻告訴南都記者,這是一個強大的“整體”,包括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疫情總覽手機端、防疫物資管理、企業復工管理、疫情防護信息上報等五大功能模塊,這五個模塊構成一個整體。

“大屏展示的內容,如疫情的統計、趨勢、分析都會同步到手機端展示。疫情的信息會隨時進行發佈,手機端會以不同圖層,直觀展示彙總信息,同時提供數據的統計、趨勢的分析。”吳鴻介紹,在疫情防護信息系統中衛健委的疫情人員信息,接觸人員信息都會在此上報,提高工作效率,讓數據實時進入系統,可以實時更新,保證整體對疫情防控的協同指揮。

據悉,目前該系統已匯聚數據210項、27萬餘條。南沙也成為了全市率先建成防疫統籌信息化平臺的行政區。

回顧

72小時火速開發,這是“與時間的賽跑”

從開發到上線,歷時不過短短几天時間,這究竟如何做到?

1月2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廣州分部接到廣州市南沙區有關部門通知: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趨勢,南沙區防疫信息工作急需信息技術支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好應對疫情防控。

接到任務後,中國科學院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及其孵化企業中科智城、中科易德公司的30餘名技術骨幹迅速集結。

“我們就是跟時間賽跑,爭取一次過。”廣州中科院軟件所智能物聯網實驗室主任、中科智城研發部副總監吳鴻跟他的團隊強調。1小時左右,第一批開發團隊20餘人到位並按需分組,全力投入到系統框架設計、管控過程、需求確認、數據對接、數據清理、系統開發等工作中。研發人員連續奮戰通宵,不分晝夜,經過72小時的高強度遠程協作開發,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得以於2月2日正式上線。

“我們投入很快,但是整個工作機制很清晰,忙而不亂,不會出錯。達到最高效,不要做完了又推倒,重新開發。確切理解需求端的要求。”在吳鴻的帶領下,整個團隊持續高效運作,滿足疫情防控的要求。“這次的強度比之前高很多,就是實戰。” 吳鴻講道,從一開始集結的20人,現在整個團隊已經擴展到了50人左右,“每天熬夜的同事需要輪換,我們要保證技術支持24小時在線。同事進入之前我們都會講清楚,來了就要技術過硬,要頂上,隨時解決問題。”

經過幾天的奮戰,疫情防控協同系統的功能在逐步地完善,在防控疫情中也發揮了實在的作用。吳鴻和他的團隊不敢有一絲的鬆懈:“今天是系統開發的第七天,我們也得到了新的指示和需求,今天晚天上可能同志們又得熬夜,要處理一個版本。”

亮點

把區塊鏈技術用到提高企業復工效率上

“我們剛剛熬戰了2天一夜完成了企業復工管理系統。”根據吳鴻介紹,企業復工系統改變了企業以前要用紙質表格上報信息的狀況。企業復工系統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信任機制,大大提高了效率。然而區塊鏈是怎麼對復工安全起保障作用,並且提高復工效率的呢?

吳鴻詳細地跟南都記者敘述這一作用原理:“企業上報復工信息,要簽署承諾函,信息上報後即上鍊,企業要對此負責,出了問題要承擔法律責任。對政府部門來說,減少了之前繁瑣的審批,因為審批要核實準確性。現在減少了審批環節,便提高了企業復工申請的效率。”

此次南沙區的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關於接下來的研發,吳鴻和團隊有更長遠的打算,“我們也很願意跟各地的技術團隊進行合作,推廣我們的一些經驗,一起為疫情防控服務。”前期打速度戰,現在更要打好質量戰,“確保功能可用、系統穩定、用戶友好,讓大家用得更方便。”吳鴻說。採寫:南都記者 董曉妍 實習生 鄧玉婷 通訊員 餘麗穎 劉成 桂承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