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有哪些細節讓你感到細思極恐?

葉柳萱


要說西遊記哪裡最讓人害怕,我認為是女兒國。

現在很多影視劇都愛拍女兒國,因為有愛情素材,都愛拍唐僧和女兒國國王如何如何,可我確覺得女兒國是最恐怖的。

唐僧過女兒國時和豬八戒不小心喝了子母河的水,沒多久居然懷孕了,這多恐怖啊,要知道唐僧是金禪子轉世而豬八戒是天蓬元帥下凡,這二人都不是一般人,可喝了子母河的水卻能懷孕,最重要的是唐僧和豬八戒是男的,男的怎麼能懷孕呢?而唐僧和豬八戒卻真的懷孕了,那男的怎麼生孩子呢,到時候是不是就和美國大片異形離演的那樣,從肚子裡穿出來,那得多恐怖啊。這也就說明子母河的水是多麼厲害。

而女兒國全國上下都靠子母河繁衍後代,而且不用十月懷胎幾天就能生孩子,這哪是人啊,分明舉國都是妖怪,這唐僧怎麼可能對女王有感情。

女兒國挨著通天河和獅駝嶺,通天河的金魚精和獅駝嶺的獅子大象大鵬鳥都不敢打女兒國的主意,這說明女兒國是相當厲害的。

女兒國的護國法寶其實就是子母河,想想看那不論多厲害的妖怪只要去子母河都免不了要喝水,可是子母河是男女通吃,只要男的喝了子母河的水就必死無疑。

現在大陸拍的西遊記真的太膚淺了。


天宇的文史情懷


《西遊記》有許多細思恐極之處,如今細細想來,竟然驚出一身冷汗。

菩提老祖



菩提老祖是孫悟空的第一任師父,孫悟空的一身本事都是他教的。

菩提老祖教孫悟空哪些本事呢?七十二變、筋斗雲、定身法。奇怪的是,這些本事都不是正派武功,而是些邪門歪道。

七十二變:惹禍專用利器,悟空經常運用此法,鑽到她身體裡,這個是胃,這個是心臟,這個是腸子,這個是啥?還好悟空是個正人君子,假如是個色狼,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筋斗雲:逃跑專用利器,惹了禍肯定要逃的,菩提老祖送給悟空一朵筋斗雲,有了這朵雲,從南極到北極也就一個筋斗的距離。



菩提老祖到底要幹嘛?繼續往下看。 悟空下山之時,菩提老祖說了意味深長的一段話: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

菩提老祖已經預見到了悟空肯定會出去惹禍,那他為何還要教悟空這些“惹禍”的本事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菩提老祖和玉皇大帝有過節,他之所以教悟空這些本事,就是讓悟空教訓教訓玉皇大帝的。

真假悟空



真假美猴王那集,六耳獼猴變成了悟空的模樣,兩隻猴子一摸一樣,傻傻分不清楚,唐僧分不清,觀音姐姐分不清,八戒沙僧更分不清。

兩隻猴從天上打到了地下,最後找到了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有隻神獸叫作諦聽,這隻神獸可辯天地萬物。水平比現代DNA技術還要強過百倍,不用抽血,不用化驗,耳朵一聽便能分辨真假。

可是,諦聽聽出來真假之後,卻死活不敢說,他到底懼怕誰呢?要知道,地藏菩薩神通廣大,連悟空都不是其對手,一般的小神小仙更是秒殺。

諦聽懼怕的這個人,肯定比地藏菩薩厲害的多,他會是誰呢?



他便是西天王牌老大—如來佛祖。

後來,兩隻猴子打到了如來佛祖那,如來佛祖指了指其中一個,說這個是假的,然後就一棍子打死他了,連個申辯的機會都沒給。

然而,被如來佛祖弄死的,到底是真的猴子,還是假的猴子呢?沒有人知道,唯一知道真相的諦聽也不敢說。



反正,真假悟空之前的猴子,十分任性,一言不合就要揍唐僧,一言不合就回花果山,一言不合就要大開殺戒。

而此集之後的猴子,“判若兩猴”,老老實實地跟著唐僧屁股後頭,俯首帖耳,唯唯諾諾,像是換個猴似的。

豬八戒調戲嫦娥

豬八戒是天蓬元帥,掌管著十萬天兵天將,絕對是實權派。可是,這麼一個實權派,卻因為“調戲嫦娥”的罪名被貶下界,後來又陰差陽錯投錯了胎,變成了一頭野豬。

豬八戒當真調戲了嫦娥嗎?



豬八戒那晚喝了不少酒,有點找不著北,回去的時候又迷失了方向,後來陰差陽錯地偶遇了美麗的嫦娥。

嫦娥是天庭的“庭花”,豬八戒一直暗戀她,但一直沒敢表白,這次恰好偶遇女神,藉助於酒精的壯膽作用,八戒大膽地表白了,“嫦娥,我喜歡你很久了,做我女朋友好不好?”

嫦娥一聽,花容失色,頭一扭,袖子一甩,氣呼呼地回到了月宮。

這一幕恰好被天庭糾風隊看到了,立即彙報給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一聽勃然大怒,立即派人把八戒五花大綁,押了過來,也不加以核實,也不聽八戒解釋,就判了八戒“調戲婦女罪”。

試問,八戒就表白了一下,手都沒摸著,怎麼就是調戲婦女了?



玉皇大帝是不是反應太過激了,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嫦娥是玉皇大帝的地下情人。

王母娘娘又老又醜,玉皇大帝早就厭煩了,於是暗中把嫦娥發展成了情人。當他聽說八戒“調戲”嫦娥時,立即火冒三丈:

“天王老子的女人你也敢碰!”


一半秋色


盤絲洞的人肉餐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此回唐僧在整個西行路上,很難得地要親自去化齋,徒弟們都阻止不了。唐僧到了一座庵林前,只見莊前七位美女(蜘蛛精)在刺鳳描鸞做針線,自己和尚一個,呆立了半天,不敢前去問齋,回頭又怕被徒弟們笑話。硬著頭皮向前,詢問幾位美女們有沒有齋佈施點,幾句攀談之後,蜘蛛精們也很熱情地把唐僧帶進了洞中,給唐僧弄了些“齋飯“,原著描述著實恐怖:

此時有三個女子陪著,言來語去,論說些因緣。那四個到廚中撩衣斂袖,炊火刷鍋。你知道他安排的是些什麼東西?原來是人油炒煉,人肉煎熬;熬得黑充作麵筋樣子,剜的人腦煎作豆腐塊片。兩盤兒捧到石盤上放下,對長老道:“請了!倉卒間,不曾備得好齋,且將就吃些充腹。後面還有添換來也。”

孫悟空變化唐僧剖腹掏心

第七十九回.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

路過比丘國,發現國王被妖魔所纏,身染重病。昏庸的國王聽信妖言,要用一千多個男孩的心肝做藥引。為此傳下聖旨,命百姓選送小兒,裝入鵝籠,聽候使用。為了搭救孩童,孫悟空深入王宮,變化成唐僧模樣,昏君向唐僧索要心,悟空立命人取刀來,當場剖腹掏心:

假唐僧道:“既如此,快取刀來!剖開胸腹,若有黑心,謹當奉命。”那昏君歡喜相謝,即著當駕官取一把牛耳短刀,遞與假唐僧。假唐僧接刀在手,解開衣服,忝起胸膛,將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響一聲,把腹皮剖開,那裡頭就骨都都的滾出一堆心來。嚇得文官失色,武將身麻。

獅駝洞的骸骨如林

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

唐僧師徒路過獅駝嶺,太白金星化作老者,告誡他們此處有三魔頭,神通廣大,吃人無數,務必小心。孫悟空先行前去探查敵情,變化成巡山的小妖進入洞中,洞內景象甚是恐怖:

孫大聖進於洞口,兩邊觀看。只見: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躧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乾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膽,第二個凡夫也進不得他門。

獅駝城滿城盡是妖魔怪

第七十六回.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經過獅駝嶺之後,唐僧師徒來到了獅駝城,整個城市的人口全被大鵬金翅鳥吃掉,城中的描述,極為恐怖,滿城全是妖怪,嚎叫擂鼓,孫悟空見了此城也是滿身悚懼:

西進有四百里餘程,忽見城池相近。大聖舉鐵棒,離轎僅有一里之遙,見城池,把他嚇了一跌,掙挫不起。你道他只這般大膽,如何見此著嚇?原來望見那城中有許多惡氣。乃是:攢攢簇簇妖魔怪,四門都是狼精靈。 斑斕老虎為都管,白麵雄彪作總兵。 丫叉角鹿傳文引,伶俐狐狸當道行。千尺大蟒圍城走,萬丈長蛇佔路程。 樓下蒼狼呼食伴,亭前花豹作人聲。 搖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鋪盡山精。 狡兔開門弄買賣,野豬挑擔幹營生。 先年原是天朝國,如今翻作虎狼城。

琢磨君子


三藏回頭,忽見那下溜中有一人撐一隻船來,叫道:“上渡,上渡!”長老大喜道:“徒弟,休得亂頑。那裡有隻渡船兒來了。”他三個跳起來站定,同眼觀看,那船兒來得至近,原來是一隻無底的船兒。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認得是接引佛祖,又稱為南無寶幢光王佛。行者卻不題破,只管叫:“這裡來!撐攏來!”霎時撐近岸邊,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見了,又心驚道:“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佛祖道:“我這船——

  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昇平。

  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

  孫大聖合掌稱謝道:“承盛意接引吾師。師父,上船去,他這船兒雖是無底,卻穩;縱有風浪,也不得翻。”長老還自驚疑,行者叉著膊子,往上一推。那師父踏不住腳,轂轆的跌在水裡,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師父還抖衣服,垛鞋腳,抱怨行者。行者卻引沙僧八戒,牽馬挑擔,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這一章的題目叫做,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從原著講,不消說這是代表唐僧脫去凡胎,得成大道。

但是這個情節從兩個方面都讓我驚恐不已。

一個是比較庸俗的陰謀論。 跌下河去,死成一具浮屍的唐三藏, 跟無底船上這個取得真經的唐三藏,到底是不是一個人呢?

如果是一個人,為何唐僧不識得自己的屍身?

脫去凡胎的過程,為何看起來像是一場謀殺? 孫悟空那一推,到底是何居心?

看著那具浮屍,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各個叫好,這種場景,總有點陰森森的意味~~

這種陰謀論說起來就沒邊兒了, 都是猜測而已,而且頗為陰暗,所以不宜多想,但是總覺得很適合拍個恐怖片啥的~~~

而更讓我不安的是,這種脫胎換骨立地成佛的哲學層面的意義。

想要成佛,也就是成為一個開悟的人,就要脫掉自己的凡胎,從此,哪個孫悟空所說的“揹負凡人如託泰山”的肉身,就此沉入河底,而一靈不昧,直往西天。

可是,這跟死了有什麼區別呢? 死了的人,不也是肉體腐朽,靈魂往生西天嗎?

修道之人,苦苦追尋的,到頭來跟紅塵中自生自滅的凡夫,豈不是成了一樣的結果? 這一番修行,這九九八十一難,是為了什麼?

要說是同歸殊途,體驗不一樣,成就不一樣,但是這樣的成就,還符合當初的“初心”嗎?

在道言道, 我追求的是自身的超脫,最後連自身都沒了,那超脫的精神還是原先的我嗎?

悟空說,師父,那個是你。

八戒說,師父,那個是你。

沙僧也說,師父,那是你。

連佛祖也說:那是你。

那死掉的是我,現在站在船頭活著的還是不是我?

若都是我,為何有兩個我?

那個我是真的我?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獨獨之我,是哪個我?

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是一個我嗎?

現在的我跟未來的我,還是一個我嗎?

古往今來,縱看時間,每一刻都有一個我, 哪個才是真的我?

是不是每生出新一刻的我,就死掉一箇舊一刻的我?

那我還是原來的我嗎?

似乎不是了, 昨日死掉的我,不知我今日的感覺。 那年死掉的我,跟今日的我完全是兩種秉性。昨日種種要死,明日種種要生。或許我下一刻就會死掉,明日會有一個新的我,那個我有新的一根白髮,一絲皺紋,一個念頭,一種情緒,也許會變成一個跟此刻的我長相不同,想法不同,可能性也完全不同,完全陌生的我。

又或一靈不昧, 我的思維,我的精神和靈性,是穿越時間,長存在宇宙的。 這肉體,這構成身體的物質,日日新,死掉的只是肉體,只要精神永存那就是永生。

但沒有了肉體的我,還是我嗎?

若我的思維置身一朵花中,還會是一樣的思維嗎? 我還會想要喝酒嗎? 也許更多的是想要清水把。 我還會愛慕美麗的姑娘嗎? 也許更多的是怕那雙柔荑將我折斷吧,即使能插在她的鬢邊,得親芳澤,我恐怕也不會像身在人體中那樣興奮,反而會作為一朵花而為此痛恨詛咒吧。

同樣,如果我的思維置身一隻鳥,一條魚中呢? 我還是一個人嗎?

就算不置身任何別的形式,單純的思維飄蕩在西天靈山,站在這橋頭,那我是什麼呢?

我還會飢餓口渴嗎? 會歡喜悲哀嗎? 會牽掛想念嗎?

無喜無憂,無牽無礙,無色無我, 佛祖,這就是你說的菩提心嗎?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佛祖,這就是你說的立地涅槃嗎?

我拋棄了肉體,身為一道靈光在這西天極樂,極樂極樂,既然無色無法,那樂從何來? 為何要樂?

……………………

直娘賊! 這和尚的東西果然不是人乾的! 唸佛取經到了最後,居然就修成一道光這幅鳥樣。

老子不要啊! 老子要長生不是為了什麼夢幻泡影啊, 老子長生是為了吃更多美食,看更多美景!是為了愛更多的人, 走更多的路啊!

哪怕五百年後, 天降那雷災擊我, 我也要這銅頭鐵臂,煌煌屹立!

哪怕五百年後,天降那陰火燒我, 我也要這火眼金睛,炯炯四顧!

哪怕五百年後, 天降那鴰風吹我, 我也要這七竅玲瓏,心神永在!

此身即我,我即此身。 不捨萬物,萬物不捨我。 從心所欲,隨性自在,不怨,不悔,不執著,不委屈!

天行無常,斬斷一切塵根,就能從天手下逃走了嗎?

何苦如此,大和尚,不如學我,橫衝直撞,直欲齊天。

否則,我也不介意,看著你那一路逃到西天的身影, 幫你一把。。。

推你一把。。。。

師父,那個死屍,是你哦。


激活了吧


妖精都是兇惡之徒,別說吃掉弱小生命,就是吃人都不吐骨頭。唐僧剛出長安城時,兩個徒弟就被黑熊精等三魔王瞬間吃掉,其場面相當血腥。



如來的舅舅大鵬鳥把整個獅駝國男男女女全部吃盡,自己當起了國王,讓豺狼虎豹當宰相大巨,其兇殘程度堪稱世界第一。

但在西遊中,偏有這樣一位妖精,他既不吃人,也不搶劫:開宴會需要豬羊,不是去搶,而是讓兩名小妖帶銀子去凡人的集市買;洞中小妖窮得連過冬棉衣都沒有,只能從出差費中剋扣銀兩添置;他把小妖當親人,幾次戰鬥之後,聞知洞府被燒,小妖被打死,悲傷過度,居然要撞崖自殺……

可以說,他是整個西遊中最善良,也是最可憐的妖精。

但他的結局也是最悲慘的,被孫悟空等眾一棒打死,剝皮讓全城吃肉。他未曾吃一人,全城人民卻吃了他。

原著第八十八回,取經團隊來到天竺國玉華縣,只因縣長玉華王三個王子喜歡舞槍弄棍,因此分別拜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為師。可惜三人的兵器徒弟們拿不動,於是決定讓工匠原樣打造稍輕的“山寨版”。



一天晚上,三件兵器放在篷廠內,夜放霞光,瑞氣千條。這名妖精恰巧路過此地,俗話說英雄愛寶劍,美女愛紅妝,他一時動了愛心,對這三件寶物愛不釋手,拿還是不拿?拿還是不拿?他猶豫不決,最後,愛心戰勝了道德心,將三件兵器一起攝走了。

這可能是他第一次偷盜,結果就惹出大禍來了!

第二天,孫悟空等人發現丟了兵器,到處追查。豬八戒堅持說工匠偷走了,要嚴刑拷問!孫悟空卻多了個心眼,轉身問玉華王,“你這州城四面,可有甚麼山林妖怪?”

玉華王道:“孤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頭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內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訪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

從玉華王的這番話可以看出,這妖怪從不吃人,也不出來作怪,長期與全縣人民和諧相處,所以有人稱他為妖,也有人稱他為仙。

稱之為妖,可能因他長相醜陋,而且是獸類;稱之為仙,可能因他與人交往彬彬有禮,絕不亂欺負人(與孫悟空等眾何等相似)。

孫悟空趕到了豹頭山,聽到小妖刁鑽古怪和古怪刁鑽一番話,搞清楚了兵器下落。原來,這妖得到三件兵器,非常高興,要開個“釘鈀會”,請祖翁九頭獅子來慶祝一下。但辦宴會需要豬羊做酒席,因此讓二妖拿二十兩銀子下山去買。

小妖們商議:“到了乾方集上,先吃幾壺酒兒,把東西開個花帳兒,落他二三兩銀子,買件綿衣過寒,卻不是好?”

可以看出,這妖當得很是窩囊,吃豬羊居然還需去買!小妖對此輕車熟路,看來不是作一次秀,而是長期堅持這樣做。正因如此,導致家當不豐厚,洞中小妖連過冬棉衣也沒有(他們也沒搶的概念)!

孫悟空本想把他們打死,但動了惻隱之心,況且兵器也不在身邊,於是使了個定身法將他們定住。搜了他們的銀子,與八戒一起變成他們模樣,讓沙僧化妝成販豬羊的客人,三位一起前往妖怪洞府找兵器。

從洞府的環境來看,這妖的品味也與別的妖不同,但見——

周圍山繞翠,一脈氣連城。峭壁扳青蔓,高崖掛紫荊。鳥聲深樹匝,花影洞門迎。不亞桃源洞,堪宜避世情。

很有隱仙的風味,可惜,這妖並沒成為仙。從他發給九頭獅子的請帖上,孫悟空得知他是金毛黃獅成精。

一般妖怪的洞府前,都是小妖在操練武藝,或者剝人皮、吸人血什麼的。而黃老師的門前,小妖們在幹什麼?“一叢大大小小的雜項妖精,在那花樹之下頑耍,忽聽得八戒‘呵!呵!’趕豬羊到時,都來迎接,便就捉豬的捉豬,捉羊的捉羊,一齊捆倒。”

如果不說是妖怪洞府,還以為是哪家鄉村希望小學呢。

黃獅精問孫悟空:“買了多少豬羊?”行者說,八頭豬七頭羊,共需二十五兩,還差五兩,所以客人上山找銀子。

換作其它妖魔,早把人捆了,直接當午餐,哪還找什麼銀子?但黃獅精老老實實補了五兩銀子,並同意了客人參觀寶貝的要求。他再三叮囑:“客人,那中間放光亮的就是釘鈀。你看便看,只是出去,千萬莫與人說。”

可見他行事還是很低調的,也對偷兵器這件事有些慚愧。

只不過豬八戒一見自己的兵器,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搶來變了本相就開打。黃獅精以一敵三,居然“殺至日頭西”,可見很有些本事(三件兵器加起來,也有近三萬斤,沒有一點能力也搬不走)。

但好漢難敵四手,何況是三位大拿,其中還有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因此他力氣終不支,往東南方向逃去。

在他去請九頭獅子的間隙,豬八戒等眾把這些天真無邪頑耍著、連過冬衣服都沒有的可憐小妖全部打死,並把他的洞府一把火燒得精光。

黃獅精請得九頭獅子過來,剛到豹頭山,便聞得煙火之氣撲鼻,又聞得有哭泣之聲。仔細一看,原來是刁鑽、古怪二人在那裡哭叫主公。

黃獅精近前問他們:“你們是真刁鑽兒,假刁鑽兒?”二怪跪倒,噙淚叩頭道:“我們怎是假的?昨日這早晚領了銀子去買豬羊……直到此時才醒。及到家,見煙火未息,房舍盡皆燒了,又不見主公並大小頭目,故在此傷心痛哭。不知這火是怎生起的!”

從這段話可看出,小妖們與黃獅精感情很好,稱他不是“大王”而是“主公”,發現主公不見了,哭得昏天黑地。而且,他們把這荒野之洞當成了家,上當受騙之後,馬上趕回家報信。

黃獅精得知情況,頓時“止不住淚如泉湧,雙腳齊跌,喊聲振天”,悲痛得肝腸寸斷,“那禿廝!十分作惡!怎麼幹出這般毒事,把我洞府燒盡,美人燒死,家當老小一空!”

老妖(九頭獅子)叫猱獅扯他過來道:“賢孫,事已至此,徒惱無益。且養全銳氣,到州城裡拿那和尚去。”

但黃獅精卻說:“老爺!我那們個山場,非一日治的,今被這禿廝盡毀,我卻要此命做甚的!”掙起來,往石崖上撞頭磕腦,被雪獅、猱獅等苦勸方止。

寫到這裡,連蝸牛也忍不住嘆息,這妖做的,居然要自殺,真的是西遊路上最最可憐的妖了!

九頭獅子領著一幫雜毛獅,趕進城裡與孫悟空等決鬥。

一見面,八戒罵道:“偷寶貝的賊怪!你去那裡夥這幾個毛團來此怎的?”黃獅精切齒罵道:“潑狠禿廝!昨日三個敵我一個,我敗回去,讓你為人罷了;你怎麼這般狠惡,燒了我的洞府,損了我的山場,傷了我的眷族!我和你冤仇深如大海!”

黃獅精仍念念不忘死去了的眷族,同時也在批評孫悟空等眾:以為你們是正人君子,沒想到一樣卑鄙下流,我等雖為妖,但沒傷生,沒想到你們卻下狠手!



但遺憾的是,因為悲憤交加,黃獅精在這場混戰中完全失去了章法,最後被孫悟空用個幻術,當場被打死。

戰爭結束後,九頭獅子被主人太乙救苦天尊收走,其它五個雜毛獅與黃獅精一起,被屠夫剝皮剔骨,“都剁做一二兩重的塊子,差校尉散給州城內外軍民人等,各吃些須:一則嚐嚐滋味,二則押押驚恐。”

不知怎的,在寫這篇稿時,蝸牛老想起以前採訪過的一個麻瘋村。

其實也不叫村,它是一個山高路險,與世隔絕的地方。當山下有人患了麻瘋(具說有很強傳染性),為了不被別人打死燒死,或者難以忍受世人白眼,他們自發來到這裡苟且偷生。有的人命大,居然活了下來,於是慢慢形成了村落。

再有人患了麻瘋病時,他們便偷往這裡,或被家人強行逼往這裡。在麻瘋病人的眼中,這裡是他們的天堂。但在世人眼裡,這裡是妖魔之家。

他們自發選出來的村長,也是一名康復了的麻瘋病人。在他多年的呼籲奔走之下,終於引起了媒體注意,麻瘋村迎來了春天。

但在西遊世界裡,黃獅精及他的小妖們卻沒有這樣的好命。即使在央視86版《西遊記》中,他也是以一名長相兇惡的反面形象出鏡的。他雖然不吃人,靠自食其力賺點微薄銀子,但他的的確確犯了錯,偷盜!

因此這篇稿子在其它媒體平臺推出時,引發爭議最大。

有人說,黃獅精犯了錯,就該為自己的錯誤買單。連孔子都說了,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站穩階級立場,妖精沒有什麼值得同情的。

也有人說,即使黃獅精犯了偷竊罪,但也罪不致死啊!大鵬鳥吃了一個城市的居民,500年間啥事沒有,如來收他時,他還討價還價。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哪個沒吃過人?不是最後也成佛了嗎?

甚至有人說,黃獅精就是太善良,如果平時奸詐兇殘一些,肯定洞府銀子大大的有,看到喜歡的兵器可以不用偷,花錢去買啊(能不能買到是另外一回事),何止於讓小妖們連過冬衣服都沒有!在吃人的環境裡,你不吃人,人就要吃你!人善被人欺,妖善被佛欺。

……

其實,黃獅精包括那些小妖,他們與麻瘋村的病人們一樣,並不想當“妖”,只想當一名普普通通的人,但上天沒給他們健全的人身,他們不得不當妖,或者世人都把他們當妖。

為了生存,黃獅精不得不找一名背景深厚的領導親屬當幹爺爺,但哪知犯事後,領導把親屬直接接走了,卻根本不管他死活。(其實九頭獅子本性也不錯,絕不殺生,對他也很好,聞知被殺還大哭了一場。)

黃獅精同普通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慾,甚至有點孔乙已“竊書不算偷”的酸性,終於犯了一點小錯,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在西遊世界裡,有的妖活著像人,有的人活著卻像妖,有的則不人不妖,簡稱人妖。人妖或象妖的人好多沒事,而像人的妖反而沒有好下場。

當一名壞人,放下屠刀就可成佛;當一名好人,卻真的很難,正如書中寫的一樣:道不須臾離,可離非道也。既然你當了好人,就必須一輩子當好人!

同時也說明,對出身低賤的平民來說,必須一生守規矩,特別是要避開那些是非之地,才能平平安安,除非你像如來親舅舅大鵬一樣,即使吃掉一座城的居民,也是可以商量過關的。

感覺多數人就是黃獅精。

-----------------------------------------------------------------

(以上均來源網絡,侵刪)


有趣的歷史D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章節就讓人細思極恐。

吳承恩老先生是明朝人,他看不慣腐敗的明王朝,又不敢明說,便借《西遊記》把明王朝的腐敗寫了出來。

看看天宮吧,一片歌功頌德之聲,阿諛奉承之像,有問題不解決問題,把個孫猴子哄上天去,封個弼馬溫了事,孫猴子不滿意當馬伕頭,天庭便再次欺騙,封猴子個“齊天大聖”虛銜,王母娘娘的蟠桃會竟然不請齊天大聖,終於激的猴子造起反來。

天宮竟然拿不出一個能與孫猴子對陣的人物,真是孫猴子神通廣大沒有敵手嗎?非也,太上老君的青牛偷了老君的金鋼琢下界為妖,孫猴子便惹不了啦,太上老君配上金鋼琢還擒拿不住個孫猴子?只不過太上老君不想當出頭的椽子罷了,因為老君如果出頭,就破壞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潛規則,好像顯你老君能耐似的。

直到請來了灌口二郎神,太上老君才肯以金鋼琢相助,畢竟灌口二郎是玉皇的親外甥,幫助二郎其他大神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你說這樣的明王朝焉能不亡?


jianchi


有兩個地方,都和唐僧肉有關,不能細想,想多了會害怕,或者頭暈。



1,唐僧肉的傳說

很多妖精都要吃唐僧,因為他們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

在唐僧師徒遇到的妖怪中,第一個知道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是白虎嶺的白骨精,

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個今日到了。

後面再遇到的妖怪,幾乎都知道這個消息,比如平頂山蓮花洞的金角大王也一樣知道。

金角道:“你不曉得。我當年出天界,嘗聞得人言:唐僧乃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洩,有人吃他肉,延壽長生哩。”

在火雲洞遇到的紅孩兒,他也知道唐僧肉的價值,

卻說紅光裡真是個妖精。他數年前聞得人講:“東土唐僧往西天取經,乃是金蟬長老轉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延生長壽,與天地同休。”

後面的很多妖精都知道唐僧肉可以長壽,而且都提到了關鍵詞“十世修行”。

然而,紅孩兒去請牛魔王,小妖路上遇到孫悟空假扮的牛魔王,不辯真假,轉述時,沒有提到“十世修行”。

“爺爺!小的們是火雲洞聖嬰大王處差來,請老大王爺爺去吃唐僧肉,壽延千紀哩。”

細細思索,就會發現一些細思極恐的問題:

第一,金角、銀角是從天上下來的妖精,紅孩兒是從鐵扇公主,也有背景,而後面遇到的其他妖怪,也同樣有後臺。他們是從哪裡聽到唐僧肉的消息的?把這個事情傳出來的目的是什麼?甚至都提到“十世修行”,說法都一模一樣。

通常轉述時,總會改動或遺漏,紅孩兒派的小妖就是這樣。可那些妖怪,卻知道準確的細節,幾乎可以說是第一手消息。

第二,白骨精是怎麼知道的?她有什麼背景。

第三個問題和黃袍怪有關。

在寶象國黑松林遇到黃袍怪,是一個例外情況。黃袍怪抓住唐僧,很開心,他只是要吃肉,沒有提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或許黃袍怪不知道這個消息。

那妖聞言,呵呵大笑道:“我說是上邦人物,果然是你。正要吃你哩,卻來的甚好,甚好!不然,卻不錯放過了?你該是我口裡的食,自然要撞將來,就放也放不去,就走也走不脫!”

黃袍怪也不講究,只是要吃肉,不但要吃唐僧,還要吃他的徒弟,沒有覺得唐僧肉有多麼難得。

老妖道:“又造化了!兩個徒弟,連你三個,連馬四個,夠吃一頓了!”

先遇到的妖怪是黃袍怪,他卻不知道消息。是否有人(或仙)一路送信?沒有及時告訴黃袍怪,但趕在唐僧師徒之前告訴了後面的妖怪。

2,咬一口唐僧肉

有一個悖論,“上帝不能創造出一塊自己也舉不起的石頭”。

假如一個妖怪膽大包天,在孫悟空來救之前,不講究,生吃,咬一口唐僧肉吞下去。等到孫悟空來了,一棒打下去,這個吃了唐僧肉的妖精是死還是活?

既然與天地同壽,又怎麼會被金箍棒打殺。

那為什麼不吃?

3,結語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還是存在很多可玩味之處,讓人覺得有趣,唐僧肉就是一個讓人感到細思極恐的細節。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Celave


西遊記對猴王進入水簾洞之後的描述是這樣的:

但見那——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自信琢磨一下: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這已經不是像人家了,這根本就是人家,而且就在剛剛人還在。那麼人去哪了呢?水簾洞裡還有通往別的路嗎?

還真有,通往的不是別處,正是東海龍宮!

後面的大家也都知道啦,孫悟空拿走了定海神針還從其他龍王那拿走了其他裝備,是什麼呢?

北海龍王敖順道:“說的是。我這裡有一雙藕絲步雲履哩。”西海龍王敖閏道:“我帶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哩。”南海龍王敖欽道:“我有一頂鳳翅紫金冠哩。”老龍大喜,引入水晶宮相見了,以此奉上。悟空將金冠、金甲、雲履都穿戴停當,使動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對眾龍道:“聒噪,聒噪!”四海龍王甚是不平,一邊商議進表上奏不題。

要說這幾位龍王可真是神奇啊,剛好就湊出一套來給他。拿著些東西是不是龍王自己的?還是有人給龍王,讓他們交給誰呢?花果山直通東海龍宮是不是和這些有著聯繫呢?

不敢揣摩。


珍世神之草


其實西遊記的原著是很恐怖的。如果電視劇按照原著拍怕應該屬於恐怖片了。能在大熒幕上看到的最接近原著的孫悟空應該是黃渤扮演的了。因為猴子本來就是妖怪。

西遊記中最恐怖的地方應該是獅駝國&獅駝嶺了吧,且看原著:

那小鑽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裡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 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乾淨,因此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

再說獅駝嶺: …卻說孫大聖進於洞口,兩邊觀看。只見: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乾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

再說獅駝國: “西進有四百里餘程,忽見城池相近。大聖舉鐵棒,離轎僅有一里之遙,見城池,把他嚇了一跌,掙挫不起。你道他只這般大膽,如何見此著唬?原來望見那城中有許多惡氣,乃是: 攢攢簇簇妖魔怪,四門都是狼精靈。斑斕老虎為都管,白麵雄彪作總兵。丫叉角鹿傳文引,伶俐狐狸當道行。千尺大蟒圍城走,萬丈長蛇佔路程。樓下蒼狼呼令使,臺前花豹作人聲。搖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鋪盡山精。狡兔開門弄買賣,野豬挑擔幹營生。先年原是天朝國,如今翻作虎狼城。”連孫悟空如此膽大包天的主兒都嚇了一跌,可以想象眼前是一副怎樣的場景:城市依然喧鬧,只是一個人類也沒有,所有的市民都是妖魔鬼怪,只有你一個陌生人類。磨牙吮血、殺人如麻的妖魔們見到了你便紛紛停下手裡的活計,一起用貪婪飢餓的眼神圍觀著你,好像在看著一頓美餐。 絕望地抬起頭,想看一眼天邊最後的陽光,卻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整個天空都變的如墨般黑、血般紅,沒有一絲的陽光,真教人從心底感到絕望和恐怖。原著中的猴子是打不過這三個妖怪的,一個他都打不過的。


共享當下


看看吳閒雲談西遊,那才細思恐極!比如:唐僧逼死親媽,殺死親爹還挖出心肝肺!唐僧前九世都是在性成熟之前被活活蒸熟再被人一片一片吃掉,從而造就了十世修行一點元陽未洩的奇男子,而且被吃的膽小如鼠,一有點動靜就怕的要死,受不得驚嚇。唐僧的親爹不是狀元,而是艄公。豬八戒是吃人的妖怪,菩薩勸他從善他還說:依著你就要餓死,不如“抓個活人肥膩膩吃他家娘”!沙僧在天上長的又帥又威猛,把玉皇大帝的老婆睡了,所以玉帝要把他打落凡間,每日叫飛劍穿胸千下!孫悟空在花果山是當妖怪,捉人吃,還過性生活,在女兒國唐僧叫他留下來成親的時候他說“自從皈依,向來不幹那事了”,說明以前還是“幹那事”的。還有壽星吃嬰兒以得長生,把秘方獻給觀音菩薩以後菩薩也開始吃嬰兒,最初派一個妖怪一年要一對童男童女做試驗,後來量產了派妖怪成百上千的抓童男童女!具體是哪兩集記不清了,妖怪都被觀世音從猴子手裡救走了。另外比如牛魔王替太上老君養小老婆(玉扇公主),喜當爹(紅孩兒)、太上老君敲詐如來佛祖十八座金山佛祖大出血等等在原著裡面都是以暗線的方式存在。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絕非取經打妖怪那麼簡單,各種線索穿插,時間,地點,前因後果在邏輯上都非常嚴密,真正看懂西遊記,就不會有電視劇裡的各種不合理,比如為什麼猴子大鬧天宮那麼牛,取經的時候卻連很多妖怪都打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