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試金石 除了藥企開掛 還有向上邏輯

導讀

許多事情,常來的猝不及防,比如眼下這場疫情。

統計數據顯示,2月3日0時-24時,全國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3235例。截至2月3日24時,累計確診20438例,累計死亡425例。新增出院157例,累計已治癒出院632例,現有疑似病例23214例。

面對蔓延的疫情,上升的感染病例,這個庚子年春節,相信許多人過得五味雜陳。

假期延長、開工延期、社區村莊封閉.....,顯然,習慣了快節奏的國人、企業乃至產業開啟隔離模式,按下暫停鍵。

大疫試金石

這些突變,讓躁動不安甚至恐慌情緒滋長。

當然,大疫也是一顆試金石。露出了世間萬態。

一些企業哄抬物價、部分患者隱瞞病情、個別部門遲作為亂作為、一些輿論過分唱空,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攪局者,引發各方思考。

該如何抑制上述亂象,消逝種種不確定性?

更多正能的實際動作,正在築起一道道安全防護牆、一臺臺穩定提升器。

眾多專家、醫生、護士、專業救助力量等奔赴武漢,成為最美逆行者;

各地清潔工、送餐員、執勤公務人員各司其職,成為最美堅守者;

無數網友、企業慷慨解囊,更有飯圈女孩組成的666聯盟演繹募捐時速,成為最美愛心者;

一些銀行機構的減息增貸、基金險資的逆勢加持,也成為經濟層面的最美護航者。

顯然,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不是一句空話。愛心、責任與擔當也遠比病毒、謠言、恐慌的力量強大。

不過,只有這些還不夠。控瘟治疫,打勝這場傳染攻堅戰,還需更專業的治防力量。


新冠疫情試金石 除了藥企開掛 還有向上邏輯

醫療企業的支柱力量

聚焦風口端的醫療企業,正在扮演支柱角色。

比如應對當務之急的口罩荒,一些龍頭企業已啟動開掛模式。

1月27日,國內大型醫療用品生產商穩健醫療發佈題為《這些天,穩健醫療做了什麼》的文章。

數據顯示,從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26日晚間,穩健醫療共生產1.089億隻口罩(含N95口罩、外科口罩和護理口罩)、11.47萬件防護服(僅對醫院發貨,其中武漢地區8.76萬件)。

數字背後,是穩健醫療部分子公司的全員春節不休假、24小時不停工、以及第一時間的不漲價聲明。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重災區湖北省是穩健醫療的主要生產基地,在黃岡、崇陽、嘉魚、荊門、天門等市縣均有相關子公司。

顯然,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穩健醫療擔當了先鋒力量。

放眼行業,這個先鋒陣營中,還有諸多知名機構,如奧美醫療、藍帆醫療等;而在消毒感控、溫度測量、血氧儀、呼吸機、霧化器及抗病毒產品等領域,魚躍醫療、香雪製藥等企業,也在全力以赴穩產、優產、快產。

除了常規預防,在更重要的新冠病毒治療層面,也有諸多看點。

拋開雙黃連功效論的鬧劇,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不斷傳來。

這次,生物類醫藥企業擔當了主力軍。

2月3日,美康生物發佈公告:近日完成兩款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的研製。

公告顯示,其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採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以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度特異性序列為靶區域,設計特異性引物和TaqMan熒光探針,最快2個小時可出檢測結果。

新型冠狀病毒蛋白快速檢測試劑盒採用免疫層析法,是一種POCT快速檢測方式。該產品主要用於醫療機構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初步快速篩查,

最快10分鐘可出結果。

同樣在2月3日,萬孚生物公告:2019新型冠狀病毒系列檢測試劑研發成功。

公告稱,該試劑為膠體金免疫層析法的快速檢測產品,分別是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和抗體檢測試劑。其中,抗原檢測試劑可檢測咽拭子、下呼吸道樣本;抗體檢測試劑可檢測全血、血清和血漿樣本。抗原、抗體的聯合檢測,將有助快速區分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急性期、病程初期和恢復期。

萬孚生物強調,上述產品可快速有效區分流感、普通感冒吧iOS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廣泛應用於各級醫院、CDC、社區、診所、縣鄉村等醫療衛生機構的篩查,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等復工復學的篩查及機場、高鐵站等公共交通樞紐和場所的篩查等。

更值期待的是,該PCR試劑,以凍幹形式提供,可降低冷鏈運輸及試劑儲存難度,適合將試劑下發到基層使用,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便捷、廣泛的檢測支持。對於上市時間,萬孚生物表示,目前部分產品已完成註冊產品抽樣工作,上市時間可期。

在更關鍵的病毒疫苗方面。同日,冠昊生物宣佈,擬與美國參股公司聯合研發新型肺炎冠狀病毒疫苗。

據公告消息,其與ZY Therapeutics Inc.(以下簡稱“ZY”公司)2月2日簽訂《合作意向框架協議》,擬開展新型肺炎冠狀病毒mRNA疫苗(Z-VacciRNA)的研究和臨床項目。

該項目計劃針對已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篩選出數條可有特異性的病毒蛋白mRNA候選藥物;然後利用ZY公司的藥物傳輸技術將這些候選mRNA藥物做成凍乾粉針劑,通過體外和體內實驗確定1-2個候選藥物後,由ZY公司做成製劑開展臨床前毒性研究,最後在中國申報藥監管理部門開展臨床實驗,並最終在中國生產銷售。

此外,據媒體報道,永太科技等上市公司正尋求與吉利德在研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中間體未來採購合作。

公開信息顯示,美國吉利德公司擁有強大的抗病毒藥物研發力,被譽“醫藥界的蘋果”。市場上,多種抗HIV(艾滋病毒)和HCV(丙肝病毒)上市藥物,抗流感病毒藥物達菲均來自該公司。聚焦中國市場,其已有8款藥品上市,覆蓋乙肝、丙肝和HIV/艾滋病領域。

此前,美國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在接受吉利德用藥後病情迅速緩解。目前,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臨床試驗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負責實施。

不難發現,大疫之下,有真情、有擔當、有能力。這些正能因素,正在成為消逝恐慌、孕育希望的破局利器。

新冠疫情試金石 除了藥企開掛 還有向上邏輯

殷憂啟聖 多難興邦

2月4日,立春時。

沒有過不完的冬日,也沒有到不來的春天。細觀新冠疫情,雖仍洶湧,卻已漸顯強弩之態。

正如專家鍾南山所言,一切終將會結束。而這種真情、擔當、抗壓力、創新力,會持續下去,成為中國人、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新個性標識。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除了暴風驟雨,否極泰來也是常態。

顯然,風雨洗滌後的中國企業、中國經濟不斷向上的勢能仍在、水大魚大的邏輯仍在。還有諸多看點、更有機遇,會演繹怎樣的新生動力、發展韌性?

答案其實正在當下書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