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神志不清與人打架將人打傷,能減輕法律責任嗎?

陸興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喝酒是必須的事嗎?既然喝酒是自己主動選擇的後果,因為喝多了而發生了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那麼憑什麼減輕責任呢?要是以後大家都以我喝酒了為由請求減輕法律責任,那麼許多違法犯罪勢必會在喝酒後大膽而為,所以,肯定不能因為喝酒鬧事就減輕責任。

01

喝酒喝了神志不清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任何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一個人是否喝酒,喝多少酒,通常情況下自己是有決策和判決能力的,而且喝酒後的神志不清是在自己要放開多喝酒的情況下就已經能判決和預見到的,這種情況下不能控制自己而與別人打架,還將人打傷是不是有一種間接故意的情形在裡面?

法律規定對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可以以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為由,對其犯罪後果進行重新衡量。而喝酒後神志不清感覺與精神病人不能完全控制和辯認自己行為相近,應該享有同樣的減輕責任待遇。但是,精神病人並不是自己想病,而喝酒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差別在此就體現出來了。

02

而且喝酒後許多事情不能做,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

喝酒誤事,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喝酒多休息,與喝酒有關的提醒很多,這就說明人們對喝酒容易造成事故是有意見的,所以才會反覆提醒喝酒後要禁止一些行為,最明顯的就是駕駛車輛,因為人在酒後容易失去清醒狀態下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所以,同樣的道理喝酒後去打架,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那麼可以喝酒後就去休息為什麼要打架呢?而且我們都知道人喝酒後神志不清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那麼在喝之前不告訴自己少喝點呢?一個成年人對自己的行為有判斷和鑑別的能力,所以需要為此後果承擔責任,不能以喝酒為由來豁免責任。

結語

喝酒並不是法律要求每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相反在法律上許多規定是禁止酒後去做的事,所以自己主動喝酒後與人打架,肯定與法律無關,而是以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與自己的自我控制與辯認能力有關,怎麼能叫法律為此買單,這樣對待因為喝酒後受到傷害的人來說,又怎麼公平呢?


悟法析律


先看看法律規定:

《刑法》

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並且沒有因為醉酒而從輕和減輕的規定。

因此,酒後神志不清與人打架將人打傷,不能減輕法律責任,如果是故意傷害造成他人輕傷,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應當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淮北日月升


不能。

一是法律規定。

估計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酒後狀態將影響司法行使。

二是分析一下酒後那些事?

什麼叫酒後神志不清?男人基本上都喝酒,都知道、有可能還經歷過喝酒斷片----。那是一種什麼狀態,頭暈眼花,四肢無力,天旋地轉,那一會打架,扯吧,家都找不到,估計不用別人打,碰我一下都能倒;就是想掄拳打人,估計瞄準都成問題,是否是自已人都分不清,還能將別人打傷,自已感覺有點扯。

你說的這種情況,估計是,喝酒不假,但不至於達到斷片、神志不清的狀態。能分辨家的方向,敵我雙方是誰,哪裡是牆,哪裡是人,瞄準應該不成問題。最後就是自已膽子與酒反應後,產生一種超乎自身能力的物質,天上老大,自已是老二,揮拳就上,無所顧及。

酒醒後,發現手疼不止,雙手戴上一副銀光閃閃的手鐲,衣穿制服的人笑迷迷地看著自已,然後------。

雖是一番調侃,但是時值春節來臨之季,真的想借此機會奉勸酒友:

一、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二、酒兒雖好,不要貪杯。

三、喝酒不惹事,不鬧事。

願各位度過一個安安全全、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新春佳節。

好了,結束了,可以鼓掌了!


倚夕陽笑黃昏


酒後神志不清與人打架將人打傷,法律上沒有減輕處罰的規定,所以不能減輕處罰。

酒後打人屬於治安處罰案件,未造成輕傷以上傷害的話,是要受到行政處罰的,並且要賠償傷者的民事損失。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毆打他人的或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若是毆打他人,造成傷者輕傷及以上傷情,是需要負刑事責任的。我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的身體的,處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輕傷的標準其實也並不高,以下的這幾種都算是輕傷,比如說牙齒脫落或者折斷2枚以上、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等等,具體輕傷標準可以參考《人體輕傷鑑定標準(試行)》。若是傷者構成重傷的話,加害人同樣涉嫌有意傷害罪,不過根據《刑法》第234條之限定,能夠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酒後打人,沒有減輕情節,若是知道自己有酒後打人滋事的毛病,一定要自己控制好自己的飲酒數量,儘量不喝酒,免得造成危害別人,自己也受到相應處罰。


石家莊張世充律師


在飲酒後又有打架鬥毆行為的,需要對參與人作出相應的處罰。此時依據打架造成的影響、損害而定,在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按《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一般是處5-10日拘留,並處200-500元不等的罰款。若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1、如果是輕微傷,你不會面臨刑事處罰;如過造成輕傷,你有可能面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按照下面的條款判處。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放心籤


如果對方願意和解 ,而且賠償了醫藥費、務工費等 ,可以減輕法律責任!





豫西老楊


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好像酒也沒醒



用戶1266092712317


強烈建議酒後惹事的,不但不能減輕處罰,而且還要加重處罰,喝點逼酒,不認識自己是誰了,好像人家都沒喝過酒一樣


2014不願回眸


神智不清還那麼大力氣?應該罪加一等!


聞心啥意


喝酒後事故,與沒喝酒後事故,處理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